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碘伏是广谱的强力杀菌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等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对皮肤刺激小,毒性低,作用持久,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使用本品出现变态反应的病例报道很少。2006年4月1日,本院妇科收治1例腹腔镜检查术后出现碘伏引起的迟发型皮肤过敏患者,经对症治疗与护理,次日症状缓解。现将病情与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碘伏 皮肤过敏 护理
  • 简介:目的口腔黏膜炎是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仍然缺乏积极有效的防治手段。本文对目前有关放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放射疗法 口腔黏膜炎 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核膜炎的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在2020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结核膜炎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分成2组,对照组(50例,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据调查,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所用时间短,两组护理效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两组护理安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核膜炎的过程中效果十分明显,可促进一次置管成功率升高,最大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产生,确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中心静脉导管 整体护理干预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发生放射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鼻咽癌放疗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案例对象进行分组,一组应用综合护理(观察组,n=30),一组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不同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患者鼻咽癌放疗期间口腔黏膜炎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0.00%(6/30),(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放疗阶段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风险,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鼻咽癌 放疗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护理配合冥想放松训练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口腔黏膜炎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0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66例放疗后并发放射口腔黏膜炎的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口腔黏膜炎损伤程度及口咽部疼痛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放射口腔黏膜炎损伤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放疗 口咽部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为鼻咽癌放疗致放射口腔黏膜炎患者实施综合口腔护理的作用。方法  观察医院接收36例鼻咽癌病人,纳入时间范围:2020年1月~2023年6月,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8例/组,观察组采用综合口腔护理法,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法,对比两种方法对口腔健康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口腔疼痛程度减轻,且比减轻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疼痛消失耗费时长较短(P<0.05)。结论  为鼻咽癌放疗致放射口腔黏膜炎的患者提供综合口腔护理服务,能够极大改善患者口腔问题,减少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的依从,利于其预后。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综合口腔护理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综合评估的针对护理在预防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血液内科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进入化疗疗程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护理,对比两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及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增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综合评估的针对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降低化疗患者营养风险。

  • 标签: []综合评估 针对性护理 口腔黏膜炎 营养风险
  • 简介:患者,女,52岁,护士。因颈椎病、肩周炎于2004年10月6日遵医嘱口服萘丁美酮(nabunmtone,NAB),4粒/晚。用药至第7天服后30min,手指、足趾侧面皮肤奇痒,潮红,随后四肢远端开始水肿,并呈向心性蔓延,约20min后上肢水肿达肘关节。下肢到踝关节上2—3cm,两侧对称,皮肤有紧张感,屈肘、足背屈时有障碍,别无不适。疑为NAB过敏,随即呼叫120,约10min到达本院急症科。患者述周身瘙痒,指缝、鼻孔、耳道、眼睑尤甚,稍感胸闷。查心率96次/min,血压正常,四肢远端水肿,双眼睑高度水肿。立即给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嘴,吸氧3L/min,约5min后奇痒减轻,30min后消失,无明显不适感。2h后水肿全部消失,无功能障碍。

  • 标签: 严重过敏反应 萘丁美酮 上肢水肿 功能障碍 10月6日 2004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了口腔黏膜炎评估量表的种类及其国内外应用情况,指出了目前口腔黏膜炎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口腔评估的对策。

  • 标签: 口腔黏膜炎 评估量表 应用 问题
  • 简介:目的观察灭滴灵加蒙脱石散剂用于治疗慢性阻塞肺病病人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慢性阻塞肺病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各39例,均先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A组以0.5%灭滴灵溶液作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再将蒙脱石散剂以棉棒蘸之,均匀撒附在黏膜红肿溃烂处;B组用蒙脱石散剂直接涂于黏膜红肿溃烂处,比较两组口腔黏膜炎的愈合情况及愈合的时间。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97.4%,B组治疗有效率为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效果优于B组。两组在恢复进食时间和愈合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时间明显短于B组。结论先以灭滴灵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再局部配合外涂蒙脱石散剂治疗慢性阻塞肺病病人口腔黏膜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黏膜炎 灭滴灵 蒙脱石散剂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乳胶过敏(latexallergy)是天然橡胶胶乳(naturalrubberlatex,NRL)制品引起的一种过敏反应,可表现为接触荨麻疹、皮炎、鼻炎、结膜、哮喘及过敏休克.NRL来源于巴西橡胶(Heveabrasiliensis),含有33%顺式聚异戊二烯、2%树脂、65%水、1.8%蛋白质。

  • 标签: 卫生人员 过敏 乳胶 手套 防护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治疗中,针对儿科住院患者的药物过敏反应,尽快采取急救措施,制定临床护理方案,从基础上保障儿科住院患者的身心健康。方法:在本医院选择88名因为青霉素过敏的儿科患者,病例选择时间控制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之间,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没有及时给予急救和护理,而观察组要采取及时的急救和护理,最终记录分析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低于观察组,P

  • 标签: 儿科 住院患者 药物过敏 青霉素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方面,探究预见性护理模式对依从及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血液科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录的72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行预见性护理模式,将应用效果(治疗依从以及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率(94.44%)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显著(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模式 造血干细胞移植 依从性 口腔黏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化脓膜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08例小儿化脓膜炎患儿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小儿化脓膜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鞘内注射 万古霉素 地塞米松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心内膜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就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心内膜炎患儿共 60 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 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3.33 %,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 93.33 %;对照组总满意度为 76.67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心内膜炎患儿的护理中,开展集束化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帮助患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寿命长度以及患儿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护理效果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