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丹参冻干粉针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病毒性腹泻患者280例。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常规组两组,每组各1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药物与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丹参冻干粉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显示使用丹参冻干粉针患者总有效率92.2%,显著高于使用普通药物组患者84.3%(P<0.05);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显示治疗组患者腹泻、脱水发热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丹参冻干粉针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发挥清热燥湿,温阳化湿补虚作用。同时,可加快治疗速度,在短时间内发挥药效缩短病程,缓解病人症状减轻痛苦。

  • 标签: 丹参冻干粉针 病毒性腹泻 儿科 临床疗效与价值
  • 简介:目的对无锡市人群、动物及节肢类虫媒生物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情况,分析感染谱、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调查病例,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总抗体,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法进行病原学诊断。结果2010—2011年,共调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feverwiththrombocytopeniasyndrome,SYFS)疑似病例66例,疑似病例确诊阳性率为7.58%,确诊病例病死率为60.00%(3/5)。一般人群总抗体阳性率为0.23%(2/866);家畜类动物337只,抗体阳性率为2.08%,阳性率较高的动物为鹅(33.33%)、羊(6.76%)和鸡(0.67%);野生类动物115只,抗体阳性率为1.74%,阳性率较高的动物为鼠(2.13%)。节肢类虫媒生物中未发现核酸检测阳性者。结论初步确认新布尼亚病毒感染谱包括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包括轻症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该病可能为人畜共患病,可能宿主动物为鼠、羊和鸡;年龄偏大和生活在丘陵地区可能是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正布尼亚病毒属 病毒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乙肝病毒感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乙肝病毒检验的150例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方法(定义为对照组)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定义为研究组),对HBsAg、HBsAb、HBeAb、HBcAb、HBeAg等五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HBsAg、HBsAb、HBeAb、HBcAb、HBeAg等五项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五项指标指标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方面化学发光免疫法比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方法更具优势。

  • 标签: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检验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病毒载量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分娩新生儿进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脐血及外周血HBV-DNA含量,探讨母体血中HBV-DNA含量与婴儿感染HBV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和外周血血清中HBV-DNA含量,对比不同病毒载量及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孕妇分娩婴儿宫内感染情况。结果132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A组(高病毒载量组)60例,B组(低病毒载量组)72例,其中A组经抗病毒治疗为A1组37例,未治疗为A2组23例。所有孕妇分娩的婴儿中有14例脐带血HBV-DNA阳性,即宫内感染率为10.6%(14/132)。出生后7个月检测婴儿感染HBV者2例,即感染率为1.52%(2/132)。低病毒载量组无一例婴儿发生感染;宫内感染主要发生在高病毒载量组孕妇,发生率为23.3%(14/60);而经过抗病毒治疗的孕妇其新生儿感染乙肝的几率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结论HBsAg阳性孕妇随着血清HBV-DNA含量的升高宫内感染率随之增高,降低孕妇血中HBV-DNA含量可明显降低婴儿感染HBV几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 母婴传播 宫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问题。方法对98份产妇初乳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分5组,A组乳汁取自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的产妇,B组乳汁取自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产妇,C组乳汁取自仅HBeAb,HBcAb阳性产妇,D组乳汁取自HBVM全阴产妇作对照组。结果A组乳汁HBV-DNA阳性检出率高达90.6%,B组达34.1%,C组15.0%。结论A组类产妇应停止母乳喂养,B组和C组类产妇应结合血清HBVM和乳汁HBV-DNA检测结果酌情指导母乳喂养。

  • 标签: HBV携带产妇初乳 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进行规范化产检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乙肝病毒的具体类型分为大三阳组以及乙肝小三阳组,分别进行乙肝两对半以及PCR-HBV-DNA值的规范化检测,同时在各新生儿出生24h内进对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孕妇体内HBV-DNA基因拷贝值分娩。乙肝大三阳孕组显著高于乙肝小三阳组;在新生儿发生宫内感染率方面,大三阳组显著高于小三阳组;当乙肝大三阳孕妇体内HBV-DNA值超过105基因拷贝/m1时,其发生肝功能异常及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体内HBV-DNA值不足105基因拷贝/m1。结论携带乙肝大三阳病毒且其体内表现为高HBV-DNA值的孕妇,其孕期新生儿具有极大的宫内感染比例。应当加强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产检,对该类孕妇采取宫内阻断方式,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对于优生优育具有极大的价值。

