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恶性黑色淋巴转移终末期患儿在住院期间给予安宁疗护实践,通过使用安宁疗护技术使其患儿的疼痛得到缓解、心理支持及精神抚慰,优化护理流程。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安宁疗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的MRI影像诊断。方法:回顾分析自2018年12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手术病理确诊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患者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MRI影像检查,临床表现根据肿瘤所在位置不同而发生改变,分析患者影像学特点、病理结果以及手术治疗情况等,提高影像学对疾病诊断和鉴别能力。结果:手术病理诊断恶性黑色4例,偏良性黑色2例;经MRI检查后表现为特征性团块状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结论:利用MRI对其黑色进行诊断,其疾病具有特征性,能够提高术后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原发性黑色素瘤 MRI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的MRI影像诊断。方法:回顾分析自2018年12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手术病理确诊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MRI影像检查,临床表现根据肿瘤所在位置不同而发生改变,分析患者影像学特点、病理结果以及手术治疗情况等,提高影像学对疾病诊断和鉴别能力。结果:手术病理诊断恶性黑色22例,偏良性黑色14例;经MRI检查后表现为特征性团块状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结论:利用MRI对其黑色进行诊断,其疾病具有特征性,能够提高术后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原发性黑色素瘤 MRI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黑色患者放疗期间皮肤护理方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择58例黑色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继续采用皮肤护理,比较皮肤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的皮肤护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干燥脱屑+皮肤感染+皮肤红斑)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一般)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黑色患者放疗期间对其进行科学的皮肤护理,可以提高皮肤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皮肤护理 黑色素瘤患者放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中的弹性评分法及应变率比值法在脉络膜黑色与脉络膜血管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6年7至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脉络膜黑色患者25例(25只眼)[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48±12)岁]及同期就诊的脉络膜血管患者25例(25只眼)[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37±13)岁]。对脉络膜黑色、血管患者患眼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利用5分法对病变组织的硬度进行弹性评分,并测算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应变率比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脉络膜黑色与脉络膜血管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差异。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两种方法在脉络膜黑色与脉络膜血管鉴别诊断中的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脉络膜黑色患者的弹性评分为2、3、4、5分者分别为3、8、13、1例,脉络膜血管患者的弹性评分为2、3分者分别为18、7例。脉络膜黑色弹性评分高于脉络膜血管弹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8±0.77)分与(2.28±0.46)分比较;t=6.694,P<0.01]。脉络膜黑色及脉络膜血管应变率比值分别为42.97±15.83及12.21±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92,P<0.01)。以弹性评分3分作为脉络膜黑色与脉络膜血管鉴别诊断的弹性评分法临界点,弹性评分法的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72.0%,AUC为0.80(95%可信区间:0.663~0.900,P<0.01);以21.67作为脉络膜黑色与脉络膜血管鉴别诊断的应变率比值临界点,应变率比值法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92.0%,AUC为0.92(95%可信区间:0.808~0.978,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脉络膜黑色与脉络膜血管的鉴别诊断中可发挥一定作用,其中应变率比值法鉴别诊断价值高于弹性评分法。(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76-680)

