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国内外器官捐献肾移植供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不同模型纳入的关键特征变量,指出模型构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精准医学模式下器官捐献肾移植供评估体系的选择、建设和临床应用提供线索和帮助。

  • 标签: 肾移植 器官捐献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健康状况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受检1 120例,通过问卷调查与健康体检收集体检基本资料、自评健康状况、生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中老年体检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 120例中老年体检中,322例(28.75%)自评健康状况良好,798例(71.25%)自评健康状况较差;339例(30.27%)生理健康状况良好,781例(69.73%)生理健康状况较差;746例(66.61%)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74例(33.39%)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空巢居住、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既往体检均是影响中老年体检自评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均P<0.05),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空巢居住、收入、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睡眠质量、既往体检及子女经济支持是影响中老年体检生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P<0.05),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空巢居住、收入、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及照顾孙辈是影响中老年体检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饮酒、体育锻炼及既往体检是影响中老年体检自评健康状况的独立因素(P<0.05),年龄、居住地、饮食习惯及子女经济支持是影响中老年体检生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因素(P<0.05),婚姻状况、饮酒、空巢居住及照顾孙辈是影响中老年体检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中的中老年体检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年龄、饮酒、体育锻炼及既往体检是影响中老年体检自评健康状况的独立因素,年龄、居住地、饮食习惯及子女经济支持是影响中老年体检生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因素,婚姻状况、饮酒、空巢居住及照顾孙辈是影响中老年体检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因素。

  • 标签: 中老年 体检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移植术后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诺卡菌感染的5例肺移植受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案,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5例肺移植受中男性4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66岁(26~69岁),单肺移植3例,双肺移植2例,确诊诺卡菌病距肺移植手术的中位时间为术后6个月(5~19个月)。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黄痰、气促。实验室检查发现淋巴细胞下降,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降钙素原轻度升高,并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表现为多发结节、实变影,可伴空洞及胸腔积液。结果5例肺移植受中,2例为肺部感染合并血流感染,3例为单纯肺部感染,鉴定出皮疽诺卡菌5株。根据药敏选择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治疗,经治疗后5例受均好转出院,随访1年以上,1例受死亡,4例治愈。结论肺移植受诺卡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1年以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多发结节及实变影,治疗上需根据药敏早期、联合、足疗程用药。

  • 标签: 肺移植 肺部感染 诺卡菌
  • 简介:摘要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D-HSCT)作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治疗方案和药物的出现不断改善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慎重选择合适的供可优化临床结局,而选择最佳供时需要考虑诸多影响因素,如受体中的供体特异性抗体、供体年龄、亲缘关系、性别、ABO血型兼容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匹配的程度、自然杀伤(NK)细胞同种异体反应和供受巨细胞病毒(CMV)血清状态等。文章就HID-HSCT供选择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阐述。

  • 标签: 血液肿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大多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感染能够维持长期的病毒抑制,免疫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约15%~30%的HIV-1感染即使维持长期的病毒抑制,仍无法实现最佳的免疫重建,这些个体被称为免疫重建不良或免疫无应答。免疫无应答表现出严重的免疫功能障碍,且艾滋病相关和非艾滋病相关临床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显著高于免疫应答。本文对免疫重建不良的发生机制以及干预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重建不良 发生机制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儿童血液肿瘤康复不同程度地存在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受各种传染病影响健康甚至危害生命,并可能成为传染源,影响周围人群及社区人群的健康。预防接种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但由于对这类康复预防接种安全性、有效性及禁忌证方面认识不足,以及疫苗接种资质限制等原因,该群体的预防接种工作在我国尚处于空白。现对目前国外儿童血液肿瘤康复疫苗接种的一些共识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此项临床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 血液肿瘤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内针对痴呆患者家属照顾开展的干预性研究对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为形成最佳干预方案提供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针对国内痴呆患者家属照顾抑郁情绪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3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提取文献资料,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主要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17篇文献纳入描述性分析,对其中的14篇进行Meta分析,纳入研究对象99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国内针对痴呆家属照顾开展的干预对其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SMD=-0.75,95%CI-0.88~-0.62,P<0.01);心理治疗干预(SMD=-0.59,95%CI-0.78~-0.40,P<0.01)、心理教育干预(SMD=-0.84,95%CI-1.02~-0.67,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对照顾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短期干预(SMD=-0.54,95%CI-0.82~-0.26,P<0.01)、中期干预(SMD=-0.68,95%CI-0.83~-0.52,P<0.01)和长期干预(SMD=-0.80,95%CI-1.08~-0.53,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对照顾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结论国内针对痴呆患者家属照顾开展的干预对其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但针对这一群体抑郁情绪的最佳干预方案尚需高质量研究的证据。

