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剪切波弹性成像应用于肘管综合症病变检查、诊断、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7月之间,确诊为肘管综合征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30例健康人进行对比。分别对超声检查结果、尺神经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对比最终的结果发现,在超声结果上,对照组表现正常,观察组表现符合该疾病诊断标准。两组的尺神经指标对比,差异较明显(P

  • 标签: 剪切波弹性成像 肘管综合症 病变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国民出现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不断增加,使得国民更加重视疾病诊断工作的开展。尤其是CT血管成像、全脑CT灌注成像等方式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治疗之中,提升国民疾病诊断的效果,及时采取治疗的措施,保证国民的身心健康。本文以全脑CT灌注成像在诊断脑血管疾病中的进展研究为例,具体分析全脑CT灌注成像的原因,研究全脑CT灌注成像的具体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为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全脑CT灌注成像 诊断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早期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病理学诊断、白光支气管镜检查(WLB)、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NBI),比较白光支气管镜检查与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结果和效能。结果:在诊断结果中,病理学诊断阳性211例,阴性89例;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的阳性207例,阴性93例;白光支气管镜检查的阳性198例,阴性102例。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白光支气管镜检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 标签: 窄带成像 支气管镜检查 早期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疑似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具备完整的MRI、CT、DSA检查资料,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CT诊断脑梗死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度,比较MRI、CT对不同发病时间脑梗死的检出率。结果:MRI诊断准确度为98.57%,敏感度97.50%,显著高于CT87.50%,90.00%(P<0.05);MRI对发病<24h脑梗死的检出率96.00%显著高于CT的76.00%(P<0.05)。结论:在脑梗死临床诊断中应用MRI检查可保证早期诊断的准确性,获得更加细节的成像信息,而且敏感性、特异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核磁共振成像 准确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肝脏增强CT、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的检出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癌患者研究,均接受肝脏增强CT扫描、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研究肝脏增强CT、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总检出率97.50%(78/80),相比肝脏增强CT检查的87.50%(70/80)而言更高(p<0.05);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的误诊率1.25%(1/80),相比肝脏增强CT扫描检查的10.00%(8/80)更低(p<0.05);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的漏诊率1.25%(1/80),相比肝脏增强CT扫描检查的2.50%(2/80)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的误诊率1.25%(1/80)、漏诊率1.25%(1/80),与临床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肝癌的总检出率更高,临床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肝癌 肝脏磁共振成像扫描 肝脏增强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8月接收的疑似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疑似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实施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效能。结果:①400例疑似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经病理诊断检查确诊19例,占比4.75%;②400例检查者中供有412个病灶,包括良性病灶382个,恶性病灶30个,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的SWE弹性模量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占位性病变检查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74%、99.74%、99.50%。结论:在乳腺占位性病变疾病诊断中,采取剪切波弹性成像检验方式效果较佳,其诊断效能更高,更加利于患者疾病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剪切波弹性成像 乳腺占位性病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工作从2020年7月开始,并在2022年7月完成案例数据采集工作,共收录我院62例肺动脉栓塞病例,并选择62例健康志愿者。对所有患者予以常规CT平扫以及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检测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对不同位置栓塞检测准确率等数据。结果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在准确度数据高于常规CT平扫(P

  • 标签: 64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肺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肝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存在的现实价值。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 21年3月收治的共计90位肝脏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患者接受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以及超声造影的检查工作,其实际的病理结果为标准,对两组检查模式具有的结果开展综合性的对比。结果:肝脏恶性肿块超声弹性成像所有的评分为4.13±0.24,而良性肝脏肿块超声期弹性成像评分为2.16±0.14,研究数据具备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肝脏肿块 良性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9月在医院进行MRI检查的7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比较2组患者检查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检查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检查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检查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检查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程护理 胎儿 磁共振成像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优质护理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0名到我院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为50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个性化优质护理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评分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情绪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参照组患者(68.75%),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我院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个性化优质护理 磁共振成像检查 运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就诊时间2020.2~2022.5,在临床分别应用磁共振成像、癌胚抗原诊断,研究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准确性。结果:比较宫颈癌患者临床采取用磁共振成像、癌胚抗原诊断应用效果,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准确率要高于磁共振成像诊断,P<0.05。结论:临床针对宫颈癌疾病诊断中,采取磁共振成像联合癌胚抗原诊断方案,能够保障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 标签: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癌胚抗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早期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病理学诊断、白光支气管镜检查(WLB)、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NBI),比较白光支气管镜检查与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的诊断结果和效能。结果:在诊断结果中,病理学诊断阳性211例,阴性89例;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的阳性207例,阴性93例;白光支气管镜检查的阳性198例,阴性102例。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白光支气管镜检查,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 标签: 窄带成像 支气管镜检查 早期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术前分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收治的99例诊断为单侧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6.18±9.55)岁,男性50例,女性49例。其中依据CT分型诊断为单侧PA患者39例(CT组),依据AVS分型诊断为单侧PA患者60例(AVS组)。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比较CT组和AVS组术后血压控制情况,分析CT和AVS在PA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结果CT组39例患者中,14例高血压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总获益率74.36%(29/39),10例未获益;AVS组,26例高血压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总获益率96.67%(58/60),2例未获益;CT组的术后总获益率低于AVS组(χ2=11.04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VS组中CT与AVS分型诊断的一致率为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64,P<0.05)。结论PA患者依据AVS和CT分型诊断一致性有明显差异,AVS更有利原醛患者术后高血压缓解。

