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系统心理干预对门诊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根据硬币法将患者完成实验、对照组的划分,每一组包含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系统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系统心理护理干预 抑郁症 满意度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150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心理护理组,各75例。对比睡眠质量与不良事件情况、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相比于对比组,心理护理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更低(T=10.253,P

  • 标签: ICU 重症监护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妇孕晚期焦虑、抑郁和孤独等心理健康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研究29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早期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妊娠信息,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孤独感自评量表随访调查其孕晚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孕晚期抑郁的发生率为16.52%,焦虑的发生率为11.13%,孤独的发生率为26.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孕妇相比,大专或本科及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孕妇,其出现孤独的可能性较低;家庭年收入(万元)较高的孕妇出现抑郁、焦虑及孤独的可能性均较低。结论:孕妇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对于孕晚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医护人员应加强开展针对性的孕期心理指导,以改善孕妇孕期的心理健康情况。

  • 标签: 孕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对部分代表人群的心理压力源、压力现状的分析,针对不同压力源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并评价其效果,从而缓解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状态,抑制其发展心理疾病的倾向。

  • 标签: 心理压力 减压方式 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10例剖宫产妊娠高血压产妇,就诊时间均在2017.6-2021.6月间,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观察1组、2组产妇分别采用常规和心理健康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进行血压变化情况比较,其中观察2组护理后的舒张压、收缩压相比观察1组整体血压情况较好,经比较,二组产妇具有一定差异(p<0.05)。通过对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心理状况和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2组的相关参数优于观察1组(t=7.263)P<0.05。结论:在现阶段采用心理健康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妊娠高血压产妇的产后护理效果,其价值优良。

  • 标签: 心理健康护理 妊高症 产妇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托人文疗养护理对老干部患者展开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对60例入院实施疗养的老干部予以遴选,收取时间:2015年1月到2020年12月。遵行随机抽签法予以组别划分,对比观察组(30例,予以人文疗养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的干预前后的心理、生活状态变化。结果:同比对照组,观察组行动能力、生活状态等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较低(P<0.05)。结论:人文疗养护理的实施可显著改善老干部的生活状态,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 标签: 人文疗养 老干部 生活状态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小儿电子鼻咽喉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进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患儿200例作为对象,按照检查时间分为对照组(n=100例)和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行为干预,经过干预后对患儿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鼻咽喉镜检查一次插管成功、耐受程度;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4.00%高于对照组70.00%,且观察组检查耐受优良率67.00%高于对照组43.00%(P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小儿电子鼻咽喉镜 一次插管成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肺癌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肺癌患者5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29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延续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心理状态评分,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延续护理 肺癌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病患心理护理在人文关怀护理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60例精神分裂症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30)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DMSM)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护理人员护理宣教、护理指导、护理操作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促进睡眠质量提升,提高康复效果。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人文关怀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妇产科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接受的58例妇产科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优质护理,护理后分析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分别是41.25±0.74分和39.69±0.17分,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分析和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1%和72.4%,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结论:针对妇产科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方式,优势明显,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借鉴和实施。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妇产科患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精神病患者实施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对72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精神病予以项目研究,信息采集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以随机数字表法用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36常规护理)、观察组(n=36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统计及对比组间护理前后情绪分值、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1)精神病患者护理前情绪分值无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精神病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值统计指标较低,具备组间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精神病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儿童生理、心理等方面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发育情况将会影响儿童未来发展。通过体检方式,能够掌握儿童某一阶段发育情况。现阶段,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医疗事业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保健意识不断增强。而儿童保健体检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低龄儿童体检,难度较大。究其原因,与儿童对体检恐惧、身心发育不成熟有关。基于此,本文对儿童保健体检和心理护理应用进展进行讨论,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综述 儿童保健 体检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对急诊创伤患者的心理状态的调节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本院急诊收治创伤病患70例观察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作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调查两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循证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21.48±3.18)、焦虑评分 (20.88±4.1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创伤患者极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通过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安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值得临床上推广采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诊创伤 心理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属于危重急症。脑梗死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直接原因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引起患者局部脑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一旦发病,其病情比较凶险,且病情进展较快,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疾病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尤其是对于初发脑梗死患者来说,患者突然之间由健康状态,转变为疾病状态,且还是临床无法根治,具有较高致残、致死风险的脑梗塞,患者往往在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从而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应激反应。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非常不利于患者临床治疗的开展,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初发脑梗死患者,在积极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还需关注其心理状态,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才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对心理护理在初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梗死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属于危重急症。脑梗死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直接原因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引起患者局部脑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一旦发病,其病情比较凶险,且病情进展较快,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疾病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尤其是对于初发脑梗死患者来说,患者突然之间由健康状态,转变为疾病状态,且还是临床无法根治,具有较高致残、致死风险的脑梗塞,患者往往在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从而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应激反应。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非常不利于患者临床治疗的开展,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初发脑梗死患者,在积极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还需关注其心理状态,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才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对心理护理在初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强迫症患者治疗中用心理治疗对症状改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19.1-2022.6)期间接收治疗的强迫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Y-BOCS、HAMA、SSP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Y-BOCS、HAMA、SSP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降低更明显,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取心理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同时对情绪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也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治疗 强迫症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免疫组化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诊断中的价值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05月-2020年08月我院收治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资料为对象,进行观察病理组织学情况以及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物联合检测,进行分析其病理学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组织学观察得知,30例患者中,有1例肿瘤位于肌壁间,有11例肿瘤位于浆膜下,有18例肿瘤位于粘膜下。肿瘤细胞主要是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表现为各自存在或者混合存在)。依照肿瘤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包括8例为高度危险性,9例为中度危险性,13例为极低度及低度危险性。免疫组化表达结果为:CD117与DOG-1以弥漫阳性为主,其阳性率分别是90.00%、93.33%,而CD34阳性则表达稍弱(63.33%),SMA、Desmin及S-100阴性(或局灶性)微弱表达,Ki-67阳性率为1~30%。结论:免疫组化标记物联合检测能够利于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诊断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学诊断 免疫组化标记物 联合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心理支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筛选 12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60)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在护理过程中额外给予心理支持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心理支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应用的价值突出,应该引起重视。

  • 标签: 心理支持护理 老年高血压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实施疗养护理服务在疗养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疗养员 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疗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化疗养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疗养员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给予疗养员舒适化的疗养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效提升睡眠质量。

  • 标签: [ ]疗养护理服务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