  • 标签: 脉络膜肿瘤 黑色素瘤 血管瘤 诊断,鉴别 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葡萄膜黑色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准确的诊断对葡萄膜黑色患者的正确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细针穿刺(FNA)活检越来越多地用于眼内肿瘤的评估。现简要介绍FNA技术,阐明FNA诊断葡萄膜黑色的细胞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讨论葡萄膜黑色的预后因素。

  • 标签: 葡萄膜黑色素瘤 细针穿刺活检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葡萄膜黑色是成年人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巩膜敷贴放射治疗是葡萄膜黑色临床保留眼球的主要治疗方式,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但放疗后肿瘤退行反应异质性明显。有研究提出巩膜敷贴放疗后肿瘤退行速度可作为巩膜敷贴放射治疗预后因素,退行速度越快预后越差。一些学者研究发现,肿瘤初始高度、3号染色体单体化、GEP分型与巩膜敷贴放疗后葡萄膜黑色肿瘤退行速度密切相关。(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66-70)

  • 标签: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黑色相关抗原C2(MAGE-C2)在乳腺正常组织、良性病变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表达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乳腺正常组织、6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60例乳腺癌组织中MAGE-C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干预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后,采用RT-PCR法检测MAGE-C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AGE-C2 mRNA阳性表达率为61.7%(37/60),MAGE-C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8.3%(35/60),乳腺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中未见MAGE-C2 mRNA及蛋白的表达。MAGE-C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脉管栓有关(均P<0.05)。MAGE-C2蛋白表达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低于MAGE-C2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χ2=4.467,P=0.03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R=4.715,P=0.004)、淋巴结转移(HR=3.827,P=0.023)和MAGE-C2蛋白表达(HR=4.229,P=0.026)是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照组和TSA组乳腺癌细胞中未见MAGE-C2 mRNA表达,5-aza-CdR组乳腺癌细胞中可见MAGE-C2 mRNA表达(MCF-7细胞为0.2914±0.0274,MDA-MB-231细胞为0.4808±0.0288),联合应用5-aza-CdR和TSA可使乳腺癌细胞中MAGE-C2 mRNA表达进一步增加(MCF-7细胞为1.0357±0.0644,MDA-MB-231细胞为1.6013±0.0675)。结论MAGE-C2是肿瘤特异性抗原,其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可能是调控MAGE-C2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

  • 标签: 乳腺肿瘤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C2 5-氮杂-2′-脱氧胞苷 曲古抑菌素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icroRNA-135a/b(miR-135a/b)对葡萄膜黑色(UM)细胞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研究。采用定量RT-PCR检测UM标本和癌旁组织中miR-135a/b的表达水平。将miRNA模拟物转染入UM细胞(M23和SP6.5)过表达miR-135a/b,转染无义序列作为对照组(NC)。利用小RNA干扰技术和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感染技术分别下调和上调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以无义小干扰RNA(siNC)和插入无义序列的慢病毒载体(Lv-NC)作为阴性对照。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用于鉴定miR-135a/b的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定量RT-PCR结果显示miR-135a/b在UM组织较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iR-135a:t=6.38,P=0.003;miR-135b:t=23.26,P<0.001)。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miR-135a/b过表达M23和SP6.5细胞迁移距离减小(miR-135a:t=36.01、8.98,均P<0.01;miR-135b:t=27.53、10.51,均P<0.01)且迁移细胞数量减少(miR-135a:t=7.04、7.02,均P<0.01;miR-135b:t=5.01、7.32,均P<0.01)。双萤光素酶实验证实,miR-135a/b能够明显抑制SIRT1野生组萤光素酶的荧光值(miR-135a:t=2.88,P=0.028;miR-135b:t=4.99,P=0.003);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过表达miR-135a/b的M23和SP6.5细胞中SIRT1的蛋白水平下调(miR-135a:t=9.93、4.13,均P<0.01;miR-135b:t=4.66、6.20,均P<0.01)。