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镜下检查加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9例鼻出血患者在鼻镜下检查寻找出血部位,行电凝止血加选择性鼻腔填塞,以达到止血目的。结果顽固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以鼻中隔嗅裂区、鼻中隔后端为主,占71.7%。患者均1次治愈。结论鼻镜下可准确寻找出血点并电凝止血,易于明确各鼻道及嗅区等隐蔽部位的出血点,可以边吸引边检查同时准确有效地电凝止血,有效治疗鼻出血。

  • 标签: 鼻出血 鼻内窥镜 电凝术
  • 简介:目的:探讨胶囊镜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疑有小肠疾病的患者行胶囊镜检查,对所有检查者均进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规范护理,以期取得较好的检查结果.结果:80例患者中,发现小肠存在病变者69例,未见异常11例,阳性率86.25%.其中小肠出血10例,小肠间质瘤3例,小肠炎症性疾病(溃疡、糜烂、充血)19例,小肠憩室3例,小肠血管病变8例,小肠多发息肉14例,克罗恩病4例,小肠肿瘤6例,钩虫病2例.图像清晰,效果满意.结论:胶囊镜检查具有安全、无痛苦、顺应性好等优点而易被患者接受,病变检出率较高,检查中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临床诊断
  • 简介:牙根吸收是指根管内发生的进行性病理性吸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表现为膨出于根管的圆形或卵圆形透射影.有时是根管影像的整体性增宽,严重的牙根吸收可导致牙齿丧失。

  • 标签: 牙根内吸收 根管内出血 外伤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压监测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脑外科(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12月来监测颅压的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odman颅压监护仪进行监测,并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持续颅压监测,1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病情突变,颅压>513kPa,通过急诊手术去除骨瓣进行减压后,颅压均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其他13例患者在病程的2~5天压增高,但低于手术要求值,通过脱水等处理后颅压下降。通过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进行划分,16例患者全部存活,其中I级6例,II级5例,III级5例,IV级和V级无。结论动态监测颅压的变化能有效掌握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高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改善预后,对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护理
  • 简介:患者女,50岁,主因“钼靶X线发现右乳钙化”而入院。人院查体双乳对称,不伴局部皮肤红肿、破溃,右乳头外上方5cm处可见一长约5cm的弧形切口瘢痕,触诊皮下可及瘢痕样改变,双测乳腺未及具体肿物。既往曾有乳腺炎引流病史。钼靶x线发现右乳外上后带成簇分布多发钙化影,钙化颗粒粗细不等,并可见少许点样钙化沿原引流道分布,右乳未见明显肿块影,右乳外上皮肤略增厚。

  • 标签: 乳腺炎 多发钙化 异物 皮肤红肿 切口瘢痕 钼靶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空心螺钉固定结合富血小板血浆髋关节注射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6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经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结合富血小板血浆髋关节注射治疗,观察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经随访确认后期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骨不连2例。结论空心螺钉固定手结合富血小板血浆髋关节注射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安全性高、费用低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 内固定 富血小板血浆(PRP)
  • 简介:目的观察鼻镜下联合应用光导纤维引导,电刀、丝裂霉素C、耳脑脑胶及明胶海绵行鼻腔泪囊造口术的护理效果。方法98例(106眼)在鼻镜下联合应用眼光导纤维、电刀、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耳脑胶及明胶海绵行鼻腔泪囊造1:2术(不置管),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12个月有效率分别是94.59%、89.19%。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和术中配合的训练,术后定期护理随访,进行有效泪道冲洗及鼻腔冲洗清理,保证了造孔口的通畅。是提高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的关键。

  • 标签: 泪囊炎 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造口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闭合复位骨圆针固定方法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采用必合复位骨圆针固定方法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共37例患者,在治疗护理后,患者跟骨关节骨折愈合,外形恢复正常。患者术后足部功能评分的优良率为91.11%。结论对于跟骨关节骨折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其术后肿胀和功能恢复训练,以恢复患者足部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 跟骨关节骨折 骨圆针固定 闭合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使用Liss钢板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到2012年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A组和B组。我们对A组采用Liss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而对B组我们则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的方式治疗患者,最后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别,但A组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了并发症,但A组的各项并发症人数均低于B组,并发症总人数远远也少于对照组,(P<0.05)。对A组和B患者进行HSS评定后,发现A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Liss钢板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两者相比较,Liss钢板固定具有更加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Liss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随着2型糖尿病的进展,糖尿病患者的胰腺β细胞的功能的逐渐下降,患者最终都需要起始胰岛素治疗。而皮下注射是胰岛素治疗最主要的给药方式,规范注射是血糖达标的保证,注射技术在糖尿病注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注射技术与注射制剂同样重要。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注射技术 血糖达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使用丹红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丹红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与特别体质、联合用药不当、制剂质量问题、用药剂量、既往史等有密切关系。结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全面掌握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运用证。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0例,对其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并及时进行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穴位注射治疗和护理干预治疗后,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穴位注射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是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使用情况,评价其临床使用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急诊处方共2082例,统计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使用情况。结果我院在这6个月中,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在门急诊的应用中,急诊科用药有1368例,门诊内科538例,们诊泌尿外科133例,而给药剂量0.3g/d的病例有1987例。结论我院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使用的不合理现象已大大减少,合理用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应用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就复方骨肽注射液在临床应用后所产生的各类不良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该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筛选我院既往5年电子病历中实施骨肽治疗的患者,就其中发生各类不良情况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既往5年,我院合计有16例患者在应用了骨肽后出现了不良情况,其中男性、老年患者占据多数;在各类不良情况中,变态反应占主要地位,且其发生时间多在药物应用半小时。结论临床在面对接受骨肽治疗的患者时,应细致的了解患者既往的药物过敏病史,并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规范使用,这对于减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机率是非要重要的。

  • 标签: 骨肽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乌拉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检验方法,用鲎试剂对乌拉地尔注射液进行干扰实验,确立乌拉地尔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乌拉地尔注射液稀释浓度至0.2mg•ml-1后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用标示灵敏度0.5EU•mL-1的鲎试剂检查实验有效。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检查乌拉地尔注射液中的内毒素。

  • 标签: 乌拉地尔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干扰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地塞米松两种不同注射方式对孕妇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将96例具有早产倾向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注射方法,其中A组46例采用肌肉注射法(6mg/次,每日2次,3天为一疗程),B组50例采用静脉注射法(10mg/次,每日1次,3天为一疗程),评价两组用药后孕妇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采用肌肉注射法,可减少孕妇的不良反应,减轻孕妇的痛苦。

  • 标签: 早产孕妇 地塞米松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缓解肌肉注射部位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份在我院门诊经肌肉注射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合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进行注射,干预组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分别实施注射前、中、后的心理干预并在注射完成后将其疼痛程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注射部位疼痛程度比较,干预组无痛、轻度、中度、较重、重度、剧烈疼痛患者分别为5,9,9,3,0,0例,对照组分别为2,6,8,8,2,1例,其疼痛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肌肉注射操作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减轻其注射部位的疼痛。

  • 标签: 肌肉注射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