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狂犬流行特征并研究防治控制上的存在的问题。方法在全国随机选取426个县乡进行狂犬发病情况的调查问卷。结果在426个县乡中,36个县乡(8.5%)报告有狂犬发生。农村疫苗整体接种率为45.7%,城市疫苗整体接种率为59.2%。结论狂犬发病情况在我国较为严峻,疫苗接种情况、犬只养殖管理、饲养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 标签: 狂犬病 流行病学特点 调查 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癌与糖尿流行关系。方法收集1997年至2007年间收治的220例胰腺癌病例,以同期非消化系统、非肿瘤及非代谢异常类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糖尿的发病率、糖尿病程与胰腺癌的关系;比较胰腺癌组内糖尿病患者及血糖正常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胰腺癌组和对照组糖尿发病率分别为33.2%和9.7%,差异显著(P〈0.05)。胰腺癌组糖尿病程〈2年与≥10年者的比例分别为78.1%(57/73)和9.6%(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18/29)和6.9%(2/29),两组比较有统计差异(χ^2=46.15,P〈0.01,OR=6.07;χ^2=4.72,P〈0.01,OR=4.90);胰腺癌组糖尿病程2~〈5年及5~〈10年者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胰腺癌组内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糖尿者肿瘤分化以乳头状或高分化腺癌为主,而无糖尿者肿瘤以低分化腺癌为主。结论糖尿与胰腺癌关系密切,可能是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之一,也可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胰腺肿瘤 糖尿病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调查牛气肿疽流行发病状况。方法: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对位于本地区不同县区的存栏200头以上的9个规模养牛场进行调查,主要调查了牛气肿疽的发病状况。结果:我们在9个规模养牛场对2600头肉牛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牛气肿疽59头,发病率为2.27%,其中死亡33头,存活26头。结论:本地区肉牛气肿疽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比较高,要积极根据发病因素加强预防与干预。

  • 标签: 肉牛 气肿疽病 流行病学
  • 简介:当前,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诊断、治疗和预防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重要的原因在于随着疾病谱的改变,非结核分枝杆菌已经不再是一种罕见,它在临床中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并干扰诊断和影响治疗的结果。人们对于该病了解的程度远远没有像结核那样深入,相关的大病例数和前瞻性的报道较少,相当一部分病例的处理是个人的经验性操作,许多问题至今没有界定和定论,这就给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诊断治疗 流行病学 有效治疗 病例数 疾病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流行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9 13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沈阳市同期气象资料,采用Pearson′s或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气温、风速、湿度等因素与手足口发病率的关系。结果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共收治9 135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7 024例(76.89%)≤3岁,每年7月至8月发率最高,约为59.50%。我院2014年1月始,共有4 611例患儿进行了手足口病原检查,1 638例(35.52%)阳性,其中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阳性率最高,1 091例(66.60%)。手足口发病例数与所有的气象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与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17、0.365(P<0.01),与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性(r=-0.177,P<0.05)。因为气象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建立预测模型:手足口例数=-85.840+0.365×湿度+温度×0.517-0.177×风速,温度和湿度是危险因素,风速是保护因素。结论手足口高发年龄为3岁以下幼儿,病原以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最多见。平均温度、平均湿度、风速均与手足口的发病相关,可以根据手足口与气象因素关系建立模型,根据模型进行手足口预测,做到早期监控。

  • 标签: 手足口病 气象因素 肠道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手足口临床和流行特点。方法:研究者为我院100例成人手足口病患者,所选时间段为2020年01月-2021年01月,分析他们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特点,从而得出有效结果。结果:临床上,成人手足口表现不明显,症状较轻,然而可能成为传染源。结论:预防手足口的关键是,对成人手足口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成人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特点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生猪养殖过程中受到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引种、消毒、防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猪副嗜血杆菌呈现出高发趋势,严重影响生猪健康生长,甚至死亡,进而降低养殖效益,不利于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着重对猪副嗜血杆菌流行、诊断及防控措施展开了深入研究。

