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手术治疗中评估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iOCT)的可行性,并探讨其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行玻璃体切除术的黄斑前膜、黄斑裂孔、黄斑劈裂及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等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患者。所有患眼术中均行iOCT检查,定性评估术中视网膜变化,包括术中微损伤、手术技术准确性及裂孔边缘改变等,探讨其术中应用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9例(29眼),男9例,女20例;年龄(58.8±10.3)岁;眼轴长度(28.9±2.0)mm。其中,黄斑前膜14眼,黄斑裂孔8眼,黄斑劈裂4眼及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3眼。iOCT显示:7眼(7/29)确认术中存在微损伤或异常情况,其中神经纤维层异常6眼,内层视网膜抬高1眼;黄斑前膜患眼中4眼(4/14)确认剥膜后前膜残留;黄斑裂孔患眼中3眼(3/8)剥膜后观察到孔缘形态改变;黄斑劈裂患眼中均未观察到剥膜后全层黄斑裂孔的发生,其中1眼术前未明确的黄斑裂孔经iOCT确认;术中行保留中心凹内界膜或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式的3眼在iOCT图像中均得到确认。结论:iOCT有助于术中实时评估剥膜的完整性、术中微损伤情况及手术技术的精确性,帮助主刀医师提高黄斑裂孔的诊出率,并可在术中观察到黄斑裂孔剥膜后孔缘形态的特殊改变,提示iOCT在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手术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累及感觉神经,还可以累及运动神经、自主神经,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疼痛、难治性溃疡甚至并发坏死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友病性骨骼肌肉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消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因骨骼肌肉病变接受手术治疗的261例血友病患者。根据手术创伤大小选择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方案。记录病变的临床表现、手术种类、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消耗、输血率及再手术情况,对比单次麻醉下单部位手术与多部位手术的凝血因子消耗及费用。结果261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30.6(6~65)岁。血友病A 235例,血友病B 26例;重型(因子活性<1%)141例,中间型(因子活性1%~5%)91例,轻型(因子活性>5%)29例。共施行手术338例次(关节内出血及关节炎226例次、血友病并发肌腱肌膜出血挛缩61例次、血友病假瘤45例次、其他6例次)。338例手术中,大型手术270例(79.9%),关节置换203例(60.1%)。因手术部位病变复发再手术14例,再致残率为4.2%。共55例(21.1%)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红细胞输注。血友病A患者术前FⅧ的平均用量为(44.4±8.1)IU/kg,术后2周内FⅧ总用量平均为(647±177)IU/kg(40 962 IU)。术后3个月康复期内,6例(2.3%)患者发生手术部位再出血。7例患者术后检出FⅧ抑制物,平均抑制物水平为(13.7±11.2)BU/ml。单次麻醉下多关节手术组(68例)与单关节手术组凝血因子消耗量及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血友病性骨骼肌肉病变,在合理补充凝血因子条件下,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是有效的缓解症状的方法。单次麻醉及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下进行多关节手术不增加凝血因子消耗,具有更佳的成本效益。

  • 标签: 血友病 肌肉骨骼系统病变 手术治疗 凝血因子 多关节手术
  • 作者: 刘鑫 徐栋 杨海宁 毛伟敏 郭振英 陈丽羽 邵智颖 刘俊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7
  • 出处:《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08期
  • 机构:310022 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超声科,310022 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超声科;310022 杭州,浙江省胸部肿瘤(肺、食管)诊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HI 96822 夏威夷州檀香山市,美国夏威夷大学,310022 杭州,浙江省胸部肿瘤(肺、食管)诊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310022 杭州,浙江省肿瘤医院病理科;310022 杭州,浙江省胸部肿瘤(肺、食管)诊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胸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浙江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超声引导胸膜病变穿刺活检、影像及病理资料完整的病例共118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以外科手术病理组织学及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应用四格表计算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胸膜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依据诊断"金标准",118例患者中良性病变17例,恶性病变99例,不确定2例。超声引导胸膜病变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恶性病变87例,良性病变29例,不确定2例。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胸膜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7.9%、100.0%、100.0%、58.6%和89.7%。118例患者中4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胸膜病变穿刺活检术具有实时、操作简便、无放射线危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对于胸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膜疾病 超声检查,介入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特发性黄斑病变(AIM)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IM患者5例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4只眼,女性1例1只眼;均为单眼发病。平均年龄34.2岁。出现症状至就诊时病程4~22 d。患眼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OCT、FAF、FFA检查。5只眼中,伴视盘血管炎1只眼,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明确诊断后未进行干预4只眼。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时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OCT检查。结果患者均表现为单眼视力突然下降,伴视物变形或中心暗点。初诊时,BCVA分别为0.1、0.2、0.2、0.05、0.5;末次随访时,BCVA分别为0.8、0.6、0.5、0.5、1.0。眼底彩色照相,初诊时,所有患眼黄斑区均有不规则圆形黄白色病灶,其中伴小片状出血1只眼,黄斑区假性"积脓"样改变1只眼。初诊后2~3周,黄斑区黄白色病灶、出血基本吸收。FAF检查,病灶中心呈"伪足"样弱荧光,周边围绕强荧光。FFA检查,早期黄斑区不规则强荧光,晚期荧光素积存。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1只眼,晚期视盘荧光着染。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其下腔隙可见局灶性强反射物质3只眼。初诊时,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RPE层顶端不规则强反射物质,椭圆体带和嵌合体带结构不清;随病程延长,视网膜外层结构恢复。结论AIM以黄斑区视网膜外层炎症渗出性改变为主要特征;FFA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下盘状强荧光或多灶性弱荧光;OCT主要表现为神经上皮层脱离以及外层视网膜和RPE改变,结构可自行恢复。

