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标准大骨瓣术与常规骨瓣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给予实施标准大骨瓣术,对照组实施骨瓣开颅术,对比两组手术恢复优良率、术后患者颅内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恢复优良率、术后患者颅内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采用标准大骨瓣术其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脑外伤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颅脑外伤手术后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GOS评分及预后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实施脑外伤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方法方法治疗,实验组则采取在亚低温条件下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继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GOS评分及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表现、GOS评分及预后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亚低温条件下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手术,其能够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预后,只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梗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治疗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干预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经优质护理的VAS评分为(2.63±0.52)分,SAS评分为(37.55±6.13)分,SDS评分为(36.23±5.97)分、舒适度评分为(85.64±6.21)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11±5.4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治疗老年外伤性颅内血肿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 优质护理 外伤性颅内血肿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与异氟醚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的疗效及神经损伤程度。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联合异氟醚进行吸入麻醉,观察组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和对神经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在麻醉过程中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比对照组时间段,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丙泊酚麻醉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进行稳定,并且麻醉以后恢复快,对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重症颅脑外伤 丙泊酚 异氟醚 麻醉效果 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和有限切开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髋关节创伤的比较。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外伤性髋关节创伤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有限切开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的出血量、手术之后中位卧床的时间;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状态、SF-36简表问卷分值;泌尿感染、血栓等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和对照组均是100%,P>0.05;观察组手术的出血量、手术之后中位卧床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状态、SF-36简表问卷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状态、SF-36简表问卷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尿感染、血栓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伤性髋关节创伤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成功率明显,可更好改善髋关节功能状态、SF-36简表问卷分值,加速康复。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限切开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 外伤性髋关节创伤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特重型脑外伤患者预防性护理中鼻饲并发症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特重型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状况。结果实验组存活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0,重度营养不良率为0,轻度营养不良率为8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a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护理应用于特重型脑外伤患者,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低,存活率高,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特重型脑外伤 预防性护理 鼻饲并发症 干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重型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及减少鼻饲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3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重型脑外伤患者,按照分段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早期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早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评价(1)康复护理满意率;(2)护理前后患者认知功能情况;(3)鼻饲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早期组患者康复护理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护理前两组认知功能相似,P>0.05;护理后早期组对比常规组认知功能改善更显著,P<0.05。(3)早期组鼻饲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重型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及减少鼻饲并发症中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少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对康复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重型脑外伤患者 认知功能 鼻饲并发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在外伤性牙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40例外伤性牙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外伤牙松动度、附着丧失度及牙冠根比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治疗后患者外伤牙松动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外伤牙附着丧失度及牙冠根比在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可有效改善外伤牙松动度,治疗效果显著,在在外伤性牙脱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固定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术 外伤性牙脱位 松动度 牙冠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采取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医院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入的54例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采取双盲法实施分组,参照组(n=27)行保守降颅压治疗,实验组(n=27)行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关注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与参照组比对,P<0.05,数据指标之间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使用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展现效果作用。

  • 标签: 双额大骨瓣减压术 脑外伤 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价重症医学科中脑外伤后躁动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治疗的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3年3月份到2014年7月份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存在脑外伤急重症及术后躁动患者4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0例(n=20),一组单独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A组),一组给予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镇静镇痛治疗(B组),维持RASS镇静评分在-2至-3级左右,观察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2小时、6小时、停药后24小时的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同时记录患者达到满意镇静的时间及停药后发生谵妄的例数。结果二组患者用药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有所下降,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用药前后及停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达到满意镇静时间短,发生谵妄例数少,镇静镇痛期间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重症医学科中脑外伤后躁动患者的镇静镇痛安全有效,达到满意镇静镇痛时间短,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少。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脑外伤后躁动 重症医学科 镇静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实施早期脑室-腹腔(V-P)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9例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45例与44例。A组给予早期V-P分流术+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B组给予早期V-P分流术+后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的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预后良好率为60.00%,B组为38.6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行早期V-P分流术+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治疗预后性较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外伤 脑积水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颅脑外伤病人中耳部损伤的临床表现与3DCT发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48例颅脑外伤病人中耳部损伤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3DCT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内耳受损型患者4例,内耳完整型患者44例,单侧颞叶损伤患者12例,双侧颞叶损伤患者5例,脑干损伤患者2例,硬膜外血肿患者9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1例,蛛网膜下腔血肿5例。结论对于颅脑外伤病人中耳部损伤患者采用3DCT发现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而且检查的图像可以直观立体清晰的将患者耳部受损影像显示出来,这给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及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中耳部损伤 临床表现 3D CT发现 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