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临床上监测血糖多采用静脉或指尖毛细血管血,每次检测的血糖只是一个时间点上静态的血糖“图像”,有一定局限性。新近在临床上使用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就是一种佩戴24~72小时,

  • 标签: 血糖动态变化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毛细血管血 临床
  • 简介:摘要对40例头位难产的初产妇(异常组)及40例头位顺产的初产妇(对照组)的产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异常组潜伏期、活跃期时限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宫颈扩张速度和胎头下降速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异常组40例中,经过积极处理后,有28例阴道分娩,占70%。提示产程中应用产程对发现产程异常、识别难产和及时处理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程图分析 产程进展 识别难产
  • 简介:来稿中的表、均须置于正文中,切勿单独放与文后。统计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格式,不用纵线、斜线。图片应清晰(不用复印、打印图片),的宽×高为7cm×5cm,并于的下方和文内注明序编号。表、须有表题、题,若文献识码为“A”的论著,应同时标注出中、英文的标题、题。

  • 标签: 统计表格 三线表 图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报道了20例难治性癫痫在开颅手术切除致痫灶时的皮层脑电图改变。难治癫痫在进行手术时行皮层电图记录有助于病灶的定位及能确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可以尽量避免损及重要功能区。

  • 标签: 皮层电图 难治性癫痫
  • 简介:1922年Alvarez首次用体表电极记录到胃的电活动,所得图形称“胃电”(EGG)。近10多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胃电的研究,开发、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为胃肠疾病的诊断增添了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颇受患者的欢迎。自1988年开始我们将EGG—2B型胃电仪应用于临床并与胃镜对照检查,积累了一定资料,现整理分析如下。

  • 标签: 胃电图 临床应用体会 胃镜检查 胃肠疾病 Alvarez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检验质控是记录实验过程、判定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依据。方法其绘制过程比较繁杂,需填写一般资料,数据,描点,连线,计算数据等。其中平均值(X)、标准差(s)、变异系数(CV%)的计算更加复杂1。结果由于MicrosoftExcel在各领域日常办公中的广泛应用,它能够便捷地绘制各种图表和自动计算生成数据。结论笔者运用MicrosoftExcel的基本统计学功能绘制临床检验质控既简单又快捷。只要有一台安装有Execl的电脑即可制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树与是两种重要的数据结构,而树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它的两两结点之间存在唯一简单路径。利用其特殊性质,人们创造了许多算法来处理数据结构问题和程序调用问题。而树与的遍历算法也是数据结构中重要的算法之一。本文从树与的概念出发,简单的介绍了树与的主要存储方式,并重点对二叉树的简单遍历算法、哈夫曼树的生成和的深度优先遍历及广度优先遍历做出了介绍。

  • 标签: 数据结构 二叉树 遍历算法
  • 简介:目的利用定性试验数据特性,设计适合ELISA定性试验的双区法定性质控,应用于HBsAg定性检测的室内质量监控。方法将实验室HBsAg检测的质控数据,分别绘制双重反应定性质控和新设计的双区法定性质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双重反应方法需制作两个质控,且易出现假失控虚发警报;双区法可减少此现象的发生。结论对于监控HBsAg定性检测,双区法优于常规的双重反应法。

  • 标签: ELISA 定性试验 质控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北京协和医院方理刚、朱文玲教授推荐并翻译的MayoClinic的最新版《超声心动手册》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本简明而实用的超声心动学。简要介绍了超声心动基本物理学、技术和获得良好检查效果的注意点,详细介绍了多种超声心动的基础内容,系统阐述了一些新技术和特殊检查的应用;并着重评价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最后对各种疾病的超声表现做了详尽论述。

