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以静脉药物配置实训中心为平台的现代模拟教学方式在药学生技能培养中的作用。方法 以 2016年到 2019年间在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等对药学生进行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物的配置能力的培养。利用现场点评和考核的方式进行培训效果评价,并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模拟教学的信息资料。结果 所有学生均顺利通过考核。调查结果显示: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操作水平、无菌意识有明显提高,但部分配伍禁忌药物识别有待于进一步培训。结论 基于实训中心的模拟教学对全面培养药学生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模拟教学是培养药学生技能的重要方法,可以弥补传统实训教学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难题,值得大力推广。模拟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药学生技能,同时也有助于缓解静脉药物配置课程岗位对接不完整状况。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模拟实训中心 PIVAS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院急诊科中应用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于我院急诊科进行实习的见习护士 100例进行观察,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带教方式,观察组应用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带教。对比两组见习护士的应急能力、操作技术、理论知识以及医生满意评分,对比两组总成绩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的应急能力、操作技术、理论知识以及医生满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 P<0.05);观察组总成绩合格率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在医院急诊科中应用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能有效提升急诊专科护士的学习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急诊科 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常规带教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系统比较分析16个西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的全科教育与培养体系,包括全科医生学院教育、毕业后教育及师资队伍情况。发达国家和地区拥有长学制式医学生教育体制、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完善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机构、师资力量、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方面均较为薄弱。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应从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加强全科医生认证监管、完善全科医学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制度。

  • 标签: 教育,医学 全科医学 西太平洋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患者尿液培养分离病原细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抗菌药物选择,为门诊及社区尿路感染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间(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患者尿液培养检验结果,对分离获得的主要病原细菌分布、体外培养药物敏感性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剔除相同患者的重复菌株后,共分离获得病原细菌1 1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91株(84.6%),革兰阳性菌181株(15.4%);主要革兰阴性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60.8%)和肺炎克雷伯菌(8.1%),主要革兰阳性病原菌为粪肠球菌(4.6%)。20年间除大肠埃希菌检出比例显著增加,由50.8%上升至63.2%(χ2=7.978,P=0.046),其他主要病原菌谱分布比例无显著变化(均P>0.05)。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比例显著上升(P<0.05),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曲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及舒巴坦+头孢哌酮耐药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均P<0.05),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及呋喃妥因维持较高敏感率(95.0%、95.7%、97.9%和91.1%)。20年间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比例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维持较高敏感率(79.1%、88.0%和80.3%)。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青霉素G敏感率100.0%;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1998—2018年间门诊患者尿培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对部分抗生素如二代/三代头孢菌素、新氟喹酮类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维持较高敏感性。门诊及社区尿路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结合病原菌耐药情况及患者病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遏制耐药菌的扩散和流行。

  • 标签: 细菌感染 泌尿道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感染药 尿液培养 门诊
  • 简介:摘要在国家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国家对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本文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程、教材和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导师制的推行,强化产教融合药品研发训练,旨在探索基于药品研发技术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药品研发技术服务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应用型的药学人才。

  • 标签: 药品研发 技术服务 应用型人才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临床思维培养模块化课程中应用模拟病例和小组讨论教学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将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实习的同济大学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40名学生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学生。试验组首先应用DxR Clinician(后文简称DxR)模拟病例教学软件实施DxR模块教学,随后进行小组讨论模块教学,而对照组的模块教学顺序相反。应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应用DxR评分和期中、期末客观选择题考核评估教学效果。结果76.7%(31/40)的学生认为DxR模块对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有帮助,90.0%(36/40)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教学并认为其对临床思维培养有帮助。对照组学生期中考核成绩、DxR评分总体表现的后阶段评分均高于试验组[(75.4±13.5)分比(66.7±10.7)分,57.3(53.7,59.0)分比46.0(43.0,53.0)分];对照组DxR评分的后阶段总体表现高于前阶段[57.3(53.7,59.0)分比46.0(39.0,48.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以DxR软件和小组讨论方式进行临床思维培养模块化教学,学生接受度高,课程运行顺利。先进行小组讨论模块教学有利于形成友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主动性,能够提高DxR软件的教学效果。2种教学方式能够互相补充,从不同维度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

