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我院中成药合理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因素、一般规律及特征,总结不合理用药原因及并发不良反应对策。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来我院应用中成药而引发不良反应患者68例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规律。结果68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统计中,不良反应发生与性别及年龄无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严重,占38.2%;不良反应在30min内发生者42例,占61.8%,首次用药发生者51例,占75%;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最多,占60.3%;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占75%。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中成药组成及有关临床资料,重视中成药不良反应,减少中成药联合用药,主动展开全方位不良反应监测,科学、合理应用中成药。

  • 标签: 中成药 合理应用 安全性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免疫反应中处于中心环节。它通过不同方式作用于免疫反应各个环节,参与并调节免疫反应

  • 标签: MIF 免疫反应 作用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治疗、抢救措施中必要方法,由于血液成分多样和复杂,输血可以引发急性输血反应。输注不同血液成分输血反应发生率有所区别,悬浮红细胞容易发生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血浆和血小板容易发生过敏输血反应。急性输血反应会使血细胞快速破坏消耗,造成输注效果下降或无法输注,甚至对受血者身体造成伤害。输血治疗风险决定了临床用血时必须权衡利弊,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提倡成分输血,鼓励自体输血。在输血前或出现输血反应时全面开展免疫血液学实验室检查,能有效诊断、预防和治疗急性输血反应。在临床护理中,应严格“三查七对”,输注开始30分钟内严密观察受血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对输血患者疗效和预防、减少输血反应至关重要。

  • 标签: 急性输血反应 输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通过阐述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和临床危害,帮助医生加深了解,促进医生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危害
  • 简介:摘要人们对中药认识往往有一个误区。认为中药是纯天然,无毒性作用。有毒中药即毒药,是指含有毒性成分,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或常规剂量长期服用,可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损害药物。有毒中药具有显著二重,用之得当,可显示独特疗效;用之不当,则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这些中药在专业书籍如《中国药典》中,该药项下注有“有毒”、“小毒”、“大毒”、“慎用”之类警示语。例如川乌、草乌、附子、马钱子、大黄、苦杏仁、蟾酥、巴豆等。下面谈谈某些有毒中药应用体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报道阿托伐他汀钙引起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02-2011年相关文献,归纳整理阿托伐他汀钙不良反应。结果阿托伐他汀钙主要不良反应为肌毒性及肝、肾损害等。医生应合理使用阿托伐他汀钙,加强用药观察与监测,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通过典型病例了解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种种不良反应。根据个人经验,查阅相关专业杂志及文献资料,对其原因进行综述分析。得知部分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其受损部位涉及各系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建议在使用中药制剂时,应提高警惕,认真分析,防止其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原因分析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静脉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患者1000例出现不良反应,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出现不良反应者47例,发生率4.7%。其中出现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胀、腹痛占17例,注射部位发红、发痒或静脉炎占25例,头痛、头晕、失眠占5例。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也较常见,只要注意合理应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过敏体质病人要慎用。可避免或消除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静脉应用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动态监测在评估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中价值。方法检测98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1、3、7、9、11d血清CRP水平,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手术组在术前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手术组在术后1dCR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手术患者术后有25例出现了不同程度感染,未感染组在术后3dCRP达到峰值,此后开始缓慢下降;在术后11d基本降至术前水平。与末感染组相比,并发感染组在术后3d血清CR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5天,CRP升高至峰值,此后开始下降;在术后第7天,CRP仍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1d基本降至术前水平。结论血清CRP动态监测可用于评估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对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 外科 手术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分类、症状表现、特点综述,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为中药注射剂生产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指导。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质量控制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中药注射剂静脉用药不断增加,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也逐渐增加,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当今社会正迅速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感染造成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故中西药正确地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合理配伍有益于疾病治疗。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抗生素 不良反应 调查分析 合理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导致过敏反应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3例卡马西平所致过敏反应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例药过敏反应中剥脱性皮炎7例(30.4%),大疱表皮松解型3例(13.1%),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5例(21.7%),荨麻疹型8例(34.8%)。结论卡马西平药疹大多为重症药疹,具有多器官受累、临床症状严重、病程长特点;及时、合理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辅以支持疗法是治疗关键。

  • 标签: 卡马西平 过敏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减低眼底荧光素血管照影检查不良反应及意外情况发生。方法通过心理护理﹑检查前充分准备和检查过程中密切配合及出现不良反应应对措施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运用沟通和操作技巧,能预防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缩短检查时间,保障检查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肥达氏反应阳性病例,以引起临床重视,避免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经骨髓细胞检查确诊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肥达氏反应阳性病例,就该现象可能成因及该病诊断、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1例副伤寒乙1160,1例副伤寒丙1320,另1例副伤寒甲、乙均为1320,副伤寒丙1160;3例均有骨关节疼痛,反复发热2例,1例无发热;3例均有肝脾肿大;1例大便培养有G-杆菌生长,另2例血及大便培养阴性;并均曾误诊为副伤寒,后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多有反复发热及骨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而副伤寒亦可因形成骨关节微脓肿而表现出类似的症状,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有合并肥达氏反应阳性现象存在,故对有反复发热及骨关节疼痛且肥达氏反应阳性病例均应常规行骨髓细胞学检查以排除白血病。并需引起重视,以免误诊、漏诊,延误治疗。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密切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儿童 淋巴细胞 白血病 肥达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功能相关。评价hs-CRP在CHF患者中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00例CHF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III-IV级)和100例正常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6MWT)测定行距者。结果CHF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血清hs-CRP水平升高LVEF值明显下降,呈明显负性相关(r=-0.78,P<0.05),随血清hs-CRP水平升高6MWT步行距离明显减少,二者呈良好负性相关(r=-0.70,P<0.05)。结论hs-CRP与心功能状态有良好相关,可以作为心力衰竭诊断和病情检测指标。

  • 标签: 心力衰竭 C 反应蛋白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65例小肝癌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小肝癌在16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结果门脉期检出71个病灶,检出率为81.61%,延迟期检出76个病灶,检出率为87.36%,总检出率为100%。动脉期增强扫描,87个小肺癌病灶中,80个(91.95%)为高密度,在门静脉期65个(74.71%)为低密度,在延迟期76个(87.36%)为低密度。结论16螺旋CT对小肝癌患者进行多期增强扫描,可准确反映小肝癌强化特点,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治疗方式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

  • 标签: 16层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 小肝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科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6螺旋CT横断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曲面重建法(CPR)技术重建局部组织和器官二维及三维图像。结果局部组织和器官实现了多个观察面,得到了立体、接近解剖、仿真的、更形象、更直观影像学信息,充分满足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需求。结论16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有很高价值。

  • 标签: 16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MPR CPR VRT MIP 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