  • 标签: 黄斑/损伤 视网膜疾病/诊断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多模式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04 月 -2020 年 08 月在 我院住院的确诊困难的肺部病变患者 43 人,给予行支气管镜检查及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观察病理回报情况。 结 果 入选患者 43 人,经病理明确诊断 13 人,确诊率 30.23% 。

  • 标签: 支气管镜肺活检 肺部病变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将优质护理干预引入眼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中的效果。方法:在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间于院施行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 86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 43例、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 43例、优质护理方案),对比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和临床依从性均明显更高, 2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方案引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眼科护理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临床依从性、改善护理质量、增强护理满意程度。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眼科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活髓牙烤瓷修复后牙 髓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78例活髓牙烤瓷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修复后牙髓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 78例患者中有 15例患者出现牙髓病变症状,且患者大多以急性和慢性的牙髓炎、慢性牙周炎等病症为主,有效率为 80.8%; 经活髓牙烤瓷修复后, 15例牙髓病变类型中包括 4例可逆性牙髓炎 (26.7%), 5例急性牙髓炎 (33.3%), 3例慢性牙髓炎 (20.0%), 3例慢性尖周炎 (20.0%)。结论 活髓牙烤瓷修复后,患者牙髓病变概率较高,大多是以急性和慢性的牙髓炎、慢性牙周炎为主,应在临床术后修复中多加注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 标签: 活髓牙 烤瓷修复 牙髓病变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HNET)临床特征、诊治经验及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收治的21例PHNE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36~75岁。临床病理指标与预后的关系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21例PHNET患者上腹部疼痛10例,腹痛伴恶心、呕吐3例,腹胀5例,无症状3例。糖类抗原(CA)19-9升高6例,CA125升高7例。腹部增强CT均显示肝脏实性占位,单发4例,多发17例,平均直径58 mm。淋巴结转移14例。行根治性肝切除术5例,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化疗2例,仅化疗12例,支持治疗2例。是否手术切除、肿瘤分级、细胞角蛋白阳性与否、有无淋巴结转移与PHNET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其他治疗(HR=8.99,95%CI:1.13~71.80)是PHNE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切除患者预后更佳。结论PHNE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影响患者预后,手术切除预后更佳。

  • 标签: 预后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量弹性成像(ElastPQ)定量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对肝脏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58例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和患者基础资料将患者分组:左心衰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50~58岁;右心衰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43~85岁;全心衰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4~86岁。另取各项基础资料与病例组相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之前均无肝脏疾病损害史)。所有受检者均用Elast PQ技术检测肝脏弹性模量值,行常规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并记录相关参数,对各组间肝脏弹性模量值及其他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左心衰组的肝脏弹性模量值升高,右心衰组及全心衰组弹性模量值升高则更为显著[分别为(4.2±0.9)kPa、(6.1±0.8)kPa、(10.1±4.3)kPa、(12.3±4.8)kPa],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0.004,均P<0.05);与左心衰组比较,右心衰组及全心衰组肝脏弹性模量值也升高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右心衰组比较,全心衰组弹性模量值也有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33,P<0.05)。结论ElastPQ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定量地评价慢性心衰对肝脏产生的影响。中重度慢性心衰患者的肝脏弹性模量值普遍较正常人增高,以右心衰和全心衰增高最为显著,虽然左心衰患者肝脏的常规二维超声表现正常,但肝脏弹性模量值较正常人却仍有增高。

