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时段:2019.07-2019.12,选择我院接收的150例急诊胸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5例,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急诊效果相关指标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33%)、抢救成功率(98.67%)、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诊停留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急诊胸痛患者具有降低心衰、休克及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患者急救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诊胸痛 应用效果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护理流程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诊治的94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根据护理方式选择分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分别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基于急诊护理流程的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差异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抢救时间明显缩短,成功率显著提高,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急诊护理,基于急诊护理流程的综合护理更好的为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争分夺秒,抢救效率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值得推广1。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脑出血 昏迷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至2020年在我科因胸痛、胸闷就诊并行急诊PCI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接诊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行急诊PCI后急诊接诊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肌钙蛋白时间分别为(2.43±0.14)min、(3.85±0.99)min、(19.7±0.42)min,对照组对应时间分别为(4.02±0.02)min、(6.26±1.19)min、(27.47±3.56)min,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化护理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综合救治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因服用大剂量马拉硫磷,在救治过程中当场死亡,抢救有效率为93.1%(54/58)。其余54例患者经过8天综合救治,有2例发生异常,8例死亡,治愈率为85.2%(46/54)。结论只有采用全方位的综合救治措施,才能提高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有效率,减少死亡人数.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综合救治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救部开展急症手术的可行性,探讨救治效果。方法充分利用急诊外科手术的优势,对本院急救部两年间348例严重创伤患者明确诊断后,在复苏和抗休克的同时进行紧急手术救治。其中紧急开颅探查手术105例,紧急胸腹联合探查手术28例,大血管手术12例,颅、胸联合手术42例,开胸心肌修补术3例,其余合并多发骨折手术157例。结果本组经急症手术抢救成功者327例(94%),死亡21例(6%)。其中严重颅脑外伤术后死亡16例,心脏刀刺伤术中死亡1例,术后并发ARDS、MODS死亡4例。结论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复杂,病程进程快,救治困难,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急救部积极创造条件,把诊断与治疗、复苏、抗休克和紧急手术有机紧密结合起来,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 标签: 急症手术 严重创伤 可行性和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12月 80例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急诊救治脑梗塞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血脂指标;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急诊救治脑梗塞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血脂指标相近, 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诊救治脑梗塞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脂和改善神经功能,降低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急诊救治脑梗塞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纳络酮急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接收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在常规急救治疗外应用纳络酮急救治疗(观察组,55例);一组仅应用常规急救治疗(对照组,55例);评价患者的救治效果,观察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检测患者干预前后的NIHSS和GCS 评分,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救治有效率比较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示观察组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急救前NIHSS和GCS 评分比较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急救后再在该方面比较示观察组均降低更明显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纳络酮急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且起效快、预后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纳络酮 急救治疗 急性酒精中毒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实施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指标情况,评估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入选样本:60例急性心肌梗死;入选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分组措施:按住院号实施奇偶分组(两组:每组30例);组别:研究组、对照组;实施方案:急诊护理流程、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指标状况优势显著,P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创伤性休克患者74例(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随机分为院前急救治疗的观察组(37例)与传统入院急救的对照组(37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救时间短,急诊指标情况好,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治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院前急救 效果
  • 作者: 张笑,王金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多发伤患者实施综合急诊护理干预对其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区间,从该时间区间内本院接收的多发伤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研究,(常规急诊护理干预)常规组与(综合急诊护理干预)研究组各34例。对比观察2组病人的急诊候诊时间、检查结果回报时间、创伤控制时间、专科医师到达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候诊时间、检查结果回报时间、创伤控制时间、专科医师到达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常规组患者快,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高达33例(97.05%),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急诊护理干预在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救治效率,而且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推荐应用。

  • 标签: 综合;急诊护理;多发伤;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脑卒中急诊抢救中开通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缩短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分别行常规急诊护理、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较高,致残率较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救治中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缩短其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 救治时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诊急救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入40名患者,患者均因有机磷农药中毒入院治疗,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急诊急救治疗(观察组,n=20),常规治疗(对照组,n=20),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的积极影响。结果:急救效果对比,急救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100.00%(20/2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16/20),(P<0.05);康复指标对比,意识恢复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指标观察组患者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急救急救处理干预,对于提升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作用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 急救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标准化护理在老年失禁性皮炎的救治中的效果以及标准化护理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失禁性皮炎患者100例,选取的时间跨度为我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按照对照随机原则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愈合时间,生化指标对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的方法是按照统计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了标准化护理的老年失禁性皮炎的组别其愈合时间要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同时超敏C反应蛋白的患者漏诊率显著降低,并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要较普通护理组要好。结论 标准化的护理在老年性失禁性皮炎的救治方面比传统的方法愈合时间更短,炎症因子持续时间更短,且患者更为满意,有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 标签: 老年 失禁性皮炎 诊断 急腹症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实施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抢救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6例急性心理梗死患者加以研究分析,并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急诊组与优化急诊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结果:优化急诊组的抢救时间比常规急诊组短,同时,优化急诊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急诊组,此外,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常规急诊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可以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2020年12月之前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 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2020年12月之后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 例,设为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关键环节用时、治疗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护反应时间、CT 报告时间、DNT 时间、心电图报告时间及生化结果报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缩短卒中团队反应时间、CT 检查确诊时间及DNT 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在抢救治疗的过程中进行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脑出血昏迷患者计74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37)与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方案实验组(n=37),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抢救过程各阶段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在抢救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方案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抢救效率与抢救成功率,且能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脑出血昏迷 抢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接受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效率,抢救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诊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确诊专职专科或手术治疗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急诊科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 救治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全程急诊护理在心绞痛患者急诊救治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救治的心绞痛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效果及负面情绪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效果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救治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心绞痛患者的救治效果、可以缓解患者负面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绞痛 急诊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