  • 标签: 副嗜血杆菌病 流行病学 诊断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124例HFMD患儿,了解并记录患儿一般资料,并采集其疱疹液、粪便、咽拭子、肛拭子等标本,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明确病原菌分布,对变量赋值实施logistc回归分析。结果:124例患儿中,患病率较高年龄为1~2岁,3~4岁其次,病原菌主要为EV71型,CoxA16 型其次,农村为主要分布地,4~7月为发病主要季节。经分析可见,就诊前10d与类似症状者接触、卫生习惯差、体质若为发生HFMD危险因素(P=0.000),而主要照顾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为保护因素(P=0.045)。结论:1~2岁患儿为EV71 型阳性HFMD多发群体,病毒主要为EV71 型,就诊前10d内与类似症状接触、卫生习惯差、体质弱为危险因素,临床可从此着手,控制疾病发生。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特征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羊肝片吸虫是一种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羊体内引起的疾病。这种虫卵常常通过污染的草地或水源进入到羊体内。病症包括黄疸、腹泻、消瘦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预防该病的方法包括控制草地和水源的污染,避免羊在污染的环境中饮用水和食用草料。应当采取定期驱虫的程序管理等综合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羊肝片吸虫病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乙型脑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对15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籍贯、发病月份、预防接种史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病例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6%;病例集中分布在7~8月份,占发病总数的72.67%,6岁以上病例较多,占发病人数的69.33%;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家庭周围环境较差,绝大多数(98%)无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史。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常见于7、8月份,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大多数无疫苗接种史。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预防。方法针对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对全国1000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情况,以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调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并提出对流行性腮腺炎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全国1000例流行性腮腺炎累计报告中,分析得出其流行特征为男性发病率为56.0%,女性发病率为44.0%,春秋季节为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高发季节,流行性腮腺炎疾病多发于小学中,多发年龄为3~14岁儿童,占总病例的81.8%;应该对儿童采取保护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结论为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联合疫苗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对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并加强对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工作,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率。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调查分析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流行性腮腺炎进行流行观察,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79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过程进行流行观察。结果流行性腮腺炎每年从第4季度起,感染患者开始上升,至次年第1、2季度达到发病高峰,至第3季度发病最低;本组1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2.66%;本组共发生并发症111例,主要为脑膜炎;本组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节,易感人群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预防接种,是控制其流行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预防 疫苗
  • 简介:哈尔滨市1982年开展了计划免疫(简称计免),认真执行了计免规程,加强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特别是1987年实施了《哈尔滨市消除麻疹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儿童麻疹发病率降至全国最低水平(0.12/10万)。我们收集整理了1987~1999年哈市0~7岁儿童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流行病学分析 儿童麻疹 哈尔滨市 计划免疫 制度化管理 抗体滴度
  • 简介: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发病率。方法对2007年来本院健康体检的年龄≥30岁人群调查,采集空腹血化验各项指标: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血压、量身高、称体重。结果共调查1313人,其中男性775人,女性538人。代谢综合征患者(MS)患病率分别是16.15%、19.1%、11.9%。30~60岁男性、女性人群MS的患病率分别为15.1%、4.2%;〉60岁男性、女性MS的患病率分别是27.03%、27.07%;在体重指数〈24,男性、女性人群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分别是4.63%、2.58%、21.35%、16.6%;在体重指数2428,男性、女性人群中不同年龄组MS的患病率分别是48.3%(女30~60岁无肥胖者)、40.4%、52.38%。结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总的是男性大于女性,特别是中青年组。但在老年肥胖组却是女性组大于男性组。

  • 标签: 流行病学 代谢综合征 肥胖
  • 简介:急性颅脑损伤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也是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伴随社会的发展。头部创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据McNair在1999年统计,全球颅脑损伤的发生人数占所有创伤人数的六分之一,每年车祸、坠落、袭击、运动造成颅脑损伤约七百万人。对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死亡率、诊疗、治疗、护理以及预防,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流行观察、分析和总结,有助于提高急性颅脑损伤的预防和救治水平。

  • 标签: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福建地区IgA肾病的流行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地区571例IgA肾病的流行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发病年龄≤20以下占17.0%,21~30岁占36.1%),31~40岁占24.5%,41~50岁占21.7%,50岁以上仅为1.7%。蛋白尿发生率高达93.0%;伴高血压者15.9%0,肾功能不全者14.3%。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型最常见(占39.4%0),病理类型以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伴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最为常见(占31.9%),MsPGN占27.5%,局灶节段系膜增生性肾炎(FsPGN)占22.6%,其他类型占18.0%),肾小管间质损害以中度损害为主(71.6%)。免疫病理类型以IgAMG型占53.1%,IgAG型占21.0%,其他类型占25.9%。IgA肾病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以FSGS病理类型最常见。结论福建地区IgA肾病流行及临床病理存在一定的地区特点:老年人比例少,蛋白尿比例高,最常见病理类型是MsPGN伴FSGS,免疫病理以IgAMG型最常见,肾小管间质病变较重。

  • 标签: IGA肾病 流行病学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