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吴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当代介入医学》2021年 第6期
  • 机构: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250300
  • 简介: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静脉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主体,从中筛选出78例以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各39例,评价对比两组下肢静脉、不良反应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发生下肢静脉和不良反应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统计结果P<0.05;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评估、健康宣教、专项护理以及预防指导的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选择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大大预防下肢静脉形成,还能提升临床服务治疗,值得临床大力采纳。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静脉前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静脉前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患者情况。结果:入院当天以及患者手术当天,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术后6h、3d,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老年创伤性骨折 围术期 深静脉血栓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产褥期护理对剖宫产者下肢静脉形成的影响。方法:维持30的样本量,观察剖宫产者,产褥期护理者15例属护理组,常规剖宫产产后护理者15例属一般组,护理在2018年1月-2020年12月实施,观察结果。结果:剖宫产后,下肢静脉、水肿、疼痛在护理组分别是0.00%、13.33%、6.67%,比一般组低,P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产褥期护理 干预价值 剖宫产
  • 简介:摘要:静脉栓塞(VTE)是指在静脉内形成血栓,导致静脉形成(DVT)。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它是住院病人的一种潜在并发症,其中肿瘤病人发生VTE的风险增加4~7倍。研究表明,妇科肿瘤是最常见的VTE,高达20.6%。对在北京医院接受肿瘤手术10年并于术后90天内发生VTE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妇科肿瘤患者VTE发生率最高。妇科肿瘤患者由于年龄、灌肠液丢失、盆腔解剖的特殊性、术中取石位置等原因,发生DVT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妇科手术患者DVT发生率为9.2%,恶性肿瘤患者DVT发生率(27.03%)明显高于良性疾病患者(4.73%)。国外报道,在缺乏血栓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妇科手术患者DVT的发生率高达15%~40%。在我国,未采取预防措施的DVT发病率为9.2%-15.6%。DVT发生后,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DVT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术后深静脉血栓 非药物预防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骨科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后对下肢静脉所起到的预防效果进行探究。研究对象是在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该类患者,按照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先后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手段,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常规与综合相结合的护理手段,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下肢静脉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同时住院时间与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静脉的发生率为1.54%,并发症发生率为3.08%,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2.31%,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从数据可看出实验组下肢静脉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相对更短,对护理满意度也更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应用护理干预对其下肢静脉的预防作用。方法:于2018年10月到2020年9月开展研究,将该阶段在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人纳入到研究中,共计108例,参考随机抽签结果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情况与下肢周径差。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率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低;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下肢周径差均降低,且两组患者的降低幅度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高;均存在很大差异(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起到积极作用,能够降低患者出现下肢静脉的几率,可使其下肢周径差减小,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老年人 针对性护理干预 股骨颈骨折 下肢周径差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围产期护理干预进行研究,分析其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观察,共12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产妇60例,对比组产妇60例。研究组选用围产期护理干预,对比组选用常规护理干预。收治后分别对两组产妇进行下肢静脉发生率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下肢静脉形成率明显低于对比组产妇。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围产期护理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颈髓损伤手术患者105例,按照术后是否形成下肢静脉将其分成对照组(81例)和病例组(24例)。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基础疾病、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损伤分级(ASIA分级)、激素、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采用B超进行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检查,确定是否有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部位。脊髓损伤ASIA分级参考ASIA评价标准。术前抽取患者肘静脉3 ml,离心处理后留下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吸烟、合并基础疾病、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损伤分级、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是颈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影响因素单因素(P<0.05),是否使用激素不影响颈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脊髓损伤(ASIA分级)A或B级、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是颈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脊髓损伤(ASIA)A或B级、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是颈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颈髓 损伤 下肢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在骨科大手术以后静脉的发生概率较高。静脉是指血液组织在静脉腔内呈现为非正常凝结状态导致静脉管腔阻塞以后因静脉回流障碍引发的疾病类型,此症状发生以后会引起肢体肿胀、远端静脉高压、疼痛、浅静脉扩张等相关症状。据有关调查研究资料表示,静脉属于骨科大手术以后常见的并发症类型,其发生概率在静脉栓塞症中占据比例为2/3,如果下肢血栓存在脱落现象可能会诱发肺血栓,严重情况下甚至会致死,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影响。因此,为采取骨科大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有效的静脉预防干预措施,可以为术后静脉形成预防以及治疗提供实践依据。

