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流量湿化氧疗(HFHO)脱机方案和T管脱机方案对脱机困难患者的脱机效果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等方面的影响,以期寻找更合理的脱机方案。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非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24 h且经脱机筛查符合脱机困难标准的164例脱机困难患者,分为HFHO组80例和T管组84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脱机成功率、7 d内二次插管率、痰液黏稠度、湿化良好率和VAP感染率等。结果脱机前HFHO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均低于T管组,分别为104(86.00,137.50) mmHg比125(99.00,155.80) mmHg、(311.9±39.4)比(355.6±129.5)(Z=2.54,t=2.41,均P<0.05)。HFHO组总脱机成功率与T管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75%(59/80)比59.52%(50/84),χ2=3.72,P=0.054。94例气管插管的患者中选择HFHO脱机的40例,选择T管脱机的54例,再次分析2种脱机的成功率,结果显示气管插管患者应用HFHO脱机成功率高于T管组,92.50%(37/40)比59.26%(32/54),(χ2=13.01,P<0.01)。气管插管患者中HFHO脱机的患者7 d内二次插管率低于T管脱机的患者8.10%(3/37)比28.13%(9/32),(χ2=4.79,P<0.05)。HFHO组痰液黏稠度(Ⅰ度、Ⅱ度、Ⅲ度)及气道湿化效果良好率HFHO组均优于T管组(P<0.05),分别为26.25%(21/80)、53.75%(43/80)、20.00%(16/80)比11.90%(10/84)、60.71%(51/84)、27.38%(23/84);63.75%(51/80)比40.48%(34/84)。2组VA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O脱机模式更适合于临床脱机困难患者。

  • 标签: 脱机困难 高流量湿化氧疗 脱机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康复治疗技术在提高ICU困难脱机患者脱机成功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100例ICU困难脱机患者,并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呼吸康复技术,后者单一实施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相关指标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康复治疗技术能够促进ICU困难脱机患者脱机成功率的提升,使患者的康复速度得以加快,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同时还能够预防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

  • 标签: 呼吸康复治疗技术 ICU 脱机成功率
  • 作者: 尹承芬 徐磊 高心晶 王志勇 冯全胜 支永乐 李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第09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天津 300170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肝胆研究所,天津 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肝胆研究所,天津 30017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潮气量法设置成比例压力支持(PPS)参数的临床效应。方法回顾性纳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根据PPS参数设置方法将患者分为气道阻断法组和目标潮气量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特征、流量辅助(FA)和容量辅助(VA)的初始设置值、呼吸系统机械参数、临床结局,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59例患者,其中气道阻断法组29例,目标潮气量组30例。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和顺应性、气道阻力、FA、VA的初始设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PS参数初始设置后1 h记录的气道阻断法组患者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潮气量、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明显低于目标潮气量组〔RR(次/min):21.0(18.5,22.5)比23.0(21.0,25.0),MAP(mmHg,1 mmHg=0.133 kPa):84.0(79.0,90.5)比90.0(87.0,96.2),潮气量(mL):305.24±41.07比330.87±46.84,PaO2(mmHg):68.0(66.0,73.5)比74.0(69.8,82.5),均P<0.05〕;气道阻断法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口腔闭合压(P0.1)均明显高于目标潮气量组〔PaCO2(mmHg):41.0(39.0,46.0)比37.5(35.0,42.2),P0.1(cmH2O,1 cmH2O=0.098 kPa):1.42±0.78比0.90±0.67,均P<0.05〕。与气道阻断法组比较,目标潮气量组患者脱机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脱机持续时间(h):42.0(24.0,70.5)比64.0(30.5,97.5),ICU住院时间:10.00±3.38比13.28±5.41,总住院时间(d):12.07±3.40比15.41±5.60,均P<0.05〕。两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脱机失败率、ICU病死率及院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目标潮气量法设置PPS参数具有实用、安全、方便、快捷的优点,并缩短了脱机持续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成比例压力支持 困难脱机 目标潮气量法 气道阻断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各种原因合并呼吸衰竭依赖呼吸机病人的脱机护理。通过对不同病因引起呼吸衰竭病人1O例,经口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采取改变呼吸机模式、调节呼吸机参数、间断脱机、心理支持、监测生命体征、营养支持等护理,准确把握好脱机的时间和体位,加强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支持、预防感染等,有助于呼吸机依赖病人成功脱机

