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外伤急诊救治方法,以提高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129例腹部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对外伤原因、诊治措施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伤、坠落伤为主;患者腹腔脏器损伤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B超和腹腔穿刺等辅助检查,B超检查阳性率为83.72%,腹腔穿刺检查阳性率为81.63%;收治后,即刻建立上肢静脉通道,输血输液对症救治,必要时进行手术和多科室会诊治疗;治愈患者124例,治愈率达96.12%。死亡患者5例,死亡原因主要以休克为主。抢救成功的124例患者出现感染并发症的6例,发生率为4.84%。结论腹部外伤急诊救治中迅速准确进行早期诊断是关键,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措施,能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腹部外伤 急诊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毒蛇咬伤的临床综合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680例,实施急救处理和常规留观的328例患者为常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救治的352例患者为综合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综合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67%、住院时间为(5.25±0.87)d,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救治应用于毒蛇咬伤治疗中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毒蛇咬伤 综合救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2017年9月急诊外科接诊的108例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平均分为两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创伤救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探讨本院急性外科创伤患者采用创伤救治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为72.22%,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比对照组高,为92.59%(P<0.05)。结论急诊外科护理中应用创伤救治不但可以有效抢救患者的生命,还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心理素质。

  • 标签: 创伤救治 急诊外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有效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5月-2016年3月本院接收的8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对入选的81例病例展开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1例患者59例(72.84%)显效,20例(24.69%)有效,2例(2.47%)无效,治疗有效率97.53%(79/81);1例(1.23%)发生产褥病、1例(1.23%)产后出血,1例(1.23%)子宫切除。结论临床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展开救治工作时,选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救治,可在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 标签: 凶险性前置胎盘 改良B-lynch缝合术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内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救治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心搏骤停的90例病人作为实验对象。治疗时实施心肺复苏。观察医治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开始复苏术<5min的病人比>5min病人的存活以及自主循环恢复的概率高,比较治疗后病人状况,治疗成功病人的除颤时间比治疗失败病人短,P<0.05。结论在心搏骤停病人的护理中实施心肺复苏的服务模式,能够提高满意度,其临床效果很好,可进行推广。

  • 标签: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救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有严重胸部外伤以及复合性外伤的病患。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对病患进行临床抢救,待其情况稳定后,需要根据病患的创伤部位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相关治疗,在完成手术后,需要对病患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治疗,对病患术后出现的治疗情况进行相关记录。该实验选取了李文灿、董介芍、张秀卿的有关研究结果作为对照组,分别即为甲组、乙组、丙组,与该实验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将该次实验的病患记为实验组。结果在治愈率方面,实验组为91.67%,死亡率为8.33%,和乙组、丙组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相比,治愈率要比甲组高,死亡率比甲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实验治疗的病患中有50例病患治疗后可以正常生活(90.91%),有3例病患为中度残疾(5.45%),有2例病患为重度残疾(3.64%)。结论该实验选取的治疗方法对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严重胸部外伤 复合性外伤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救治COPD呼吸衰竭昏迷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收集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OPD呼吸衰竭昏迷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选择无创呼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无创呼吸救治COPD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COPD呼吸衰竭 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救治的中毒患者共68例,及时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分析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经抢救治疗后,64例(94.1%)成功获救,4例(5.9%)死亡。结论及时明确中毒患者的中毒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是成功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 标签: 急诊 重症监护室 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麻醉教学工作中开展初级创伤救治培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校2013级麻醉本科生60名,参考随机双盲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0名,采用传统创伤教学;研究组共30名,采用初级创伤救治培训。观察及比较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30名学生的理论成绩与技能操作成绩均较参考组学生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30名学生的各项能力评分均较参考组学生显著更高(P<0.05)。结论初级创伤救治培训能够明显提高临床麻醉学学生们的专业及综合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麻醉 教学 初级创伤救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病人在使用优质护理后的效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3-2016.3收入的108例急诊病人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54例采用优质护理作为观察组,另54例采用日常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经过观察可以看出,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病人(96.30%)比对照组(83.33%)满意度显著提高(X2=9.195、P=0.002);且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MA评分及SA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病人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升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并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科 病人抢救 优质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症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由于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和入院时间以及急救成功率。结果经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各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实验组患者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和入院时间都较对照组短,且急救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显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症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效率,更多的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值得信赖和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技术救治重度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0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度农药中毒患者60例,均予以血液净化技术救治且联合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60例患者中57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治疗有效率为95%,护理满意度为96.67%。结论在救治重度农药中毒患者使用血液净化技术,同时予以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在重度农药中毒患者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液净化技术 重度农药中毒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并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月-2016年6月30日期间收治入院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并挑选病历资料完整的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盲选平均分法,分为两组,命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急救措施常规性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收集整理相关的数据并作统计与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13/20),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传统急救措施常规性治疗配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死率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诊救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肋骨损伤院前首诊急救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肋骨损伤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根据院前首诊急救治疗的差异性划分),分别进行常规救治(对照组)和急救治疗处理(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恢复率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重伤率与死亡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肋骨损伤院前首诊急救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肋骨损伤 院前首诊 急救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小儿中毒救治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以来收治的5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了5例急性中毒患儿,均为男孩。口服是主要的中毒途径,药物是主要的中毒物质,4例患儿进行了洗胃治疗。结论小儿急性中毒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中毒后采取合适的洗胃方式洗胃及促进毒物排泄和药物治疗,促进中毒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中毒 儿童 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心肺复苏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6年11月56例心肺复苏患者,对其心肺复苏处理期间临床护理干预配合方法进行分析,包括病情观察、除颤护理、药物复苏、并发症预防等,总结本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仅有1例死亡病例,死亡率为1.79%;本组心肺复苏后肺水肿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干预后FVC、FEVI、PaO2、PaCO2、SaO2等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心肺复苏患者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配合,能够提高复苏效果,减少安全隐患及风险,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心肺复苏 护理干预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时采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疗法的效果。方法:以 2013年 1月至 2016年 10月为期,共挑选新生患儿 41例,其均被确诊为早期呼吸困难症。对其采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方案,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评分和血气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儿胸片评分为( 1.25±0.31)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3.27±0.73)分;治疗后患儿血氧分压为( 73.82±5.37) mmHg,明显高于治疗前( 50.28±3.16) mmHg,同时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利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方法治疗新生患儿呼吸困难能够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并且改善肺部病变程度。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困难 鼻塞式 持续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护理流程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诊治的94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根据护理方式选择分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分别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基于急诊护理流程的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差异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抢救时间明显缩短,成功率显著提高,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急诊护理,基于急诊护理流程的综合护理更好的为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争分夺秒,抢救效率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值得推广1。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脑出血 昏迷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严重胸腹外伤患者选取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急救方法进行急救治疗,研究组的患者采用综合创伤急救的模式的方法进行急救治疗,将两组患者分别在进行不同急救方法后的救治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确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的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对严重胸腹外伤患者救治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缩短救治患者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治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创伤急救模式 严重胸腹外伤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治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患者80例,分为A组(n=40)和B组(n=40)。B组患者未实行院前急救直接送入医院治疗,A组患者在实行了院前急救后再送入医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以及Barthel指数。结果A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以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B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实行急救治疗后取得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脏骤停 急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