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檀香是一种极其珍稀的名贵木材,是一种古老的药用植物,其药用价值极高。从檀香中提取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倍半萜类为主。另外,还发现了许多单萜烯和木酚素等化合物。檀香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在调节胃肠功能、抗肿瘤、抗氧化和改善神经功能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檀香的文献及有关典籍的基础上,对檀香的化学组成及其药效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檀香类药用植物的研究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和应用檀香资源奠定基础。

  • 标签: 檀香 药理 化学成分 现状
  • 简介:眩晕的发生、发展、愈后均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较密切关系,能否针对心理因素进行恰当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作者对我院眩晕病人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心理因素与眩晕发病有一定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眩晕 心理因素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ectopicpregnancy,E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在本院诊治的140例E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EP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5.3%,输卵管妊娠为主;EP相关因素:妇科炎症、孕产史、有腹部手术、IUD、异位妊娠史等。结论EP异发生率较高,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治疗盆腔炎、选择避孕措施、提倡阴道分娩等可减少EP的发生。

  • 标签: 异位妊娠 相关因素 防治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68例重复异位妊娠及首次异位妊娠的前次妊娠情况,首次异位妊娠治疗方法与重复异位妊娠部位的关系,重复异位妊娠的治疗情况.结果68例重复异位妊娠者的首次异位妊娠,有48.53%发生在人工流产后及药物流产后,重复异位妊娠中60.29%患者为连续2次异位妊娠,其他27例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人工流产后及药物流产后的占85.19%.90.48%输卵管切除术者的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对侧,76.92%保守治疗的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原患侧.结论输卵管炎症及保守治疗是重复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妊娠 异位 重复性 输卵管炎 盆腔炎性疾病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中药药理作用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诸如物理因素,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中药药理作用对于疾病治疗的有效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采取有效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来提高中医药疗效是非常重要的。对中药药理作用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因素、机体因素以及药物因素。本文详细的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 标签: 中药药理 作用 影响因素
  • 简介:亭苈子又名播娘蒿,属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区域内。因外形似蒿,农家人习惯上称之为眉眉蒿、米米蒿。因其药用部位是子,又称葶苈子。葶苈子辛苦,寒,主治痰饮咳嗽,水肿胀满等症。葶苈子属小三类果实子类中药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用途得以拓宽,用量不断增大。时下,正是葶苈子产新季节,其价格节节上扬,倍受关注。以下四种原因拉动葶苈子价格不断攀升。

  • 标签: 葶苈子 价格 一年生草本植物 十字花科 药用部位 痰饮咳嗽
  • 简介:抑郁一直伴随着人类。媒体报道,2014年4月28日,新华社安徽分社副社长宋斌疑患抑郁症自杀,此后,陆续又有一些媒体、金融人员和政府官员因抑郁自杀,再次引起人们对抑郁的关注。一个最为严重的现实是,中国每年有20多万人因重度抑郁而自杀。抑郁的分级和后果抑郁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不高兴或很不高兴,情绪低

  • 标签: 郁症 生物学因素 重度抑郁 副社长 基因差异 促皮质素
  • 简介: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好坏的体现,基础护理工作是一项对各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的具有热情的生活服务和技术服务,贯穿于患者整个住院过程的始终,其重要显而易见。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临床护理工作中忽视基础护理的现象普通存在,这不能不引起外面的高度重视。因此,对护理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使之不断改善和保持在高水平是基础护理工作的核心,而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护理 质量控制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死亡,死亡与如下因素有关: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史,吸烟史,以及梗死面积大小、梗死部位,主要并发症如昏迷、肺部感染、出血性梗塞有关(均为P<0.05)。结论发病年龄,既往血管病史,梗死面积大小、部位及主要并发症是影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预后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无风不起浪,慢病也不例外。对付慢病,先得找到它之所以“繁盛”的根源——健康危险因素,然后逐个击破。

