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1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4月-2020年6月间在本院开展微创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85例作为观察样本,依据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病例各为42例、43例,实施的分别为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比之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以上几项对比,P均<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微创皮肾穿刺取石术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情康复,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手术室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寻阴道彩超与宫颈环扎术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孕妇中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 01月至 2020年 01月在我院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孕妇 84例,研究组予阴道彩超与宫颈环扎术治疗( 43例),对照组予常规抑制宫缩药物治疗( 41例)。治疗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流产、早产、足月产)、新生儿情况(体重、 Apgar评分)。结果 研究组流产率、早产率低于对照组;足月产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体重、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阴道彩超可早发现宫颈机能不全孕妇,使其早治疗,可延长孕周,降低流产率、早产率,提高新生儿质量,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 经阴道彩超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88例我院于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所有患者行微创皮肾穿刺取石术,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 44,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用时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微创皮肾穿刺取石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进而提高手术质量。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皮气管切开术对ICU重症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ICU重症病房接受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7例。常规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实验组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对比两组手术的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天数都少于常规组,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天数都少于常规组,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实施皮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ICU 重症患者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自2018年10月至次年10月一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较优,对照组相比均较差(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路径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72例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为对象,依据护理方案差异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护理干预之后对结果总结和分析。结果:乙组和甲组的寒战和低温的发生几率对比得知,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分别是5.6%和13.9%,乙组的发生几率更低。分析和对比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数据分析可知,乙组的效果明显。乙组的手术开始半小时、手术结束的温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腹腔镜直肠癌术的患者采取低温护理方式,可以避免手术中出现低温的现象,缩短了手术治疗时间,提升了临床具体治疗优势。

  • 标签: 腹腔镜直肠癌术 低温护理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划分成常规组、研究组,各43例,分别给实施常规护理、全程系统化干预。结果:研究组术后拔管时间、肛门初次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

  • 标签: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全程系统化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方法:将 2017 年 10 月到 2018 年 10 月在我院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 60 例患儿视为本次研究对象,结合患儿的身体状态及其家属的意见,为患儿提供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 n=30 )采用常规外科处理办法,观察组( n=30 )则使用过 快速康复外科的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腹腔镜手术后的首次排气时间、相关并发症、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总时长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首次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优( P<0.05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 96.67% ( 29/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显著( P<0.05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P>0.05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大范围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儿童复杂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疗效。方法:以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为对象,病例数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均分2组,参照组选择腹腔镜治疗,研究组选择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均39例,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优良率79.4%,研究组优良率97.4%,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T、LH、PSH与血清雌二醇指标均高于研究组,其中T、LH、PSH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治疗时,采取腹腔镜与药物联合治疗方法,可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指标。

