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微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微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3型股骨远端骨折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10~150分钟,平均125分钟;术中出血量400~600ml,平均480ml.术后伤口无感染、皮肤坏死发生,均Ⅰ期愈合.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X线显示平均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事件发生.22例患者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患者末次随访时,2例开放性骨缺损患者关节僵硬(0~50°),其他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2~120°.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优9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采用微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能较好的暴露骨折,达到骨折内固定的坚强固定,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微操作减少了软组织并发症,利于骨折愈合.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C3型骨折 微创 双钢板固定
  • 简介:设计一款双波长无血红蛋白浓度监测仪,可实时监测人体血红蛋白浓度。总体设计分为软硬件设计及算法研究。软硬件设计采用STM32F407作为主控芯片,选择MAX30100作为传感器,使用LCD液晶屏显示实时波形,使用SD卡进行数据存储。算法研究主要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对脉搏波进行滤波处理,采用PCA算法和RELIEF算法相结合对提取的27个时域特征参数筛选筛选出12个特征参数,利用PLS建立血红蛋白模型。本次研究中,选择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的艾康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MissionHB便携式血红蛋白分析仪作为对照仪器。同时,随机选择31名志愿者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对31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系数为0.728,均方差为0.9416g/dL。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波长血红蛋白检测模型对血红蛋白浓度检测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依据,对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红蛋白 双波长 RELIEFF PCA 希尔伯特-黄变换
  • 简介:近年来慢性肝病的无评估诊断取得很大进展,研究发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的肝脏硬度值与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相关。磁共振弹性成像作为一种不断更新发展的新技术,可定量检测组织的机械特性,在慢性肝病的肝脏弹性硬度检测方面诊断价值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文章就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原理、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评估、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价、预测门静脉高压胃食管静脉曲张、肝脏肿瘤的无评估及磁共振弹性成像的优缺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弹性成像 肝硬度 肝硬化 肝纤维化 肝细胞癌
  • 简介:膝关节摆动(VAG)信号是膝关节在做屈伸运动时由于接触摩擦产生的振动信号,它能够反映髌骨软化症、半月板损伤和交叉韧带损伤等膝关节损伤疾病的特征与状态。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文献对膝关节摆动信号的研究方法,包括信号的预处理方法、特征提取方法和分类方法几个方面。无膝关节摆动信号的检测与分析,对于膝关节损伤疾病的无检测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正逐步得到临床医学的重视。最后分析了对于膝关节摆动信号研究还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膝关节摆动信号 时频分析 分类器 统计分析 非线性分析
  • 简介:介绍一种新型无可延长假体的延长结构,并对延长结构做应力分析和优化。利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PTC公司,美国)建立具有不同规格延长结构的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得出优化的延长结构,并用物理实验验证。研究表明,延长结构的最大负载能力主要取决于聚缩醛(polyoxymethylene,POM)材料制成的限动管,仿真与物理实验结果所呈现的不同规格延长结构的静态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于本研究的多种延长结构来说,移动管凸起的外径φ为19mm、凸起角度γ为15°至45°之间最佳。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延长结构设计原则以及分析与验证结果,为新型无可延长假体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无创 可延长假体 延长结构 有限元分析 聚缩醛
  • 简介:目的比较三种微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范围。方法从2009年2月~2012年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病人301例,采用三种方法治疗,经皮椎间盘切吸术(APLD)组(A组)97例,椎间盘镜术(MED)组(B组)103例,经皮穿刺三氧消融术(O3)组(C组)101例,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经皮椎间盘切吸术97例,优78例,良15例,差4例,优良率95.8%;椎间盘镜术103例,优86例,良12例,差5例,优良率95.1%;经皮穿刺三氧消融术101例,优86例,良10例,差5例,优良率95.0%;三组疗效于治疗后优良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APLD、MED和O3都是治疗LDH的较好方法,但是通过本组病例比较笔者还是认为应严格把握各自微适应症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盘摘除术 椎间盘镜 三氧