  • 标签: 计算机模拟病例 小组讨论 临床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百日咳细菌培养及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住院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断为百日咳的262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行百日咳细菌培养及抗体检测。根据患儿性别、年龄、病程、有无接种百日咳疫苗进行分组,并比较不同组间百日咳细菌培养和百日咳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发病年龄集中在≤1岁龄,以≤6月龄为主(62.2%)。百日咳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82.4%,≤6月龄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最高(94.5%),随着发病年龄增长以及病程延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逐渐降低,未接种疫苗的患儿阳性率高于已接种疫苗患儿(P<0.001)。百日咳抗体阳性率为23.3%。随着发病年龄增长以及病程延长,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未接种疫苗的患儿阳性率低于已接种疫苗患儿(P<0.001)。结论6月龄以下的婴儿仍是百日咳高发的年龄组,百日咳细菌培养在病程早期具有良好的病原学诊断价值,ELISA血清抗体检测法在病程晚期更有意义。

  • 标签: 儿童 百日咳 细菌培养 血清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新型冠状病毒分离和培养方法,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发和动物实验打下理论基础并提供实验依据,同时探究病毒TCID50与基因拷贝数之间可能存在的数量关系。方法采集本省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将处理后的标本接种于Vero细胞并进行病毒分离,通过qPCR和二代测序鉴定该分离毒株,同时测定该毒株的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on dose,TCID50)。稀释质粒标准品并进行qPCR,建立标准品线性回归曲线,检测不同代次、不同TCID50的病毒基因拷贝数。结果将标本接种于Vero细胞后,24~72 h未发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CPE),96 h细胞出现明显CPE,可判定为+,120 h细胞全部发生病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可在Vero细胞系中增殖,并可连续传代;在限定病毒传代次数等条件下,病毒TCID50和病毒基因拷贝数之间存在对应的数量关系,可实现二者间的替换。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分离 TCID50
  • 简介:摘要医学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于具有敏锐创新思维的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迫在眉睫。基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我们将多学科诊疗引入教学系统,构建了一个培养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的新的教学体系,从单一特定学科培养模式向多学科交叉综合培养模式转变,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及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医学人文素养,为我国医疗事业储备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 标签: 医院,教学(Hospitals,Teaching) 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培养中分离到的病原菌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年本市某医院送检血标本 7028 份培养的结果,了解血培养阳性率,对阳性标本进行病原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 22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 G+) 131株( 59.01%),革兰氏阴性菌 (G-)90株( 40.54%),真菌 1株( 0.45%)。排在前 3位的 G+菌为人葡萄球菌人亚种、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G-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鲍曼不动杆菌。结论 医院血培养样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复杂,定期对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培养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病理学兼具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属性,是一门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学科。本文以病理学"双师型"师资团队为切入点,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个层面,分析病理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背景、资格认定标准、师资培养模式,并构建考核方案,旨在提供病理学"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教学模式和理论依据,以提高病理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为病理学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 标签: 病理学 "双师型"教师 医学教育改革
  • 简介:摘要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有效载体,在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详述了在服务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科学深入的调研,合理的岗位设置以及项目化的管理,组织医学生参加了一系列实践,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医德和坚定的职业信心,提升了他们在管理、沟通、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实现了学校、医院、医学生和患者多方共赢的目标。