siSIRT1转染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siRNC组相比,M23和SP6.5细胞中下调SIRT1蛋白水平后细胞的迁移距离减小(siSIRT1-I:t=13.88、11.78,均P<0.01;siSIRT1-II:t=31.20、6.27,均P<0.01)且迁移细胞数量减少(siSIRT1-I:t=7.57、4.66,均P<0.01;siSIRT1-II:t=5.58、3.25,均P<0.05)。M23和SP6.5细胞中上调SIRT1蛋白水平同时过表达miR-135a/b,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细胞的迁移数量较仅过表达miR-135a/b升高(miR-135a+Lv-SIRT1:t=4.10、2.75,均P<0.05;miR-135b+Lv-SIRT1:t=2.99、2.49,均P<0.05)。结论:miR-135a/b在UM中明显下调且通过靶向结合SIRT1 mRNA 3'非翻译区抑制UM细胞的迁移,提示miR-135a/b-SIRT1信号轴在UM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microRNA-135a microRNA-135b SIRT1 细胞迁移
  • 简介:摘要葡萄膜黑色(UM)是眼内侵袭性强且致命的肿瘤。由于UM及其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导致缺乏早期预防和治疗转移的策略。单细胞测序技术通过在单个细胞层面进行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的分析,为破译肿瘤内异质性和微环境的复杂性提供了关键的视角。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有助于寻找预后相关的分子指标和治疗靶点,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但单细胞测序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样本要求高、测序花费昂贵和耗时长等。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完善和分析方法的更新,这些缺点可被逐步解决,未来终将攻克这一罕见肿瘤,实现UM患者长期生存的目标。

  • 标签: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肿瘤微环境 转录组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葡萄膜黑色(UM)患者巩膜外敷贴放射治疗(PRT)的不同临床反应模式以及治疗失败后行二期眼球摘除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2011年3月至2017年9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并接受125I巩膜外PRT的465例UM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17例,女性248例;年龄(46.7±12.1)岁。均为单眼。二期眼球摘除原因包括局部肿瘤治疗失败、青光眼、巩膜坏死和患者要求等。肿瘤分级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分级标准。依据文献标准将PRT后肿瘤反应模式分为消退型、增长型、稳定型、其他型。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观察肿瘤变化情况。465例患者中,有3次及以上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I)检查完整随访记录245例。治疗前患者年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肿瘤厚度及最大基底直径比较行t检验;患者性别、肿瘤AJCC T分级、是否累及睫状体、是否存在视网膜下液、视盘侵犯、玻璃体积血以及体形状、位置等因素比较行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预估PRT后二期眼球摘除的累积概率;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评价肿瘤特征与PRT后二期眼球摘除的关系。结果465例患者中,随访期间行二期眼球摘除(保眼失败)78例(16.8%,78/465 ),其中1、3、5年眼球摘除率分别为5.4%、9.3%、17.1%;保眼成功387例(83.2%,387/465)。与保眼成功者比较,保眼失败者肿瘤最大基底直径更大,肿瘤不规则状及弥散状形态百分比、肿瘤累及黄斑百分比、AJCC T分级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有3次及以上完整CDI检查记录的245例患者中,消退型、稳定型、增长型、其他型分别为115、76、27、27例。增长型、其他型患者肿瘤厚度明显小于消退型、稳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增长型患者保眼失败率明显高于消退型、稳定型、其他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基底直径(HR=1.19 )、肿瘤厚度(HR=1.08)、AJCC T分级(HR=1.90)、增长型反应模式(相对于消退型反应模式)(HR=4.20)与保眼失败相关(P<0.05 )。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基底直径(HR=1.24 )、增长型反应模式(相对于消退型反应模式)(HR=4.59)仍与保眼失败相关(P<0.05 )。结论PRT后增长型、其他型反应模式UM患者治疗前的肿瘤厚度更小;肿瘤最大基底直径、增长型反应模式是PRT失败后进行二期眼球摘除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巩膜外敷贴放射治疗 反应模式 二期眼球摘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黑色相关抗原C2(MAGE-C2)在乳腺正常组织、良性病变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表达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乳腺正常组织、6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60例乳腺癌组织中MAGE-C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干预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后,采用RT-PCR法检测MAGE-C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AGE-C2 mRNA阳性表达率为61.7%(37/60),MAGE-C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8.3%(35/60),乳腺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中未见MAGE-C2 mRNA及蛋白的表达。