  • 简介:我们自主开发的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全自动智能化诊断软件,能自动完成ABPM的诊断报告的书写,将全天的数据经过计算、分析,生成直观的文字报告,并在厂家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如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动态脉压、动态脉压指数等比较重要的指标。ABPM全自动智能诊断系统的应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既保证了报告的准确性,也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报告的时间,体现了智能化程序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 标签: 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 智能诊断 报告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软件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与正常人群周围神经声像图,总结DPN的一般声像图特征及特异性超声表现;高频超声(HFUS)与肌电图(EMG)进行相关性分析,印证HFUS对DPN的诊断价值;同时观察糖尿病(DM)患者DPN与足背动脉受累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DPN患者30例[A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56.40±8.77)岁]和同期体检或诊治其他疾病不伴发DM及DPN患者30例[B组,正常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5.33±10.10)岁],以及DM无DPN患者30例[C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54.90±10.48)岁)]。3组行超声检查,A组和B组观察和记录双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双下肢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前后径(D1)、左右径(D2)、横截面积(CSA)、神经被膜、神经束膜、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CDFI)情况;同时A组患者进行EMG检查,记录上述神经的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A组和C组进行双下肢足背动脉的超声检查,观察其管径、斑块、内中膜情况,记录其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B组各神经显示清晰,横断面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筛网状结构,神经被膜及神经束膜表现为线状高回声,纵断面表现为由平行线状高回声(神经束膜)分割成的断续管状低回声(神经束);A组各神经肿大增粗、内部回声减低、神经被膜及神经束膜线状高回声模糊不清,D1、D2、CSA均较B组增大,血流信号增多(P〈0.05)。A组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CSA与EMG潜伏期呈正相关(r=0.527、0.910、0.702、0.581、0.793),与电位波幅呈负相关(r=-0.676、-0.298、-0.666、-0.439、-0.586),与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r=-0.766、-0.853、-0.716、-0.877、-0.774);A组及C组足背动脉均有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表现,表现

  • 标签: 超声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足背动脉 肌电图
  • 简介:分析80例老年前期,98例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显示:二组患者平均心率及5次心搏最大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5次心搏最小心率及最大最小心率的差显著差异(P<0.05),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明显低于老年前组(P<0.05),其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高于老年前组(P<0.05),提示老年组高血压病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明显,并与心律失常的发生一定关系。

  • 标签: 高血压病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不同剂量非离子型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冠状动脉造影和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500例,其中男性280例,女性220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5.0岁。单纯冠状动脉造影280例,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220例。根据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的剂量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组(〈100mL)180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60.2岁;中剂量组(100-200mL)200例,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平均年龄65.6岁;高剂量组(〉200mL)120例,男性7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6.9岁。分别检测各组对比剂应用前及应用后8、12、24、48、72h反映肾功能情况的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比较每组内和组间不同时间段的SCr,CvsC。结果低剂量组中。Scr仅在对比剂应用后48h升高,而CysC仅在对比剂应用后24h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段均与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血SCr、CysC在各个时间段升高幅度明显增加(P〈0.05).而高剂量组比中剂量组SCr、CysC在各个时间段进一步升高(P〈0.05),并且随着对比剂应用剂量的增加。如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其SCr,CvsC升高的程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恢复速度明显变慢,部分患者对比剂应用72h后仍未恢复到基线水平,并且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应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对肾功能的损害与对比剂剂量明显相关,低剂量(〈100mL)对肾功能影响小且恢复快,而中剂量(100。