  • 标签: 服务学习 医学生 志愿服务 素质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石细菌培养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 060例行一期PCNL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14例,女446例。年龄(52.4±12.2)岁。结石负荷(1 499.6±1 435.3)mm2。收集清洁中段尿及术中结石标本用于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记录患者膀胱中段尿和结石的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结石细菌培养阳性者与阴性者术后发热和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1 060例,膀胱中段尿培养出22种细菌,结石培养出52种细菌。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中段尿[31.8%(337/1 060)与20.9%(222/1 060),P<0.001]。中段尿和结石中最常见的细菌均为大肠埃希菌,但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中段尿高于结石[52.3%(116/222)与43.6%(147/337),P<0.05]。中段尿和结石来源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耐药率均高于40%,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药物耐药率均低于10%,两者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发热111例(10.5%),尿源性脓毒血症22例(2.1%)。结石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术后发热和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结石细菌培养阴性患者[23.7%(80/337)与4.3%(31/723);4.2%(14/337)与1.1%(8/723),P均<0.05]。术前膀胱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患者中,结石细菌培养阳性者的术后发热率高于阴性者[17.9%(30/168)与4.2%(28/670),P<0.05]。结石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中,术后抗菌药物与结石药敏试验结果一致者的术后发热率低于与结石药敏试验不符者[17.5%(22/126)与27.5%(58/211),P<0.05]。结论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高,细菌菌谱复杂,多重耐药比例高。即使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为阴性,结石细菌培养阳性仍是PCNL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石细菌培养结果在PCNL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尿路结石症 经皮肾镜取石术 尿培养 结石培养 术后感染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了我们从社会系统角度,而非仅从行业角度对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政策改革的思考。人才培养需要从医学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需要从单纯关注人的健康向关注人—动物—环境整体健康转变,需要更加重视新型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公共健康保障中的作用。在公共健康3.0、One Health、生物安全与健康安全等理念下,建议从国家安全和全民健康的战略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构建大健康背景下覆盖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全链条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国家标准,推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认证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核心知识能力课程和跨领域学位课程并重,应对多元健康影响因素。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实际工作中加强医疗体系和疾控体系的深度融合。加强对地方卫生健康行政负责人疾病防控和应急防疫能力的教育培训。

  • 标签: 公共卫生 人才培养模式 大健康 专业认证 政策改革
  • 简介:【摘要】在国家提出的培养有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号召下,提高医学生素质是不仅是高等医学院校的责任,也是临床医学教育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探索的方向。职业责任感是医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职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医学生只有在实践学习中才能体恤患者 ,爱护患者 ,塑造现代医务人员理想形象。利用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的成果,在教学中引入实践机制,在实践中突出教学方向,以规范化的课程设置,以操作性更强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医学生职业责任感的培养才见成效 [1]。

  • 标签: 职业责任感,实践学习,培养,课程设置,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3日(D3)4~5-细胞I、II及III级胚胎(4/I~5/III)囊胚的形成及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采用IVF-ET助孕患者共88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比较4/I~5/III组间囊胚形成差异;根据囊胚移植周期中D3卵裂胚的情况,将4/I~5/III胚胎来源的164个囊胚移植周期设为A组,247个优质胚胎来源的囊胚移植周期设为B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结局并分析4/I~5/III组间不同细胞数和评级对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影响。结果4/I组的优质囊胚率(5.6%)高于4/II组(1.8%)(P=0.003)及4/III组(0.6%)(P<0.001);5/I组优质囊胚率(8.3%)分别高于4/II组、4/III组及5/III组(1.6%)(P均<0.001);5/II组优质囊胚率(8.4%)高于4/III组(P<0.001)。A组与B组在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质囊胚比、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种植率及持续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D3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B组(P<0.001);A组平均移植周期次数高于B组(P=0.034);4-细胞和5-细胞来源的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6%和50.0%,流产率分别为15.2%和26.8%;I+II级与III级胚胎来源的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3.6%和41.2%,流产率分别为22.4%和21.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I~5/III来源的囊胚能够获得与优质卵裂胚来源囊胚相近的临床结局;在4/I~5/III组间,细胞数和评级不会影响其囊胚的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但5-细胞胚胎的囊胚形成率高于4-细胞胚胎。

  • 标签: 囊胚形成 卵裂胚 低质量胚胎 临床结局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 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既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又与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存在差别,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方向主要是构建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立完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从而使学生成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再延伸提出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相应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素质。

  • 标签: 现代职业教育 高职人才 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体系 构建策略
  • 简介:摘要实体器官移植保存液受到污染是受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潜在因素,病原体可通过保存液转移至受者体内,从而造成感染。对器官移植保存液培养阳性与受者术后感染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早期用药预防术后感染提供指导。

  • 标签: 器官移植 保存液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肝周脓肿患者脓液细菌培养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随机抽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本院接收的 250例肝周脓肿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对细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0例送检报告中, 44例未发现细菌生长, 3例两种细菌生长, 203例一种细菌生长,共培养 13种细菌, 209株。其中 14株革兰氏阳性菌, 195例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 14株)对抗生素耐药率在 0%至 78.55%。其中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达 100%,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喹努普汀 /达福普汀、左氧氟沙星及红霉素耐药率均在 50%以上;结论 临床上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关注,确保抗菌药物使用合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耐药性 脓液细菌培养 肛周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