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出院准备度构建脊髓损伤患延续护理需求指标体系,旨在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115例脊髓损伤患为研究对象,应用出院准备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初步构建脊髓损伤患延续护理需求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遴选25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确立最终脊髓损伤患延续护理需求指标体系。结果115例脊髓损伤患的出院准备度总分为(60.39±22.12)分,条目均分为(5.27±2.75)分。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8和0.81,协调系数分别为0.343和0.423,第2轮专家函询中各条目的变异系数为0.09~0.18。最终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的脊髓损伤患延续护理需求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脊髓损伤患延续护理需求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系数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脊髓损伤患出院健康指导提供依据,促进患者从医院-社区-家庭的安全过渡和全面康复。

  • 标签: 脊髓损伤 延续性护理 出院准备度 护理需求 德尔菲法
  • 作者: 王小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在2021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接受诊治的ICU重症颅脑损伤患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费用的花费,让患者更加满意。

  • 标签: 集束化护理;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式急性疼痛管理对减轻烧伤患儿急性疼痛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效果。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96例烧伤患儿符合入选标准,纳入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疼痛管理组97例(男51例、女46例,年龄1~6岁)和阶梯疼痛管理组96例(男55例、女41例,年龄1~6岁)。常规疼痛管理组患儿入院后采取常规急性疼痛管理方法;阶梯疼痛管理组患儿入院后在常规急性疼痛管理的基础上,采取阶梯式急性疼痛管理方案(即中度疼痛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干混悬剂,每次10~15 mg/kg,每4~6小时1次;重度疼痛予吗啡静脉注射,每次0.1~0.2 mg/kg,每4小时1次)。采用舒适行为量表评估2组患儿伤后3 d内(每天1:00、9:00、17:00)的静息疼痛水平,记录阶梯疼痛管理组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采用PTSD修订版量表评估2组患儿伤后1个月内的PTSD发生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Bonferroni校正、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伤后1 d的1:00、9:00、17:00,伤后2 d的1:00、9:00、17:00,伤后3 d的1:00、9:00、17:00,阶梯疼痛管理组患儿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疼痛管理组(t=2.71、3.44、4.05,4.18、4.08、4.19,4.25、3.69、3.71,P<0.05或P<0.01)。2组患儿疼痛评分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阶梯疼痛管理组96例患儿中有84例患儿口服了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干混悬剂,12例患儿静脉注射了吗啡,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阶梯疼痛管理组患儿伤后1个月内PTSD发生率为3.12%(3/96),明显低于常规疼痛管理组的14.43%(14/97),P<0.05。结论阶梯式急性疼痛管理可减轻烧伤患儿伤后急性疼痛程度,降低PTSD的发生率。

  • 标签: 烧伤 疼痛 应激障碍,创伤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在创伤胫腓骨骨折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3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7例、46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区域神经阻滞麻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并无差异[(42.2±5.4)min和(43.3±5.7)min,t=0.953,P=0.343],观察清醒时间[(11.2±2.6)min和(14.5±2.8)min,t=5.714,P<0.001]、术中输液量[(415.6±27.5)ml/L和(686.6±36.3)ml/L,t=40.626,P<0.001]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各时点切皮时、上固定物、手术结束时、术后30 min血压、呼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糖、白介素-6(IL-6)、血清皮质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为15.22%(χ2=5.07,P<0.05)。结论创伤胫腓骨骨折老年患者使用区域神经阻滞技术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指标较稳定,应激反应轻,不良反应小。

  • 标签: 骨折 区域神经阻滞 麻醉药,全身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高危妊娠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503例高危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普通版(PCL-C)、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住院高危妊娠患者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503份,回收503份,剔除无效问卷32份,有效问卷471份。471例高危妊娠患者PCL-C得分为(30.52±10.29)分;孕期PTSD阳性患者87例。高危妊娠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CD-RISC得分与PCL-C总分和3个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妊娠风险级别是住院高危妊娠患者PTS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妊娠风险级别、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是高危妊娠患者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妊娠,高危 应激障碍,创伤后 弹性,心理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ICU心脏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ICU心脏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等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质量及ICU记忆的变化。结果对ICU心脏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干预组创伤后应激障碍评定量表(PTSD-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干预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明显降低ICU心脏术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ICU心脏术 创伤后应激障碍 睡眠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9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为(61.47±10.79)分;不同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自理程度、转移情况的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癌术后患者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创伤后成长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术后患者的心理韧性、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韧性为影响患者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因素,提示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干预提升膀胱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 标签: 膀胱肿瘤 横断面调查 创伤后成长 心理韧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与冲动特质对强迫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共纳入符合DSM-Ⅳ强迫症诊断的患者134例及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82例,采用强迫症状分类量表(修订版)(obsessive compulsive inventory-revised,OCI-R)、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11)、童年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hort form,CTQ-SF)评估两组被试强迫症状严重度、症状维度、冲动特质及童年创伤水平,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强迫症疾病严重度;并以强迫症状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不同成分的冲动特质及童年创伤得分为自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冲动特质及童年创伤对强迫症状的影响。结果强迫症患者在无计划冲动[(26.80±4.57)分]、注意冲动[(18.96±3.51)分]、情感虐待[6(5,9)分]、躯体虐待[5(5,6)分]、情感忽视[11(9,14)分]得分高于健康对照相[分别为(24.39±4.15)分、(16.18±2.76)分、6(5,7)分、5(5,5)分、(10.00±3.42)分](P<0.05,P<0.01)。强迫症患者OCI-R强迫症状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强迫症患者强迫排序得分受注意冲动、躯体忽视影响显著(B=0.191,P=0.011; B=0.273,P=0.005);强迫囤积的得分受情感虐待影响显著(B=0.204,P=0.002)。强迫观念的得分受注意冲动、情感虐待共同影响(B=0.499,P<0.01; B=0.175,P=0.008);精神中和的得分受注意冲动、躯体忽视影响显著(B=0.365,P<0.01; B=0.199,P=0.034)。结论强迫症患者童年创伤及注意冲动水平对不同的强迫症状表现影响不同。