  • 标签: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肾上腺静脉采血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疾病状态评估的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核医学科拟行放射性碘治疗的DTC术后患者,在治疗前均行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基于其结果将不适宜立即行碘治疗的患者排除,剩余患者口服131I(100-200mCi)后2-4天行治疗后全身显像+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以后者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对残甲、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检出的诊断效能。结果: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在残甲检出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3.85%)、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而阴性预测值(12.50%)较低;在淋巴结转移方面,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57.97%、100%、100%、92.89%、93.53%;在远处转移方面,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11.11%、100%、100%、98.21%、98.21%。另外断层融合显像的诊断剂量CT还发现4例无显像剂浓聚的典型肺转移。结论: 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对DTC术后患者残甲、淋巴结转移的检出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在远处转移灶方面灵敏度较低,但断层融合显像中的诊断剂量CT能发现部分无显像剂浓聚的肺转移病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灵敏度,因此其在DTC术后疾病状态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高锝酸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融合显像
  • 简介:摘要痴呆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损害为主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理解力、定向力、视空间能力等认知功能下降。由于不同类型痴呆的干预方法不同,故鉴别诊断极为重要。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可通过不同示踪剂多角度反映脑功能变化,为痴呆的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文章对不同类型痴呆患者的PET特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不同类型痴呆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血管性 额颞痴呆 Lewy体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 CEST)是一种新型的MRI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水信号的减少来间接实现对特定低浓度溶质分子的检测。采集速度慢、量化速度慢、量化评估不准确等问题影响着CEST MRI在临床中的应用推广,如何改善这些问题也成为研究的重点。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近几年才应用于CEST MRI技术。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深度学习在临床CEST MRI上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梳理。其中,在量化方面,一方面介绍了通过给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 DNN)中输入临床中采集3 T的Z谱数据,预测出高场的CEST参数,进而得到比较明显的CEST信号;另一方面介绍了DNN结合磁化转移指纹识别(magnetization transfer fingerprinting, MTF)技术的方法改善传统量化方法中拟合参数精度低和拟合效率低的问题;在加速方面,一方面介绍深度学习用于CEST MRI加速采集;另一方面介绍了深度学习用于改善传统多池洛伦兹拟合量化速度慢的问题。供对本领域感兴趣者参考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研究开发,加速CEST MRI的临床转换。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深度学习 量化 加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FOCUS(field of view optimized and constrained undistorted single-shot)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在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与24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MRI平扫、动态增强及FOCUS DWI序列图像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比较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组病变与未受累区ADC值及高泌乳素血症组平均ADC值间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比较高泌乳素血症组垂体前叶左、中、右三个区域间ADC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ADC比值(即rADC)的诊断效能。结果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组病变区的ADC值小于邻近未受累垂体区及高泌乳素血症组垂体前叶平均ADC值(P<0.001),且后两者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高泌乳素血症组垂体中间部ADC值显著高于左右两侧部(P右=0.001,P左=0.012),而左右两侧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rADC诊断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结论FOCUS DWI有助于鉴别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及单纯高泌乳素血症垂体组织,可以考虑应用其辅助诊断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从而为临床制订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 高泌乳素血症 鞍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成像(CEUS)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侵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PTC的198例患者(227个结节),男94例,女104例,年龄(47.06±15.33)岁,年龄范围为22~69岁。术前分别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比较常规超声和CEUS诊断PTC被膜侵袭的效果。结果227个癌灶中,150个为侵袭性,77个为非侵袭性。常规超声检查时,非侵袭组(非侵袭性癌灶)和侵袭组(侵袭性癌灶)的病灶大小、边界及造影前病灶附近被膜是否连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检查时,非侵袭组和侵袭组的病灶动脉期灌注模式、造影后病灶附近被膜是否连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造影后病灶动脉期向心性灌注、病灶附近被膜不连续与被膜侵袭相关。CEUS诊断灵敏度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CEUS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常规超声。结论CEUS对PTC被膜侵袭的检查较常规超声具有更高的评估价值,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被膜侵袭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成像
  • 作者: 高剑波 孙应实 赵心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 45005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医学影像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21
  • 简介:摘要多模态CT检查技术和影像组学等方法已在胃癌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估、治疗后再分期及随访监测等方面显示出较大的优势,为个性化精准诊疗提供了关键信息和依据,是胃癌的一线影像学评估手段,与此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只有以患者为中心和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原则设计好不同成像模式下的CT检查技术和影像组学研究方案,充分发挥不同成像模式检查的优势,结合影像组学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发挥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源于临床、用于临床和高于临床的目标,真正推进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标签: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