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上呼吸道具有加温湿润、过滤清洁吸入气体的作用,而人工气道的患者失去了上呼吸道的保护作用,目前机械通气管路很难满足人体气道对温湿度的需求。而一次性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通过管道内的加热丝来确保气体通过呼吸管路时被均匀地加热,同时保持了湿化管道系统的密闭性,符合人体气道对温湿度的生理需求,达到了最佳的温湿化效果3,即核心体温37℃、绝对湿度44mg/L和100%的相对湿度。一次性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湿化罐内因为独特的双浮子确保了湿化罐内湿化液维持在恒定的水面水平,无需人工打开呼吸机管道向湿化水罐内加水。其由MR810湿化器,MR290湿化水罐和RT系列呼吸管道共同组成。有助于提高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温湿化的质量,保障人工气道管理的安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讲诉一次性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中的具体优势。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8名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腹腔组(28名)和开放组(30名)。腹腔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开放组行开放疝修补术。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腹腔组各项临床症状较开放组有显著优势;腹腔组并发症发生率7.1%(2/28)显著低于开放组26.7%(8/30);腹腔组临床有效率89.3%(25/28)显著高于开放组70.0%(21/30)。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腹腔镜 开放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 成人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状半月板合并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膝关节状半月板合并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方式。对比实施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实施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优良率已经高达至96.00%,显著高于实施手术前的88.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状半月板合并损伤的临床疗效尤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运用此治疗方式。

  • 标签: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合并损伤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腰间突出症应用中医针灸与中药共同治疗促进预后康复的积极作用。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8 月 -2020 年 8 月的 100 例腰间突出症患者 开展本次实验研究,并以数字分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各 50 例。分别实行针灸治疗(参照组)和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观察组) ,比较其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给予患者中医针灸和中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以及疼痛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成效。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针灸 中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动力性皱纹的特点及效果评价.方法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78例面部皱纹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7~46岁,应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面部除皱,包括额纹48例,鱼尾纹30例.注射前及注射后1、3、6、9个月分别照相,比较面部皱纹变化情况,结合患者自我感觉等指标,综合分析A型肉毒毒素注射除皱的近期效果.结果所有78例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医患双方就术后效果共同进行评价,注射部位皱纹消除明显,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部动力性皱纹,疗效良好,安全方便,副作用少,术后满意度高.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注射治疗 动力性皱纹 面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的过程中运用全程护理对患者疼痛、焦虑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当中选出2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仅进行常规的检查工作,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检查前后心理焦虑情绪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感进行探讨。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焦虑情绪评分相比于治疗前有了一定的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趋势明显优于对比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的过程中,利用全程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过程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尿动力检查 全程护理 疼痛 焦虑 影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02-01
  • 简介:休克是严重烧伤后早期重要的并发症之一。1863年就有学者提出血流不足是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经过长时间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人们虽然对烧伤休克的原因及病理生理变化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对一般休克的临床防治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液体复苏方案。但许多严重烧伤患者特别是延迟入院者,不仅难以避免休克,而且复苏效果也不满意,常造成组织器官较长时间的缺血缺氧,引起功能不全甚至衰竭,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烧伤休克防治方案,仍是当前烧伤救治的关键问题。

  • 标签: 烧伤 休克 复苏术 补液疗法 心肌保护
  • 简介:目的研究泛昔洛韦在大鼠各肠段中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试验装置,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一阶导数光谱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循环液中酚红、泛昔洛韦及血浆中喷昔洛韦的含量。结果泛昔洛韦在药物浓度为25、50、100μg·ml^-1时,全小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304、0.313、0.288h^-1;在pH值为5.4,6.8、7.8时,全小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46、0.279、0.251h^-1;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47、0.191、0.194、0.047h^-1。结论不同的药物浓度、pH值对药物在大鼠全肠道的吸收无显著影响,药物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 标签: 泛昔洛韦 一阶光谱导数法 在体肠吸收 一级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5-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扁平疣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扁平疣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 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9 月我院 采用 ALA-PDT治疗 120 例尖锐湿疣患者, 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治疗体会,治疗前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治疗中积极处理不良反应,保证治疗能够顺利进行;治疗后注意健康教育和随访。结果 ALA-PDT 治疗 1 次后疣体脱落 29 例, ALA-PDT 治疗 3-4 次后疣体脱落 61 例, ALA-PDT 治疗 5-8 次后疣体脱落 28 例,个别患者需要多次治疗,总有效率 98.33% 。 结论 对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整体护理,可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对治疗有足够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确保整个治疗顺利进行,治疗效果得以保证。

