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按压方法预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局部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皮下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新型按压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皮下出血率与出血程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下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出血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按压方法对于低分子皮下注射后局部出血具有预防效果,可使局部出血程度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型按压方法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局部出血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方法住院DKA患者随机分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组(CSII组)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酮、尿酮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达目标血糖值所需时间:对照组为(6.1±2.1)h,CSII(5.8±1.2)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尿酮转阴时间(9.1±2.3)d,较对照组(14.2±3.2)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用量CSII组(0.9±0.2)u·kg^-1·d^-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1)u·kg^-1·d^-1;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0.5±0.1)次/人,较对照组(1.3±0.2)次/人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DKA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更安全有效。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输注系统
  • 简介:目的探索治疗睑黄瘤切除后手术修复方法。方法应用上睑松弛皮肤横行设计超长皮下蒂瓣旋转修复睑黄瘤切除的创面。设计皮瓣的比率可达1:6-10。结果19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一例(单侧)术后2年复发,再次用相同的方法治愈。结论超长皮下蒂旋转皮瓣是修复睑黄瘤手术切除后创面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创面较大时更有显著的指征。

  • 标签: 睑黄瘤 上睑 超长皮下蒂皮瓣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即时假体重建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纳入 201 6 年 10 月到 20 20 年 4 月 在 梅州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治疗的 31 例 乳腺癌患者,术后 3 个月进行美学评价,总结手术时间、失血量、引流时间、术后开始辅助化疗时间、手术并发症、预后情况等 。 结果:术后 3 个月美学评价优良率达到 90% 。 手术时间( 199.58±43.28 ) min 、失血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良式注射方法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 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注射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皮下注射,实验组应用改良式注射方法。结果:实验组无皮下出血人数高于对照组( x2=3.2458,P=0.0012)实验组总出血量率低于对照组( x2=4.2010,P=0.0002),( P< 0.05)。结论:应用改良式皮下注射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注射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改良式注射方法 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钙 下肢静脉血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甲状腺患者(60例、2014年1月-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的丝线间断缝合、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方法,对比患者刀口的闭合时间、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瘢痕的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刀口的闭合时间为(10.51±2.35)分钟,对照组刀口的闭合时间为(12.13±2.41)分钟,p>0.05;在切口愈合情况以及瘢痕形成情况中,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甲状腺 切口缝合 皮下脂肪层
  • 简介:目的介绍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方法以面部皮下组织作为皮瓣的供血蒂,转移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皮瓣面积为1.0cm×1.0cm至3.0cm×4.0cm。结果本组25例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面部形态满意,术区平整,无“猫耳”畸形,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可以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

  • 标签: 皮下组织蒂 岛状皮瓣 面部缺损 美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烧伤后瘢痕挛缩应用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 168 例入组,入选后以动态分组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对比两组术后皮瓣成活率、挛缩瘢痕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挛缩瘢痕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 P<0.05 )。 结论: 烧伤后瘢痕挛缩应用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皮瓣存活率,减少复发率,疗效更确切。

  • 标签: 烧伤 瘢痕挛缩 皮下组织蒂 菱形皮瓣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硅胶假体植入1期重建乳房的手术技巧。方法对我科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0~Ⅱ期乳腺癌6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手术切除范围、假体植入腔的游离、手术技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硅胶假体植入1期重建乳房的手术方式。结果本组均行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1期硅胶假体植入术。4例出现部分乳头坏死、脱落,导致乳头部分缺失,3例出现胸部皮瓣局灶坏死,1例出现保留的乳头乳晕局部坏死,换药后自行愈合,其余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未出现包膜挛缩、血肿形成等并发症,术后外观良好,双侧乳房基本对称。随访1~36个月,未发现局部复发;2例(3.1%)发生远处转移,均为浸润性癌。结论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并1期硅胶假体植入术可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要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可供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的一种有效术式。

  • 标签: 乳腺癌 皮下腺体切除 硅胶假体 1 期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80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07月-2021年07月,所有患者均予以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治疗,分析临床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治愈率98.75%,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淤血坏死,但经治疗后也逐渐好转,治疗后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治疗在临床中起到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预防切口瘢痕增生起到了积极作用,恢复手部美观,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皮下免疫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中度儿童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度儿童哮喘患儿,共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3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用:皮下免疫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肺功能状况。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在肺功能状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度儿童哮喘患儿采用,皮下免疫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状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皮下免疫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中度儿童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效果。方法:于2022 年01月—03月,我院糖尿病中心收治的注射胰岛素门诊糖尿病患者,选取100例用作此项研究的目标,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各有50例,观察组患者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规范干预,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肤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结论:规范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通过专科护士的干预,利于预防患者的皮肤并发症,达到理想的控糖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规范干预 门诊 糖尿病 胰岛素 皮下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某院 2018年 10月~ 2019男 9月收治的 280例患儿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表格法分为甲组( n=140)和乙组( n=140),对甲组患儿采用传统头皮针穿刺,对乙组采用静脉留置针,对比 2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经过对所选患儿调查显示,乙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静脉留置针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护理质量,同时对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有积极效果。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应用及体会
  • 简介:<正>目的:虽然肾部分切除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以观察可能的术后并发症,但就笔者所知,常规留置引流管的益处从未被研究报道过。笔者选择研究了表浅肾皮质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病例,并就其初步结果进行报道。

  • 标签: 留置引流 肾部分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肾皮质肿瘤 常规 选择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留置针实施在儿科护理中所取得的护理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5月儿科治疗的患儿56例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分组的研究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例数是28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不锈钢头皮针穿刺输液;研究组:应用静脉留置针护理。对比指标: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高,组间数据经过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护理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留置期间导管移位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461例肿瘤患者在PICC留置期间32例出现导管移位的临床资料,分析造成移位的原因。对伴有导管内凝血者先正位后溶栓;伴有静脉血栓者充分抗凝成功后再正位。正位可采用脉冲式注入同时送管法,若失败可插入同型号导丝再正位;也可经患者同意直接插入导丝正位。结果32例中无意中发现导管移位的有20例,多于因客观因素发现者(P=0.04);肿瘤部位与导管移位有关(P=0.01);患者的发病年龄、置管肢体侧向及穿刺的静脉与导管移位无关(P>0.05)。正位成功26例(81.25%)。正位成功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置管的静脉而无关。结论PICC置管时的导管异位和留置期间的导管移位应该同样受到重视。应定期行X线和置管静脉超声波检查。建议厂家按移位发生比例生产单包装导丝,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正位成功率。

  • 标签: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异位 导管移位 正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3月到2016年5月共收治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主体,并且依照随机分配法将200例患儿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一组是对照组。观察组的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式进行输液诊治,而对照组则是依照普通插刺的方式进行输液诊治。试比较两组不同的穿刺输液的方式的成功率、穿刺带来的并发症、患儿家长对穿刺诊治方式的接受度。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式进行输液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几率达96%,对照组则是83%。由此可见,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方式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穿刺输液方式,两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式所引发的并发症以及患儿家属的接受度同样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式能够提高患儿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在输液工程中的痛苦,从而为患儿在治疗阶段提供较为舒适可靠的护理,以此来保障小儿护理在家长心目中的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护理 应用作用 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