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2组均采用克拉霉素及甲硝唑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用药后临床效果,Hp清除率,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腹痛消除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5%,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观察组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腹痛消除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p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药物,埃索美拉唑较雷贝拉唑治疗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雷贝拉唑 消化性溃疡 克拉霉素 甲硝唑
  • 简介:目的检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并判断该抗原与膜性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IMN63例,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使用新鲜冰冻组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MN肾组织PLA2R1抗原。结果在63例IMN中,48例肾组织发现PLA2R1抗原沉积,阳性率为76.19%。PLA2R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者与阴性者对比有较高的血肌酐、较高的24h尿蛋白,较低的血清白蛋白(P<0.05)。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率较高。对于该抗原阴性患者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继发因素,以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该抗原与临床严重性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加强对该抗原阳性病例的随访。

  • 标签: 特发性膜性肾病 M型磷脂酶A2受体1 间接免疫荧光法
  • 简介:目的:分析阿米卡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用对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64例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米卡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和满意的细菌清除率。

  • 标签: 阿米卡星 头孢哌酮-/舒巴坦 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
  • 简介: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对肝癌患者术后伴乙肝病毒感染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术后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8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施行肝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的不同时段时肝功能各指标和HBV-DNA测得值,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各指标测得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BV-DNA测得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肝癌患者术后伴乙肝病毒感染,抗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肝功能各指标复常较快,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肝癌 抗病毒治疗 术后伴乙肝病毒感染
  • 简介:目的:评价脾氨肽与更昔洛韦联用对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以下简称CMV)感染患儿抗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小儿CMV感染患儿10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注射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尿液CMV-DNA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患儿尿液CMV-DNA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脾氨肤与更昔洛韦治疗CMV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更昔洛韦,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了尿液中CMV-DNA水平。

  • 标签: 脾氨肽 更昔洛韦 巨细胞病毒感染
  • 简介:目的:评价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与“三联疗法”对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问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雷贝拉唑三联组(n=40)和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组(n=40);雷贝拉唑三联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埃索关拉唑镁三联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镁、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对白介素-2(IL-2)和IL-6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雷贝拉唑三联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月后复发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水平高于雷贝拉唑三联组,而IL-6水平低于雷贝拉唑三联组(P〈0.05)。结论:采用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其疗效优于雷贝拉唑三联疗法。

  • 标签: 胃溃疡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应城市蒲阳医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米非司酮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月经与排卵恢复时间及抑郁评估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月经与排卵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复发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分析PC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1例原发性肺LELC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PD-1和PD-L1的蛋白表达情况,对肿瘤组织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中PD-L1和PD-1的表达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1例患者中,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的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21)和57%(12/21),原发性肺LELC的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D-1的阳性表达率(P<0.05)。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周围免疫细胞的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10/21)和42.9%(9/21),免疫细胞的PD-1、PD-L1阳性表达率均较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肺LELC肿瘤组织及肿瘤细胞周围T细胞的PD-1、PD-L1的阳性表达在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时期、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在原发性肺LELC的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中有40%以上的阳性表达率,PD-1在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率较低,但在免疫细胞的阳性表达率>40%。表明PD-1和PD-L1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原发性肺LEL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 PD-1 PD-L1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完善中山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方法:针对我院机构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临床试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各项管理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的细化、修订和完善,逐步提高可操作性。结果:机构办公室结合实际情况,在日常工作中逐步修订、细化、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SOP,并为其他机构提供了参考。结论:各机构应在运行管理过程中,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不定时对各项管理制度及SOP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障药物临床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 管理制度 标准操作规程 修订 完善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及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BM)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肾炎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ANCA和Anti-GBM的检测,根据ANCA和Anti-GBM检测结果将64例患者分为A组(ANCA和Anti-GBM均为阳性)18例和B组(ANCA阴性,Anti-GBM阳性)4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预后以及ANCA和Anti-GBM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表现以及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球性硬化明显高于B组(P<0.01),但两组其他肾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3年后的人存活率和肾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后均较差。结论ANCA和Anti-GBM同为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较Anti-GBM单阳性患者严重,且两组的预后效果均较差。

