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 (AD)是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明显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药物往往存在许多局限性,且对中重度 AD患者疗效不佳。近年来 AD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对其目标分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从而减少了具有广泛生物学作用的免疫抑制剂非靶点效应所引起的不良副作用。本文将对近年来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生物制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生物制剂 特应性皮炎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和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 方法 本疾控中心从 2009 年 1 月到 2020 年 1 月期间检出 43 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样本进行观察分析,对这 43 份的粪便、肛拭子、剩余食物和呕吐标本进行微生物学的检测。 结果 从病原菌的检测结果来看,检测出病原菌最多的是粪便,其次是肛拭子和呕吐,然后是剩余食物;从微生物学的细菌检测结果来看,最多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一共有 30 例,其次是沙门氏菌,有 7 例,然后志贺菌,有 4 例,聚团肠杆菌有 2 例。 结论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实施微生物病原学检测,能够更加精准的了解患者中毒致病菌,给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值得进行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细菌性食物 食物中毒 微生物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在产后腹直肌分离中的疗效。方法选择77例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采用产后收腹带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直肌分离距离≤2cm的比例为94.87%、对照组为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围、腹直肌分离距离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行生物反馈治疗可促进腹直肌恢复。

  • 标签: 生物反馈 腹直肌分离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牙周生物型对牙冠延长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采取的牙冠延长术治疗的牙齿 30颗,分别在术后 1个月、 3个月、 6个月和 12个月之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按照不同牙周生物型将患者的牙齿分为薄扇型、中间型和厚平型三个类型,观察不同牙周生物型对牙冠延长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术后一个月、 3个月、 6个月以及 12个月后的牙冠延长术均对牙周各项指标产生了影响。术后 3个月牙周生物型对牙周各项指标也产生了影响,薄扇型牙周 BI为: 0.80±0.042, PLI为: 0.70±0.053, PD为:( 2.74±0.49) mm。厚平型牙周 BI为: 0.81±0.055, PLI为: 0.71±0.062, PD为:( 2.78±0.27) mm,中间型牙周 BI为: 0.80±0.067, PLI为: 0.70±0.097, PD为:( 2.75±0.24) mm。结论:对于薄扇型的患牙,在实施牙冠延长术的时候要适当减少骨量,对于厚平型的患牙没在实施牙冠延长术的时候应出去牙龈组织和骨组织的量,不同牙周生物型对牙冠延长术治疗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不同牙周生物型 ;牙冠延长术 ;治疗效果 ;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eriodontal biotypes on crown lengthening. Methods: 30 teeth treated by crown lengthen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followed up after 1 month, 3 months, 6 months and 12 month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eriodontal biological types, the patients' teeth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hin fan type, intermediate type and thick flat typ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eriodontal biological types 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crown lengthening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one month, three months, six months and twelve months after crown lengthening, the periodontal indexes were affected. The Bi, PLI and PD of thin fan type were 0.80 ± 0.042, 0.70 ± 0.053 and (2.74 ± 0.49) mm, respectively. Bi, PLI, PD, Bi, PLI, PLI, PD, Bi, PLI, PLI and PD were 0.81 ± 0.055, 0.71 ± 0.062, 2.78 ± 0.27, 0.80 ± 0.067, 0.70 ± 0.097 and 2.75 ± 0.2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for thin fan type teeth, bone mass should be reduced when crown lengthening is carried out. For thick and flat teeth, the amount of gingival tissue and bone tissue should be removed when crown lengthening is not implemented. Different periodontal biotypes will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crown lengthen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TTC 培养基法用于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评估。 方法 选取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在我中心进行检查的 70 份食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平板菌落计数法检验和 TTC 培养基法,之后采用实验室综合检验方法,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的准确率。 结果 根据实验室综合检验结果来看,采用 TTC 培养 基法的检验准确率为 70% ( 49/70 ),明显高于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验准确率 28.57% ( 20/70 ),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汇总应用 TTC 培养基法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检验准确率相对较高,值得在食品加工、运输和存储德国方面全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TTC 培养基法 食品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引发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相关微生物菌群进行检测,分析其菌落的特点,据此掌握致病机制,为更有效的治疗此症提供参考。方法 为保障研究的规范性及合理性,及时观察研究过程并获得 完整的监测 数据,研究对象的选择需要符合纳入条件,且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所用药物及检测 设备等均出自我院,根据纳入标准对研究资料进行筛选,共有 71 例患儿的 资料符合 要求。采集这些患儿的腹泻标本,对其分离培养,然后检测菌落情况。结果 细菌、病毒在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微生物菌落中占比高达 87.32% ( 62/71 ),其中,志贺菌占比最高,为 40.32% ( 25/62 ),主要发生于 1-3 岁年龄段;大肠杆菌占比 25.81% ( 16/62 ),主要发生于 3-6 岁年龄段;孤菌类占比 12.90% ( 8/62 ),主要发生于 3 岁以下年龄段;轮状病毒占比 20.97% ( 13/62 ),主要发生于 1 岁以下年龄段。此外,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春季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发病率( p<0.05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

  • 标签: 小儿 感染性腹泻 微生物 菌群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效果 。 方法: 研究收集 2019 年 3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 疾控中心 送检的微生物标本共 4352 株致病菌进行观察分析, 观察并分析细菌耐药性检出率情况。结果: 经检测,送检的微生物标本为 4352株致病菌中,检测出的耐药性菌株有 65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 230株,占比 35.38%( 230/650);革兰氏阳性菌 420株,占比 64.62%( 420/650),后者高于前者, P<0.05,检测结果得出, ICU标本中存在的耐药性菌株检出率为 23.22%( 121/521),比较得出 ICU及外科标本的耐药性均处检出率明显高于内科和儿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 P<0.05)。 结论: 实行细菌耐药性检测在微生物检验中疗效显著,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一个正确指导。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 细菌耐药性 监测 临床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在尿路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中微生物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200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检验,对实验组进行微生物检验。对比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下,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感染程度和治疗效果的有效率。结果:进行微生物检验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0.00%,参照组的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75.00%,实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尿路感染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提高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PDCA循环运用于提高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管理的784例资料,作为实验组,再选取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

