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下血肿的发病因素,总结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87例慢性硬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患者术后7~15d复查颅脑CT,78例血肿消失,9例血肿大部分消失。残余血肿以注射器缓慢抽吸积液拨管或保守治疗,4周复查头颅CT血肿自行吸收。1个月后复查CT,血肿完全清除,无一例复发。结论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下血肿具有简便、安全、经济、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微创手术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他克莫司用于治疗特发性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0-2012年间收治的38例特发性性肾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9人,两组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使用他克莫司配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意大利方案即环磷酰胺配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实验过程全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4.21%,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在治疗特发性性肾病中疗效好于目前临床的常用药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他克莫司 特发性膜性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硬下血肿围手术期的癫痫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142例慢性硬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围手术期的癫痫发病率,分析慢性硬下血肿围手术癫痫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142例患者中术前1例癫痫起病,发病率为0.69%,5例发生在术后,术后发生率3.47%。结论术后癫痫发病率较术前明显增加,因此术后的癫痫预防治疗是有必要的。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癫痫 癫痫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原因及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硬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得出结论。结果105例慢性硬下血肿钻孔引流病人,治愈93例,复发12例,复发率为11.4%。结论高龄,严重的大脑萎缩、血肿腔分割等原因是复发的常见原因,复发可再行钻孔引流术或者开颅手术。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器治疗周部室间隔缺损后心电图变化,研究其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5月112例周部VSD行介入封堵术的患者资料,连续观察心电图变化。结果患者术前心电图均窦性心律,术后共出现房室传导阻滞34例,发生率30.4%。经治疗,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9例,4例恢复正常,5例出院时未恢复正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2例恢复正常,3例转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仍有2例出院时未恢复;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2例恢复2例未恢复。I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经治疗6例恢复窦性心律,1例出院时未恢复;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全部转窦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2例恢复窦律,1例转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于第6天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1个月未能恢复改永久起搏器。结论房室传导阻滞是周部VSD封堵术的常见并发症,多在术后早期发生,也应警惕迟发性传导阻滞的发生,经治疗多能恢复,不可逆的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应及时安装心脏起搏器。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封堵术 心电描记术 房室传导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适合观察急性硬下血肿的窗宽窗位。资料;病例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16-85岁,平均44岁。结果;在21例急性硬下血肿中,10例为单纯急性硬下血肿,11例或伴颅脑复合性损伤、颅骨骨折等。结论;适当调高窗位,调宽窗宽,使急性硬下血肿清楚显示。

  • 标签: 急性硬膜下血肿 计算机断层摄影 窗技术 窗宽窗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藻酸盐医用用于肛瘘手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和机理。方法将8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藻酸盐医用)40例,术后采用藻酸盐医用换药,对照组(传统方法)40例,术后采用常规雷氟诺尔纱条换药,观察两组术后换药切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在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藻酸盐医用换药能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是肛瘘术后创面理想的换药敷料之一,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肛瘘 伤口 藻酸盐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钻孔引流方案治疗慢性硬下血肿患者时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从2013年03月至2016年08月因慢性硬下血肿进入我院的患者中,选取45例患者进行研究,在予以钻孔引流方案的基础上,配合进行综合护理,并对患者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45例患者接受手术后,都已完全治愈,治愈率100.00%(45/45),无死亡患者出现,不仅肢体的肌力已经充分恢复,而且随访发现无血肿复发问题出现。结论对于出现慢性硬下血肿的患者,在予以钻孔引流方案的基础上,通过配合进行护理措施,除了能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其治愈外,还能帮助患者肢体肌力及时恢复,且避免血肿复发现象发生,因此有可行性,同时也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硬膜下血肿 肢体肌力 钻孔引流方案 血肿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内镜辅助下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在神经内镜下辅助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症状体征明显好转,2例复发需再次手术,7例颅内少量积气,术后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治疗慢性硬下血肿安全可靠,疗效好,手术并发症少。