200mL)和高剂量(〉200mL)随着剂量的增加其对肾功能的影响越大,且恢复越慢,部分患者由对比剂造成的肾功能损害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存在。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非离子型对比剂 对比剂肾病 肾功能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检查了解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不同时间对侧颈总动脉形态、血流参数及左心室形态、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12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0~2.5kg。结扎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在结扎前、结扎后第3天和结扎后第6周末,分别应用超声检测兔左心室及左侧颈总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各项参数.结果对比结扎前与结扎后3d各项指标.其中左侧颈总动脉最大内径[(1.67±0.26)mmvs(2.18±0.24)mm;P〈0.05]、左侧颈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4.12±9.71)cm/svs(68.44±7.04)cm/s;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结扎前与结扎后6周末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短期内,对侧颈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及最大管径有所增加。经过较长时问后,对侧颈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及最大管径不再出现明显地增加.同时左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在结扎前后始终没有明显的变化。

  • 标签: 超声 颈动脉 结扎术 左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应用发光二极管(LED)红光照射家兔颈部的交感神经,观察其对家兔血压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家兔24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2.5kg。将实验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正常家兔红光照射组.C组为急性低血压模型对照组,D组为急性低血压模型红光照射组。应用LED红色光源分别照射B、D组40min,A、C组不做红光照射处理,观察记录各组血压变化和神经放电变化情况。结果造模手术后30min时C组血压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手术后70min时D组血压显著高于C组,B组一直未见明显变化.说明LED红光照射对低血压家兔收缩压、舒张压均有升压作用,而对正常家兔血压无明显影响。结论应用LED红光照射家兔交感神经.使交感神经放电频率加快、幅度增大.急性低血压模型家兔血压恢复正常水平.LED红光照射对正常家兔的血压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红光 发光二极管 交感神经 血压
  • 简介:通过个体化正常人体左冠状动脉CT构建不同分叉角度的流体力学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的方法模拟研究不同分叉角度左冠状动脉的流体力学特性,从而探讨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与斑块形成分布的关系。应用有限元仿真模拟并分析不同分叉角度左冠状动脉的流动力学特性。不同分叉角度的冠状动脉在壁面压强(wallpressure,WP)、壁面剪切应力(wallshearstress,WSS)、血液流场分布均存在差异。左冠状动脉分叉模型中存在两处低剪切应力区域:分叉脊附近和分叉对侧。分叉脊附近剪切应力随分叉角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其范围相应的增大;分叉对侧的低剪切应力及其范围并没有相应的变化。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与血液流体力学及斑块形成及分布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左冠状动脉分叉角度 动脉粥样硬化 计算流体动力学 剪切力 壁面压强
  • 简介:与冠状动脉金属支架相比,全降解高分子冠状动脉支架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在预定的时间内降解而降低持续性机械牵拉、异物炎性反应等风险,且能在预定时间内维持满足临床应用的机械性能,似乎成为未来支架产品的发展方向。文章结合该类产品的临床研究进展,对境内临床试验的开展提出了初步建议;该类产品开展确证性临床试验前需完成可行性试验研究,以6个月的晚期管腔丢失和30d、180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为指标评估产品初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境内确证性试验建议可由两个试验组成,其主要研究终点分别为12个月晚期管腔丢失和24个月靶病变失败率,确证性试验总样本量在符合统计学原则基础上不少于1000例。

  • 标签: 材料降解 冠状动脉支架 研究进展 临床试验
  • 简介:目的评价3.0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0T3D-TOF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5例颅内动脉瘤相关症状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7岁。对其3.0T3D-TOFMR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结果3.OT3D-TOFMRA共显示28个动脉瘤,其中单发22例,3例为多发动脉瘤,起自颈内动脉系统25个;起自基底动脉系统3个;DSA检查共显示27个动脉瘤.结论3.0T3D-TOFMRA虽然对于直径≤3mm的微小动脉瘤的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率.但其诊断颅内动脉瘤时能比较全面地显示动脉瘤.三维信息对临床确立治疗方案很大帮助。3.OT3D-TOFMRA不失为高危人群或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筛查及随诊观察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针对目前静态检测方法血压依赖性造成的敏感性不足和需要血压校正的问题,找到一种对动脉亚临床病变引起的弹性减退更敏感且无需血压校正的指标。