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眼是位于人体最暴露部位的器官,也是人体组织最精密、最脆弱的器官,许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损伤,在眼部常常可以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失明。人们对眼睛的重视超过了躯体任何其他器官,且多数患者对眼病缺乏常识和了解,眼病给患者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往往更为严重。急诊眼外伤患者受伤突然,视觉改变明显,患者紧张、痛苦、恐惧,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形成心理、生理双重负担。家属情绪失控焦虑烦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形成恶性循环。而且眼外伤患者术后在外观及功能上与受伤前大有差异,患者常难以接受。在医治眼部创伤的同时,必须要注意到患者的心理活动特征,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这对于正确诊断、正确治疗、早期预防等医疗决策,提高治愈率,降低致盲率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外伤 急诊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部外伤病人的急救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胸部外伤患者对其的急救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紧急处理、伤情评估、为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急救、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诊治与护理。结果所有100例患者痊愈98例,死亡2例。结论对胸部外伤病人的急救以及护理进行加强,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同时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胸部外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2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经门诊随访1年,无1例患者再次发作。结论临床上运用针对性干预措施对外伤性癫痫患者进行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愈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外伤性癫痫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手外伤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入组我院31例急诊手外伤患者,分组时符合数字表法,纳入实验组的15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纳入对照组的1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急诊手外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急诊 手外伤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急性外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他们能有效地应对疾病,改变影响认知的心态和行为,帮助患者消除心理危机,解除疑虑,坚定信心,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

  • 标签: 急性外伤手术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6岁儿童颌面部创伤的特点,以指导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口腔科2007-2010年收治0-6岁儿童颌面部创伤454例,从患儿年龄、性别、受伤部位、治疗原则进行分析,寻找规律;结果儿童颌面外伤男女比例1.51,0-6岁儿童中高发于1-2岁儿童,受伤部位以上下唇多见,而创伤类型以软组织挫裂伤为主;结论儿童颌面部外伤特点与各年龄段儿童生理发育及心理发育有关,治疗应遵循颌面外科清创缝合基本原则及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原则。

  • 标签: 儿童 颌面部 外伤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机械性眼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密切观察眼压变化,及时、准确按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应当避免使用缩瞳剂和肾上腺素激活剂,因为缩瞳剂能增加急性期眼内炎症反应。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 标签: 机械性眼外伤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减轻心理焦虑,并能够积极面对配合治疗。

  • 标签: 手外伤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非手术保守治疗5例;手术治疗91例,其中脾修补术13例,脾部分切除术4例,脾切除脾片大网膜移植术3例,脾切除术71例;结论根据解剖生理特点,效果好。

  • 标签: 脾破裂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总结腹部外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笔者收治的55例腹部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单纯腹壁损伤6例和肾损伤2例,用非手术疗法治愈,余47施行手术治疗,治愈46例,死亡1例。结论腹部外伤应正确迅速地作出诊断,必要时剖腹探查。严防漏诊,及时处理,迅速、有效、合理的治疗是关键。

  • 标签: 腹部外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实验组(接受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采用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手术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抑郁评分分别为(18.64±3.34)分、(28.53±4.56)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缓解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颅脑外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我院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诊室外伤性昏迷患者,对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在急诊室中对外伤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患者的救治率较高并且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下降。结论 将急诊室护理干预的方法应用与急诊室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患者的有效救治率,减少急诊室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情况。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急诊室的整体救治水平都有正面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外伤患者 昏迷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严重多发外伤状况下如何进行急救护理。方法:选取院内自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所收治的80例严重多发外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同时对相应的护理过程加以总结。结果:80例患者均没有发生不良事故,共有4例患者出现抢救无效死亡的事故,其抢救成功率在95.0%。结论:有效实施严重多发外伤急救护理,能够为患者生命提供保障,同时护理质量也会有所提高,因此该护理方式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严重多发外伤 急救 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眼科2012年8月~2014年3月进行手术的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将其分为Ⅰ期组和Ⅱ期组,其中I期组40例(40眼),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伤后2d内Ⅰ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期组40例(40眼),予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Ⅱ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并记录Ⅰ期白内障和Ⅱ期白内障摘除不同干预下的视力、眼压、术后反应等,比较两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伤眼视力>0.6的比例均明显上升(Ⅰ期组治疗前、后为5.0%、37.5%,Ⅱ期组治疗前、后为7.5%、42.5%),伤眼视力<0.3的比例均明显下降(Ⅰ期组治疗前、后为67.5%、30.0%,Ⅱ期组治疗前、后为67.5%、22.5%),眼压改善也较为明显Ⅰ期组治疗前、后为(32.9±3.4)、(25.7±3.1)mmHg,Ⅱ期组治疗前、后为(33.7±2.9)、(21.5±1.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继发性青光眼(10.0%)、脉络膜脱离(7.5%)、角膜及虹膜炎性反应(12.5%)、后囊混浊(42.5%)、睫状体脱离(22.5%)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期组(37.5%、17.5%、25.0%、42.5%、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组患者较Ⅰ期组患者前房深度增加(3.40±0.20)比(1.75±0.11)mm,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升高(8.77±0.23)比(5.92±0.17)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降低(0.76±0.04)比(1.98±0.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通性眼外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Ⅰ期和Ⅱ期白内障手术均能有效提高视力、预防眼压升高(继发于外伤的青光眼);若角巩膜伤清创缝合术后1~2个月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即Ⅱ期行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更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内压,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较伤后2d内行白内障摘除(即Ⅰ期手术)远期效果好。

  • 标签: 穿通性眼外伤 外伤性白内障 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