  • 标签: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站立式与卧式腰椎动力位(过伸过屈位)对腰椎滑脱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分别行站立式与卧式腰椎过伸过屈位检查,分别测量不同体位腰5椎体位移距离和腰骶角及过伸、过屈状态下的差值,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患者立式和卧式过伸过屈位腰5椎体位移距离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立式的过伸过屈位移差值与卧式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Z=1.993,P=0.046);立式过屈位时腰骶角较卧式增大(Z=2.074,P=0.038),过伸位时差别不明显,立式的过伸过屈位腰骶角差值与卧式的差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别(Z=3.180,P=0.001)。结论两种不同体位过伸过屈位所测得的腰5位移和腰骶角参数值不尽相同,站立位在判定腰椎滑脱方面更具优势。

  • 标签: 腰椎动力位,腰椎滑脱,DR摄片
  • 简介:上世纪90年代,我国首先开始将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用于葡萄酒色斑(PortWineStain,PWS)的治疗。PDT由两大重要因素构成:光敏剂、激发光源。光动力学疗法通过直接杀伤细胞,破坏病灶血管,引发细胞凋亡,免疫调节等来发挥作用。因其对靶组织具有高敏感性,可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目前,PDT主要用于皮肤外生性疾病和眼、鼻腔、口腔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内肿瘤的治疗。本文就PDT在治疗葡萄酒色斑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光动力学疗法 葡萄酒色斑 光敏剂 激发光源
  • 简介:股骨转子间位于股骨颈及股骨干的交界处.是承受剪应力最大的部分。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由摔伤所致.年轻患者当受高能量损伤时也可发生。当骨折线延至转子下或为反转子间骨折时.治疗较为困难。笔者自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应用AO动力髁螺钉(dynamiccondyrlarscrew.DCS)治疗此类骨折3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AO动力髁螺钉 转子下骨折 股骨干 治疗 高能量损伤
  • 简介:具有柔性中心体及多个柔性附件的簇状卫星动力学仿真需使用大量模态数据进行动力学计算,计算量大。经典方法通过模态截断及动力学方程化简进行建模,难以满足高精度仿真需要。提出将端口方程形式的柔性附件动力学方程与中心体柔性动力学方程直接组集,设计并行仿真算法,提高仿真速度。所提出算法计算复杂度随卫星柔性部件数量增长具有对数增长规律。仿真结果证明这种算法并行效率随模型中柔性附件数量及柔性模态数量增长而提高,适用于柔性簇状卫星并行仿真。

  • 标签: 仿真 并行 柔性 卫星
  • 简介: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胫骨新型动力型Hoffmann外固定器(NDHEF)生物力学性能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5根成人尸体胫骨标本,随机分为3组,制成胫骨中段短斜形骨折模型,分别采用NDHEF、改良型Hoffmann外固定器(IHEF)和多功能外固定器(MEF)固定,进行轴向压缩、弯曲和扭转载荷以及应力遮挡的生物力学测试。自1995~2004年128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分别采用NDHEF和IHEF治疗,随访并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轴向压缩、弯曲和扭转刚度方面,NDHEF与IHEF相似,但均明显强于MEF,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应力遮挡方面,NDHEF明显小于IHEF和MEF,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应用NDHEF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40例,并与应用IHEF治疗的88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比较,经12~36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骨折完全愈合时间:NDHEF平均22.3周,IHEF平均26.8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延迟愈合和畸形愈合率:NDHEF均为7.5%,IHEF分别为15.9%和4.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型动力型Hoffmann外固定器具有较大的生物力学优越性,临床应用可减少应力遮挡、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胫骨骨折的外固定器;固定后再移位倾向可以通过辅助措施加以克服。

  • 标签: 胫骨骨折 外固定器 生物力学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表皮干细胞的变化,探讨应力作用下细胞的动力学改变及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力学机制。方法标本取自行头部扩张术Ⅱ期手术患者。根据所取标本位置将试验分为:(1)扩张器中心组,所取头皮距扩张器中心约3cm;(2)扩张器侧壁组,所取头皮位于扩张皮肤的侧壁;(3)对照组,未扩张的头皮。各组标本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角蛋白19(CK19)阳性细胞的分化与分布特征。结果HE染色可见两试验组表皮层凹凸不平,皱褶明显,表皮层相对增厚、层次增多,分布密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两试验组在基底层之外可见复层现象及少量的成团或散在分布的CK19阳性细胞,邻近有“镂空”结构形成。而对照组未见上述现象。结论机械扩张后表皮干细胞在分裂增殖的同时,出现异位分布并伴有“镂空”结构,其现象可能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动力学改变有关。

  • 标签: 应力 物理 干细胞 动力学 细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