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及其与ICU护士工作压力的关系。方法2021年1月20日至2021年6月20日应用护士一般资料调查问卷、ICU护士中断事件调查问卷、护士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对128名ICU护士进行调查,ICU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在累计320 h的观察中,ICU护士共记录护理中断事件1 280次,中断最多次数为12次/h,中断持续最长时间为251.5 s,平均4次/h。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ICU护士工作压力总评分、工作环境及资源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与护理中断事件呈正相关(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已婚、护士能级是影响ICU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护士参与过护理中断培训是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ICU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次较高,而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可增加护士工作压力。护理管理者可对易发生护理中断事件的护士加强培训,以降低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安全,促进护士身心健康。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中断事件 工作压力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作业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及ICU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72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作业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及ICU临床结局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ICU临床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作业治疗联合运动疗法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相关临床指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作业治疗 运动疗法 ICU机械通气 谵妄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 目的 有针对性的探究ICU多发伤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然后提出相对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0月这个阶段内所接收的ICU多发伤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该类患者面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掌握其中的内在原因,然后提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并验证具体效果。结果 通过调研分析和实际研究可以充分看出,导致ICU多发伤患者出现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误吸、原发伤或创伤之后急救不够及时有效,在服用抗生素的时候不够科学合理,有比较典型的侵入性操作,或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等等。针对相关微信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着重做好控制,在3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抢救无效死亡的情况,其死亡率占总比例的14.3%,30例患者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百分之85.7%。结论 对于ICU多发伤患者来说,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有效做好原发伤的治疗工作,然后深入分析和探究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治疗和处理,在其中辅助呼吸治疗法,早期做好气管切开,这样能够有效规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情况,使患者的预后效果十分良好,为患者及早恢复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

  • 标签: [] 多发伤 急诊ICU 全身管理 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组长在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预防ICU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2~2017.2期间该院ICU74例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分为研究组、常规组,人数37例。研究组运用集束干预策略实施护理工作,常规组则运用ICU传统护理模式,并将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为2.70%,常规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16.22%(X2=10.671、P=0.001),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护理组长对推动集束干预策略的顺利实施起到重要作用,集束干预策略的运用可对ICU综合征起到有效预防作用,防止患者病情加重,具备临床意义与实施价值。

  • 标签: ICU护理组长 集束干预策略 预防 ICU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 ICU 患者开展护理流程优化干预在降低 ICU 护理风险、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9 月期间 ICU 收治的 7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 ICU 住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 37 例)及参照组( 37 例),参照组患者开展 ICU 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流程优化,对两组患者 ICU 治疗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 ICU 护理期间常见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为 2.70 %,参照组为 21.62 %,观察组显著低于参照组( P < 0.05 );护理干预后两组含着 WHO 生存质量简表中心理、生理及环境领域的评分均显著升高( P < 0.05 ),观察组患者各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 P < 0.05 )。结论:对 ICU 患者开展 ICU护理流程优化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效果确切,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ICU 护理 流程优化 护理风险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阴市人民医院ICU病区与非ICU病区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与耐药性的差异,为合理选择抗茵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我院2012年1月-12日鲍曼不动杆菌ICU病区与非ICU病区的分离率与耐药率。结果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最高,为42.77%,其次是呼吸科,为11.09%;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除对多粘菌素B和阿米卡星敏感外。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特别是ICU病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检测,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治疗时要根据细菌药敏报告结果及时调整用药,以便有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同时更要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泛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AB) 感染特征 耐药性 ICU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存活者长期结局及患者对设立ICU康复门诊的看法。方法采用单中心横断面描述性研究设计,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的机械通气存活者为研究对象。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健康状况调查(SF-36)问卷、ICU康复门诊调查问卷对存活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社会经济结局、临床资料、生活质量和对ICU康复门诊的看法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248例ICU机械通气存活者,最终成功随访130例(52.4%),平均随访(19.64±3.20)个月。调查对象平均年龄(60.09±15.42)岁,60岁以上人群占55.4%。130例患者中,入ICU诊断以重症肺炎为主(占23.1%),其次为外科术后(心外科术后占16.9%、其他外科术后占20.8%)、肺移植(占13.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占12.3%)等;首次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为(16.88±7.37)分;有创机械通气时间(12.52±12.34) d;ICU住院时间(16.71±15.11) d。在社会经济结局方面:至随访日,ICU存活者为全职/兼职的比例由入ICU前的32.3%(42/130)下降到25.4%(33/130),无业的比例由6.9%(9/130)增加至18.5%(24/130),仅有45.1%(23/51)的存活者重返之前的工作岗位;36.2%(47/130)的ICU存活者报告仍需要他人提供照护,86.9%(113/130)认为ICU治疗经历对其生活造成了影响。在生活质量方面:ICU存活者的生理职能维度得分最低、受损最严重,为(34.62±33.15)分;躯体疼痛维度、精神健康维度损伤较轻,得分分别为(90.19±16.98)分、(75.28±15.15)分。进一步归类,躯体健康总评(PCS)得分为(61.12±17.09)分,心理健康总评(MCS)得分为(65.97±21.85)分。在对ICU康复门诊的看法方面:68.5%(89/130)的调查对象认为设立ICU康复门诊是非常有益或有益的。结论ICU机械通气存活者长期结局不容乐观,生活质量下降;设立ICU康复门诊是必要的。