MAGE-C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脉管栓有关(均P<0.05)。MAGE-C2蛋白表达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低于MAGE-C2蛋白表达阴性的患者(χ2=4.467,P=0.03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R=4.715,P=0.004)、淋巴结转移(HR=3.827,P=0.023)和MAGE-C2蛋白表达(HR=4.229,P=0.026)是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照组和TSA组乳腺癌细胞中未见MAGE-C2 mRNA表达,5-aza-CdR组乳腺癌细胞中可见MAGE-C2 mRNA表达(MCF-7细胞为0.2914±0.0274,MDA-MB-231细胞为0.4808±0.0288),联合应用5-aza-CdR和TSA可使乳腺癌细胞中MAGE-C2 mRNA表达进一步增加(MCF-7细胞为1.0357±0.0644,MDA-MB-231细胞为1.6013±0.0675)。结论MAGE-C2是肿瘤特异性抗原,其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可能是调控MAGE-C2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

  • 标签: 乳腺肿瘤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C2 5-氮杂-2′-脱氧胞苷 曲古抑菌素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葡萄膜黑色(UM)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4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UM的1 166例患者的人口基线特征资料和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眼球摘除情况及转移率、病死率等预后情况进行追踪随访,运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各临床特征与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 166例UM患者中男性598例,女性568例,确诊年龄为(47.6±12.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治疗包括巩膜外敷贴治疗(881例,75.6%)、局部肿瘤切除(38例,3.3%)、激光治疗(115例,9.9%)和眼球摘除术(119例,10.2%)。在881例接受初次敷贴治疗的患者中,有120例患者在治疗后接受了眼球摘除术。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UM患者5年和10年转移率分别为18.5%和26.8%,黑色相关病死率分别为13.6%和22.2%;Log-rank检验提示,患者年龄(χ²=5.01)、性别(χ²=7.19)以及肿瘤分级(χ²=49.11)、肿瘤形状(χ²=34.73)、肿瘤位置(χ²=18.60)、肿瘤组织病理学分型(χ²=8.07)和有无视网膜下液(χ²=15.71)、睫状体是否累及(χ²=19.72)是患者总生存的影响因素(均P<0.05)。而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T2、T3、T4期患者(与T1期相比HR=4.41、6.82、10.49)、存在视网膜下液(HR=1.98)、睫状体受累(HR=1.79)、男性(HR=1.53)、年龄大于53岁(HR=1.83)是肿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中国UM患者发病年龄更年轻,无色素肿瘤占比低。T分期级别高、存在视网膜下液、睫状体受累、年龄大于53岁以及男性为UM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预后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葡萄膜黑色作为成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转移后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二代测序技术在研究疾病遗传特征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从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角度出发,概括了二代测序技术应用下葡萄膜黑色致病相关的基因组变异,表观基因组调控机制变化和转录组水平上肿瘤免疫特征,尤其从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基因突变和DNA甲基化水平改变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葡萄膜肿瘤 黑色素瘤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表观基因组学 DNA拷贝数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lncRNA-miRNA-mRNA的内源竞争RNA(ceRNA)网络,筛选与葡萄膜黑色(UM)生存预后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以生物信息学为手段,通过疾病预后相关分析,LncRNA亚细胞定位检索,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筛选lncRNA表达数据集。通过mircode数据库和targetscan数据库找到lncRNAs对应的靶microRNA(miRNA),Venn分析筛选出共同的与UM预后相关的miRNA。在多个数据库中同时检索,筛选出共同的miRNA-mRNA。通过KEGG富集与lncRNA-miRNA-mRNA网络可视化,最终确定出与UM生存预后相关的候选lncRNA。结果:在对lncRNA的下游靶miRNA及功能基因的预测中,鉴定出了630对候选miRNA-mRNA。通过ceRNA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筛选出了9个可能发挥ceRNA功能的lncRNA。KEGG分析得到lncRNA的下游调控基因主要富集在参与肿瘤病理进程的信号通路中。