  • 标签: 痴呆 照顾者 抑郁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阐述二元干预的必要性,对目前国内外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二元干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适合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二元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脑卒中 照顾者 二元干预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名毒蕈中毒脑死亡儿童供供肾移植,探讨毒蕈中毒脑死亡者能否成为潜在器官捐献及其捐献器官的评估办法。方法对毒蕈中毒潜在供进行严格的临床病程观察、实验室及病理学评估。结果供病变符合中毒性肝炎,器官获取时肾脏大体形态及实验室检查、病理学评估大致正常,2只肾脏分配给2例成人受,肝脏弃用。经随访6个月,1例受术后顺利恢复,另1例受经过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后逐渐康复。结论当各项实验室生化指标正常、病理学检查未见禁忌,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判断毒蕈中毒类型、观察各器官的损伤发展趋势以及等待毒素清除的情况下,毒蕈中毒脑死亡者有可能成为器官捐献

  • 标签: 毒蕈中毒 供者 肾移植 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本文就帕金森病患者照顾负担的评估工具、现况研究,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照顾负担制订有效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帕金森病 照顾者 照顾负担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照顾的照护需求、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构建脑卒中照顾积极应对模型,为制定照顾生活质量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017年1至10月入住本院的92例脑卒中的家庭照顾,其中男72例,女20例;年龄(58.0±6.0)岁;脑卒中患者患病时间为(2.0±0.5)年。采用调查人口学特征与护理情况的一般情况问卷和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配偶照护(Supportive Care Demand Form,SCN S-P&C-44)、照顾反应评估量表(Caregiver Response Assessment Scale,CRA)、生活质量评价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4个表格比较脑卒中照顾的信息需求、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相关性。结果经比较,脑卒中照顾的SCN S-P&C-44总得分为(25.47±0.05)分,高于得分为(20.59±0.05)分的全国常模,说明照顾的支持性照护需求较高;CRA总得分为(16.50±0.05)分,高于总得分为(14.18±0.05)分的全国常模,说明照顾的生活压力较大;SF-36得分为(6.62±0.05),低于总得分为(10.28±0.05)分的全国常模,说明照顾的生活质量较低。结论脑卒中照顾的照护需求较高的同时生活压力大、生活质量较低。