  • 标签: 呼吸机依赖 脱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儿脱机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222例为研究对象,56例脱机困难患者为病例组,166例脱机成功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儿性别、年龄、肺部基础疾病及一年内住院次数的病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机械通气患儿脱机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肺部基础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气时间和护士资历是机械通气患儿撤机的促进因素(P

  • 标签: 机械通气 脱机困难 危险因素 重症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重症肺炎通气脱机时的症状和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将成功的脱机人员分为成功的脱机组、脱机困难组和脱机未成功。结果:对脱机因素影响的分析发现,治疗重症肺炎与性别、BMI和PaO2无关(P>0.05),而与年龄、Apache II评估,ALB,PaCO2值有关(P<0.05)。Logistic分析表明高龄、Apache II评价较高、低ALB、PaCO2值高是重症肺炎通气脱机(OR>1,P<0.05)的危险因素。结论APACHEⅡ、PaCO2值高、ALB值低及高龄是重症肺炎困难脱机通气治疗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重症肺炎 通气治疗 脱机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振动排痰仪在体外循环术后脱机困难患者中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人员选择在本院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收治的92例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大于48小时未能脱机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46例,参照组46例。研究组给予振动排痰仪,参照组给予叩背体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改善以及肺片影像情况。结果:参照组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远远不如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脏体外循环术 呼吸机辅助治疗 振动排痰仪 叩背体疗方法 血气指标 肺片影像
  • 作者: 祝彬 许煊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年第01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 出生缺陷防控关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儿童器官功能衰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00
  • 简介:摘要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持续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多因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营养状态、遗传代谢、膈肌异常运动等因素导致脱机困难。通过软式支气管镜的诊断,明确病因,指导及通过介入治疗,有效改善通换气功能,提高了脱机困难的治愈率。本文探讨软式支气管镜技术对PICU脱机困难患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 标签: 软式支气管镜 脱机困难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运动干预对于ICU机械通气脱机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做好心电监护工作。观察组:联合早期系统化康复运动。观察拔管时间、住ICU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拔管时间早,住ICU时间短,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运动干预,能够缩短ICU机械通气脱机困难患者的住院时间,提早拔管时间,改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患者的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早期系统化康复运动 ICU 机械通气 脱机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血流动力学、液体平衡相关参数建立脱机失败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脱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入住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24 h并进行脱机试验患者的临床资料。搜集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4 h内的基线资料、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的血流动力学参数、B型利钠肽(BNP)、尿量、液体平衡量以及脱机前24 h内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BNP、尿量、液体平衡量、利尿剂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机械通气期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情况。根据是否脱机成功将纳入患者分为脱机成功组和脱机失败组,比较两组间各变量的差异,将脱机前24 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中,建立脱机失败预测模型,并找出造成脱机失败的可能因素。结果共有15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脱机成功138例,脱机失败21例。两组入ICU 24 h内PiCCO监测参数、BNP、尿量、液体平衡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脱机前24 h内BNP(χ2=9.262、P=0.026)、中心静脉压(CVP;χ2=7.948、P=0.047)、左室收缩力指数(dPmx;χ2=10.486、P=0.015)、尿量(χ2=8.921、P=0.030)、液体平衡量(χ2=9.172、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为完善模型和提高预测准确率,将脱机前心排血指数(CI;χ2=7.789、P=0.051)也纳入预测模型。最终将脱机前24 h内BNP、CVP、CI、dPmx、尿量、液体平衡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其预测脱机失败的准确率为92.9%,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6.8%;用年龄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进行校正后,其准确率为94.2%,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1.2%。结论以PiCCO监测指标联合液体平衡指标建立脱机失败预测模型预测脱机的准确率高,能指导临床脱机