  • 标签: 肝炎乙型 疾病传播 垂直 新生儿 感染
  • 简介:自2010年底中国猪流行性腹泻(PED)疫情暴发以来,该病持续在中国流行蔓延,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直至2014年春季中国部分猪场仍然发病严重。类似的情况是,自2013年4月美国报告首例流行性腹泻病例以来,该病在全美主要养猪区域不断蔓延,使美国养猪业损失严重,也将美国猪价推高到历史最高点。

  • 标签: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美国 母猪群 清除 控制 养猪生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慢病毒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研究。方法本实验共分为四组,即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的慢病毒感染复数(MOI)空白对照组MOI为0,三个实验组MOI值分别为5、10、50。每组将进行2种不同的感染方法,并于感染48h后观察慢病毒感染效果。结果当MOI值为0时均未见荧光。MOI值为5时,2种条件下均可见荧光,L+P组强于L组。MOI值为10时,2种感染条件下均可见较强荧光,L+P组更强,病毒感染率可达90%。MOI值为50时,感染率下降,出现细胞死亡现象,L+P培养条件下细胞死亡更明显。结论MOI值为10时,L+P组的感染效果最佳,感染率可达90%,能满足后续实验的需求。

  • 标签: 慢病毒载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多能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检验中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10月—2014年2月经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患者45例,均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探针法进行确证。并对这些患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与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CMIA)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可见,ELISA对HBV血清检测的准确性与CMIA对HBV血清检测的准确性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中,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均属于敏感性较强、准确性较高检测方法,若是要完全保证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检测的准确性,可在临床检验中将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联合应用,以便为临床诊治的效率提供可靠在保障。

  • 标签: 临床检验 乙型肝炎病毒 检测方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的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经对其做回顾性分析,找到最佳项目测试方案,并将其进行合理组合,针对肝病状态建立评估模型提高病毒性肝病诊断正确率。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对照组,再选择50名健康人群为观察组,对肝病筛选模型、慢性肝炎、肝硬化诊断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常规指标测试、诊断中,对照组正确率为95.6%,观察组为90.1%。在新指标诊断中,对照组所取得的正确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常规指标涉及于TP、ALB、A/G、GLO,能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其临床应用价值高。新指标的PA、LAP、ADA对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诊断有极高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生化检验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番石榴叶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番石榴叶治疗组,思密达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比较4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又以联合治疗组疗效最好(P<0.05)。结论番石榴叶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番石榴叶 思密达 小儿 轮状病毒肠炎
  • 简介:为建立鸭瘟病毒(DPV)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PCR技术扩增出DPVUL30基因中510bp的保守序列,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作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建立了DPV的SYBRGreen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5×101拷贝,与鸭细小病毒、鸭圆环病毒、小鹅瘟病毒、鸭肝炎病毒、鸭H9亚型流感病毒和鸭副粘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临床DPV的检测。

  • 标签: 鸭瘟病毒 UL30基因 SYBR Green I 荧光定量PCR
  • 简介:目的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proteinB1,HMGB-1)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43例GIST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IL-6、HMGB1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并分析3者的相关性.结果IL-6、HMGB1和Survivin在GIST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61±0.05)ng/ml,(3.54±0.74)ng/ml,(0.15±0.04)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32±0.03)ng/ml,(1.81±0.06)ng/ml,(0.07±0.02)ng/ml),43例GIST患者中IL-6、HMGB1及Survivin在良性组、潜在恶性组、恶性组中的表达水平呈逐渐增高,IL-6在各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55±0.02)ng/ml,(0.59±0.02)ng/ml,(0.64±0.03)ng/ml,HMGB1在各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82±0.55)ng/ml,(3.46±0.16)ng/ml,(4.00±0.61)ng/ml,Survivin在各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0±0.01)ng/ml,(0.15±0.02)ng/ml,(0.18±0.03)ng/ml,GIST患者IL-6与HMGB1表达呈正相关(r=0.699,P<0.05),IL-6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774,P<0.05),HMGB1和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5,P<0.05).结论IL-6、HMGB1及Survivin的高表达能够协同促进GIST的恶变和侵袭转移,检测这几个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GIST的良恶性及预测肿瘤的预后.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白细胞介素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凋亡抑制基因
  • 简介: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壁和腹腔脏器的损伤、病变,如胃肠破裂、肠癌、肝胆胰和子宫等严重疾患,往往需要进行腹部手术。每年,全世界都会进行大量的腹部手术。据统计,四川华西医院1996-2007年入院进行腹部肿瘤手术的患者高达18310例。在美国,每年约进行32万例的结肠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多处于抑制状态,直接影响患者营养的摄入和吸收,影响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护理工作量和医疗护理费用。据美国统计显示,每年用于护理术后肠麻痹的费用就高达7.5亿~10亿美元。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及预防术后并发症,一直受到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

