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借助家庭内沟通,实施对患者的护理,能逐步恢复自我照顾的能力,恢复社会功能,直至恢复正常家庭角色。所以家庭护理是康复患者巩固治疗,恢复健康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家庭用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精神分裂患者康复的心理特征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5月处于康复的128例精神分裂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护理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与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分无区别,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具有复杂多样性,通过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调整患者情绪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病症的康复研究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内在机制,还能促进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手段的开发。同时,康复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降低复发风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干预措施的研究能够为患者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减轻他们所承受的负担,并可能为其他精神健康问题的康复护理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从而推动整个心理健康领域的前进。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护理干预
  • 作者: 刘富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4期
  • 机构: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四川 乐山614300
  • 简介:精神分裂目前还没有找到明确的致病原因,若是人们在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表现出异常便需要警惕是否出现精神分裂。大多数人患精神分裂是从青壮年开始的,病情发展缓慢,若是没有及时发现进行有效的治疗,便会在反复发作的过程中加重精神分裂,所以最终可能会发展为慢性化的疾病或者出现衰退的情况,部分精神分裂的患者经过治疗后会痊愈或者保持基本痊愈的状态。精神分裂患者的意识是清晰的,智能也基本正常,只是会在发作时出现不符合逻辑的联想、妄想、思维松散、情感表达出现问题或者社会功能出现缺失、损害等症状。

  • 标签: 精神分裂;亚型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恢复精神残疾患者致残因素。方法此次选择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精神分裂恢复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电图、心理评估量表对患者致残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恢复精神残疾患者病情严重度及其自身应对方式会影响其精神残疾状况,其中患者自身应对方式为病情及精神残疾的中介效应。结论精神分裂恢复精神残疾患者康复训练时要高度重视患者自身应对方式,根据患者病情作针对性干预,以期充分改善患者精神残疾状况。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应对方式 致残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急性患者应用4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急性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各30例,比较A组(给予利培酮治疗)、B组(给予奥氮平治疗)、C组(阿立哌唑组治疗)、D组(给予齐拉西酮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比较四组患者的各项PANSS评分减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4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经对症处理后得以有效缓解。结论以上4种药物均可有效控制精神分裂急性精神症状。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急性期 第二代 抗精神病药物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与精神分裂的发病机制及病情的关系。方法测定87例精神分裂患者入院第2日血清中的肌酸肌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水平,于入院1、2、4周复查,观察血清心肌酶的水平与病情的关系,并与89例体检的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精神分裂患者入院次日及第1、2、4周血清心肌酶CK、CK-MB、α-HBDH有显著性差异(P<0.01),入院次日与正常人比较CK有显著性差异(P<0.01),CK-MB、α-HBDH有差异(P<0.05)。结论首发急性精神分裂患者血清心肌酶CK、CK-MB、LDH、AST、α-HBDH升高与病情有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急性期 心肌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喹硫平两种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急性患者的对照分析,评价奎硫平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50例。高剂量组奎硫平治疗的起始剂量为200mg/d,逐日增加200mg,当日剂量达到600mg/d停止加量,维持治疗4周;低剂量组奎硫平治疗的起始剂量为100mg/d,逐日增加100mg,当日剂量达到600mg/d停止加量,维持治疗4周。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作为临床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实验过程中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高剂量组在治疗1、2、3、4wk时,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8%、50%、62%、81%;低剂量组在治疗1、2、3、4wk时,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4%、48%、63%、80%,不同时间点的组间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wk时,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4wk时,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组间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奎硫平以100mg/d为起始剂量快速加量治疗精神分裂急性患者和以200mg/d为起始剂量快速加量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是治疗前期前种方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后种方法低。

  • 标签: 喹硫平 两种剂量快速加量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对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讨论注射用利培酮治疗急性精神分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10月收治的急性精神分裂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利培酮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利培酮治疗急性精神分裂患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注射用利培酮 随机对照研究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精神分裂是一种慢性的、结局和预后不良的疾病,也是消耗卫生资源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果对该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得到更安全的康复和更低的家庭负担。为此我们对精神分裂患者早期就诊途径作了调查,现将调查资料报告如下: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就诊途径 疾病 情况分析 预后不良 慢性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在青壮年发病,起病往往较为缓慢,临床上可表现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可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而部分患者经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所以,为提高治愈率,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完整系统的治疗,更有助于消除疾病。

  • 标签: 精神分症 癫病 狂病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总结国内外精神分裂循证护理现状,针对精神分裂临床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实施步骤、应用范围、护理循证方案及循证护理效果进行综述。旨在让同行更多了解精神分裂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前沿,为精神分裂患者实施精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循证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35例,对患者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的情绪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未发生暴力事件,全部好转出院。结论加强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护理
  • 简介:摘要难治性精神分裂的治疗一直是精神科中的一大难题,患者的复发次数越多,病情就更加难治,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减少30%的复发次数。虽然现在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是仍然有相当大比例的人群对药物治疗反应欠佳甚至无效,这导致了精神分裂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增加医疗费用,并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一个病例来阐述难治性精神分裂的概念、可能导致难治的因素、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和药物治疗。

  • 标签: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是一组常见的、病因不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互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病程多迁延,易复发;慢性状态时致残率甚高;大量研究表明其发病与遗传、神经生化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本文将就这一疾病进行深入彻底的论述,讨论其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