  • 标签:
  • 简介:  摘 要: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其中食品微生物污染问题历年来居于食品不合格问题前列,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尽可能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进行了介绍,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中人员、环境、仪器、培养基、检验方法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希望对同行有所借鉴。

  • 标签:   食品微生物检验 影响因素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创新。消化道菌群多样性对于维持家畜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家畜消化道中定植菌群的种类和功能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关键。由于所有动物的消化道是厌氧环境,所以在体外的好氧环境中,有些菌种不易培养,而这些菌种信息的缺失,会导致消化道优势菌群的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借助一些广泛应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些方法主要是测序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测序法包括指纹图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这些方法均基于分子生物学水平,可避免菌体培养步骤,直接分析消化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综述了上述方法的原理以及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对它们在动物消化道菌群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以期为研究动物消化道微生物时不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选择和联合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家畜消化道菌群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
  • 简介:  摘 要:目的: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以及微生物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实验室 11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其食用过的食品、呕吐、肛拭进行检验,同时对 4名中毒事件厨师进行手试子检验,对 4个中毒事件食品操作间进行采样检查,调查中毒原因。结果:在 11起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样品中检验出 6株细菌、在呕吐中检验出 4株细菌、在厨具中检验出 3株细菌、手试子检验出 3株细菌、肛拭中检验出 4株细菌,共 20株细菌。细菌种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所占比例最高( 36.4%),其次为沙门菌,而后依次为蜡样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结论:微生物检验能够明确细菌感染具体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微生物检验;原因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and the result of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the data of 11 cases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in the laborator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food, vomit and anal swab were tested. At the same time, four cooks were tested by hand test. Four food operation rooms were sampled and examined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poisoning. Results: Six bacteria were detected in 11 food samples causing food poisoning, four bacteria in vomitus, three bacteria in kitchen utensils, three bacteria in hand test, four bacteria in anal swab, a total of 20 bacteria. The propor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was the highest (36.4%), followed by Salmonella, followed by Bacillus ce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Conclusion: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can identify the specific type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感染创面病原微生物类别与其分布情况,分析这些病原对抗生素用药的敏感程度。方法:抽选因烧伤、外科手术或骨折而感染创面者194例,以95例外科手术与骨科病人为A组,以99例烧伤病人为B组,分析致病菌的类别、株数等分布状态,抽选常用抗菌药来观察革兰阴、阳性菌对这些药的敏感性。结果:A组多因感染大肠埃希菌、溶葡菌与表葡菌而致病;B组多是因感染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而致病。致病的革兰阴性菌对美洛西林、头孢克洛、亚胺培南具有低耐药性;革兰阳性菌对头孢唑林、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具有低耐药率。结论:培养病原菌以明确其类别与株数,同时针对其对常用抗菌药所表现出的耐药性进行检测,能够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以削弱致病菌的耐药性。

  • 标签: 原菌检测 创面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人体生理信号能有效的反映人体的活动情况,但人体生理信号普遍存在信号幅度小,容易受干扰等问题,因此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在人体生理参数信息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脑电是人脑神经细胞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以及头皮的总体反映,与各种生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通过使用生物医学信号的处理方法如自适应阈值滤波、小波变化、低通滤波、高通滤波等方法,可以有效的滤除干扰信号,得到较为纯净的脑电信号。本文选取了一段麻醉深度由深转浅的脑电信号,通过双谱分析发现该段脑电信号集中于10Hz以下的低频段,通过计算各频段在脑电信号中占比情况,发现随着麻醉深度越来越浅,脑电信号中 波段占比呈现下降的趋势, 波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本文揭示了生物医学信号在脑电信号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脑电信号 去噪 频谱分析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现状及问题, 对重庆医药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共245名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顶岗实习, 在微生物检验顶岗教学中,采用顶岗实习管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能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

  • 标签: 顶岗实习 创新管理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有 极大的应用价值,但是该技术也需要注重投入控制,简化流程,提高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通过改进和完善,为临床疾病的检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分子生物学技术 医学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NCP)病例多种生物样本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发热门诊 2020 年 1月 ~2020年 2月收治的 2 0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检测技术,检测单日采集的咽拭子、血液、粪便、尿液标本的 2019-nCoV核酸。结果 2 0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经核酸检测后, 2 例患者在发热后第 3~7天经咽拭子 /痰液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标本 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确诊,其中 1 例在发热后第 3天确诊。经治复查时间分别处于各患者发热后的第 7~15天, 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 1 例患者咽拭子检测阴性,其中 1例处于发热后第 7天; 2 例患者血液、粪便、尿液中均未检测出 2019-nCoV核酸。结论 通过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核算检测,患者在 7~15天期间单日血液、粪便、尿液中未检出 2019-nCoV核酸。

  • 标签: 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效果 。 方法:采用本院 201 8 年 10 月 -201 9 年 11 月 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计 70 例进行研究,按照奇偶数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例数各为 35 例,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使用麝香保心丸和替格瑞洛联合治疗,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血清炎症因子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两组在治疗有效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 结论: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较高,且血清炎症因子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替格瑞洛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探究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式手术方式,观察组在关节镜手术基础上实施透明质酸钠注入关节腔内治疗。观察对比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因子炎症的变化、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观察组TNF-α及IL-6均低于对照组,K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提高KSS评分,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