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CE-MRI)评估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当瘤体直径长至8~10mm时进行干预,共16只成瘤大小合适裸鼠用于实验,分别植入125I粒子(8只,实验组)和空载粒子(8只,对照组),在粒子植入前及治疗后2周及2个月行MRI常规扫描及DCE-MRI成像,并对肿瘤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有少量坏死。所有裸鼠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均无明显放射炎症表现。常规MRI评价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疗效价值有限。实验组肿瘤实质与坏死交界区Ktrans值最高,其次为整个肿瘤组织Ktrans值,再次为肿瘤实质,最后是肿瘤坏死区。实验组治疗后2周及2个月裸鼠整个肿瘤组织Ktran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整个肿瘤组织Ktrans与肿瘤坏死率有间一定相关(r=-0.518,P=0.01);而肿瘤坏死率与肿瘤体积间有一定相关,坏死随着肿瘤体积增加而增加(r=0.641,P=0.001)。结论:125I粒子治疗人胰腺癌裸鼠可导致移植瘤内坏死,且对周围脏器较安全。用常规MRI及DCE-MRI对裸鼠皮下移植瘤成像是可行。常规MRI对治疗疗效评估作用有限,而DCE-MRI则可定量分析125Ⅰ粒子治疗后肿瘤血管灌注特性改变,对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 标签: 125I粒子 短距离放疗 胰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 简介:在8年制医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实践中,采用典型病例导入式和PBL教学法,从检验报告单申请、阅读,异常结果合理解释以及与实验室沟通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理论知识传授与临床能力培养相结合问题。

  • 标签: 检验报告单 实验诊断学 教学 8年制
  • 简介:人端粒酶RNA组分(humantelomeraseRNAcomponent,hTERC)基因是端粒酶组成成分之一,其作用是作为端粒酶延长RNA模板。鳞状上皮内瘤变是指鳞状上皮结构和细胞异常,属于癌前病变,而子宫颈和食管是发生鳞状上皮内瘤变最常见部位。子宫颈癌是全球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年轻化趋势[1],其中鳞状细胞癌占80%~85%。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

  • 标签: 人端粒酶RNA基因 人端粒酶RNA基因 鳞状上皮 子宫颈 食管 上皮内瘤变
  • 简介:目的:应用UroVysion染色体及基因异常检测试剂盒,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染色体3、7、17号和9号染色体短臂2区1带(9p21)位点畸变情况,探讨这4种染色体畸变临床意义及其组合辅助诊断膀胱癌可行。方法:采用UroVysion试剂盒中基因识别位点探针(LSI)9p21基因探针和着丝粒3、7、17探针(CEP3、CEP7、CEP17),以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60例膀胱癌患者和20例非肿瘤泌尿系疾病患者新鲜尿液标本,统计分析每条染色体在膀胱癌患者中畸变率及其与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间关系,计算4种探针组合检测膀胱癌总阳性率。结果:①用FISH法检测发现,60例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核中3、7、17号染色体及9号染色体p16基因均有较高畸变率,分别为61.7%(37/60)、56.7%(34/60)、55.0%(33/60)及66.7%(40/60)。3、7、17号染色体畸变中,除3例患者表现为17号染色体单倍体,其余均表现为多倍体,各染色体畸变率在不同病理分级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病理分期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p21位点纯合缺失者7例(11.7%),单体者22例(36.7%),多体者11例(18.3%),9p21畸变率在不同病理分期、分级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60例膀胱癌患者4种探针组合检测总阳性率为56.7%。20例非肿瘤泌尿系疾病患者中有2例FISH检测结果为阳性,特异度为90%。结论:我国人群中3、7、17号染色体和9p21位点畸变率很高,而其畸变与膀胱癌早期发生、进展过程、恶性程度等密切相关。UroVysion试剂盒可在我国人群中开展应用,但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国外报道低。进一步寻找适用于国内膀胱癌最佳探针组合,制定适当阳性判断标准是非常必需

  • 标签: 膀胱尿路上皮癌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畸变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