SHNG6可能通过调控has-miR-214-5p、has-miR-214-3p、has-miR-let-7b-5p、has-miR-let-7c-3p等miRNAs,调节下游的功能基因BAX、IGF1R、KRAS、PIK3R1、PDGFD等。结论:lncRNAs通过ceRNAs机制,调控一系列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致癌基因的表达,影响UM的预后及治疗,SHNG6、LINC01278等lncRNAs可能在其发生发展、迁移及侵袭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 标签: 葡萄膜黑色素瘤 长链非编码RNA 内源竞争R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黑色分化相关蛋白-5(MDA5)抗体阳性的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IIM患者共194例,其中抗MDA5抗体阳性组29例,抗MDA5抗体阴性组16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结果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DM特异性皮疹发生率高且皮疹为最常见首发症状,肌肉症状轻,易出现发热、关节炎、口腔溃疡、体质量下降,患者全部合并肺间质病变(ILD)。与抗MDA5抗体阴性组相比,抗MDA5抗体阳性组患者白细胞计数[7.59(5.61,9.89)×109/L和4.07(3.17,5.50)×109/L,Z=-5.05,P<0.001]、血小板计数[249.00(200.00,302.00)×109/L和205.00(178.00,244.00)×109/L,Z=-2.59,P=0.010]、淋巴细胞计数(LY)[1.34(0.85,1.94)×109/L和0.64(0.40,0.83)×109/L,Z=-5.78,P<0.001]、肌酸激酶(CK)[558.00(72.00,2 959.00)U/L和64.00(35.00,149.50)U/L,Z=-3.97,P<0.001]、CK-MB[38.00(17.00,127.00)U/L和16.00(14.00,25.00)U/L,Z=-3.84,P<0.001]、肌红蛋白(MYO)[243.65(60.50,829.83)ng/ml和34.55(21.00,104.23)ng/ml,Z=-3.98,P<0.001]、肌钙蛋白T(TnT)[0.09(0.03,0.44)ng/ml和0.02(0.01,0.04)ng/ml,Z=-4.17,P<0.001]、白蛋白[34.00(30.00,38.00)g/L和31.00(26.50,36.00)g/L,Z=-2.68,P=0.007]、CD4+ T细胞[498.00(276.00,752.00)/μl和259.50(179.00,498.25)/μl,Z=-2.79,P=0.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9.00(36.13,42.00)mmHg和35.35(31.30,38.88)mmHg,Z=-3.75,P<0.001]、血氧分压(PaO2)[82.00(71.90,90.20)mmHg和73.25(64.30,84.05)mmHg,Z=-2.08,P=0.037]、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6.50%(95.05%,97.30%)和95.80%(93.70%,96.55%),Z=-2.11,P=0.035]、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63±21)%和(52±14)%,t=0.96,P=0.006]显著减低,尿蛋白定量(24 h)[260.50(172.25,401.25)g和331.00(252.75,666.25)g,Z=-2.18,P=0.029]、ALT[40.00(21.00,83.00)U/L和56.00(40.00,107.50)U/L,Z=-2.27,P=0.023]、谷氨酰转肽酶(GGT)[22.50(15.00,42.00)U/L和57.00(38.00,101.50)U/L,Z=-4.98,P<0.001]、D-二聚体[850.00(485.00,1 799.50)μg/ml和1 346.00(896.50,2 527.00)μg/ml,Z=-2.55,P=0.011]、免疫球蛋白(Ig)E[60.00(25.60,147.50)U/ml和173.00(68.25,471.50)U/ml,Z=-3.06,P=0.002]、补体C4[20.25(16.68,25.03)mg/L和23.60(20.20,28.35)mg/L,Z=-2.38,P=0.017]、铁蛋白[228.01(115.40,513.36)ng/ml和1 636.39(851.80,3 888.82)ng/ml,Z=-6.01,P<0.001]、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365.00(180.25,1 018.75)U/ml和788.00(406.00,13 64.00)U/ml,Z=-2.10,P=0.035]较高。抗MDA5抗体阳性组病死率高[8.5%(14/165)和34.5%(10/29),χ2=13.07,P<0.001],应用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32.7%(54/165)和65.5%(19/29),χ2=11.30,P=0.001]和激素冲击[4.8%(86/165)和27.6%(8/29),χ2=13.98,P<0.001]更多。将抗MDA5抗体阳性组患者分为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病(RP-ILD)组(48.3%,14/29)和慢性间质性肺病(C-ILD)组(51.7%,15/29)。与C-ILD组相比,RP-ILD组起病年龄、CRP、蛋白铁、IgE、抗Ro-52抗体阳性率更高,白蛋白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提示起病年龄大[HR值(95%CI)=1.154(1.069,1.246),P<0.001]、男性[HR值(95%CI)=6.383(1.038,39.242),P=0.045]、抗MDA5抗体阳性[HR值(95%CI)=17.180(2.900,101.766),P=0.002]、LY减低[HR值(95%CI)=0.083(0.008,0.817),P=0.033]、血清铁蛋白升高[HR值(95%CI)=1.001(1.000,1.001),P=0.016]、D-二聚体升高[HR值(95%CI)=1.000(1.000,1.001),P=0.004]及合并肿瘤[HR值(95%CI)=11.849(1.978,70.970),P=0.007]是IIM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起病年龄大[OR值(95%CI)=1.090(1.005,1.183),P=0.038]、铁蛋白升高[OR值(95% CI)=1.001(1.000,1.001),P=0.022]、白蛋白降低[OR值(95% CI)=0.818(0.696,0.963),P=0.016]可能是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发生RP-ILD的危险因素。结论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皮肌炎典型皮肤损害多见,肌肉症状轻,合并ILD比例高,预后差,需要密切监测疾病活动,探讨治疗方案。