  • 标签: 强迫症状 童年创伤 冲动特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创伤骨科急诊患者的救治流程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北京协和医院接诊的67例创伤骨科患者资料。在全程防护下进行筛查,根据病情进行门急诊处置或住院手术。门急诊治疗26例,男8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9.5岁。6例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予卧床制动,14例肢体骨折患者予手法复位后固定制动,2例皮肤裂伤患予清创缝合,4例髋部骨折患者予卧床制动。住院手术41例,男14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68.5岁。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例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接受后凸成形术,1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接受人工肘关节置换术,1例跟腱断裂患者行跟腱探查缝合,其余27例患者均接受内固定术。结果患者以骨质疏松骨折为主,分别占门急诊与住院患者的61.5%(16/26)和68.3%(28/41)。41例住院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3 d,住院时间平均为4.5 d,较2019年同期患者(3.1、11.5 d)减少。住院患者中入院伴发热4例、术后发热26例,皆与原发伤或手术创伤相关。1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术中并发急性肺栓塞。结论COVID-19防控仍要继续;通过严格的筛查、防护和监督来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行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比例在疫情防控期间有所增加;血源短缺是影响患者救治的主要问题;对于应手术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尤其是下肢骨折患者,仍应积极手术治疗。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创伤骨科 急诊处理 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急诊创伤的损伤特点和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26日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收治的22例创伤急症住院患者资料。男18例,女4例;年龄4~66岁,平均年龄3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锐器切割伤(含菜刀切伤)6例,重物压砸伤1例,机器碾压伤1例,跌倒摔伤2例,机器绞伤1例;损伤类型:高能量损伤13例,低能量损伤9例;损伤部位:上肢7例,下肢15例。医护人员诊疗过程中对于无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筛查结果的1例患者采用二级防护,其余21例患者采用一级防护。记录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2019-nCoV的情况,总结疫情期间创伤急症的处理措施和经验。结果在诊治22例创伤急症患者期间,无一例医务人员和患者确诊COVID-19。紧急入院未做筛查的1例患者按疑似COVID-19病例对待,采用二级防护,术后排除COVID-19。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处理创伤急症的一线医务人员接诊过程均面临较高感染风险。创伤骨科急诊患者主要是交通伤和机器伤,老年患者主要由锐器切割及跌倒引起。通过完善院前筛查、选择合适的麻醉及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医护人员的防护及合理的术后病房管理和患者心理疏导,可降低院内COVID-19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创伤和损伤 急症
  • 作者: 姜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秭归县中医医院,湖北 宜昌443600
  • 简介: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行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 标签: 创伤骨科;外固定支架;损伤控制性治疗;修复
  • 作者: 杨永圣 张梦 姚爱明 刘林 冯斌 刘筱 燕宪亮 花嵘 许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急诊科 2111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疼痛对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因急性创伤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的患者,排除年龄<18周岁、严重眼外伤、严重颅脑损伤及其他病情危重者,在入院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VAS评分评估创伤后疼痛,ISS评分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入院24 h内行APACHE Ⅱ评分评估病情。在伤后1个月,排除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1年内有重大精神创伤史及毒品或药物成瘾者,对最终符合条件的64例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使用PCL-5量表评估PTSD症状。依据PCL-5评分是否≥38分将患者分为PTSD组和非PTSD组,比较两组创伤后VAS评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SD发病的危险因素,Spearman法分析入院时VAS评分与伤后1个月时PCL-5得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创伤疼痛程度对PTSD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符合纳入标准者64例,PTSD组19例、非PTSD组45例。两组相比,PTSD组入院时VAS评分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06);两组间1个月时VAS评分及1个月VAS变化值(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ISS评分以及入院24 h内APACHE Ⅱ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疼痛是PTS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3)。入院时VAS评分与伤后1个月时PCL-5得分呈正相关(r=0.355,P=0.004)。另外,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VAS评分>8时,对PTSD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33%,P=0.000 2)。结论创伤后严重疼痛是PTS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时给予干预。

