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学分析我院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现象,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两年接受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原因。结果120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静脉给药不当引起不良反应有91例,占75.8%,口服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有16例,13.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特异性反应、毒性反应和二重感染。结论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加强管理,重视病例调查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才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现象。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调查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输液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2年收集3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以患者年龄、抗菌药物品种、普通药物以及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与儿童发生率较高,抗生素药物引发例数最高,抗生素类药物又以头孢菌素类发生率最高,给药途径主要以静脉滴注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胃肠道反应最多见。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门诊输液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冠心病检测中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87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87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C-反应蛋白为(2189.212±840.432)μg/L,肿瘤坏死因子—α为(0.089.±0.234)μg/L;观察组C-反应蛋白为(11232.232±676.532)μg/L,肿瘤坏死因子—α为(0.657±0.431)μg/L。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情况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反应蛋白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冠心病检测中具有确切临床意义,对冠心病临床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mdash &alpha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输液速度对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影响。方法将204名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3组,每组68例。3组输液速度分别为20滴/分,26滴/分和33滴/分。结果3组患者在皮肤血管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所需时间及接受程度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时应将输液速度控制在26滴/分,患者发生皮肤血管不良反应少,且所需输液时间适应。

  • 标签: 输液速度 七叶皂苷钠 皮肤血管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12月就诊我院心内科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治疗6个月以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数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数值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观察组显效19、好转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效13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观察组显效20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12例、好转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协调血脂水平同时改善血管功能,减少炎性反应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康 辛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恰玛古胶囊干预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副作用。方法将符合条件64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均给予一周期FOLFIRI标准化疗,试验组加服恰玛古胶囊15粒一日三次,连服14天。对照组给予模拟剂胶囊15粒一日三次,连服14天。治疗前进行生活质量评分、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自化疗开始每日记录大便次数,及发生腹泻出现时间,14天后再次评价上述指标,并密切观察化疗期间各项副反应。结果共观察61例,试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恰玛古可以减低化疗对白细胞抑制,降低恶心呕吐发生,并可以提高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 标签: 恰玛古 大肠癌 FOLFIRI 化疗副反应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6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与同期68例非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别作为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予以检测分析。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呈阳性差异不大,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监测,观察患者细菌感染情况,有良好特异性,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 水平变化
  • 简介:摘要白细胞介-11(IL-11)是由骨髓基质细胞分泌一种多效造血细胞因子,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对IL-11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应用研究,就其疗效、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学价值做了简要总结和评论,以便今后对IL-11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1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使用所致不良反应,为今后临床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200例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病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引起不良反应及其原因。结果入选200例患者中过敏反应者39例(19.5%),消化系统不良反应34例(17%),神经系统不良反应56例(28%),二重感染者31例(15.5%),肾功能损害者27例(13.5%),其他不良反应者13例(6.5%)。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引起不良反应应该引起相关医护人员和患者重视,在联合用药过程中积极预防不良反应发生,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12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皮肤、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等反应较为常见,也有其它精神、循环系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引起不良反应药品种类主要有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等。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应在临床应用中引起足够重视,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法测定了6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PCT、CRP和WBC,并与2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PCT、CRP和WBC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0.01~0.001),治疗后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测定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中PCT、CRP和WBC水平对疾病治疗和预后有十分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PCT CRP WBC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系统住院患者治疗期间用药反应情况,研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规律,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实行药学干预提供条件,以期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水平。方法选择呼吸系统住院患者作为样本,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实施全程化药学监护等措施,对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间呼吸系统住院患者进行主动监测,对不良反应特征进行总结,并对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呼吸系统住院患者ADR发生率为3.28%,占同期医院ADR总例数43.05%;老年和重症患者ADR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ADR发生率较高药物为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ADR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损害、神经肌肉反应、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结论ADR发生与病人年龄、病情、住院时间、用药特点及既往药物过敏史密切相关;临床药师应加强与医护人员协作,明确ADR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呼吸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药师 观察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时预防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供警示。方法采用调查统计方法,对本院2011年—2012年两年间收到因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诱发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为45例,涉及10种药物,头孢西丁引起不良反应最多,其余9种药物均占一定比例。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比例高,症状多,临床医师和药师应注意密切观察,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粉碎胫腓骨骨折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治疗22例开放粉碎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治疗,部分结合有限内固定,并于术后进行早期功能恢复锻炼,随访复查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2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复查,随访率为100%;患者复查X线显示对位结线情况较好。骨愈合时间为(4.9±0.8)个月;有20例患者骨折痊愈,占90.9%;有18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占81.8%。患者出现3例(占13.6%)并发症。结论采取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并结合有限内固定对开放粉碎胫腓骨骨折进行治疗,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恢复锻炼,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目的。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开放性 粉碎性 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提示注重中药安全。方法综合资料介绍中药不良反应。结果有不少中药能引起内脏损害或中毒。结论中药无副作用观念应予纠正。

  • 标签: 中药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