并设计一种适用于家庭和社区诊所的新型动脉顺应性动态检测仪器。方法对动脉加压导致了透壁压减小和顺应性非线性增加,同时也导致了脉搏波传递时间(pulsetransittime,Prr)非线性增大。基于示波法血压测量和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electricplethysmography,PPG)设计了检测仪器,实现了对肱动脉加压动态检测。并在不同透壁压下对高血压组和对照组脉搏波传递时间增量进行测量。结果由高到低预设3个透壁压。即8.00、6.67、5.33kPa(60、50、40mmHg),加压所导致的高血压组PTT增量总体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3.7±2.1)、(8.5±3.2)、(13.1±3.5)ms,而对照组相应的总体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5.4±2.2)、(12.5±2.8)、(19.3±3.1)ms。在相同透壁压下,两组之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透壁压的减小,虽然两组脉搏波传递时间均增加。但两组的差异也越来越大。选择透壁压为5.33kPa(40mmHg)时脉搏波传递时间增量△PTY40为更敏感的动脉弹性指标,它与收缩压负相关(r=-0.73,P〈0.01),与舒张压负相关(r=-0.54,P〈0.01),与脉压负相关(r=-0.49,P〈0.01)。结论虽然△PTT40具明显的血压相关性,但它是动态检测的结果,通过对动脉施加外在作用力,拉大了高血压中、低危险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组间统计学差异.能够更敏感地分辨动脉亚临床病变引起的动脉弹性减退,比较好地解决了静态检测方法血压依赖性造成的敏感性不足和需要血压校正的问题。所设计的仪器操作简便,有望在早期的动脉亚临床病变的诊断及监测方面发挥作�

  • 标签: 动脉顺应性 动态检测 示波法 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
  • 简介:目的对比探宄胫骨专家型髓内钉固定和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后愈合的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分为胫骨专家型髓内钉固定组(n=45)与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组(n=45),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胫骨专家型髓内钉固定组与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8.41士13.74)min、(86.79士15.5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08.1士12.7)mL,(159.5士27.9)mL;住院时间分别为(18.14士2.57)天、(22.28士2.35)天(P<0.05);骨折愈合时间为(20.15士2.47)周、(24.02士3.31)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3/4S,26.7%(12/45)(P<0.05)。结论胫骨专家型髓内钉与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相比,胫骨专家型髓内钉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钢板内固定 胫骨专家型髓内钉 临床疗效
  • 简介:本文应用REG(脑阻抗血流图)法、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急性期伴随、不伴随高血压的脑血管功能变化,结果显示;伴随高血压未病侧脑血流量指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各缺血性血管病的弹性指标病侧、未病侧较健康对照组不同程度下降,表明脑血管病后伴有高血压的脑血管功能减退更为显著。上述结果与临床表现相一致、故用REG0这一简单、重复性较好的方法检测脑血管功能、特别是病后伴随高血压的检测,对指导预防再复发是一定意义的。

  • 标签: 高血压 脑血管病 急性期 病侧 未病侧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及腔内支架隔绝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59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1例;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57.29岁。所有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原始数据在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分析其CT表现。其中20例行腔内支架隔绝术并复查,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9例患者中,主动脉夹层40例,真假双腔及剥离内膜片均可显示,36例可见破裂口;未见明显破口的主动脉壁间血肿8例,合并壁间血肿的主动脉穿透性溃疡7例;主动脉瘤破裂4例,位于主动脉弓2例,位于降主动脉2例。20例患者术后支架通畅,未出现内漏、支架移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一种无、快速的检查方法,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具有较高的诊断及腔内支架隔绝术后的随访价值。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成像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壁间血肿 主动脉瘤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应用弹性血管壁的流固耦合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刚性血管壁的CFD方法模拟获得的正常主动脉弓内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为深入研究血液流动状态与动脉疾病的关系提供帮助。方法取46岁男性,胸主动脉正常CT图像,格式为Dicom,层间距为0.5mm,每片图像的平面分辨率为512×512,像素大小为0.5mm。应用医学图像后处理软件,对通过临床获得正常人体主动脉CT二维医学图像数据进行重构,得到主动脉流及血管壁的三维立体模型并应用于模拟计算。结果在设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基础上,经多次迭代耦合计算,获得血管壁形变、等效应力、血流速度、壁面振荡切应力等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结论在心动周期内弹性血管壁的主动脉内血流情况较刚性血管壁主动脉内血流情况更为复杂,管壁等效压力变化较大,血管壁的振荡切应力更高,表明弹性血管壁的流固耦合的CFD模拟更能体现真实主动脉内复杂血流情况,为深入研究血流动力学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 标签: 流固耦合 计算流体力学 主动脉弓 壁面振荡切应力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