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环境因素对帕金森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研究变量包括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及饮用水等.结果病例组44例,对照组36例.在众多的环境暴露因素中,病例组中喝井水的比例(50%)和接触过化肥的比例(18.1%)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分别是χ2=5.15,P=0.02和χ2=5.15,P=0.03,其他的环境暴露如农药的接触,种农作物,合成树脂的接触以及居住在农村等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了居住在农村和用井水的相互作用发现,居住环境和饮井水之间无交互作用,即χ2=1.48,P=0.22和χ2=1.11,P=0.29,喝井水与PD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以未曾饮用井水作为参照,饮用时间<9年是其4.1倍(OR=4.1,P<0.01),饮用时间10~20年时OR=1.13,饮用时间>20年OR=1.17,随着饮用时间的延长,这种关系有所减弱,但危险性仍高于未曾饮用井水者.结论环境因素中井水的饮用与PD的发病可能有关.

  • 标签: 居住环境 工作环境 帕金森病 PD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收治的1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资料,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8例发作性睡的患者均有日间过度思睡(100%),1例(0.6%)存在猝倒发作,1例(0.6%)存在睡眠幻觉,1例(0.6%)存在睡眠呼吸暂停。所有患者动态脑电图及头颅MRI均未见异常。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和多次小睡实验(MultipleSleepLatencyTest,MSLT)监测显示睡眠潜伏均≦5min,均出现2次或2次以上睡眠开始于REM睡眠。结论:不可抗拒的日间过度思睡是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PSG和MSLT检查在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发作性睡病 多导睡眠监测 临床特征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下多靶点联合毁损脑内核团治疗难治性精神的效果。方法对82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分类实施立体定向不同靶点组合毁损治疗。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颅内多靶点联合毁损后,显效28例,有效4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2.9%(68/82),术后智力均无变化。术后并发症包括高热4例,小便失禁12例,缄默9例及摸索7例,经对症处理后2~21d恢复。结论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是治疗难治性精神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立体定向 难治性精神病 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
  • 简介:本刊是新兴的专业医学媒体形式,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版,又有对应的光盘版以承载更为丰富的影像资料,便于读者直观地阅读各种影像图片、病理片、动态地观摩手术过程并可以生动地展现个别有启发意义的病例讨论及查房过程,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习惯。

  • 标签: 脑血管病 电子版 稿件 视频 征集 杂志
  • 简介:脑梗死是脑血管与脑组织的共。近年来,国际国内大量报道主要集中在对于血管的研究上,几乎没有关于脑梗死灶内不同脑组织细胞成分损伤所产生的相关临床症状的研究。脑梗死是由于血管闭塞造成脑内胶质细胞、神经细胞以及神经纤维的坏死产生。不同区域存在细胞种类是有区别的,

  • 标签: 脑梗死 神经胶质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报告VonHippel-Lindau3家系临床特征并综述该病与神经系统相关病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方法对中国人VonHippel-Lindau3家系进行流行学调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家系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结论VonHippel-Lindau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可累及多个器官,随着医学影像学、基因检测和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VonHippel-Lindau与神经系统相关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VonHippel-Lindau病家庭联盟的建立可能会为VonHippel-Lindau病患者及其家庭的相互支持帮助提供有益的平台。

  • 标签: Hippel—Lindau病 成血管细胞瘤 内淋巴囊 肿瘤 遗传性疾病 基因 显性
  • 简介:本刊是新兴的专业医学媒体形式,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版,又有对应的光盘版以承载更为丰富的影像资料,便于读者直观地阅读各种影像图片、病理片、动态地观摩手术过程并可以生动地展现个别有启发意义的病例讨论及查房过程,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习惯。

  • 标签: 脑血管病 电子版 稿件 视频 征集 杂志
  • 简介:目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和轻度阿尔兹海默(A1zheimerdisease,AD)患者的海马体积萎缩情况,评价利用影像学测定海马体积对MCI、AD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3.0T磁共振分别对20例MCI患者,20例轻度AD患者,2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对照者的海马体积进行测量,所得数值用头颅体积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计算机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处理,比较三组之间体积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MCI组,对照组与AD组的两侧海马体积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轻度AD与MCI组两侧的海马体积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功能障碍与海马体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海马萎缩对早期认知障碍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ALZHEIMER病 磁共振 海马体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本刊是新兴的专业医学媒体形式,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版,又有对应的光盘版承载影像资料,这样可以更加便于读者直观地阅读各种影像图片、病理片、动态地观摩手术过程,并可以生动地展现个别有启发意义病例的查房讨论过程,以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习惯。