  • 标签: 心力衰竭 肝弹性模量 点定量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终末期肝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治疗方案。然而,由于肝源短缺导致多数患者无法顺利度过等待移植过程。伴随生物组织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脱细胞和再细胞"等策略,已发展为目前构建重要生命器官(肝脏)的首选技术,这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开辟了新思路。目前,研究者正致力于该项技术的优化,以达到最终成功构建可移植功能性"新肝脏"的目的。笔者就此技术及其优化策略在再生外科学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 标签: 组织工程 脱细胞技术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 血管再生 细胞分化 3D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氯化钆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无特殊病原体雄性SD大鼠36只,8周龄,体质量200~250 g,简单随机化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氯化钆组,每组12只。模型组制备HIRI模型,三氯化钆组制备HIRI模型前腹腔注射三氯化钆,假手术组仅开腹、关腹、解剖肝门。检测三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PCR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相对表达。蛋白质电泳检测Toll样受体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蛋白相对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肝门部胆管上皮细胞Fas、Fas配体阳性百分比。结果假手术组ALT、AST分别为(55±8)U/L、(92±22)U/L,低于模型组的(1 247±62)U/L、(1 117±60)U/L,三氯化钆组分别为(622±50)U/L、(552±41)U/L,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β、IL-6的mRNA相对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氯化钆组TNF-α、IL-1β、IL-6的mRNA相对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氯化钆下调大鼠缺血再灌注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2/MyD88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模型组Fas阳性细胞百分比为(40.2±3.8)%、Fas配体阳性细胞百分比为(36.9±2.9)%,高于三氯化钆组的(29.7±2.3)%、(23.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氯化钆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SD大鼠肝功能损伤、抑制肝组织炎症因子表达,可能通过下调Toll样受体2/MyD88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三氯化钆 肝脏 Toll样受体2 髓样分化因子88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BCS)患者肝脏良性结节与肝细胞癌病灶的MRI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连续收治的130例BCS患者资料,男性67例,女性63例,年龄范围18~78岁,中位年龄46岁。其中,肝细胞癌45例,良性结节85例。比较肝细胞癌与良性结节BCS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肝细胞癌病灶与良性结节的MRI特征(大小、包膜、平扫信号、强化方式等)。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诊断肝细胞癌的效能。结果合并良性结节的BCS患者年龄、甲胎蛋白低于合并肝细胞癌的BCS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高于合并肝细胞癌的BC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30例BCS患者有良性结节337个,肝细胞癌病灶78个。良性结节直径小于肝细胞癌病灶,良性结节有包膜、囊变坏死、出血比例低于肝细胞癌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结节T1加权成像高信号、T2加权成像(T2WI)低或等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等信号比例高于肝细胞癌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性结节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对比剂冲洗(washout)、动脉期明显强化+washout比例低于肝细胞癌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WI高信号以及T2WI高信号诊断肝细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6和0.927,灵敏度96.2%、92.3%,特异度91.0%、90.1%。结论BCS患者肝脏良性结节与肝细胞癌的MRI特征明显不同,washout征象对BCS患者肝细胞癌的诊断特异度较低。

  • 标签: Budd-Chiari综合征 良性结节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在改善大鼠减体积移植肝脏的微循环中的作用。方法贴壁法分离培养BMMSCs,转染HO-1/腺病毒(Adv)构建HO-1/BMMSCs。"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50%减体积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术后即刻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BMMSCs或HO-1/BMMSCs单细胞悬液1 ml,观察存活的入组大鼠术后即刻、3、7和14 d的指标变化,每组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通过生化检测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mAST)的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Na+-K+-ATP酶活力;透射电镜技术检测术后7 d时的肝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Power Lab检测肝移植术后7d时的门静脉压力;Western blot检测移植肝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肝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vWF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的水平。结果HO-1/BMMSCs能显著减轻50%减体积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移植肝的病理损伤及排斥反应,改善线粒体损伤及能量代谢,同时能显著促进eNOS的表达,抑制iNOS的表达,降低门静脉压力,显著促进肝窦vWF的表达及HA的降解,保护肝窦内皮细胞,进而改善肝脏微循环,与NS组和BMMSC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1/BMMSCs可以通过改善肝脏微循环,发挥保护大鼠减体积移植肝的作用。