  • 标签: 神经内镜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眼葡萄黑素瘤细胞系M23转染miR-137对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探。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137mimics转染M23细胞,应用CCK-8法检测转染细胞增殖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blot检测PTEN、总AKT和磷酸化AKT蛋白表达。结果转染miR-137,实验组的细胞增殖较对照组明显减低(t=-18.754,P=0.000;);在36h和72h时间点,实验组细胞的划痕愈合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实验组的PTEN蛋白表达增加,p-AKT蛋白减低,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miR-137通过上调PTEN蛋白表达和减低AKT磷酸化活性从而抑制人眼葡萄黑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 标签: 葡萄膜黑素瘤 miR-137 增殖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期望寻找出性肾病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本实验采用HPLC-ESI-MS/MS技术研究原发性肾病的尿液蛋白质谱特点,并与健康人尿蛋白谱进行比较,筛选出性肾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与正常人的比较,找出8种差异蛋白。结论血浆铜蓝蛋白、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α-1B糖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钙结合蛋白39有可能成为性肾病的生物标记物。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原发性膜性肾病 尿蛋白 生物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硬下积液的成因及治疗。方法32例去骨瓣减压术后硬下积液患者中行保守治疗20例,经皮穿刺引流9例,钻孔引流2例,颅骨修补及引流术1例。结果硬下积液消失24例,好转8例。结论依据硬下积液不同的特征采取相应保守及手术治疗方案。

  • 标签: 去骨瓣减压术 硬膜下积液 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起源及相关治疗。方法分析6例脉络黑色素瘤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脉络黑色素瘤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视野缺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病理以梭型细胞型为主。结论当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时,相关的影像学知识和临床资料将有助于脉络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脉络膜黑色素瘤 误诊 病理f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置入记忆合金覆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总结20例实行该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无并发症形成,效果满意。结论置入记忆合金覆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痛苦小、相对安全,是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有价值的方法之一,细致、周到的护理工作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护理介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记忆合金覆膜食管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外硬脊内肿瘤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患有脊髓外硬脊内肿瘤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脊髓外硬脊对内肿瘤进行治疗,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且在手术后进行12-24个月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治疗,进行12-24个月的随访,在23例患者中,复发例数为2例,复发率为8.70%。结论对于脊髓外硬脊内肿瘤手术治疗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新生儿肺透明病的CT诊断的认识。方法选择临床确诊,CT表现典型的10例新生儿肺透明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CT表现网格状、颗粒状,两肺野透光度减低和支气管充气征为本病的典型征象。结论新生儿肺透明病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CT检查结合临床对本病的及早诊断、发现并发症、预后及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管重建术在治疗髓外硬脊下肿瘤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7月大竹县人民医院收治23例髓外硬脊下肿瘤患者,均采取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椎板-棘突复合体,肿瘤切除将回复并以微型钛合金异型接骨板固定,行椎管重建。术后卧床5~7天带外固定支具下床活动。佩戴外固定支具3个月,并禁止手术节段脊柱的过伸或过屈运动。结果23例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除术,所有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脑脊液漏,术后随访6~24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其中21例患者术后症状好转,6个月后完全恢复正常;有2例颈段患者术后出现单侧上肢肌力下降,术后6月随访肌力恢复至3级,康复率为91.3%。术后6个月所有病例行CT三维重建显示,手术段椎管结构完整。无椎管狭窄及畸形,无还纳复合体塌陷、移位,无固定系统脱落,移位等。结论椎管重建术治疗髓外硬脊下肿瘤,可使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达到最大化;恢复了脊柱柱解剖结构,有效防止了术后脊柱不稳;重建了椎管内膜性及骨性结构,避免了硬膜外和椎管外软组织直接接触而形成局部瘢痕粘连及嵌入。该手术方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牢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重建术 髓外硬脊膜下肿瘤 棘突-椎板复合体 脊柱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