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托品不同给药方式在有机磷中毒急救的疗效以及对死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7年 4月 ~2018年 4月一年中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 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取患者的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 34例,两组患者的均给予阿托品进行治疗,但给药方法不同,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微量泵进行持续性静脉推注,参照组采用间隔静脉推注,依据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阿托品化时间少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实验组患者的阿托品中毒例数以及死亡低于参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挪威最新的研究显示,仔猪胎儿的生长高度依赖于胎盘,而新生仔猪初生重也与分娩后死亡高度相关。然而,几乎没有文献资料来评估关于胎盘与仔猪分娩后死亡之间的关系。他们开展此项研究的目的就是评估胎盘面积、胎盘重量、脐带状态、仔猪出生特征(如血液参数、活力评分)以及初生重对哺乳仔猪死亡的影响。

  • 标签: 仔猪初生重 死亡率 胎盘 窝产仔数 容量限制 重量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否能够证明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应用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死亡降低相关。方法依据Meta分析要求,对CBM、CNKI、MEDLINE、PubMed、Springer、Embase、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网、专利数据库等进行检索,严格评价纳入以双膦酸盐药物作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文献,并收录有效的相关的数据资料,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20年5月。采用NOS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R值及其95%可信区间评估关联强度。根据是否存在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并根据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受试者共42 849例,双膦酸盐组患者22 605例,死亡855例,安慰剂组20 244例,死亡880例。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与总死亡相关性的为RR=0.949(95% CI:0.866,1.040,P=0.264)。阿仑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与总死亡相关性的为RR=0.996(95% CI:0.705,1.407,P=0.982),伊班膦酸盐为RR=0.802(95% CI:0.496,1.298,P=0.369),利塞膦酸盐为RR=0.915(95% CI:0.757,1.105,P=0.354),唑来膦酸盐为RR=0.898(95% CI:0.770,1.047,P=0.168),尚未发现双磷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与总死亡的关联性。结论经meta分析发现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总死亡未见明显降低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双膦酸盐 总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患者80例进行分析,根据救治措施分为参照组、观察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救治措施,观察组于常规救治措施同时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00%、死亡2.50%显著优于参照组52.50%、15.00%,P<0.05。结论在常规救治措施基础上采取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提高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降低死亡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常规救治 效果 死亡率
  • 作者: 苏展豪 李守军 陈会文 张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21
  • 出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北京100037,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 上海市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上海 200127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90—2017年中国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死亡的变化趋势以及和北美地区的差距。方法使用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分析中国和北美地区1990—2017年先心病死亡相关指标,包括标化死亡死亡人数、死亡人群年龄分布及每一出生队列的先心病年龄别死亡;采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计算先心病标化死亡及年龄别死亡的年均变化百分比(%/年)、校正时期因素后的年龄别死亡及不同时期(以2000—2004年为参考时期)和不同出生队列(以1970年为参考队列)先心病人群的相对死亡风险。结果2017年,中国和北美地区先心病标化死亡分别为2.63/10万和1.13/10万,较1990年均明显下降(分别降低50.4%和49.4%);中国5岁以下人群占总死亡人群的76.8%,而在北美地区为51.7%。对于40岁以下人群,中国的校正时期因素后的年龄别死亡(0.46~167.94/10万人年)整体高于北美地区(0.68~22.47/10万人年);而对于40岁以上人群,中国(0.13~0.34/10万人年)低于北美地区(0.43~0.72/10万人年)。1990至2017年,中国先心病的标化死亡平均每年下降1.95%;45岁以下人群的死亡平均每年下降1.95%~3.64%,但50岁以上人群的死亡每年呈上升趋势。2015—2019年中国先心病的相对死亡风险下降31%,北美地区下降24%。中国2015年出生队列的相对死亡风险下降了84%,北美地区下降了64%。结论在过去30年间,中国先心病人群的死亡风险降低,和北美地区的差距缩小。然而与北美地区相比,中国低龄患者的死亡仍然较高,老年人群死亡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 标签: 心脏缺损,先天性 死亡率 中国 北美 年龄-时期-队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99—2015年天津市胃癌死亡及早死寿命损失年(YLL)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天津市居民全死因监测系统,收集199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天津市户籍胃癌死亡病例,纳入1999—2002年《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编码为151和2003—2015年《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编码为C16的病例资料。计算胃癌的死亡和标化死亡(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标化),参照WHO 2000—2015年疾病负担的标准方法计算YLL;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胃癌死亡和YLL的变化趋势,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1999—2015年天津市胃癌死亡共20 000例,0~44、45~64、≥65岁年龄组胃癌死亡病例分别占4.9%、30.4%和64.8%;男性占67.1%(13 421例);城区占67.5%(13 504)。1999—2015年胃癌死亡为12.10/10万~12.58/10万,标化死亡为11.04/10万~7.24/10万;平均每年因胃癌死亡导致的YLL为29 625.83人年,平均每千人损失3.09人年。1999—2015年天津市胃癌死亡和YLL均呈稳定状态[AAPC分别为0.34%和-0.24%(P值均>0.05)];标化死亡呈下降趋势[AAPC=-2.58%,P<0.001]。结论1999—2015年天津胃癌标化死亡呈下降趋势,YLL较为稳定。