  • 标签: 咀嚼口香糖 腹部手术 胃肠道功能 排气
  • 简介:在15±0.5℃条件下,向初始体质量为(21.00±2.00)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Selenka)体内注射400μL(质量浓度为1.2mg·mL-1)几种免疫增强剂(黄芪多糖、枸杞多糖、黄柏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党参提取物、菊粉、天蚕素、神曲提取物、山楂提取物),第1、3、5d时测定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第5d时制作前肠组织切片,研究不同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射免疫增强剂后第3d,菊粉组仿刺参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达15.16μg·g-1·min-1,与对照组7.07μg·g-1·min-1差异显著(P<0.05),而黄柏提取物抑制了蛋白酶活性;神曲组淀粉酶活性达72.57U·dl-1,与对照组(53.2U·dl-1)差异显著(P<0.05);菊粉和山楂提取物对仿刺参肠道纤维素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黄芪多糖组褐藻酸酶活性最高,达2.06μg·g-1·min-1,其次是菊粉组。在养殖试验期间淀粉酶比活力变化趋势较稳定,纤维素酶次之,褐藻酸酶和蛋白酶变化幅度较大。各种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黄柏、苦参提取物损伤了组织结构,而黄芪多糖、菊粉等促进了细胞分泌。

  • 标签: 免疫增强剂 仿刺参 消化酶 肠道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住院患者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中肠道准备中清洁的效果。方法选择121例消化内科住院行内窥镜下息肉切除术的60-80岁老年患者,入组以先后顺序登记,观察组62例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59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服药后规定时间内肠道准备完成情况、肠道清洁度及耐受性。结果观察组规定时间肠道准备完成率及肠道清洁度耐受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对住院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老年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进行肠道准备,可提高老年患者对肠道准备的依从性,从而提高肠道清洁度,达到顺利切除肠道息肉治疗的目的。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老年患者 肠道息肉 肠道清洁度
  • 简介:目的:探讨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EPHX1)A415G基因多态性与胃肠道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维普、万方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5月,收集关于EPHX1A415G基因多态性与胃肠道肿瘤易感性的研究。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最终纳入18篇文献,包括585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和8710例对照人群。纳入的结果在GGvs.AA、GAvs.AA、GG/GAvs.AA和GGvs.GA/AA基因型的比较模型中均无异质性。各遗传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EPHX1A415G基因多态性与胃肠道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GGvs.AA:OR=1.063,95%CI:0.888~1.273;GAvs.AA:OR=0.935,95%CI:0.867~1.009;GG/GAvs.AA:OR=0.948,95%CI:0.882~1.020;GGvs.GA/AA:OR=1.091,95%CI:0.913~1.304]。结论EPHX1A415G基因多态性与胃肠道肿瘤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 基因多态性 胃肠道肿瘤 META分析 Microsomal EPOXIDE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岛地区住院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既往抗病毒治疗情况。方法调查和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青岛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855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抗病毒药物应用史及与患者其他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有既往抗病毒治疗史患者共260例(30.4%),其中曾应用ADV者100例(38.5%),LAM103例(39.6%),IFN105例(40.4%),曾应用多种核苷(酸)类似物的患者60例(23.1%),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的36例(13.4%)。既往抗病毒治疗史与患者有较长患病史有关(P=0.002),而与其诊断、性别、年龄、家族聚集发病史、HBeAg特征等因素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青岛地区1/3的住院慢性HBV感染患者有既往抗病毒治疗史,且以LAM和ADV为主,既往抗病毒治疗史与患者有较长患病史有关,临床医生需详细询问既往抗病毒治疗史,以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类似物 治疗 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