  • 标签: 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 抗体 抗肾小球基底膜 肾炎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以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为诊断指标,探究高血压前期是否存在早期肾损伤。方法收集体检中心患者97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前期组(52例),健康对照组(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Omentin-1及hs-CRP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高血压前期组的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41±53)与(214±34)ng/mL](P〈0.01),hs-CRP水平和UAC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1±0.5)与(1.5±0.6)mg/L和(10±4)与(7±5)mg/g](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mentin-1是影响UACR的主要因素且二者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存在着Omentin-1及hs-CRP水平的异常变化,Omentin-1水平下降与早期肾损伤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高血压前期 网膜素-1 肾损伤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他啶静脉滴注与鞘内注射治疗联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头孢他啶给予鞘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血肿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后的巴塞尔指数(theBarthelindexofADL,简称Barthel指数)评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Barthel指数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段(〈3d和〈7d)血肿消失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10d及〉10d血肿消失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他啶静脉滴注与鞘内注射联用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加快了血肿的吸收和脑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头孢他啶 鞘内注射 静脉滴注 高血压 脑出血 术后颅内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西电集团医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治疗7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mRS评分及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6%和75.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mRS评分分别为(5.22&#177;1.83)分和(7.29&#177;1.45)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24&#177;1.31)分和(10.19&#177;1.52)分(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分别为5.4%和2.7%,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和16.2%(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心房颤动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他汀组和曲美+他汀组各34例.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曲美+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干预前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射血分数及硝酸甘油用量,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曲美+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他汀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4,P〈0.05).干预前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射血分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硝酸甘油用量均低于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曲美+他汀组变化幅度大于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和心功能,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疾病,指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者阻塞、供氧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器质性或心肌功能型病变,具有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且伴随病情加重将呈现不同变化,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时甚至猝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积极采取有效调脂措施对减少患者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和降低死亡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3]。为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并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3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分别行单纯依折麦布和联合舒洛地特治疗效果予以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临床疗效 舒洛地特 依折麦布 TNF-α IL-6
  • 简介:目的:探讨成釉细胞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和细胞角蛋白7(CK-7)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39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手术标本,均经组织病理证实,设为观察组;同时,收集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标本制作石蜡切片,实施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利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测定MMP12和CK7的表达。结果:MMP-12在对照组中无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0),在观察组中呈现出一定的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4.36%(29/39)],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0%(1/4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61.54%(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病理情况下的MMP-12与CK-7表达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随着肿瘤的复发与恶变,MMP-12与CK-7的阳性表达水平相应地不断升高,病理程度越高,相应的,MMP-12与CK-7的阳性表达率也越高,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釉细胞瘤中MMP-12和CK7会呈现出明显的阳性表达,且与临床病理情况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肿瘤的复发与恶变,MMP-12与CK-7的阳性表达水平也不断升高。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角蛋白 病理学
  • 简介:目的:评价替硝唑注射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4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不给予任何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观察组患者术前30min、术后第2天再次给予替硝唑注射液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用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10.81%稍低于对照组为13.51%(P〉0.05),住院治疗时间为(11.4±2.0)d略高于对照组为(11.2±2.3)d,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81%高于对照组为5.41%,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D〉0.05)。结论:采用替硝唑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不确切,并耒缩短其住院时间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替硝唑注射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切口感染 预防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与情感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资阳市安岳县康复医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均采用利培酮治疗2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情感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非连续错误次数、连续错误次数、正确反应次数、正确分类数、总测验次数),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非连续错误次数、连续错误次数、总测验次数少于治疗前,正确反应次数、正确分类数多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PANSS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利培酮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情感功能障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治疗结果 认知功能 情感障碍
  • 简介:目的:评价自拟中药煎剂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用对患者头面眼部带状疱疹抗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8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外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煎剂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和带状疱疹创面基本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为84.85%(P〈0.05),疱疹消肿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创面结痂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煎剂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用治疗患者头面眼部带状疱疹,具有消肿止痛、控制眼部感染扩散的抗病毒疗效较显著,用药安全性高。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头面眼部带状疱疹 中药
  • 简介:目的探讨WT-1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中枢神经系统SFT/HPC的W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以29例脑膜瘤作为对照。结果SFT/HPC以瘤细胞围绕血管形成血管外皮瘤样结构为特点,肿瘤小血管呈WT-1强弱不等的阳性表达或不表达,而毛细血管呈弥漫性强阳性表达。在脑膜瘤中,WT-1表达与肿瘤血管的大小和肿瘤的类型及分级无明显关联性〇=0.02727,P=0.7572)。结论WT-1可作为SFT/HPC区别脑膜瘤的标记物,将来也可作为抗SFT/HPC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在靶点。

  • 标签: WT-1 中枢神经系统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