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发病率与病死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之一,免疫治疗的发展令人欣喜,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的疗效给广大肿瘤患者胜利的曙光。但仍有大多数患者免疫治疗效果不明显,耐药性进展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近年来如何选择ICI治疗的优势人群及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记物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篇综述将逐一对目前临床应用与研究广泛的生物预测标记物(Biopredictive markers)的最新发展进行介绍。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生物预测标记物。
  • 简介:<正>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其发病率为0.1%~2.5%,就诊多见于成人,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肾脏体积增大、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其致病基因有3个,分别为PKD1、PKD2和PKD3,前两者均已被成功定位和克隆,而对PKD3的报道则较少。PKD1约占致病基因的85%,定位于16p13-3,编码分布于细胞膜的一种糖蛋白——多囊蛋白-1(polycystin-1,PC1)。PKD2约占致病基因的15%,定位于4q22~23,编码钙离子通道——多囊蛋白-2(polycystin-2,PC2)。PKD3约占致病基因的1%,由Daoust和deAlmeida分别于1994年和

  • 标签: 抑制剂 西罗莫司 肾脏体积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肾脏功能 体积增大
  • 简介:日本开发成功用莼菜制备癌抑制。简要工艺是将莼菜的芽、叶、嫩茎切碎,80℃热水浸渍。离心分离得胶黏物,加入苹果酸、固体麦芽糖、35%乙醇(35%为乙醇浓度),搅拌混合,密闭放置,得莼菜提取物,再浓缩(70℃以下)得胶黏物粉末-癌抑制成品。莼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含丰富的

  • 标签: 莼菜 抑制剂 放置 乙醇浓度 提取物 功用
  • 简介:选用30个结构多样的CaM抑制分子作为数据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及主成分回归分析(PCA)方法对每个化合物的194个分子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各自的最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所建模型与主成分回归所建模型相对比,发现逐步筛选法为最优建模方法.该方法所建模型统计结果良好(R^2=0.952,SEE为0.289),应用于检验集时结果也比较令人满意(R^2=0.941,SEP为0.295),模型表现出较强的可靠性和预测性.

  • 标签: 钙调蛋白抑制剂 分子参数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主成分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质子泵抑制的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使用质子泵抑制的住院患者病例800份,对质子泵抑制的使用指征、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选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通过调查发现,我院住院患者在使用质子泵抑制的不合理主要体现为用药指征不明确(26.63%)、用法用量不合理(6.75%)、联合用药不合理(0.75%)以及药物选择不合理上(0.25%)等方面。结论质子泵抑制是住院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及药物相关溃疡的防治药物,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临床质子泵抑制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因此,临床方面应制定质子泵抑制的合理使用原则,并规范其疗程、剂量和指征,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质子泵抑制是一类新型的、不断发展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其与胃壁细胞质子泵结合,使H+-K+-ATP 酶失活而产生抑酸作用[1]。目前临床疾病中的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其多数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而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抗酸药,一是抑酸药。一般情况下,对于溃疡等患者,服药疗程较长,而抗酸药物服用次数较多,且不良反应较多,不宜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作用迅速,抑酸作用时间较长,服用次数相对较少,因此一般选择质子泵抑制进行治疗。各类质子泵抑制在作用机制、作用决定性因素、相互作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因此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根据药物特点选择药物,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1]。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溃疡 胃酸分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免疫抑制性即无反应性结核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比较无反应性肺结核与肺结核两组病例系列临床项目。结果单因素比较中病灶肺野、痰涂片、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功能ALT、类白血病反应、免疫IgG等7个因素有意义(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派出多因素间交互作用后,病灶肺野、痰涂片、类白血病反应、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四大临床特征可能是无变应性肺结核的特征表现。结论无反应性结核病临床表现趋向多样化,较一般结核病为重,应注意其免疫抑制问题,临床治疗上须予以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 标签: 结核 无反应性 病例对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鸡群产生免疫抑制现象的原因1.1原发性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当前,规模化鸡场虽然都非常重视病毒病的免疫预防,但传染性法氏囊炎、禽流感、马立克氏病、白血病、传染性贫血、呼肠孤病毒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等仍然存在,严重影响着机体免疫系统,成为多种疾病继发感染、影响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当这些疾病中的许多种病原体感染鸡群后。可能就会引起免疫抑制。例如,法氏囊炎主要侵害免疫器官法氏囊:禽流感对机体的侵害更为严重,它不仅仅损害法氏囊,而且对胸腺、胰腺、扁桃体、盲肠等全身免疫器官造成破坏,甚至连骨髓的造血功能也被损害。

  • 标签: 鸡群免疫 抑制现象 传染性法氏囊炎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 呼肠孤病毒病 机体免疫系统
  • 简介:我们的禽类变得易受疾病侵袭,是不是由于遗传抵抗力减弱?有许多例子让我们相信确实如此。是否还有其它的原因呢?在某些条件下出现的未知因素可以使得机体成为易于感染致病微生物的目标。

  • 标签: 免疫抑制 禽类 威胁 福利 健康 致病微生物
  • 简介:摘要基于免疫节点抑制(ICIs)的肝癌免疫联合治疗在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在临床推广普及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学科专家的共同研讨,《基于免疫节点抑制的HCC免疫联合治疗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主要聚焦于ICIs疗法临床应用的原则与方法,包括适应证选择、药物处方、治疗方式选择、疗程及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管理和疗效的评估等方面。共识旨在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和专家经验总结归纳出翔实的临床应用细则,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免疫节点抑制剂 多学科诊疗 共识
  • 简介:摘要基于免疫节点抑制(ICIs)的肝癌免疫联合治疗在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在临床推广普及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学科专家的共同研讨,《基于免疫节点抑制的肝细胞癌免疫联合治疗的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主要聚焦于ICIs疗法临床应用的原则与方法,包括适应证的选择、药物处方、治疗方式选择、疗程及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管理和疗效的评估等方面。共识旨在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和专家经验总结归纳出翔实的临床应用细则,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免疫节点抑制剂 多学科诊疗 共识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ICI)是目前备受瞩目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但ICI也可诱发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以内分泌系统irAE较为常见,发生率约为40%,对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建议从进一步加强irAE发生机制研究、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以及多学科诊疗团队建设、对接受ICI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全流程管理等方面提高内分泌系统irAE的诊治水平。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内分泌系统 抗肿瘤药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前肿瘤治疗进入了免疫治疗时代。但近年来发现,胸部放疗后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在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的同时,也会引发放射唤醒性肺炎(RRP)。RRP是一种少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引起RRP的相关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对加强RRP的认知管理以及降低RRP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疗法 放射疗法 肺炎 辐射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