  • 标签: 创伤 急性疼痛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诊 危险因素
  • 作者: 张茂 王天兵 白祥军 张连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浙江省严重创伤与烧伤诊治重点实验室,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杭州 310009,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外科,北京 10004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武汉 430030,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全军战创伤中心,重庆 40004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及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0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情况、血化验指标以及辅助检查等指标。根据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两组,分析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的临床特征。根据28 d转归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300例患者中,排除既往存在心脏疾病及缺乏主要检查结果者,最终253例患者纳入分析。① 253例患者中,心肌损伤136例,非心肌损伤117例,心肌损伤发生率为53.8%。与非心肌损伤组相比,心肌损伤组患者入院时血白细胞计数〔WBC(×109/L):9.7(6.7,13.4)比8.3(5.4,12.2)〕及降钙素原〔PCT(μg/L):0.61(0.18,4.63)比0.23(0.09,0.99)〕更高,感染葡萄球菌属(17.6%比2.6%)、发生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30.9%比23.1%)及心电图ST-T改变(26.5%比23.1%)比例更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0.60(0.54,0.65)比0.62(0.60,0.66)〕,肺动脉收缩压(PASP)更高〔mmHg(1 mmHg=0.133 kPa):38.0(32.2,46.0)比33.0(30.0,40.2)〕,预后更差(28 d病死率:44.1%比6.0%,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升高〔优势比(OR)=1.039,95%可信区间(95%CI)为1.018~1.060,P<0.01〕、LVEF降低(OR=0.828,95%CI为0.729~0.941,P<0.01)及窦性心动过速(OR=3.512,95%CI为1.417~8.702,P<0.01)为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的临床特征。② 253例患者中,28 d生存186例,死亡67例,28 d病死率为26.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入院时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水平更高〔心肌肌钙蛋白T(cTnT,μg/L):0.06(0.02,0.17)比0.02(0.01,0.05),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ng/L):3 037.0(1 308.7,12 033.7)比893.9(272.8,2 825.5),肌酸激酶(CK,U/L):144.5(57.5,660.8)比89.5(47.8,201.0),WBC(×109/L):10.5(6.7,14.6)比8.6(6.0,12.0),C-反应蛋白(CRP,mg/L):89.2(54.8,128.5)比63.8(19.3,105.6),PCT(μg/L):2.13(0.31,11.79)比0.28(0.10,1.25),均P<0.05〕,窦性心动过速及房性心律失常比例更高(41.8%比22.0%,29.9%比17.7%,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T升高(OR=2.115,95%CI为1.189~5.459,P<0.05)、窦性心动过速(OR=2.557,95%CI为1.103~5.929,P<0.05)和房性心律失常(OR=2.474,95%CI为1.025~5.969,P<0.05)为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肌损伤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CT升高、LVEF降低及窦性心动过速是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患的主要临床特征,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脓毒症 心肌损伤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急性肾损伤患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急性肾损伤患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28例。B组采用常规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肌酐(Scr)、血浆醛固酮(ALD)、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尿Na/H交换体亚型3(NHE3)、肝再生增强因子(ALR)水平及尿量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结果治疗后,A组Scr、ALD水平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IL-6、CRP水平低于B组(P<0.05)。A组尿量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治疗后,A组NHE3、ALR水平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于B组(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损伤有利于改善肾功能,减轻肾损伤状况,缓解炎症,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肾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颅脑外伤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23例)及非感染组(78例)。分析感染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集感染组患者的痰标本,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颅脑外伤患术后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23例颅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右肺下叶为主要病变部位,以单纯浸润性病变为主。23例颅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株(29.03%),革兰阴性菌20株(64.52%),真菌2株(6.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917,P=0.006)、吸烟史(OR=1.982,P=0.001)、昏迷时间>24 h(OR=2.164,P=0.004)、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法评分<7分(OR=2.094,P=0.001)、低蛋白血症(OR=2.217,P=0.005)、气管切开(OR=2.328,P=0.006)、住院时间≥20 d(OR=2.477,P=0.008)是脑外伤患术后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结论咳嗽、咳痰是颅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右肺下叶为主要病变部位,以单纯浸润性病变为主,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临床需根据易感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

  • 标签: 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临床特点 易感因素
  • 简介:摘要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创伤急症,为隐匿性骨折的高发部位。而隐匿性骨折临床表现多变、影像学特点不一,诊治难度更高。尽管多层螺旋CT和MRI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细微骨折的确诊率,但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手段、准确有效地评估伤情,仍面临技术经验和沟通技巧等多方面难点。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515例急性踝关节损伤患临床资料,探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踝损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隐匿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多发伤患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6例多发伤患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多发伤常规急救和监护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病情恶化程度。结果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后,干预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情恶化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多发伤患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情恶化程度。

  • 标签: 急诊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多发伤 救治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训练联合激励式护理对脊髓损伤患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脊髓损伤患,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训练配合激励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的差异。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SIA评分水平较干预前升高(P<0.05),但干预后两组的ASI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I、GSES、GQOL-74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训练联合激励式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脊髓损伤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生活自理能力 自我效能训练 激励式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