  • 标签: 骨科大手术 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在剖宫产后患者并发静脉形成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产后静脉形成率、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静脉形成率更低(P<0.05),住院时间更短(P<0.05),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护理预防剖宫产后患者并发静脉形成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显著降低静脉形成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干预 住院时间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脑血管疾病并发下肢静脉形成的综合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本研究当中收集和分析的患者均为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之间在我院中收治的76例老年脑血管疾病并发下肢静脉的患者,将本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护理时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时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老年脑血管疾病并发下肢静脉患者期间,对患者使用综合护理方法有着较好的效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脑血管 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治疗骨科创伤手术患者时,下肢静脉的防治方法与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录的72例骨科创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入选的所有患者均配合下肢静脉的防治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资料数据,总结患者下肢静脉发生率以及防治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72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发生率为1.39%,且患者经过后续处理,血栓症状消失。在防治满意度方面,患者满意度在95以上。结论 在对骨科创伤手术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科学有效的下肢静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下肢静脉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骨科创伤 手术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颈脊髓损伤术后静脉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围手术期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5例颈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临床为下肢静脉疾病患者实施血管腔内置管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案及疗效。方法:从本院接收的下肢静脉疾病患者中抽取90例进行实验研究,抽取时间即2019年2月-2021年2月,抽签法分组,即常规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分别使用一般护理及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护理总疗效较常规组高,P值<0.05。结论:将血管腔内置管治疗方案应用于下肢静脉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时,实施护理干预方案,能够促进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疗效 血管腔内置管 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应用早期定量运动护理在预防急诊ICU患者下肢静脉形成(DVT)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效果,希望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随机选取的我们医院在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接收的120例急诊ICU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性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早期定量运动护理模式,然后对比和分析患者所呈现出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程度以及DVT发生率等相关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能够切实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DVT发生率要比对照组有比较明显的降低,(P

  • 标签: 早期定量运动护理 预防效果 急诊ICU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 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且女性的发病率略微多于男性,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老年人骨质疏松以及女性骨质脆弱存在着较大关系。当前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常采用手术治疗,虽然起到有效的临床效果,然后术后极易发生诸多并发症,其中下肢静脉就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一旦患有下肢静脉,不但会严重影响其下肢关节功能,同时还给其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因而怎样才能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研究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就有关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静脉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中医护理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髋膝关节术后施行综合护理,对患者下肢静脉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行髋膝关节术患者作为研究群体,回顾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应统计、分析,将本院行综合护理的患者视为观察组,行常规护理的视为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50例,对比患者下肢肿胀、患肢疼痛发热、浅静脉曲张、股青肿股白肿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总发生下肢静脉曲张不良表症的占比为4%,对照组总发生下肢静脉曲张不良表症的占比为12%,高于观察组8%。(P

  • 标签: 综合护理 髋膝关节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颈脊髓损伤术后静脉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围手术期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5例颈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发生静脉,发生率28.57%,为血栓组,剩余75例患者为非血栓组,使用颈脊髓损伤并截瘫术后静脉相关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记录患者姓名、年龄、血型、吸烟史、血栓既往史、手术时间、抗凝药物使用情况、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血栓既往史、截瘫、抗凝药物使用情况、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患者手术时间>3h、有血栓既往史、进行截瘫率高于非血栓组,未使用抗凝药物率低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血型、吸烟史和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栓既往史、截瘫是颈脊髓损伤并截瘫术后静脉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颈脊髓损伤并进行截瘫手术、既往有血栓史的患者血栓防控措施,以提高患者治疗康复效果。

  • 标签: 脊髓损伤 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护理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预防静脉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护理方法比较应用价值,取样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