  • 标签: 脱机失败预测模型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液体平衡 B型利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脱机困难患者行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脱机困难患者,男49例,女31例,年龄(52.86±4.31)岁,年龄范围为38~7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低流量组与高流量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低流量组予以低流量氧气治疗,高流量组予以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连续治疗7 d后的治疗效果及撤机成功率、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B型尿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高流量组撤机成功率[95.0%(38/40)]高于低流量组[75.0%(30/40)],高流量组治疗有效率[95.0%(38/40)]高于低流量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高流量组平均动脉压[(75.45±3.86)mmHg,1 mmHg=0.133 kPa ]、心率[(82.18±6.62)次/分]、呼吸频率[(19.89±3.65)次/分]低于低流量组[(80.86±4.13)mmHg、(89.67±7.48)次/分、(22.34±4.17)次/分];PaO2[(83.49±7.93)mmHg]、SaO2[(93.84±7.45)%]高于低流量组[(76.52±6.48)mmHg、(86.93±6.78)%],PaCO2[(40.78±4.36)mmHg]低于低流量组[(46.45±4.82)mmHg];FEV1[(1.95±0.51)L]、FVC[(3.08±0.47)L]、FEV1/FVC[(63.31±6.43)%]高于低流量组[(1.65±0.42)L、(2.87±0.42)L、(57.49±5.81)%];CRP[(28.59±4.71)mg/L]、BNP[(285.74±26.81)pg/ml]、IL-6[(12.79±3.23)ng/L]低于低流量组[(35.82±5.63)mg/L、(342.81±35.69)pg/ml、(15.42±4.9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方案患者撤机成功率,可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 呼吸衰竭 血气指标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脱机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82例AECOPD脱机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1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补液、氧疗、营养支持、纠正内环境紊乱等,同时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患者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并给予其氧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经鼻低流量氧疗,研究组接受HFNC,连续治疗7 d后评价治疗效果,记录并对比两组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与肺功能。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撤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呼吸频率(RR)较对照组降低,动脉氧分压(PaO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结束时,研究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ECOPD脱机困难患者经吸入布地奈德联合HFNC疗效确切,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更好更快改善,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增强,更利于撤机。

  • 标签: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脱机困难 布地奈德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103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呼吸肌的锻炼、严格的呼吸道管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等综合措施。结果89例患者成功脱机,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脱机 护理
  • 简介:利用单片机的特点,提出了PC机、单片机、数据传输系统的前后台控制方式,使主机(后台)与从机(前台)在运行上彼此独立,较好地解决了PC机与低速外设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 标签: 数据传输 控制方式 单片机
  • 简介:SMT生产线中的大多数加工设备均为数控设备。它们编程所需要的大多数特征数据均可从CAD设计系统中得到。如何在CAD设计系统和SMT自动化加工设备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和共享,正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如何从CAD设计系统中导出X、Y坐标数据,并转换成贴片数据的方法和思路,以期引起更多的同行加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来。

  • 标签: CAD 元件表 贴片数据 电路板 贴片机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在病情较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R、PaO2、PaCO2均较治疗前好转,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PaO2、PaC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及总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舒适度较B高,并发症例数较B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FNC能改善轻症AECOPD患者通气功能,临床效果与NPPV相似,且能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护理工作量。对此类患者,优先选用HFNC治疗。

  • 标签: 高流量湿化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正压通气 治疗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脱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周口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82例AECOPD脱机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补液、氧疗、营养支持、纠正内环境紊乱等,同时参照相关意见为患者实施合理抗感染治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氧疗,对照组接受常规经鼻低流量氧疗,研究组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连续治疗7 d后评价治疗效果,记录并对比两组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与肺功能。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撤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吸痰次数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呼吸频率(RR)较对照组降低,动脉氧分压(PaO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研究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脱机困难患者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疗效确切,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更好更快改善,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增强,更利于撤机。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脱机困难 布地奈德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