  • 标签: 肝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红素加氧酶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小鼠模型中探讨TNF-α敲除对宿主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1)选取6~8周龄C57BL/6J品系的TNF-α敲除(TNF-α-/-)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随机分成WT未感染组、WT感染组、TNF-α-/-未感染组和TNF-α-/-感染组,每组各6只。小鼠腹腔注射2×108 CFU/200 μl的创伤弧菌CGMCC1.1758构建血流感染模型,未感染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PBS。(2)感染4 h后,分别分离肝脏免疫细胞和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数量和存活率,以及活性氧簇(ROS)和细胞吞噬功能变化,分析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对小鼠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与WT未感染组相比,WT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数量均显著增加。与WT感染组相比,TNF-α-/-感染组中仅肝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数量增加明显,而脾脏中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WT感染组比,TNF-α-/-感染组肝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而脾脏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并无明显改变。(3)与WT未感染组相比,WT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存活率均降低,ROS水平明显上升;与WT感染组相比,TNF-α-/-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存活率均增加,但细胞ROS水平明显下降。(4)WT感染组肝脏与脾脏中性粒细胞中p-AKT(S473)水平均低于WT未感染组,TNF-α-/-感染组肝脏中性粒细胞中p-AKT(S473)水平低于WT感染组,脾脏中性粒细胞中p-AKT(S473)水平高于WT感染组。与WT感染组相比,WT未感染组p-4E-BP1(T37/4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感染组肝脏中性粒细胞中p-4E-BP1(T37/46)水平降低而脾脏中性粒细胞中p-4E-BP1(T37/4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对创伤弧菌血流感染后小鼠肝脏和脾脏中性粒细胞有不同影响,主要对肝脏中性粒细胞的募集、吞噬功能改变及mTOR信号强度有重要影响。

  • 标签: TNF-α 创伤弧菌 中性粒细胞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是一种革新的手术方式,为肝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但因其剩余肝脏体积不足常并发术后肝衰竭,导致病死率较高,所以其临床应用、手术方式、病例的选择等仍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探索促进ALPPS术后快速肝再生及其机制,适应证和禁忌证,适用范围等,还需要更多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病例来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 剩余肝脏体积 肝再生
  • 简介:摘要肝窦内皮细胞不仅是血液和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中介细胞,也是慢性肝损伤因素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重要肝非实质细胞。它主要通过与肝星状细胞、肝细胞、Kupffer细胞的相互作用和介导肝脏硬度、肝脏血管再生从而调控肝脏微循环,参与肝纤维化的发展。阐明这些机制,有助于探索肝纤维化治疗的新靶点和方案。

  • 标签: 肝窦内皮细胞 肝脏微环境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减压或间接减压联合腰髂固定治疗伴骶孔骨块占位和骶神经损伤Denis Ⅱ型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3月—2017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47例伴骨块突入骶孔和骶神经损伤Denis Ⅱ型骶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腰髂固定术。手术时间为伤后3~14 d,平均6 d。26例接受直接减压(直接减压组),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6.2±8.4)岁。21例接受间接减压(间接减压组),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38.7±9.8)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术后Mears影像学评估、末次随访Gibbons评分和Majeed功能评分,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33个月,平均16.7个月。直接减压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2.3±26.3)min、(512.1±29.4)ml;间接减压组分别为(129.3±25.1)min、(529.7±22.1)ml(P均>0.05)。患者骨折均愈合。根据Mears影像学评估,直接减压组解剖复位17例,复位满意9例;间接减压组解剖复位15例,复位满意6例(P>0.05)。末次随访时,直接减压组Gibbons评分[(1.2±0.3)分]低于间接减压组[(2.2±0.5)分],Majeed功能评分[(87.3±11.4)分]高于间接减压组[(68.5±16.7)分](P均<0.01)。直接减压组1例出现伤口深部感染,间接减压组1例因髂骨螺钉钉尾突出压迫皮肤出现压疮。结论对于伴骶孔骨块占位和骶神经损伤Denis Ⅱ型骶骨骨折,相比于间接减压,直接减压联合腰髂固定能获得更好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功能恢复。

  • 标签: 骶骨 减压术,外科 骨折固定术,内 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占位患者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42例临床护理措施及研究。方法:自本院肺部肿瘤科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肺占位患者中随机抽取 42例,均实施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给予适宜的临床护理配合,评价护理质量。结果: 42例患者中穿刺成功 42例,成功率为 100.00%,成功率理想。 4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分析,气胸 1例、咯血 0例、局部出血 1例,发生率为 4.76%,发生率较低。 结论:肺占位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给予科学的临床配合工作,可以有效对并发症进行控制,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肺占位 CT引导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 部 关节基本病变应用 CT 影像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 63 例患有颈 部 关节基本病变的患者,均实行 CT 影像检查,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 CT 影像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63 例 颈部 关节基本病变行 CT 检查影像表现为:关节肿胀有 14 例,关节破坏有 6 例,关节退行性病变有 26 例,关节强直有 13 例,关节脱位有 4 例。结论: CT 影像检查应用于 颈部 关节基本病变的患者检查,可以很好地观察到 颈部 关节的病变位置、病变性质以及关节的形态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影像资料。

  • 标签: CT 颈部 关节 颈部 关节基本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