  • 标签: 胃肿瘤 死亡率 人群监测 早死寿命损失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是否能改善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6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发表法分组。平分成对比组(常规护理模式)、疼痛组(疼痛护理模式)。对比疼痛情况、死亡。结果:在疼痛情况下,对比组VAS评分(5.59±1.57)分>疼痛组(3.02±1.18)分(t=7.286,P疼痛组(2.60±1.23)次/天(t=5.693,P疼痛组29.03%(X2=10.145,P

  • 标签: 疼痛护理 冠心病监护病房 冠心病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疼痛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在冠心病监护病房护理中的作用效果,主要探究其对于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期间,将于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2022年1月至12月之间接待的众多冠心病患者中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划分为两组,分别利用差异化的护理方案展开干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方案,研究组则需要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方案,组间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组间对比疼痛发生死亡,研究组测定的数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监护病房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且还能够降低死亡风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疼痛护理模式 冠心病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死亡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我院救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盲分成两组,对照组不进行院前急诊的救治措施,实验组在急诊院前积极展开急救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死亡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明显要低于对照组,而死亡也要偏低,数据的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急诊院前救治措施,是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还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死亡,建议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急诊院前急救 并发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甘露醇应用于老年急性 脑出血患者中的 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回顾 时间: 2018 年 7 月 -2019年 7 月,共病例 70 例 ,依据数字法区分为行常规剂量甘露醇的对照组和小剂量甘露醇的治疗组,治疗结束对比不同剂量的疗效 。结果:就不同剂量甘露醇 治疗 对比来讲,小剂量治疗组 肾脏损伤死亡低, P< 0.05; 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治疗后数据差异大,且治疗组更优 P < 0.05 。结论:就常规剂量和小剂量的甘露醇治疗疗效对比, 在老年 脑出血患者中使用小剂量的疗效更为明显 ,既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肾脏损伤死亡,又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机体功能 ,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急性 脑出血 常规剂量 小剂量 甘露醇 疗效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缺血性中风患者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差异。方法在1490名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糖尿病诊出317(21.3%)人,人口学特征、心血管危险因素、临床事件、中风亚型、缺血性中风病人得糖尿病与否间的差异比较。结果得糖尿病的病人与未得糖尿病的病人相比更易得动脉粥样硬化(41.2%和27%)和腔隙性脑梗塞(35.1%和23.9%)(P<0.01),在缺血性中风发作的住院病人中,得糖尿病患者与未得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分别为12.5%和缺血性心脏病、高脂血症、亚急性发作、大于等于85岁、动脉粥样硬化和腔隙性脑梗塞丘脑形态与缺血性中风发作病人是否得糖尿病有关。结论缺血性中风及糖尿病共患病者与只患缺血性中风者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 标签: 缺血性中风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放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死亡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QOL评分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为3.33%,对照组为13.3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为83.33%,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肺癌患者放疗治疗的护理服务质量,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死亡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康复护理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死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在 2019年 3月至 2019年 7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的患者总计 72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6例。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死亡以及焦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6.9%,对照组为 90.6%,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的死亡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中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改善预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死亡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年龄、病变分级、植入物等因素对于围术期死亡的影响。 方法: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选取术后存活患者 45 例以及围术期死亡患者 45 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个人资料和诊疗信息,比较年龄、病变分级、植入物等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 [ ( 68.35±3.16 )岁<( 76.73±3.71 )岁, t=33.294] 、 ASA 分级 3 级患者比例( 26.67% < 48.89% , χ2 =4.727 )、 ASA 分级 4 级患者比例( 22.22 % < 37.78% , χ2 =4.486 )以及并发症发生( 11.11 % < 31.11% , χ2 =5.404 )相对更低( P < 0.05 ),而 ASA 分级 1 级患者比例( 17.78% > 4.44% , χ2 =4.050 )、 ASA 分级 2 级患者比例( 37.78% > 8.89% , χ2 =10.497 )相对更高( P < 0.05 ),两组接受髋关节置换、钢板螺钉固定、空心钉固定以及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患者比例对照相仿( P > 0.05 )。 结论: 在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年龄、病变分级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年龄越高、病变分级越高,患者的围术期死亡越高。而植入物类型对于围术期死亡并无显著的影响。

  • 标签: 髋部骨折 年龄 病变分级 植入物 围术期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死亡与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诊的5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治疗方案、冠状造影情以及死亡。结果528例患者中有首发心力衰竭者共214例,对照组有314例。研究组患者中采用冠脉造影的患者有98例;对照组中采用冠脉造影的患者共有198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相较与对照组患者中服用美国心脏病学会推荐药物的人数也较少。研究组患者的死亡为15.8%,对照组患者的死亡为2.5%。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见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首发心力衰竭的患者预后效果较差,发病后应尽早诊断,给予患者全面的治疗,降低死亡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冠脉造影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