  • 标签: 脑卒中 照顾者 生活质量 信息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总结癌症患者照顾的心理体验,全面了解其内心需求,为更好地开展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EMBASE、PubMed、BMJ Journals、CINAHL、Cochrane Library、ProQuest等数据库,搜集有关癌症患者照顾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5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研究,提炼出22个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研究结果归纳形成9个新类别,得出3个整合结果,即照顾生理、心理备受煎熬,负性情绪为主,夹杂正性情绪;经过自我调适,照顾角色获得成长;对信息和支持的渴求。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癌症患者照顾的心理变化和信息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照顾适应角色,提高照顾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照顾者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对网络广告的内涵、特点及分类进行了论述,其次对网络广告的有效性及网络广告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对网络广告对当代消费购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当前网络广告的改进策略,希望以此促进相关从业人员对于网络广告的正确认识与理解,从而促进网络广告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网络广告 特点 消费行为 影响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河南省CT检查所致儿童和成人受检的剂量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我国和地区CT诊断参考(指导)水平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层配额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7个地市31台CT共计1 113例受检主要检查类型进行剂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受检和设备基本信息、扫描参数、相关剂量学信息等,通过剂量转换系数估算其所致典型有效剂量。结果头部常规CT扫描中,0~1岁、>1~5岁、>5~10岁、>10~15岁组儿童CTDIw的75%分位值分别为32.2、37.2、43.0、46.7 mGy,DLP的75%分位值分别为478.0、572.0、715.6、743.9 mGy·cm,有效剂量分别为5.26、3.83、2.86、2.38 mSv;在胸部常规扫描中,0~1岁、>1~5岁、>5~10岁、>10~15岁组儿童CTDIw的75%分位值均为9.3 mGy,DLP的75%分位值分别为141.7、178.8、224.0、238.7 mGy·cm,有效剂量分别为5.53、4.64、4.03、3.10 mSv。CT检查所致成人受检头部、胸部、腹部CTDIw的75%分位值分别为57.4、16.2、19.4 mGy,DLP的75%分位值分别为818.3、504.7和571.1 mGy·cm,有效剂量分别为1.72、7.07和8.57 mSv。结论随着河南省CT设备的更新,检查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CT应用频度的快速增长,医疗机构应恰当选取CT各类检查的扫描参数,加强其影像质量及其所致剂量的优化匹配研究,完善CT诊断参考(指导)水平,尤其是对射线敏感的儿童应尽快建立诊断参考(指导)水平,推动CT检查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

  • 标签: CT CT剂量指数 剂量长度乘积 有效剂量 诊断参考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成瘾行为的发展过程对甲基苯丙胺使用进行阶段划分,探讨不同阶段使用的特点,为制订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某强制隔离戒毒所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男性甲基苯丙胺使用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入所1周内完成临床诊断、访谈及问卷评估,研究对象按成瘾行为的阶段特征进行区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Barrett冲动量表(Barre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CogState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与成瘾行为发展相关的因素。结果(1)强迫性用药组在累计使用时长[24(8,48)月,12(4,24)月,22(10,36)月]、用药剂量[(6.6±3.8)片,(2.8±1.4)片,(4.5±3.4)片]、渴求感评分[1.0(0,5.0)分,0(0,1.0)分,1.0(0,3.0)分]都高于其它两组(P<0.05),且有更多既往使用海洛因的经历[20.4%,9.8%,14.8%,P<0.05];规律性用药组则较其它两组有更多的戒毒次数[1(1,3)次,1(0,1)次,1(1,2)次,P<0.05]。强迫性用药组Barrett冲动量表总评分[(42.8±13.3)分,(34.5±13.6)分,(36.1±14.9)分]及各维度的评分[行动冲动:(37.5±15.8)分,(27.8±13.4)分,(29.2±17.8)分;认知冲动:(43.2±18.0)分,(39.4±17.0)分,(37.2±18.1)分;非计划冲动:(47.2±19.8)分,(38.8±18.7)分,(40.7±20.8)分]都要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而在认知评估中强迫性用药组ISL和SEC两个模块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16.50±4.87)分,(19.30±4.78)分,(18.33±4.91)分;(0.76±0.21)分,(0.89±0.22)分,(0.81±0.21)分;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基苯丙胺累计使用时长(β=0.022,OR=1.022,95%CI:1.003~1.042)、用药剂量(β=0.625,OR=1.869,95%CI:1.196~2.921)、渴求感(β=0.194,OR=1.214,95%CI:1.002~1.215)、Barrett总分(β=0.036,OR=1.037,95%CI:1.013~1.061)、非计划冲动评分(β=0.040,OR=1.041,95%CI:1.004~1.038)、行动冲动(β=0.033,OR=1.214, 95%CI:1.001~1.068)对成瘾的阶段性分组有影响。结论甲基苯丙胺成瘾行为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处于不同阶段的甲基苯丙胺使用在物质使用、冲动性高低、认知功能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成瘾行为的发展与物质使用的时间、剂量相关,也与使用的人格冲动性相关,且发展到强迫性用药的患者认知功能较其它两个阶段的受损明显。要动态识别甲基苯丙胺使用,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尽可能阻断成瘾的进程,以达到减少伤害的目标。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成瘾行为 冲动性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发展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年龄适用性和疾病针对性的青少年HIV感染社会适应测量工具,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检验。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对8名专家咨询构建青少年HIV感染社会适应概念框架,拟定量表维度和条目。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0月—2021年2月于北京地坛医院、徐州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云南省传染病医院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发放问卷,用于问卷效度检验,采用项目分析、信效度检验等方法初步编制了具有年龄针对性和疾病适应性的青少年HIV感染社会适应量表。结果量表由认知、情绪、意志3个维度、5个变量,共23个条目组成。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6,折半信度为0.836。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750~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40,量表得分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因子分析提取出5个公因子,累计解释变量为61.156%。结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可行性,可作为我国青少年HIV感染社会适应的评价工具。