  • 标签: 超声心动图学 科学出版社 手册 北京协和医院 心脏收缩功能 检查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处方前置审核降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用药不适宜医嘱比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2021年4月~2023年4月开具1000份医嘱,按照处方前置审核实施时间为分组时间节点,2021年4月~2022年3月为实施前,2022年4月~2023年4月为实施后,记录并比较实施前后不适宜医嘱比例情况。结果:实施后不适宜医嘱比例更低(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实施处方前置审核后,用药不适宜医嘱比例大幅度降低,充分说明处方前置审核具有降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用药不适宜医嘱比例的作用,基于此,处方前置审核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处方前置审核 静脉药物 调配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用药不适宜医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药敏试验比例法的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患者精准治疗的效果,为制订MDR-PTB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5日至2018年4月30日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行结核病治疗的180例MDR-PTB确诊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为6个月阿米卡星、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18个月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丙硫异烟胺。根据是否完善10种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比例法分为精准治疗组和经验治疗组,精准治疗组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方案及病情转归等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180例患者中,精准治疗组113例,经验治疗组67例。精准治疗组药物的耐药率从低到高依次为:卷曲霉素(0,0/113)、阿米卡星(2.65%,3/113)和卡那霉素(2.65%,3/113)、对氨基水杨酸(7.96%, 9/113)、丙硫异烟胺(11.50%,13/113)、氧氟沙星(38.05%, 43/113)、乙胺丁醇(39.82%, 45/113)、链霉素(76.99%, 87/113)。精准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药敏试验比例法进行药物调整104人次,从低到高依次为:阿米卡星(3人次)、丙硫异烟胺(13人次)、左氧氟沙星(43人次)、乙胺丁醇(45人次)。精准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78.8%(89/113),高于经验治疗组的52.2%(3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05,P=0.000 2)。精准治疗组和经验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2.3%(31/96)比34.0%(18/53)]、血肌酐升高[4.2%(4/96)比5.7%(3/53)]、白细胞计数减少[24.0%(23/96)比22.6%(12/53)]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药敏试验比例法的传统MDR-PTB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仍是值得选择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药敏试验比例法 精准治疗 疗效分析
  • 作者: 尹承芬 徐磊 高心晶 王志勇 冯全胜 支永乐 李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天津 300170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肝胆研究所,天津 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肝胆研究所,天津 30017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潮气量法设置成比例压力支持(PPS)参数的临床效应。方法回顾性纳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根据PPS参数设置方法将患者分为气道阻断法组和目标潮气量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特征、流量辅助(FA)和容量辅助(VA)的初始设置值、呼吸系统机械参数、临床结局,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59例患者,其中气道阻断法组29例,目标潮气量组30例。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和顺应性、气道阻力、FA、VA的初始设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S参数初始设置后1 h记录的气道阻断法组患者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潮气量、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明显低于目标潮气量组〔RR(次/min):21.0(18.5,22.5)比23.0(21.0,25.0),MAP(mmHg,1 mmHg=0.133 kPa):84.0(79.0,90.5)比90.0(87.0,96.2),潮气量(mL):305.24±41.07比330.87±46.84,PaO2(mmHg):68.0(66.0,73.5)比74.0(69.8,82.5),均P<0.05〕;气道阻断法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口腔闭合压(P0.1)均明显高于目标潮气量组〔PaCO2(mmHg):41.0(39.0,46.0)比37.5(35.0,42.2),P0.1(cmH2O,1 cmH2O=0.098 kPa):1.42±0.78比0.90±0.67,均P<0.05〕。与气道阻断法组比较,目标潮气量组患者脱机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脱机持续时间(h):42.0(24.0,70.5)比64.0(30.5,97.5),ICU住院时间:10.00±3.38比13.28±5.41,总住院时间(d):12.07±3.40比15.41±5.60,均P<0.05〕。两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脱机失败率、ICU病死率及院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目标潮气量法设置PPS参数具有实用、安全、方便、快捷的优点,并缩短了脱机持续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成比例压力支持 困难脱机 目标潮气量法 气道阻断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托咪啶在老年人对老年人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方面的影响和使用美托咪啶作为手术麻醉药剂后老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方法随机选取在2009年-2011年期间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对这些老年患者的实际术后治疗的效果(特别是精神障碍的发生的比例方面)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来探究美托咪啶在老年人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中的影响作用。结果美托咪啶作为手术的麻醉药剂与其他麻醉药剂相比在患者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方面有显著的优势(p<0.05);在出现精神障碍的比例方面,手术中采用美托咪啶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为6.67%,与其他麻醉药物发生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比例8.00%相比是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的(p>0.05)。结论采用美托咪啶作为主要的麻醉药剂对老年人手术后精神障碍发生比例方面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其发生精神障碍的比例也不高。

  • 标签: 美托咪啶 术后精神障碍 老年人 影响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年龄段前磨牙及第三磨牙牙髓占牙齿的比例,及干细胞分布情况,评估牙齿组织工程l临床适宜的选材标本。方法临床收集不同年龄段因正畸或其他原因拔除的无龋坏、无牙周疾病等的健康前磨牙及第三磨牙,分别称重牙齿及牙髓并计算比例。扫描电镜观察牙髓表面形态。脱钙后病理切片观察.牙髓组织内成牙本质细胞层完整与否,观察细胞与纤维成分比例;阿尔新蓝一希尔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有无双折射现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STRO-1以及成牙本质相关蛋白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情况.评估牙髓干细胞在牙髓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前磨牙及第三磨牙牙髓占牙齿比例逐渐缩小.11~20岁年龄段与31~40岁、41~50岁,以及50岁以上年龄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扫描电镜下可见摘除的牙髓组织类似树桩.有些区域比较平滑,有些区域表面有不规则突起。牙髓组织内存在双折射。STRO-1阳性表达细胞在牙髓组织中散在分布.在血管周围较密集。DSP表达则主要集中在牙本质区域及成牙本质细胞内,牙髓内仅有少量表达。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髓逐渐萎缩,牙髓干细胞的分布集中于血管周围.在牙髓组织内散在分布.未分化的牙髓干细胞不表达成牙本质相关蛋白DSP。

  • 标签: 人牙髓组织 牙髓干细胞 分布 STRO-1 牙本质涎蛋白
  • 简介:目的调查常规体检人群中浅前房合并中高度轴性近视的比例。方法2003年10月至2010年6月在邵逸夫医院眼科行常规体检的人群中,若发现浅前房,进一步行眼压、屈光、A超、前房角镜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分析中高度轴性近视在浅前房人群中的比例。结果65536人接受检查,6957人周边前房深度≤1/2角膜厚度,2971人接受进一步检查,其中15例(26眼)受检者合并有中高度轴性近视,比例为0.50%。26眼眼轴均长于25mm。其中10例15只眼屈光度介于-3.00D与-6.00D之间,属于中度近视眼。7例11只眼屈光度大于-6.00D,属于高度近视眼。26眼中可关闭房角7眼,比例为26.92%。结论本院体检人群中浅前房合并中高度轴性近视者比例为0.50%,眼科医师对浅前房合并近视患者应予关注,避免这类人群发展成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 标签: 浅前房 轴性近视 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