  • 标签: 机械通气 存活者 生活质量 康复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ICU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从而总结护理经验,为后续护理工作开展提供经验。方法选择于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4月,共计选择患者人数为60人。将60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营养支持。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讨论针对ICU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上施以营养支持,能够帮助患者身体健康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科学的营养支持,优势较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危重患者 营养支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重症肺炎的ICU诊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近年本院ICU收治的32例重症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存活,4例因呼吸衰竭死亡,3例脓毒血症性休克而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3例因经济拮据自动出院,有效率68.8%。结论老年重症肺炎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ICU内不但应行针对致病原的抗感染治疗,还应根据并发症状况,采取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辅助治疗,从而有效提升疗效和预后。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 ICU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有效沟通是提供高护理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ICU病房不同于普通病房,是直接面对面进行监护、治疗、护理病房的管理模式1。监护病房拥有完善的设备、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整体化的治疗护理,但仍有近60%的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可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和孤独感,甚至拒绝治疗,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转归。因此,ICU护患沟通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关注。护理人员应当正确认识患者的情感和沟通的需求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 标签: ICU病房 沟通 现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行为与医院感染的关系,ICU是医院感染高发区,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已成为各种疾病的携带者,因此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中承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用良好的护理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从而把医院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肛周湿疹的护理体会。方法对8例肛周湿疹的护理对照。结果7例明显治愈,1例湿疹好转。

  • 标签: 肛周湿疹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ICU护士压力源,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正确认识压力,设法减少压力,以保持护士身心健康。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ICU的55名护士及进修护士,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压力源包括工作环境、工作负荷等因素。解决方法为正确看待自身价值,灵活处理人际关系等。结论要对护士压力产生的来源有明确了解,采取措施,减轻压力。

  • 标签: ICU护士 压力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6例ICU危重患者,并对患者实施留置导管护理。结果通过对46例患者实施科学的、系统的留置导管护理,降低了患者的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极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论针对ICU留置导管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ICU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患者 留置导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将在ICU与多重损害为病人调查外科的治疗。病人们从2006年1月承认了到我们的医院的ICU到2009年1月的163多重损害的方法临床的数据回顾地被学习,包括118男性和45女性,与36.2年的吝啬的年龄(范围,5-67年)。包括的损害区域出发,颈(29个案例),脸(32个案例),胸(89个案例),腹部(77个案例),骨盆和手足(91个案例)和身体出现(83个案例)。有57个案例,与吃惊相结合。ISS价值从10~54变化了,18.42平均。病人们分别地在在内的ICU接受了外科的治疗24个小时(10个案例),24-48小时(8个案例),3-7天(7个案例)和8-14天(23个案例)。为163个病人,结果ICU停留的持续时间从2~29天,与7.56天的平均价值。在他们之中,143被治好(87.73%),11由于严重出血性的吃惊(6个盒子)在医院(6.75%)里死了,craniocerebral损害(3个盒子)和多重机关失败(2个盒子),并且9在自愿地从医院(5.52%)排出以后死了。全部的死亡率是12.27%。当多重损害病人在ICU被复活时,损坏控制原则应该被跟随的结论。外科的治疗策略活跃地包括控制出血,对待以前错过的损害和相关创伤或外科的复杂并发症并且动计划阶段手术。

  • 标签: 外科治疗 ICU 患者 失血性休克 手术治疗 平均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ICU病房患者的日常护理,是患者护理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运用层级护理的管理模式,能够提升对ICU病房患者的日常护理效率,也能够使得病人有更佳的护理体验。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中,在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护士20名,这二十名护士分为两组,对照组10名,观察组10名。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而观察组则采用新型的层级管理模式。在分别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管理之后,再对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各项能力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选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的护士,其各项能力指标均要优于用一般模式来进行管理的护士。

  • 标签: 层级护理 管理模式 ICU病房患者 护理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