  • 标签: 腹腔镜 药物 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系膜剥离法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常规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系膜剥离法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标本由Trocar取出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系膜剥离法阑尾切除术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具有手术出血量少、标本取出难度低、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下系膜剥离法 急性阑尾炎 术后并发症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曲马多在全麻中持续输注镇痛对麻醉恢复及清醒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共78例全麻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全麻中持续输注芬太尼,观察组全麻中持续输注曲马多,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恢复及清醒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4.76±1.02)min,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5.50±1.3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31,P=0.00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在全麻中持续输注镇痛对麻醉后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清醒时间,且相关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曲马多 全麻 持续输注镇痛 清醒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胃管置入法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120例行气管切开留置胃管的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 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胃管方法, 实验组采用胃管置入法及护理。对两组患者成功例数及成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为 90%, 高于对照组的 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水平位垂直留置胃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 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对患者刺激小。    【关键词】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留置胃管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常出现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 神经源性胃肠功能障碍、基础代谢紊乱等严重并发症, 而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应激情况中发生异常代谢, 出现营养供给异常。近年来, 营养支持尤其是肠内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危重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保证患者药物与营养元素及时补充, 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 除静脉补充营养外, 鼻饲为机体供应能量, 保证患者正常代谢, 防止额外的并发症发生。若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常引起患者呛咳、憋气、恶心呕吐、误吸等不良反应, 且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通过对近几年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患者做了试验, 探索出患者水平位垂直留置胃管较传统方法显著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缩短插管所需时间, 减少不良反应,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年 7月~ 2015年 7月本科室收治的 120例行气管切开留置胃管的患者, 年龄 24~ 82岁, 平均年龄 5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 60例。实验组男 38例, 女 22例, 平均年龄 51岁。对照组男 36例, 女 24例, 平均年龄 5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胃管置入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胃管方法, 实验组采用胃管置入法及护理。所用胃管具备良好的柔韧性、不易折的硅胶管, 本院选用 16号硅胶胃管。 使患者去枕平卧位, 将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 先清理患者鼻腔或口腔内的分泌物, 用吸痰器吸出气管内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检查患者鼻黏膜有无创伤。对颅底骨折、鼻骨骨折和脑脊液漏的患者, 禁止从鼻腔插入胃管应改从口腔插入。测量所插入胃管长度(一般从前额发髻到剑突), 然后用无菌石蜡棉球涂抹胃管前端, 戴上无菌手套, 右手持镊子夹胃管, 沿一侧鼻孔缓缓将胃管置入, 当置入 15 cm左右时, 感觉阻力明显, 左手将胃管环形缠绕手中, 右手螺旋运动把胃管顺时针置入, 置入深度是在常规长度的基础上再增加 5~ 10 cm, 若按常规的胃管长度插入, 食物易返流, 普外科胃部手术证实, 常规插入胃内胃管的前端均达胃底部或贲门入口处, 因此增加 5~ 10cm则可达到胃体部或幽门处, 食物不易返流, 减少误吸。若患者因插入胃管的刺激引起呛咳, 应迅速吸痰, 并检查是否在口中或误入气管, 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待呼吸平稳, 用一次性注射器对胃管进行抽吸看是否有胃液抽出, 或向胃内注入 10 ml空气, 用听诊器在左上腹部听是否有气过水声, 若有气过水声则可确定在胃中。     1. 3 鼻饲并发症的护理     1. 3. 1 鼻饲管堵塞是胃肠营养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原因:①营养液过于粘稠; ②冲管不及时;③喂养管内径小, 食物在管道留置的时间长。护理:操作前后需按 8 h频率用 30 ml左右温开水冲洗鼻饲管及流食除渣, 药物碾碎充分溶解后方可进入患者体内, 尽可能将药物和食物分开输注, 以免引起反应。     1. 3. 2 压迫性损伤 鼻饲管长期固定在咽与食管黏膜表面, 导致其出现炎症, 应选择进口硅胶, 其具有质软、刺激性小、耐酸性等优点, 可以留置 1个月以上, 此外可用酒精棉球擦拭胶布固定处, 每日更换胶布, 并注意观察其鼻腔黏膜和鼻部皮肤情况。     1. 3. 3 返流及呼吸道误吸 鼻饲液输入过快, 患者体位不当导致返流, 因此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应比传统留置胃管长度长约 8~ 10 cm, 插入到接近幽门部位、判断是否胃残留过多, 鼻饲时应该抬高床头 40~ 50°, 鼻饲保持 30 min~ 1 h。传统神经外科体位是鼻饲时抬高床头 15~ 30°。缺点:导致胃潴留、呕吐、 呛咳、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 并可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     1. 3. 4 便秘 长时间卧床不动, 食物长时间在肠道停留, 少纤维素刺激, 应加强患者床上活动, 定时顺时针按摩腹部, 并注意加强患者活动和纤维素摄入, 必要时给予口服缓泻剂或使用简易通便剂。     1. 3. 5 胃潴留, 腹胀 胃肠反应影响到胃排空活动, 是由于某些神经系统功能行使受阻, 胃黏膜缺氧导致胃肠道功能异常, 应留意腹胀变化, 定时定量检测胃内残留物, 必要时使用吗丁啉等药物促进胃排空。     2 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小结    气管切开患者置管困难原因为气管软骨在后方。由软组织充填, 气管切开, 由于气管套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主要集中在气管管壁后壁, 两者共同作用间接压迫食管前壁, 再加上昏迷患者吞咽反应迟钝或消失, 咽喉部局部水肿是由于长期放置气管套管造成的, 造成插管困难。而使用水平位垂直置入法, 插入时胃管与咽喉部形成角度减少, 胃管反折率降低, 螺旋运动插入减少对咽部摩擦力, 减少刺激促进胃管插入, 提高插入率 [1, 2]。减轻患者痛苦, 增加家属对医学技术操作的信任, 改善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蒋可松, 廖巧玲, 蒋小剑, 等 .机械通气患者胃管留置方法探讨 . 河北医学, 2007, 13( 2): 192-194.     [2] 孙培芙 .柳春清 .重度颅脑损伤伴窒息昏迷气管切开术患者胃管置入法护理体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 22): 27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急诊患者出院压疮管理中应用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急诊患者 70 例实施对照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进行压疮管理效果的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疮护理知识认知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均 < 0.05 。 结论: 在急诊患者出院压疮管理中应用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对压疮管理的认知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参与型远程护理模式 急诊 压疮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百合固金汤+止嗽散对于感冒咳嗽(简称CPI)的治疗效果。方法:就诊时间介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计CPI患者85例。以单双号法为标准,A组选用百合固金汤+止嗽散治疗,后者选用开瑞坦治疗。对比内容是整体疗效。结果:以上组别总有效率和症状消退天数对比差异较为显著,示为P<0.05。结论:为CPI患者行百合固金汤+止嗽散治疗可促进症状消退,疗效较佳。

  • 标签: 百合固金汤 止嗽散 感冒后咳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64排螺旋 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 2018年 4月 -2019年 1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 71例骨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 71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均行常规 CT和 64排螺旋 CT诊断。结合患者最终诊疗结果,对两种类型的 CT扫描仪的确诊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普通二维 CT扫描仪确诊病例 56例, 15例未能确诊,确诊率为 78.9%,而 64排螺旋 CT扫描仪确诊病例 70例,仅有 1例未能确诊,确诊率为 98.6%。统计分析显示,两种不同类型的 CT扫描仪对疾病的诊断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64排螺旋 CT三维重建能有效提高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率,直观地显示疾病的立体结构,进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64排 CT 骨关节损伤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发生无复流的预测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三年接受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100例患者作为案例,依据PCI阶段是否存在无复流的现象分组,出现无复流组是甲组,没有发生无复流是乙组,对两组案例的用药情况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对比得知,乙组的参数指标更高,数据间的差异明显。对比分组两组案例在出院时的服药情况,甲组所有案例出院时的服药几率比较高。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案例在PCI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重度血栓负荷的现象,也是出现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组介入 无复流 预测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跨伤椎固定和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收入并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和治疗干预组,每组各50例,治疗对照组给予跨伤椎固定,治疗干预组给予伤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肾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以肾结石患者8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1月,均实施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天疼痛评分、术后2天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接受的62例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现有护理方式的差异实施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的是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方式,护理指导对结果分析和总结。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活动时间等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AS和SDS等各项评分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几率是93.5%,对照组的满意几率是70.9%,各项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更为明显。结论:针对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案例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式,有突出的作用,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应用开放手术、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骨外科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 64例为研究对象, 32例行开放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 32例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05);②随访 6个月,实验组伤椎凸 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促进骨折复位,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