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部分切除术与全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全脾切除术,观察组采用部分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行部分切除临床效果优于全脾切除,不仅保留了部分脾脏的正常功能,且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部分切除术 全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52例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总结治愈率。结果5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视乳头水肿、精神失常、呕吐等等;随访1年,29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23例患者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所有患者均得到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可根据症状轻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病情得到好转或治愈;对确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其积液多少与积液部位,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颅脑外伤 硬膜下积液 治疗方法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癫痫患者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l5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46名,平均分为对照组(n=23,不进行有氧运动)和观察组(n=23,进行3次/周的有氧运动)。在有氧运动干预前后使用心理疲溃感量表(MBI)和焦虑量表-14(FS-14)评估两组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压力和焦虑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感中的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度持久的有氧运动能够缓解颅脑外伤术后并发癫痫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其焦虑状况。

  • 标签: 有氧运动 颅脑外伤 癫痫癫痫 心理压力 焦虑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经直肠超声引导技术对外伤后出现的尿道闭锁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名患者;其中22名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58名患者采用经直肠超声引导腔内会师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治疗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统计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α=0.05。结果治疗组治愈4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6例,无效7例。χ2检验结果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经直肠超声引导腔内会师治疗法对外伤性后尿道闭锁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直肠超声引导 尿道闭锁 &chi 2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对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治疗总有效率、ADL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比较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和应用康复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DL总分比对照组高,组间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身心均得到康复,对于患者今后回归家庭、社会有益。

  • 标签: 脑外伤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鼓膜贴膜与自然愈合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3月,研究对象74例本院收治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实验组(n=37),给予对照组患者自然愈合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鼓膜贴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穿孔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穿孔愈合时间、愈合后平均高频听阈。结果临床治疗效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穿孔愈合情况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穿孔愈合时间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愈合后平均高频听阈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膜贴膜与自然愈合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但鼓膜贴膜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鼓膜贴膜 自然愈合 外伤性鼓膜穿孔 高频听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进行脑外伤治疗的100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与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而言,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提升认知功能的恢复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脑外伤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太阳穴贴头痛膏治疗外伤性头痛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外伤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一采用西医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双侧太阳穴贴敷头痛膏,并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疗效和治疗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太阳穴贴敷头痛膏治疗外伤性头痛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临床推广性强。

  • 标签: 头痛膏 太阳穴 外伤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利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研究中,痊愈出院率为88%(44例),死亡率为12%(6例)。结论在对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法进行治疗的同时,为了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必须在护理的过程中,强化对呼吸道的管理以及保护性通气,这样才能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提高生还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胸外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行机械通气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则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VAP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比较,实验组的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及时采取循证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重度颅脑外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护理对急诊治疗车祸创伤致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68例车祸创伤致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34例。A组给予急救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入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率为5.88%,B组为23.53%,ADL评分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B组为79.41%,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车祸创伤致颅脑外伤患者行急救护理可提高其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可积极推广。

  • 标签: 急救护理 急诊治疗 车祸创伤 颅脑外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给予患者亚低温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内收治的4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相关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常规组及科学组,常规组患者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科学组患者则需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接受亚低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科学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患者接受亚低温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颅脑 重症 外伤 亚低温 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涂布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的明胶海绵的贴补法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外伤性股膜穿孔的促进愈合的作用。方法将86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合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预防感染治疗,观察自然愈合。治疗组以涂布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的明胶海绵做贴补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鼓膜穿孔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43例中鼓膜穿孔愈合34例,穿孔愈合率79.1%,平均愈合时间约23.7天。治疗组43例鼓膜穿孔愈合42例,穿孔愈合率97.6%,平均愈合时间约11.6天。涂布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的明胶海绵贴补方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较自然愈合法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能有效缩短穿孔愈合时间,提高穿孔愈合率。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外伤性鼓膜穿孔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同期联合应用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外伤并发脑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20例颅骨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同期治疗和脑室腹腔分流与颅骨修补分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及GOS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为21.82%,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91%,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联合应用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颅骨外伤并发脑积水,疗效显著,预后效果较好,可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及家庭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是临床治疗颅骨外伤并发脑积水值得研究与应用的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德湿可水胶体伤口敷料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4月在我院手术室行脑外伤手术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的病人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术前即预防性应用德湿可水胶体敷料,根据两组病人的压疮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将德湿可水胶体敷料预防性应用于长时间手术中及术后脑外伤患者,可以明显减少压疮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围手术期的安全。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脑外伤 围手术期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型鼻肠管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螺旋型鼻肠管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的鼻饲管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用螺旋型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并配合有效的护理,临床患者可快速恢复,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颅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最适宜的方法。

  • 标签: 螺旋型鼻肠管 重症颅脑外伤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对早期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早期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护理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状况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比较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对早期颅脑外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早期颅脑外伤 神经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脊柱外伤患者采用CT诊断、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4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100例脊柱外伤患者,分别实施CT、MRI诊断。结果MRI相对于CT诊断对脊髓损伤、软组织损伤以及韧带损伤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相对于MRI诊断方法对相应的骨折线、椎弓损伤检出率更高,差异性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诊断方法、MRI诊断方法能够依据自身的优势对不同损伤类型做出明确诊断,将两者联合起来使用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T诊断 MRI诊断 影像学检查 脊柱外伤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肢体运动、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脑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的NIHSS评分为12.45±3.26和,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2±4.07(P<0.05),FMA评分为60.84±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2±6.17(P<0.05),GQLI四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外伤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 康复护理干预 脑外伤 肢体运动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2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开展临床观察,所有患者均接受ICU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肺部感染;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采用格拉斯哥评分系统进行效果评价,探究其肺部感染的发生原因,继而分析针对性护理对策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护理后,12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格拉斯哥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时开展机械通气,同时联用激素,在治疗过程中及时切开气管,是控制脑外伤致昏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有效途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避免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昏迷 肺部感染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