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临床上脊椎错位,包括微小错位(称错缝),产生的病机——神经血管障碍,介入各科的病率很高;目前又被医界所忽视,误诊误治率极高的疾病,定名为“脊障”;因此,椎动脉型的颈椎病的关键也是查找“脊障”。查找“脊障”在病因学上是一大发现.并诱发治疗学上的一场大革命。韦以宗教授从全新角度诊治“脊障”的途径,是一个大突破、大飞跃、各科大横向的联系;在临床上有独特的疗效,是中国整脊治疗模式的丰富发展,是治疗学上的一大进步。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床体 脊椎错位 血管障碍 误诊误治 整脊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74例采用定位旋转复位,抖动展筋,穴位弹拨,使酸、麻、肿、胀的感觉顺经传递。中频治疗促进血液循环,松解软组织粘连;对照组87例采用单纯推拿治疗。结果:通过两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显效143例(82.18%),有效26例(14.94%)无效5例(2.87%)总有效率169例(97.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起效快且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综合治疗 中医学 发病率
  • 简介: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临床上以头晕为主的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单纯或合并有椎动脉刺激的颈椎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神经根型而位居颈椎病分型的第二位。有人统计,约7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且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发现,椎间失稳的发生,尤其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我们采用以颈椎定点旋牵复位手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病历完整的173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椎间失稳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 治疗 X线检查 旋牵复位
  • 简介:目的:对比针刀与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以临床症状定位,触诊定位以及影像学定位的三步神经定位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灶进行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对颈椎横突部阳性反应点,关节突阳性反应点为主要治疗点。同时与针刺治疗作对照。结果:针刀组80例中痊愈38例,显效3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7.5%,疗效优于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结合三步神经定位法能使针刀微治疗更加精确,对疼痛的改善优于针刺疗效显著,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针刀治疗 微创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疗法 中医治疗
  • 简介:颈脊源性血压异常症(CervicogenicBloodPressureAbnormality)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写,是在参考既往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近十年来研究的新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编写的。现将本《指南》编写的几个关键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诊疗指南 异常症 编写 血压 源性
  • 简介:目的:观察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镇眩作用及即时效应。方法:将202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组(94例)。实验组用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治疗,对照组用静滴麦普宁针治疗。观察第一次手法治疗前后即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左右两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f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及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j)值,并分别于治疗后1、2、3、4……10天对眩晕程度进行评分,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二组镇眩效果:实验组显效92例(85.19%);对照组显效58例(61.70%);二组综合疗效:实验组:治愈82例(75.93%):对照组:治愈50例(53.19%)。经统计学处理,显著性差异(P〈0.01)。即时效应:经手法治疗后,VA及BA的Vpeak和Vmin值明显增加(P〈0.01),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VA、BA的PI和RI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能使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椎一基底动脉管舒缩弹性好转,明显改善脑部血供,从而达到镇眩作用。

  • 标签: 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推拿 镇眩作用 即时效应 临床观察
  • 简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发病率虽低,但确较难处理的一种疾病。我们近年来应用中医微疗法结合中医整脊技术,对本病进了临床研究,结果取得满意疗效。材料与方法:本文介绍了符合诊断标准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36例,经用中医微针刀疗法对病变部位的压痛点,横突后结节,小关节囊进行闭合性松解,然后应用中医整脊技术对病变椎体进行整脊复位,恢复颈椎的力平衡,使颈椎达到新的力学平衡,结果:治疗36例有效32例,有效率93%以上。结论:颈椎的劳损致颈椎肌肉产生异常运动,横式应力环境的改变,使颈屈发生改变,产生力学平衡失调,是产生交感神经颈椎病的主要原因。应用中医微疗法加中医整脊技术,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中医微创 中医整脊
  • 简介:舒张指揉法是我科前主任沈健群老师创建的,是一组采用一指禅推、四指平推、滚法、摩法、提拿、点按、揉法、抹法、扫散法的复合推拿手法。为了探讨舒张指揉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价值,笔者对8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行舒张指揉法加电脑间隙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则使用电脑间隙牵引配合药物治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观察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揉法 对照组 椎动脉型颈椎病 牵引治疗 观察 临床运用
  • 简介:颈椎病与血压异常的关系已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并且在医学界得到承认。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颈椎外伤、劳损、退变等原因使颈椎间组织失稳或错位,颈部软组织痉挛,炎症,松弛直接或间接导致脊神经节和椎旁交感神经受激惹血管舒缩,颈动脉窦受刺激,椎动脉受压、扭曲而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脑干血供减少,血管调节中枢受影响,也可使外周血管舒缩失调,从而引起血压异常。临床治疗时应与原发性高血压相鉴别,临床表现较为复杂,高血压持续时间长,治疗困难,疗效不巩固并且药物副作用较大。我们应用中医整脊手法结合针刀松解治疗该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高血压 整脊手法 小针刀
  • 简介:目的:观察以宗四维牵引调曲法和中医微松解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骨空针、针刀、巨钩针、松筋针等针具行腰椎管内管外松解软组织达到筋柔,以宗四维牵引调曲和整脊骨法等整脊综合疗法使骨正,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5%,其中临床治愈30%。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是节段性的、动态的狭窄,通过中医微针法松解椎管内外软组织和四维牵引调曲为主治疗是可以治愈本病的,且效果非常满意。

  • 标签: 以宗四维悬吊牵引法 调曲法 整脊骨法 中医微创松解针法技术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2004年11月,一位50岁的赵姓妇女,不能行走已半年。在北京多家医院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均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不愿手术,后经朋友介绍,来到北京光明骨伤医院。此时患者双下肢关节不能活动,只有Ⅰ级肌力,也不能大小便,留着导尿管。在该院用非手术的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1周后病人能自排大小便,拔去导尿管,下肢也能活动了;2周后双下肢已能抬起,第3周开始在搀扶下步行,第4周自己可拄双拐走路。在该院治疗的一些病人目睹了该患者的迅速康复,都惊叹四维牵引调曲法的疗效。

  • 标签: 韦以宗 人体腰曲 四维调曲法 腰椎管狭窄症 中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