  • 标签: 脑血管病 电子版 稿件 视频 征集 杂志
  • 简介:中华脑血管杂志(电子版)是新兴的专业医学媒体形式,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版,又有对应的光盘版以承载更为丰富的影像资料,便于读者直观地阅读各种影像图片、病理片、动态地观摩手术过程并可以生动地展现个别有启发意义的病例讨论及查房过程,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习惯。基于以上特点,

  • 标签: 脑血管病 电子版 杂志 中华 稿件 视频
  • 简介:第19届国际帕金森及相关疾病大会将于2011年12月11~14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国际帕金森及相关疾病研究委员会(AssociationonParkinsonismandRelatedDisorders,APRD)、KENES国际医疗会议公司(KenesIntemational)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承办。

  • 标签: 相关疾病 帕金森病 国际 上海交通大学 瑞金医院 委员会
  • 简介:阿尔茨海默(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痴呆(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以及人格改变)为临床特征,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域出现细胞外老年斑、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NFT)和营养不良性轴突改变为病理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并且其痴呆症状的严重程度与NFT的多少有关。

  • 标签: TAU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目的比较单一经典抗精神药物(奋乃静)或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合并小剂量经典抗精神药物(奋乃静)治疗有精神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1)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70例随机分为甲组34例和乙组36例两组进行为期6周治疗。甲组为单一中至大剂量经典抗精神药物(奋乃静)治疗;乙组为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合并中至小剂量经典抗精神药物(奋乃静)治疗。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的疗效,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副反应;(2)采用临床流行学方法,探讨影响有精神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1)在治疗第6周末,甲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38.2%,有效率94.1%(33/34);乙组的临床治愈率63.9%,有效率100%(36/36),乙组在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上均显著性优于甲组(P〈0.05);(2)有精神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近期疗效好,影响有精神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的起年龄、前社会功能、病程特点及患者的精神性症状与心境的协调性,以急性起前社会功能良好、间歇性病程及患者的精神性症状与患者心境相协调者的近期疗效为佳。结论(1)心境稳定剂合并小剂量经典抗精神药物在治疗有精神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时,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经典抗精神药物治疗且副反应相对少;(2)有精神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的近期疗效好,患者的近期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标签: 躁狂发作 精神病性症状 近期疗效
  • 简介:1999年我们研究小组应《中华神经科杂志》的邀请,在该刊第5上发表了“重视脑血管的遗传学研究”的专论,引起了从事神经学研究尤其是从事脑血管(CVD)研究学者们的关注,并多次被引用。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的脑血管遗传学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如Gretarsdottir等对冰岛有卒中家族史的家系进行基因组筛查,

  • 标签: 脑血管病 遗传学 《中华神经科杂志》 神经病学 基因组 家族史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电休克疗法治疗重性精神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1年2~6月间,所有接受改良电休克治疗的100例重性精神病患者(600例次)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总有效率92%,抑郁症疗效最好(100%),其次为躁狂症(90%),精神分裂症(80%),三组患者的疗效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改良电休克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性精神的方法之一,值得精神科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电休克疗法 重性精神病 疗效 发作时间 MECT
  • 简介:模拟医学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和培训模式,可以帮助医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学习解决特定临床问题的流程,这种新的模式在将今后神经学的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神经学教学中使用模拟医学教育的必要性、目前现状以及今后课程设计的重点。

  • 标签: 模拟医学 神经病学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颅内核团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的方法、效果、术后并发症与反应等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104例帕金森,应用CT解剖定位和微电极电生理记录细胞定位方法,行丘脑腹外侧核或/和苍白球腹后内侧部射频毁损治疗.术前、术后3月、半年和一年采用Webster记分,改善在1%~19%为好转,20%~59%为有效,60%以上为显效.结果104例患者中,术后3月内改善者98例,总有效率达94.2%.6例症状改善不明显.67例随访6~12月,症状改善54例,有效率80.6%.16例出现一过性嗜睡,呃逆;2例出现一过性偏瘫,5例出现颅内少量出血,其中2例术后立即发生毁损点少量出血,3例术后6d内出现针道周围出血.1例术后3月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微电极电生理定位颅内核团毁损是治疗帕金森安全的和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掌握适应症,精确定位,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帕金森病 立体定向 射频毁损术 微电极 PD 手术适应症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主办,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和承办的第10届脑血管论坛于2005年4月l7日在苏州成功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椎基底动脉缺血与眩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焰生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樊东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王少石教授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春风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一概念还有用吗?”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苏州大学 第10届 论坛 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