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卵巢早衰患者血清FSH、LH和E2的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51例卵巢早衰患者的血清FSH、LH和E2的水平,同时检测180例月经周期规律的正常育龄期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卵巢早衰组血清FSH、L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E2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卵巢早衰患者性激素水平紊乱,早期进行血清FSH、LH和E2的水平检测,及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阻止卵巢早衰进一步发展甚至恢复卵巢功能至关重要。

  • 标签: 卵巢早衰 FSH LH E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血清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Ⅰ,另选取不伴随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者56例为观察组Ⅱ,选取无糖尿病无肾功能疾病的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Ⅰ组的患者其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Ⅱ组的患者其三项观察指标较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作为反映肾功能的血清学指标,可以敏感的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情况,对糖尿病肾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血清学检验 血清肌酐 血清尿素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180例糖尿病住院病人,同时检测血清Cys-c、血肌酐(Cr)、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和24小时尿蛋白含量。利用尿MA是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将病人按24小时尿MA含量分为A组(<30mg)单纯糖尿病组、B组(30mg-300mg)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组(>300mg)糖尿病肾病组三组。然后比较各组Cys-c、血Cr和24小时尿蛋白水平。结果只有C组Cys-c结果与其余两组Cys-c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B两组Cys-c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C组24小时尿蛋白水平与MA呈正相关,只有C组中有5例血Cr升高。结论Cys-c在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仅仅优于血Cr,肾病的早期诊断应联合应用有价值的诊断指标,使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

  • 标签: 血清Cys-c 尿MA 血清Cr 尿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ICPP)的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对106例ICPP女童,正常对照组女童70例测定身高、体重,记录性发育形态指标,采用TW3法计算骨龄;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其血清IGFl;结果ICPP患儿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不同的发育期,其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IGF1与骨龄(BA)、身高、体重、BMI均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ICPP患儿体内IGF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在患儿骨骼成熟、生长加速的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IGF1可作为肥胖儿童发生性早熟的监测指标之一。

  • 标签: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胰岛素生长因子1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管紧张素-2(Ang-2)的浓度与脓毒症病人的关系。方法把43例收入ICU的重症病人同时进行APACHEII,SOFA评分,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2组,应用放免法分别测定他们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血管紧张素-2(Ang-2)的浓度,并对2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血管紧张素-2(Ang-2)的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脓毒症组病人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循环血管紧张素-2浓度明显增高。结论脓毒症组病人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血管紧张素-2浓度水平升高,可以作为反映脓毒症病人病情的指标。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PCT) 血管紧张素-2(Ang-2)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血清尿酸以及脂蛋白(本研究指的是脂蛋白a)的检测结果对冠心病诊治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入住我院的56例冠心病患者(研究组)和56例健康体检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进行规范检测,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的检测结果和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直接联系,研究组和对照组检验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以及脂蛋白变化有关,检测这三项对于提高冠心病诊断率有极大的推动意义。

  • 标签: C反应蛋白 脂蛋白 血清尿酸 冠心病
  • 简介:摘要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工作正常进行而在每一次实验过程中必须采取的各种措施,也是实施实验室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它表明每一步操作的最终结果可以了解本次实验是否有效,所有试验条件是否正常,以及所有试验结果是否可靠,那么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过程中,要保证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质量,使其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各实验室之间的结果有可比性,必须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质量控制(1)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定,同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持实验室的环境、设施和设备完好;(2)试剂的准备和正确使用质控品,以确保室间质量控制的开展;(3)在加样、孵育、冼板、显色和测定等环节要严格按标准化操作,做好室内的质量控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检测结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检测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及120例正常人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联合癌胚抗原检测在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9年10月我院住院治疗肝癌患者65例为实验组,另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含量。结果实验组血清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含量、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1);转移性肝癌中癌胚抗原含量显著高于原发性肝癌(P<0.01)。结论甲胎蛋白联合癌胚抗原含量的检测,对肝癌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肝癌类型的鉴别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癌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病理诊断
  • 简介:目的研制稳定的D-二聚体质控品,用于实验室内部D二聚体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将收集的混合血清置于56℃水浴30min处理后加入终浓度为500mg/LNaN3防腐。分装成1ml/支分别贮存在25℃、4℃和-70℃环境中,以观察其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将研制的D二聚体质控品用于不同检测系统作室内质量控制。结果质控血清室温保存可稳定4~5d,4℃保存可稳定30d;-70℃贮存的血清可稳定1年以上。各检测体系的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但变异系数均在可接受范围。结论混合血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实验室内部D-二聚体检测的质量控制,以弥补因缺乏D二聚体国际和国家标准品带来的测试结果缺少可靠性控制的问题。

