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实施呼吸锻炼法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7月20日至2017年5月20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60例COP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60例患者均实施呼吸锻炼法,并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实施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指数、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60例患者FEV1(2.89±0.54)L、FVC(2.96±0.78)L、FEV1/FVC(89.30±4.78)%、生活质量评分(106.11±6.30)分相比实施前(2.02±0.15)L、(2.10±0.61)L、(78.27±3.64)%、(79.24±5.68)分明显更高,P<0.05;实施后60例患者呼吸困难指数(3.20±0.31)分相比实施前(5.23±0.68)分明显更低,P<0.05,SaO2(95.43±2.47)%及PaO2水平(85.65±4.30)mmHg相比实施前(90.24±2.68)%、(48.62±5.68)mmHg明显更高,P<0.05。结论呼吸锻炼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恢复肺功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锻炼法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34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控制感染和呼吸功能锻炼,同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一般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专科护理等)。结果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经过合理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后能得到控制或缓解达到90%以上。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不同疾病引起的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有多种病因及高危因素,由于反复的呼吸道炎症,使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功能降低。尤其在急性加重期,老年病人往往咳痰无力、反应迟钝,使痰液不易排出,从而使病程迁延,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治疗COPD加重期的关键,而有效的排痰,又是控制感染的第一步。我院采用胸部物理排痰法和湿化呼吸道等措施,有效地促进痰液的排出,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现将排痰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护理 心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间收录的7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t=0.1291,P>0.05),统计学无意义;护理后对照组和对照组的总生活质量较护理前有明显的提高,组间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t=11.2034,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综合护理 护理方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但其是可防、可治的,基于此,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防可治疗的慢性呼吸道肺疾病,COPD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发展,主要是对由吸烟和空气污染所致的肺部超敏炎症反应。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已达8.2%,是一个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和社会经济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020年,COPD的病死率将上升到第三位,也是全球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研究和探讨COPD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诊断标准,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和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96例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48例患者则予以呼吸训练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通气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呼吸训练、氧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97.92%,对照组对本次护理满意度为68.75%。结论呼吸训练和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训练 整体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治疗和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8月到2012年6月符合条件的7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将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对其实施相应治疗措施,并观察其身体状况,做好临床记录。结果7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22例(31.43%),显效32例(45.71%),有效9例(12.86%),无效7例(10%),总有效63例(90%)。结论COPD属于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而又经常被忽视的疾病,具有病情重、病情迁延难愈以及易反复等特点,因此对COPD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具体方案及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医师对53例COPD病患实施中医诊断以及辨证治疗,以肺通气功能的改进,以及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变化为指标,观察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各类症状急性发作次数为0次、1次和2~3次的例数分别为33、12、8,相较于治疗前,肺功能FEV1以及FEV1/FVC的百分比均显著升高,治疗显效20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91%。结论COPD病症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各类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肺通气功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进行探析。方法将医院2007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给予中医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5%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结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规范化特殊染色技术对肺真菌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近两年收治的最终确诊为肺真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进行HE染色、传统手工PAS染色法、传统手工六胺银染色法和全自动特殊染色法染PAS和六胺银。将两种特殊方法进行规范化比较,分析观察镜下结果。将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与临床初诊进行比较。结果从肺真菌感染性疾病确诊率和真菌分型率上来看,临床初步诊断准确率最低,其次是HE染色法,再次是HE染色联合传统手工特殊染色法染PAS和六胺银,最高的是HE染色联合全自动特殊染色法染PAS和六胺银,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全自动特殊染色法染PAS和六胺银操作简单、流程规范、受人工环境影响小、耗时短、准确率高。结论HE染色联合全自动特殊染色法染PAS和六胺银更加规范,对于肺真菌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规范化特殊染色技术 肺真菌 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老年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9年8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胆囊良性疾病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创伤小、恢复快,对老年患者十分适用。

  • 标签: 腹腔镜 老年 胆囊良性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肌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治疗运动系统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运动系统性疾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80,采用肌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和研究组(n=80,采用肌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功能优良率相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治疗运动系统性疾病可显著改善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尽快恢复,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运动系统性疾病 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 肌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作为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来快速定量检测全血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常规C反应蛋白(CRP)12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和90例健康人的全血CRP含量。结果感染性疾病组CRP升高者占70.8%(85/120),健康组CRP升高者占3.3%(3/9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免疫荧光法快速定量检测全血中的C反应蛋白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性高,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治疗效果监控均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C-反应蛋白 感染性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6例经由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和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于肝脏结节性疾病的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以及对良性结节的灵敏度。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多排螺旋CT检查对于患者的确诊率96.51%高于超声检查的81.40%,且扫描出77例良性结节,即灵敏度96.25%高于超声检查的81.2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借助多排螺旋CT扫描诊断的效果良好,既能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又可增强对结节的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脂肪肝 肝脏结节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取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患儿166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单纯治疗组96例,联合治疗组70例,单纯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在药物疗效、不良用药现象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用药现象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治疗期间无不良用药现象,安全可靠,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 临床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双源CT低剂量成像(Dual-SoureeCT,DSCT)在肠系膜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已经。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25例行双源CT低剂量成像检查,并最终经血管造影和手术明确诊断,对比双源CT低剂量成像和DSA、手术中结果差异。结果25例患者行DSCT检查诊断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7例,动脉期DSCT横断面MIP及VRT重组图像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管腔狭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8例,其中伴有门静脉血栓者3例,DSCT表现为肠系膜上静脉充盈缺损,血管壁环形强化。另外,DSCT可见11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表现为肠管扩张、积气积粪以及气液平面。DSCT检查诊断准确无误共23例,准确率92.0%。结论双源CT低剂量成像技术是诊断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具有安全无创、准确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双源CT低剂量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为主,电刺激生物反馈法治疗提高肌肉兴奋性,促进神经恢复,为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入94例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法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功能相关指标以及尿失禁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失禁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87.2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肉分级比较中两组治疗前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压、膀胱颈活动度比较中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压、膀胱颈活动度比较中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使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进行治疗,临床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有效缓解尿失禁状况,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盆腔功能障碍 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行多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130例脂肪肝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时所采用不同方案分为两组,记录并分析相关结果。结果研究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行多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高。

  • 标签: 脂肪肝 肝脏结节性 多排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近年来,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常见的感染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因此IFD的治疗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随着诊断标准的更新和新的抗真菌药物的出现,IFD的治疗也在不断进展,本文将对其进行介绍。

  • 标签: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 侵袭性真菌病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