  • 标签: 皮肌炎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肺疾病,间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黑色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DM患者2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MDA5抗体是否阳性分为抗MDA5抗体阳性组(34例)和抗MDA5抗体阴性组18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抗MDA5抗体阳性组的皮肤溃疡发生率[20.6%(7/34)和9.0% (17/189),χ2=4.03,P=0.045]、抗Ro52抗体阳性率[61.8%(21/34)和21.2%(40/189),χ2=23.90,P<0.001]、间质性肺疾病(ILD)[91.2%(31/34)和38.6%(73/189),χ2=31.98,P<0.001]及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疾病(RP-ILD)发生率[67.6%(23/34)和5.3%(10/189),χ2=88.87,P<0.001]、D-二聚体[1.87(1.23,2.56)μg/ml和1.15(0.59,1.29)μg/ml,χ2=4.68,P<0.001]、血清铁蛋白水平[931.65(579.12,1 160.43)ng/ml和507.40(200.40,588.55)ng/ml,χ2=5.60,P<0.001]均高于抗MDA5抗体阴性组,而肌酸激酶(CK)水平显著低于抗MDA5抗体阴性组[85.50(61.25,1 55.00)U/L和263.00(66.50,1 111.14)U/L,χ2=3.08,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Ro52抗体阳性[OR(95%CI)=5.027(1.632,15.483),P=0.005]、D-二聚体水平升高[OR(95%CI)=1.665(1.124,2.466),P=0.011]、发生ILD[OR(95%CI)=10.071(2.061,49.207),P=0.004]及RP-ILD[OR(95%CI)=10.910(3.294,36.134),P<0.001]是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抗Ro52抗体、D-二聚体、ILD及RP-ILD的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03(0.615,0.791)、0.752(0.661,0.843)、0.763(0.703,0.822)、0.812(0.730,0.893)](P均<0.001),预测抗MDA5抗体阳性DM的价值均较高。结论抗Ro52抗体阳性、D-二聚体水平升高、发生ILD及RP-ILD是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均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 标签: 皮肌炎 危险因素 诊断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 简介:口腔黏膜发生恶性黑色临床少见,本文报告1例上下颌牙龈同时发生恶性黑色并进行了相关文献复习。对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的病因、各种冶疗方法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讨论。认为包括原发灶令冻手术以及免疫治疗等的综合治疗应是目前提倡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口腔黏膜 治疗 上下颌牙龈恶性黑色素瘤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黑色分化相关蛋白5(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DM)合并纵隔气肿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或不合并纵隔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国内外文献并与之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分析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纵隔气肿的危险因素。结果该院共收治有12例抗MDA5抗体阳性DM不合并纵隔气肿者,1例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纵隔气肿者,结合文献复习资料详细的16例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纵隔气肿者,2组间比较,纵隔气肿组血清铁蛋白(SF)水平[991.6(548.5,2875.1)ng/ml与355(143.5,395)ng/ml,Z=-2.506,P=0.012]、快速进展性肺间质病变(RPILD)发生率(76.5%与16.7%,χ2=10.076,P=0.002)高于非纵隔气肿组。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并未发现男性[OR=0.192,95%CI(0.009,4.125),P=0.291]、SF[OR=1.002,95%CI(0.998,1.006),P=0.279)、RPILD(OR=0.084,95%CI(0.003,2.178),P=0.136)、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OR=0.258,95%CI(0.009,7.419),P=0.429]是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纵隔气肿的危险因素。结论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中,SF水平高、肺间质病变进展迅速的患者易合并纵隔气肿。

  • 标签: 皮肌炎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抗体 纵隔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