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组以肺血管循环阻力进行性增加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明,患者往往出现明显症状才就诊,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使得疗效不佳。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PA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作以下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6年2月收治35例CSP病例开展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结局。结果35例患者均成功保留了生育功能,27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48~72小时行B超引导下清宫术,2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开腹病灶切除术,6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保守治疗。结论子宫瘢痕妊娠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成功保留子宫,是有效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方法。

  • 标签: 剖宫产瘢痕妊娠 介入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DSA在诊断脑动脉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旋转DSA对80例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全脑的血管造影。结果80例的脑动脉瘤患者中常规DSA检查发现了50例,其中有26例显示动脉瘤所供血的动脉和周围血管关系不清楚,24例动脉瘤患者的瘤颈显示不清,而经过旋转DSA检查后,动脉瘤瘤颈、瘤体、供血血管和周围的血管关系均清晰显示。结论旋转DSA在脑动脉瘤的检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旋转DSA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给予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中抽取100例作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50)应用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照组(n=50)则经股动脉入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就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0%,其复发率是2.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6.0%,其复发率是14.0%;2组指标有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给予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且不易复发,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慢性左心衰竭 桡动脉入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摘要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品格及书法训练及书写认知现状;和探讨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意志品格提升的影响;在高职生中探讨书法训练及书写教学及推广模式,拟以高职院校为着力点了解高职院校规范汉字书写的认知程度,并通过《书写》课程推广大学生规范汉字书写以期提升高职学生的意志品质及爱国主义精神,探讨系统的规范汉字书写教学模式及推广模式,并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品格现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规范汉字的书写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

  • 标签: 书法训练及书写 高职院校书法训练及书写现状 意志力提升 推广 高职生的德育教育模式及认知心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呼吸救治COPD呼吸衰竭昏迷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收集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OPD呼吸衰竭昏迷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2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选择无呼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无呼吸救治COPD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COPD呼吸衰竭 昏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清缝合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行急诊清缝合术的患者,共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术后整体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且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清缝合术的患者,术后做好护理干预开展优质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清创缝合 术后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微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经微手术进行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加强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结果经分析得知,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出现切口流血后经包扎止血后好转,术后愈合率100%,患者总满意度为96.7%,经检查无复发迹象。结论对微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并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乳腺纤维瘤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助产护理技术对产妇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妇产科分娩产妇58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将其平均分为29例实验组与29例常规组,予以实验组产妇无助产护理技术,予以常规组产妇以往的助产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后产妇的实际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后产妇的疼痛情况及其会阴伤口情况与常规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无助产护理技术的临床效果明确,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无创助产护理技术 产妇 疼痛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微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诊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计120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微技术实施有限切开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其Neer肩关节的功能评分均值明显的高于同期的对照组患者,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的长度等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技术治疗骨折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以及疼痛程度较轻等优势,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骨科创伤 微创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现代妇科手术中微手术技术的应用以及未来前景。方法分别对30例接受宫腔镜手术的患者(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切除、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分解);3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畸胎瘤、宫外孕、不孕症);50例阴式手术患者(子宫肌腺瘤、子宫内膜病变和张力性尿失禁)进行微手术,观察和比较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这110名接受微手术的患者均有个共同点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少、痛苦轻、伤口恢复快且无明显疤痕。结论在专业妇科医院中,微手术凭借其独特的疗效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微创手术 宫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阴式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手术治疗中少量脑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中少量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保守治疗,观察组运用微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血肿清除率上,观察组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7.5%,显著少于对照组30%,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结论微手术治疗中少量脑出血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提高患者恢复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血肿清除率。

  • 标签: 微创手术 中少量脑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无接生对产妇阴道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鹤山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阴道分娩的5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常规助产)与观察组(无接生),每组分别为29例。对比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分娩后2h出血量以及会阴裂伤程度。结果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以及分娩后2h出血量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无接生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妇能够有效降低会阴裂伤程度,并且不会延长产程、增加产后出血量,对产妇阴道分娩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无创接生 分娩质量 产妇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痛微拔牙技术在齿槽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为临床牙槽外科微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154例需拔除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微组和传统组,每组均77例。传统组应用传统拔牙器械;微组应用无痛微器械。结果微组患者的术中畏惧率、拔牙窝不完整率、断根率以及敲击增隙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微组患者术后下唇麻木、张口受限、颞下关节疼痛、干槽症以及伤口感染率等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齿槽外科中应用无痛微拔牙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牙槽外科操作效率,降低术后疼痛和肿胀发生率,并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下唇麻木等并发症。

  • 标签: 无痛微创拔牙术 下颌阻生牙 治疗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