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手术病人应用集束化护理对其下肢静脉发生率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9月接诊治疗的110例行手术的脑出血患者,将11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55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与55例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及下肢静脉发生率。结果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72%,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90%,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下肢静脉发生率为20.20%,实验组患者下肢静脉发生率为5.45%,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手术病人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同时还可以有效消除并预防下肢静脉的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并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手术 集束化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季节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DVT)形成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5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566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发生下肢DVT114例,发病率为20.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体重指数、麻醉方式和发病季节、是否静脉曲张和静脉史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38、5.03、6.96、8.77、9.53、5.15,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5kg/m2、全身麻醉、合并静脉曲张、合并静脉史和秋冬季节是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危险因素(OR分别=3.31、1.17、2.54、3.61、2.20、2.37,P均〈0.05)。12月至2月份是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DVT发生率较高的月份。结论不同季节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不同,其中秋冬季发生率较高。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季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预防发生下肢静脉中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的护理对策。结果选择2017年1月-6月我院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IPCD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其他护理等综合护理对策,结果发生DVT者为2例,无发生肺栓塞等重要脏器栓塞的病例。结论DVT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并发症的一种,对于该类重症患者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IPCD的使用能够促进患者下肢血液循环,在使用过程中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密切配合治疗,对预防患者出现DVT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形成采取早期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的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期间接收的脑出血术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而观察组采取早期活动干预,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成效。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相比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指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患者发生下肢静脉,具有显著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 标签: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早期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特殊护理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下肢静脉形成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患者来源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9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和术后DVT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2组凝血功能明显改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下肢静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特殊护理预防可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 特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儿童静脉置管进行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静脉置管患儿6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2组为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股静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股静脉发生率依次为3.33%和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从造成股静脉的原因出发,进行全面综合性护理,大幅度减少股静脉形成,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股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临床初步诊断为下肢静脉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超声检查,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彩超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对诊断资料与手术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下肢静脉患者中,单发于左下肢静脉66例,单发于右下静脉30例,双下肢同时患病24例。股总静脉CDFI检查结果为阳性股总静脉40条,DSA检查结果为44条,CDFI的准确性、灵敏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0.0%、81.8%及75.0%。股静脉CDFI的准确性、灵敏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1.4%、60.0%及71.4%。股浅静脉77.8%、81.8%及71.4%。腘静脉92.3%、92.3%及92.3%。胫前静脉72.2%、75.0%及80.0%。胫后静脉81.3%、83.3%及75.0%。不同节段CDFI、DSA检查结果对比,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下肢静脉进行诊断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与鉴别,具有高准确性、高灵敏性及高特异性的特点。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静脉血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气压治疗对预防产妇下肢静脉形成的重要效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气压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预防方法,气压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预防加气压治疗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气压治疗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下肢肿胀、下肢疼痛的几率较低。结论通过间歇式充气压力治疗仪对产妇进行预防干预,有助于防范下肢疼痛和肿胀的发生几率,从而以减少静脉的发生。

  • 标签: 气压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的诊治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的14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结果祛聚、抗凝治疗8例,溶栓治疗5例,他们在3~9天之后肿胀症状基本消除。其中有一位患者进行下肢静脉切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及早预防与治疗可以降低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的发病率。

  • 标签: 妇科肿瘤 术后 深静脉血栓 发生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静脉护理措施探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1例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静脉),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18日至2017年2月19日,对所有患者进行全方位综合性护理,并对临床资料进行记录。结果31例患者中,优秀21例(67.74%),良好8例(25.81%),差2例(6.45),护理效果为93.55%(29/31)。结论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意外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深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静脉(DVT)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因脑卒中于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联合早期活动,1周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D-D)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DVT总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采用早期活动具有重要价值,改善高凝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活动 DVT 高凝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健侧肢体静脉形成(DV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494例下肢骨折患者资料,男228例,女266例;年龄(58.9±18.9)岁(16-94岁);膝关节以近骨折29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101例,膝关节以远骨折103例。住院期间使用抗凝剂预防或治疗,术后行双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血栓的发生情况。统计健侧肢体DVT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体重指数、合并内科疾病、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至出院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手术持续时间、失血量、补液量、D-二聚体)。结果237例患者(47.97%)患侧肢体中发生DVT,周围型血栓221例(44.74%),中央型血栓7例(1.42%),混合型血栓9例(1.82%)。98例(19.84%)患者住院期间健侧肢体发生DVT,周围型血栓90例,中央型血栓1例,混合型血栓7例。98例健侧肢体发生DVT患者中74例(75.51%)双侧下肢均发生DVT,24例(24.49%)仅在健侧肢体发生DVT。年龄(OR=1.035,95%CI:1.013~1.059)和术后1d血浆D-二聚体水平(OR=1.065,95%CI1.030~1.102,P<0.01)是影响健侧肢体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管在住院期间使用抗凝剂预防或治疗,但下肢骨折患者健侧肢体DVT仍有发生。年龄和术后1d血浆D-二聚体浓度是影响健侧肢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骨折 超声检查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综合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下肢静脉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能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下肢血流流速、住院时间、下肢静脉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2周后和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血流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83.33%,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下肢血流速度,对于提高下肢静脉的预防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前列腺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