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实施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放化疗同步治疗方案,对照组用单纯进行放化疗结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化疗治疗宫颈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放化疗 宫颈癌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4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近期疗效显著,较为安全

  • 标签: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结直肠癌 近期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联合多索茶碱治疗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入选者均于2022/01-2022/12参与研究,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多索茶碱、糖皮质激素+多索茶碱进行治疗,对比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各指标改善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发生率较低,但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低;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指标,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开展糖皮质激素+多索茶碱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多索茶碱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卡波糖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02月-2024年02月到本院治疗T2DM老年患者60例,按照不同药物疗法,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均更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格列美脲治疗T2DM老年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改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效果良好。

  • 标签: 阿卡波糖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疗效 不良反应 血糖指标 胰岛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中的优势评价。方法:入选100例急诊危重患者主要于2023年5月-2024年2月接受本次研究调查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2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医护一体化护理,观察转运风险事件发生率与转运时间。结果:转运风险事件发生率以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转运时间以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中有助于减少转运风险与耗时。

  • 标签: 急诊 危重 医护一体化护理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喉罩通气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80例患者为例。通过抽签方式随机将患者划分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喉罩通气麻醉方式,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两组术后临床指标恢复时间、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恢复时间用时均更短,并且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更低(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效果更理想,患者术后会康复更快,降低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喉罩通气 腰硬联合麻醉 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的特点,评价安全干预护理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60例老年糖尿病健康体检患者,于2022年7月-2023年7月进行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安全干预护理,对照组为常规干预护理。两组通过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度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安全干预护理,可控制血糖指标,患者满意。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健康体检 安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护理中采用安全护理干预对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评价。方法: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择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率、血糖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率较高,且血糖控制的情况也较好(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安全护理,患者可更了解有关该疾病的知识,使得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进而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此外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监督,进而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健康体检 安全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玻璃酸钠滴眼液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干眼症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安全性。方法:对象选择本院眼科的干眼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法分为各50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干涩发痒、异物感、灼热感、视物疲劳、畏光症状改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红肿、眼睑炎、结膜充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比对照组的20.0%显著更低(P<0.05)。结论:干眼症治疗中,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比玻璃酸钠滴眼液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及安全性更佳。

  • 标签: 玻璃酸钠滴眼液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干眼症 症状改善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寻在儿童感冒后咳嗽中使用小儿咳嗽糖浆与氨溴特罗口服液进行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在本院2022.01-2023.01选择60例普通感冒后咳嗽的幼儿患者作为本次的试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幼儿患者使用氨溴特罗口服液,实验组的幼儿患者使用小儿咳嗽糖浆+氨溴特罗口服液。对比两组幼儿患者治疗前后的日间、夜间咳嗽评分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前两组幼儿患者的日间、夜间咳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幼儿患者的日间、夜间咳嗽评分较于治疗前均有降低,但实验组幼儿患者较对照组幼儿患者更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幼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幼儿患者(P<0.05)。 结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单独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后的咳嗽,但效果一般,加入小儿咳嗽糖浆后可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可加入临床使用。

  • 标签: 儿童感冒后咳嗽 小儿咳嗽糖浆 治疗效果 安全性 氨溴特罗口服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麻醉恢复室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中应用自评防控专项护理质量检查表的效果以及影响。方法:在院时间是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搜集进行麻醉病患共计120例,均应用自评防控专项护理质量检查表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得到提升,且专项质量措施落实评分较高。结论:自评防控专项护理质量检查表具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自评防控专项护理质量检查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治疗中联合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与氟哌噻吨美利曲的效果。方法:采用掷硬币分组法随机将我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治疗与研究组(40例)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与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评估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血清5-羟色胺(5-HT)、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血清5-HT水平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SDS、NIHSS评分均更低(P<0.05),且5-HT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二氮卓类药物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联合使用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苯二氮卓类药物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药理作用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绞痛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本院选取86例AMI后心绞痛患者,时间选为2021年3月~2023年3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为单一组,采取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为联合组,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联合组较单一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ET-1、VEGF指标更低,NO指标更高,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持续时间更短(P<0.05)。结论 对AMI心绞痛患者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进而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安全性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血塞通注射液 瑞舒伐他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磺酸伊马替尼结合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内2021年5月-2024年5月治疗的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数表法分组成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给予单独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研究组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结合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红蛋白含量、外周白细胞水平、负面反应出现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含量更低,外周白细胞水平更高,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负面反应出现率低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结合干扰素α-1b治疗,其疗效可靠,能够抑制此类患者的白细胞增生,且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 标签: 甲磺酸伊马替尼 干扰素α-1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应用于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6例,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则采取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应用于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 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等长度导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输液方式在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输液方式分为A组和B组,其中接受中等长度导管输液患者79例(A组),接受锁骨下静脉置管输液患者89例(B组),对两组平均输液时间、平均置管时长、导管阻塞率、感染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A组平均置管时长少于B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输液时间、导管阻塞率、感染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癌围手术期输液中,相比于锁骨下静脉置管方式,中等长度导管输液方式可以减少平均置管时长,但在平均输液时间、导管阻塞率、感染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等方面并无显著优势,两种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本一致。

  • 标签: 中等长度导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食管癌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与单独使用卡培他滨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指导临床治疗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人,实验组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卡培他滨治疗。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总生存期(OS),次要评价指标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单独使用卡培他滨相比,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组的总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也有所提高。安全性分析显示,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但大多数不良事件可控且可逆。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相比单独使用卡培他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疾病控制率,尽管伴有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但考虑到其疗效,该联合治疗方案为mCRC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转移性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 卡培他滨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微创旋切术、开放手术、穿刺抽液术治疗脓肿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3年8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期)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研究组(n=24)、对比组(n=23)以及常规组(n=23);对比组实施微创旋切术治疗;常规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穿刺抽液术治疗,之后对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更高(P<0.05);三组复发情况比较,研究组更低(P<0.05);三组手术指标比较,研究组更佳(P<0.05)。结论:相较于微创旋切术与开放手术,穿刺抽液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期)的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其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旋切术 开放手术 穿刺抽液术 脓肿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