  • 标签: D-二聚体 质控血清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分别检测95例冠心病患者和102例健康人血清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LP(a)水平。冠心病患者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三组稳定型心绞痛组38例(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B组)、心肌梗死组27例(C组),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血清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B、C组均增高,且C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P(a)水平B、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G、TCH、LDL-C水平A、B、C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Hcy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IL-6、CRP的影响,研究依达拉奉对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1d、7d、14d、21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患者血清IL-6、CRP水平;结果:两组7d、14d、21d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14d、21d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比较,7d、14d、21d时血清IL-6、CRP水平下降(P〈0.05);结论:依达拉奉明显降低血清IL-6、CRP水平,从而减轻出血性脑损伤,对受损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依达拉奉 脑出血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胰腺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在国内外发病率居高不下,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其诊断手段之一,具有简便、经济、快速、无创等特点,更重要的是一些标志物在组织器官发生形态学变化之前就有表达,因此,肿瘤标志物对肝癌的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笔者就近几年来发现和检测到的组织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在胰腺癌诊治中的研究和应用从多方位做一综述,企能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胰腺癌 肿瘤标志物 组织 血清学
  • 简介:作者简介张波,女,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老年病。摘要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与血清白介素致敏相关因子的变化关系,进一步验证过敏性疾患季节易感性与“天人相应”中医藏象理论的相关性,并且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符合变应性鼻炎标准的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在春、冬两季进行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13(IL-13)指标的检测。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白介素致敏相关因子在春冬季节较正常组均有显著增高,IL-4春季对比P<0.01,冬季对比P=0.01;IL-5冬季对比P<0.05;IL-13冬季对比P<0.01。IL-4春冬两季的水平变化与IL-13春冬两季的水平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春季r0.605,0.605;P<0.01;冬季r0.452,0.452;P<0.01)。结论春冬两季血清白介素致敏相关因子的变化,体现了“天人相应”的中医藏象理论学说,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防治均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季节 白介素Clinical Study on Seasonal Rhythm of Serum Interleukin Allergenic Factor of Patients with Rhinallergos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心肌酶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44例按照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分为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组患儿在入院第二天清晨空腹,生理性黄疸组在颜面出现黄疸后第二天清晨空腹,均抽静脉血分别进行AST、LDH、α-HBDH、CK、CK-MB、CTn-T测定。病理性黄疸组于恢复期抽血复查上述指标。结果病理性黄疸组AST,LDH,α-HBDH,CK,CK-MB均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组(P﹤0.01)。治疗后恢复期各项指标明显降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O.05)。两组患儿血清CTn-T阳性率分别为87.6%和2.82%,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引起心肌损害,经治疗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应及时、早期治疗,以避免可能由此造成的心肌永久性损害。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心肌酶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童单纯乳房过早发育以及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诊断与鉴别中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浓度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期间在院治疗的ICPP女童50例(Ⅰ组)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IGF-I以及IGFBP3血清浓度检测,取同期处于正常发育期的女童45例(Ⅱ组)、未发育女童40例(Ⅲ组)以及单纯性乳房过早发育女童50例(Ⅳ组)作为对比。结果检测结果表明,Ⅰ组女童血清中IGF-I以及IGFBP3两项指标浓度与Ⅲ组、Ⅳ组女童血清中的浓度相比远远要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Ⅱ组女童相比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单纯乳房早发育以及ICPP女童的判断及鉴别中,血清IGF-I以及IGFBP3浓度指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积极意义。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单纯乳房早发育 中枢性性早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厄贝沙坦治疗对其有无影响。方法选取78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和56名正常对照者,测定2组之间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与临床各指标有无关联。78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再进一步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39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而厄贝沙坦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150mg/d,治疗4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素的变化。结果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内脂素与年龄、收缩压、梗死面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治疗4周后,厄贝沙坦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能够降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水平。

  • 标签: 厄贝沙坦 高血压 脑梗死 内脂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