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中暑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的50例急诊科中暑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救治组给予传统救治,综合救治组开展综合救治。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内环境恢复稳定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生命体征稳定的时间;救治前后体温;肾损害、脑休克发生率。结果综合救治救治成功率、体温、内环境恢复稳定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生命体征稳定的时间对比常规救治组有优势,P<0.05。综合救治组肾损害、脑休克发生率更少,P<0.05。综合救治组肾损害1例、脑休克有0例,而常规救治组肾损害5例、脑休克有2例。结论急诊科中暑患者实施综合救治效果确切,可缩短内环境恢复稳定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生命体征稳定的时间,并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肾损害、脑休克发生率。

  • 标签: 急诊科中暑患者 救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下肢创伤的有效救治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实验对象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骨科下肢创伤患者140例,将其按计算机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创伤性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损伤控制理论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获得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救治有效率高达95.7%,明显要更好于对照组的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损伤控制骨科的临床救治方法,对提高骨科下肢创伤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科 下肢创伤 损伤控制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的救治方案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4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及创口愈合优良率为95%(38/40),出现1例并发症(占2.5%),得到有效处理。结论根据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可取得较好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针对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院前急救中初级创伤救治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7月在该院急救中心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 100例,将其中采取了常规救治方法的 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了初级创伤救治模式的 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为 96%,高于对照组的 80%,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 98%,高于对照组的 86%,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院前急救中采取初级创伤救治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院前急救 初级创伤救治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急症病人的急诊救治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接收的108例高血压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以优化降压方案。对照组仅使用乌拉地尔静脉泵入降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1~2种降压药物进行强化降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救治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救治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降压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血压,心率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使用联合药物降压在高血压急症的救治过程中能取得更加理想的降压效果,能够及时有效控制血压,避免靶器官进一步损伤,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和预后,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高血压急症 联合用药 急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创伤救治在急诊外科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实施“急诊护理流程”期间收治的创伤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以实施常规急诊外科护理期间的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情评估、转运、抢救时间,分别(2.6±0.3)min、(5.1±0.5)min及(40.2±3.5)min、抢救成功、死亡及对护理满意的患者,分别占97.3%、2.7%以及97.3%。对照组病情评估、转运、抢救时间,分别(6.9±1.3)min、(12.3±1.3)min及(64.1±4.1)min、抢救成功、死亡及对护理满意的患者,分别占81.1%、18.9%以及75.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急诊护理流程”,能够缩短急诊创伤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抢救结局,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创伤救治 急诊外科护理 抢救结局 急诊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卒中昏迷患者进行早期气管插管的救治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气管插管,观察组患者行早期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行气管插管前后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PaO2、PaCO2等动脉血气分析、血乳酸情况以及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插管前后出现呼吸、心率、血气分析水平不稳定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血乳酸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则在插管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水电解质紊乱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分别为12.5%、10%、17.5%和20%,均比对照组患者60%、25%、57.5%及50%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救临床上为脑卒中昏迷患者行早期气管插管,能够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预防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气管插管 脑卒中 昏迷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医院内科在2016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1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救治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医务人员的积极救治,16例乌头碱中毒患者,显效4人,有效12人,无死亡病例发生,抢救成功率100%。室性早搏消失时间为(130.26±6.4)min。结论乌头碱中毒的治疗,应根据患者进食药物的量、时间、临床表现及不同形式的心律失常情况,给予不同个体化治疗,早期进行综合救治方法可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急性乌头碱中毒 综合救治措施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0例,在观察组中,为患者提供急诊护理快速通道,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的应用,观察组的入院至就诊时间以及确诊至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死亡患者,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抢救中,经过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的建立,可以为患者正确更多的救治时间,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快速通道 急性脑卒中 救治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溶栓救治效果及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的分配,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在正常治疗的前提下,对参照组施行基本护理干预,对研究组施行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溶栓救治效果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溶栓总有效为96.88%,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能力评分为(69.31±9.45)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有助于改善溶栓救治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干预 脑梗死 溶栓救治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APP(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是本院自2012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APP患者86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43例)、研究组(予以早期护理干预,43例),比较APACHEII评分、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后APACHEII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抢救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65%)显著比对照组(18.60%)低,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APP患者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急性百草枯中毒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急诊优质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救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急诊抢救时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急症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急诊救治效果,提升救治成功率以及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急诊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救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通气救治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实施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急性左心衰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在抢救治疗的过程中进行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脑出血昏迷患者计74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37)与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方案实验组(n=37),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抢救过程各阶段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在抢救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方案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抢救效率与抢救成功率,且能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脑出血昏迷 抢救效率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急诊救治创伤患者死亡发生危险因素及急诊救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2017年所收治的共计200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死亡病例共计60名,收集并对比患者的性别、年龄、创伤原因、现场急救等资料情况。结果通过资料研究显示,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在年龄、现场急救等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可以分析年龄越大,现场急救方式的正确与否、及时与否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体的治疗效果。结论在临床上急诊救治创伤患者的死亡独立危险因素为超过50岁,现场急救不规范等。可以针对上述两个方面对患者的整体急救方式进行有效的改善,提升救治的整体效果

  • 标签: 急诊救治 创伤患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统一调度管理在危重伤员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市120网络医院救治指挥中心收治的240例危重伤员,按入院方式分为对照组(n=120,患者/家属呼叫或自送医院)及观察组(n=120,120统一调度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救治前调度时间、派车时间、到达事故地点时间、现场有效救治时间及送至医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危重伤员救治中应用120统一调度管理,能缩短医院救治时间,临床价值高。

  • 标签: 危重伤员 统一调度管理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在护士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的30例急救护士,随机分组,常规急救护理组给予一般护理,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急救护理培训组开展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急救护理培训。比较两组技能达标率;结果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急救护理培训组技能达标率、初级创伤救治工作技能、理论掌握评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评分对比常规急救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急救护士实施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急救护理培训效果确切。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 护士急救培训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