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咽解毒液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我院接收的口腔颌面损伤患者90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治疗措施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溶液冲洗口腔,观察组给予利咽解毒液,对比分析口腔治疗效果和创口愈合时间和口腔黏膜表面菌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口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口腔黏膜表面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口腔颌面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利咽解毒液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利咽解毒液 口腔颌面损伤 口腔护理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磁共振及CT进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入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27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及磁共振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磁共振检查的敏感度显著高于CT检查,P<0.05;且磁共振检查漏诊率低于CT检查,P<0.05;但C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敏感度较高,优于磁共振检查,P<0.05。结论在临床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中应灵活应用CT及磁共振检查方法,达到最好的诊断效果。

  • 标签: 磁共振 CT 急性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骨折不伴有脊椎损伤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80例腰椎骨折不伴有脊椎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40例。采用steffee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椎体前后缘高度纠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矢状面Cobbs角纠正度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骨折不伴有脊椎损伤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有效治疗腰椎骨折。

  • 标签: 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护理中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8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护理中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预见性护理 优质护理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炎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预防与应对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道损伤治疗患者150例,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采取回顾分析。结果对照组胆道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从临床治疗效果而言,胆囊炎切除术对胆道损伤的预防与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损伤 预防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5T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别采用CT、1.5T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的精确度。结果1.5T核磁共振的诊断精确度明显高于CT诊断,对比差异显著,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1.5T核磁共振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的关节腔积液、骨质改变、软骨凹陷等状况。结论在膝关节损伤患者中采用1.5T核磁共振技术,不仅诊断精确度较高,而且能够有效显示患者的病灶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1.5T核磁共振 膝关节损伤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骨瓣与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前一组采取常规骨瓣术治疗,后一组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将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比常规骨瓣术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常规骨瓣 标准外伤大骨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肩袖损伤采用物理疗法与运动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肩袖损伤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物理疗法,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优良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UCLA评分高,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肩袖损伤患者运动康复治疗与物理疗法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急性肩袖损伤 运动康复治疗 物理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来说,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以后,对该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6.2.1-2018.2.1)期间,接受的该类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把其中的50例患者选为对比组,采用我院常规的入院护理模式,剩下的50例患者选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要高于对比组,且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来说,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使患者能够早日出院并恢复健康,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综合生存质量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的患者80例,采用奇偶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术后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综合生活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综合生存质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各项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全面改善患者术后综合生存质量,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开颅术 生存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32名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方法对实验组的16名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给予常规运动功能训练+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对于对照组的16名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给予常规运动功能训练,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神经肌电图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实验组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指标检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肌电刺激对于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况,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的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并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参与研究,对患者的出血程度和病灶周围小血管数目进行划分,采用NIHSS对患者的临床状态进行评分,并将磁敏感加权成像结果与其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研究,18例患者中共有13例患者存在自发性梗死后出血现象,其中共有6名患者为轻度出血,有4名患者为中度出血,有3名患者为重度出血,并且重度出血和NIHSS评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8例患者中共有6例患者的成像中未呈现出梗死灶周围小血管影,另外12例患者中有3例呈现出Ⅰ度影像,有9例呈现出Ⅱ度影像,并且患者的梗死灶周围小血管影显示程度和NIHSS评分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结论通过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可以对大面积脑梗死再灌注损伤患者的出血状况和侧支循环情况进行准确地评估,从而为患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再灌注损伤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神经损伤患儿的早期干预价值。方法本次的讨论对象为我院100例小儿神经脑损伤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均在2016年8月至2018年2,并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神经脑损伤患儿有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治疗,对照组小儿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实施护理两个月后,对比两组小儿患者的精细运动评估评分、粗大运动评估评分、GMFM评分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精细运动评估评分、粗大运动评估评分和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无不良事件的发生,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对神经脑损伤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改善患儿的脑功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神经脑损伤患儿 早期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同期处置妇科手术所致泌尿系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8年1月期间因妇科手术所致泌尿系损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同期处置损伤的结果。结果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在7-11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7.25±1.04)天;术后两个月左右自患者膀胱内将双J管取出后,经CT尿路造影检查或者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皆显示恢复良好,患肾功能及形态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同期处置妇科手术所致泌尿系损伤,有着很高的安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输尿管镜 妇科手术 泌尿系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应用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情况。结果在护理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与简化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均提高(P<0.05),而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服务 运动功能 重症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5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而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体检人员组成参照组。两组体检人员采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方式;以检验后的临床数据指标为标准,以此探究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糖含量为3.59±0.31,参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尿糖值为1.21±0.42,两组间存在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387,p<0.05);研究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70.52±9.61,参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6.82±1.63,两组间存在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9513,p<0.05)。讨论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与健康体检人员对比其平均差值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联合检验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护理方案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随机选取72例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病人的人数为36人。护理组采用精细化营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护理组病人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对照组病人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高于护理组病人,护理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在护理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的营养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炎性状态,提升病人的营养指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营养护理方案 重症颅脑损伤 营养炎性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微骨折术治疗)与参考组(清理术)各为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后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膝关节Rasmussen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膝关节Rasmussen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软骨组织结构恢复,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 标签: 关节镜 微骨折术 膝关节 软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于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程序化镇静镇痛处理。结果研究组术后1d、3d、5d镇静评分、镇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镇静、止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 标签: 程序化镇静镇痛 重症监护室 颅脑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分析组采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一周颅内压,以及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各自治疗后,选择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分析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一周颅内压方面,均优于选择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组间相差较大,数据在统计学上均有参考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具体为87.50%(21/24),明显高于选择双额冠状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的62.50%(15/24),组间相差较大,数据在统计学上均有参考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可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双侧标准外伤 大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