  • 标签: HIV 艾滋病 青少年 社会适应 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优化导管管理策略对减少体外膜肺氧(ECMO)患者院际转运过程中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ECMO院际转运至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患者。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优化导管管理策略转运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8年1月至12月采用常规导管管理方法转运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带管数、转运时间、转运距离、ECMO运转时间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岁):58.26±10.38比54.00±16.61,带管数(根):6.03±1.32比5.51±1.37,转运时间(h):2.48±0.30比2.51±0.39,转运距离(km):155.27±20.45比165.56±25.62,ECMO运转时间(d):8.47±1.28比9.11±1.99,均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67%(8/30),其中2例患者过床后出现ECMO导管打折,导致流量监测报警;1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未呈"U"型摆放,导致导管扭曲,血管活性药物未及时输入体内,造成患者低血压;3例患者导管穿刺点渗血较多,贴膜卷边;2例患者上车后尿管夹闭,未及时开放。而观察组实施优化导管管理策略后,ECMO患者转运途中均未发生导管相关不良事件。两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4,P<0.05)。结论对ECMO患者院际转运途中实施优化导管管理策略,很大程度减少了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为ECMO患者院际转运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院际转运 导管管理 导管相关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ECMO)区域救治模式在重症心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在联盟医院行ECMO治疗后转诊至河南省人民医院的重症心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采用ECMO救治常规转诊方式转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行ECMO区域救治模式转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区域救治模式主要通过组建ECMO区域协同救治网、成立ECMO转诊团队、制定ECMO转诊管理规范、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4项措施,对基层医院重症患者实施转诊方案。比较两组患者ECMO上机时间、ECMO区域救治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纳入27例患者,观察组纳入64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ECMO模式、是否有高血压史或冠心病史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ECMO上机时间明显缩短(min:38.10±17.19比54.67±41.30,t=2.715,P=0.008),ECMO救治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98.4%比88.9%,χ2=4.120,P=0.042),而且ECMO转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比25.93%,χ2=6.918,P=0.009)。结论采用ECOM区域救治模式可明显缩短重症心肺疾病患者的ECMO上机时间,提升救治满意度,降低转诊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心肺疾病 区域协同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定型牙垫联合手法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18例,女26例,年龄(35.24±2.12)岁;观察组男17例,女27例,年龄(36.88±2.45)岁。对照组选择定型牙垫作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下颌功能损害问卷(MFIQ)评分、最大张口度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FIQ、VAS评分及最大张口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FIQ、VAS评分及最大张口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MFIQ、VAS评分分别为(7.04±2.33)分、(1.35±0.88)分,均低于对照组(13.93±3.06)分、(2.04±0.85)分,最大张口度为(39.44±3.22)mm,高于对照组(33.75±5.1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采取定型牙垫联合手法治疗作干预方案,不仅能提高其治疗有效率,还能减轻患者下颌功能损伤,恢复张口度,缓解机体疼痛感,联合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定型牙合垫 手法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颌功能损害问卷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最大张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