  • 标签: 健康危险因素 慢病 医学 保健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医患危机的不断加深,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医患关系目前状况,从医、患、医疗行为三方面分析医患危机因素,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我国近期医患矛盾不断升级,医患危机频发,给广大卫生行政人员、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和广大学者等敲响警钟。为什么医患现象频发?如何应对医患关系中的不良行为?   一、医患关系目前状况   医患危机,是指重大医疗事件之后,患方或患方聚众大闹医院事件,或者通过媒体过度渲染或炒作,损害医务人员名誉及生命健康权的事件。 [1]我国目前的医患关系不甚乐观,形形色色的不良医患事件屡见不鲜。首都医科大学 2007年做了一项医患关系的调查,对全国 1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医患关系很好或较好的比例是 36.4%,一般的比例是 42.9%,不好或很不好的比例是 20.7%。 [2]医患危机已经成为一种高风险、高扩散、高关注的国计民生理由,合理有效地缓解医患危机,改善医患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作用。   二、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从“医”的角度界定    1.医疗商业贿赂。商业贿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正当经济竞争现象。医疗商业贿赂主要发生在药品、设备采购等方面,医疗人员为了从中获得回扣、折扣、捐赠等不合理经济收入,购买昂贵药材、药品。    2.过度医疗。过度医疗就是不必要的医疗、多余的医疗,甚至不良后果和危害的医疗,是与医疗目的背道而驰的名义上“医疗”。与过度医疗有关的概念,还有过度检查和防御治疗等。“走廊医生”事件就是过度医疗的典型案例,医院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患者进行诸多不必要的检查、治疗,甚至还是有害的治疗。    3.医疗资源不规范获得。医疗资源不规范获得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未经患者同意,泄露患者隐私,变卖患者器官等非法利益行为。    4.不规范收费。由于医院具有收取医疗费用的权利,医疗机构在向患者收取医疗费用之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物价政策,不按照医疗收费标准收费,没有依据收费,由此造成看病贵等理由。   (二)从“患”的角度界定    1.医疗“红包”现象。由于社会医疗资源匮乏,社会信任度不高等理由,医疗“红包”现象蔚然成风,甚至不送“红包”反而不正常。更有甚者,医务人员公然向患者索要“红包”,这势必给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被精神病”现象。“被精神病”现象是指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和个人,为了某种特殊利益关系,给予与该目的相关的当事人精神压力,甚至送往精神病医院。患者自身因身体理由,已经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再“被精神病”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    3.受传统文化影响。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普通百姓存在这一种身份卑微之感,没有众生平等的生命意识,在严重疾病的极端情况下,不仅 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相轻生的心理,甚至带有同归于尽的报复心理。   (三)从“医疗行为”角度界定    1.沟通交流不畅。医疗过程是一个不断沟通交流的过程,患者向医务人员反映体征,医务人员向患者传递治理措施。但由于知识层面的不对称,加大了医疗过程中互动交流的困难度,甚至出现医务人员厌烦、置之不理等极端现象。    2.管理措施不严。 医院 关系仅限于医生与患者,缺乏第三方监督管理 部门,由于医患关系特殊,患者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被动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三、医患关系应对措施   (一)加强医疗卫生体制革,建立 科学 合理的卫生服务体系   政府加大 财政 投入,完善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充分考虑中低收入水平的医疗服务需求。转变城乡医疗服务资源不合理局面,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均等化、均衡化发展。此外,加大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医疗行为,抵制商业贿赂、过度医疗、医疗红包等恶性就医现象。   (二)完善医患纠纷法律法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医闹和非法行医时有发生,对于医疗理由要依法解决,加强法律对医患双方权利的维护,加强对“医闹”等扰乱医疗秩序行为的法律惩罚,加快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制定医患关系法律条例并严格执行。同时加强医德医风的制度化建设,以解决医患冲突,打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3]   (三)建立第三方监管机制,公正监管医疗行为   建立第三方医疗服务监管机制,避开医患之间特殊的关系而给患者带来不为人知的过度就医、医疗贿赂、不规范收费等现象发生。同时,加强 医院 内部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切实维护广大患者的知情权。   (四)加强医患沟通,解决医患矛盾   医生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医生应理解患者治病心切,患者也应体谅医生忙碌,理性看待治病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形成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医患关系。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孕妇发生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10462例孕妇均接受梅毒血清学检查,对合并梅毒孕妇的新生儿也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分析妊娠合并梅毒及围生儿感染梅毒的影响因素。结果27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中,年龄21~30岁(20/27)、初中及以下学历(17/27)、暂住人口(16/27)、多性伴侣(23/27)、职业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15/27)、多次妊娠(21/27)、未行孕前梅毒血清学检查(20/27)、配偶为梅毒感染(22/27)的比例较高。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居民类型、多性伴侣、多次妊娠史、配偶为梅毒感染者是妊娠合并梅毒的危险因素,而教育程度、孕前梅毒血清学检查是妊娠合并梅毒的保护因素。结论孕妇年龄、居民类型、多性伴侣、多次妊娠、配偶为梅毒感染者是妊娠合并梅毒的危险因素;而孕前检查、受教育程度是妊娠合并梅毒的保护因素

  • 标签: 妊娠合并梅毒 围产儿
  • 简介:目的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分析讨论,为凝血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进行凝血检验项目的一共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分别取3份用以进行凝血检验的标准血量的血液样本,对血液样本的离心时间、放置时间、以及样本溶血情况的三方面进行控制,观察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因素,具体检查项目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检验、凝血酶时间(TT)检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验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检验,通过对于不同影响因素的控制进行观察,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血液样本的离心时间会对PT以及APTT的数值造成影响,血液样本存放时间会对TT、FIB、以及APTT的数值造成影响,血液样本溶血会对四项检验指标的数值均造成影响。结论血液样本的离心时间、放置时间以及血液样本溶血均会对凝血检验项目造成影响,其中离心时间主要影响的是PT以及APTT的检验结果;放置时间主要影响的是TT以及FIB的检验结果;溶血则会对所有的凝血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 标签: 凝血检验 影响因素 血液样本
  • 简介:为了更多的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通过与传统的护理观念相比较,笔者认为应缩短术前禁食时间、防治术后低温及高血压、尽早给予半卧位、有效控制术后疼痛。

  • 标签: 全麻 腹部手术 康复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设计调整扫描参数、心律药物调控及不同匀场方法并回顾分析图像质量,探讨心脏电影扫描中的质控因素。方法对本院门诊和住院部25例心脏磁共振检查患者在心脏电影扫描过程中不同VPS(每个心动周期内所采集的K空间数目)、不同心律状态及不同匀场方法所获得的心脏电影图像进行盲评并记录,所用设备为GE公司Signa1.5THDxt磁共振扫描仪。结果不同VPS、心律药物调控前后、不同匀场方法都会影响磁共振心脏电影图像。结论磁共振心脏电影成像过程中参数设置、药物辅助调控以及匀场方法都会影响图像质量并影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在磁共振心脏电影成像过程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至关重要,心律不齐患者磁共振心脏电影成像也需要合理的药物调节。

  • 标签: 磁共振 心脏电影成像
  • 简介: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从医学生到住院医师过渡的关键环节,是学生整体素质体现的时期,临床实习质量将直接影响医学生的职业生涯[1].因此,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成为学校、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各方极为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医学生 实习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