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最大变异"的选样策略邀请五位南京市的高中化学教师作为研究参与者,以课堂观察和访谈作为主要的方法收集资料,并采用"扎根理论"的分析策略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实施教科书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因素有三类,分别是:学科教学知识、时间限制以及教学资源。结合这三类因素,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科书的编写以及课程实施的管理提出了建议:教科书编写者与一线教师更多地进行互动,给予充足的教学课时,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

  • 标签: 科学探究 教师 教科书 化学教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为持续提升电厂生产的安全与有效,实现电厂产生的绿色化,减少生产活动对于周围生态的影响,更加契合新发展理念。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应该针对性地做好化学水质滴定分析工作,通过测定方法的有效介入,精准掌握水质情况,辅助后续水质综合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 标签: 电厂 化学水质 滴定分析 影响因素 应对处理
  • 简介:摘要:电厂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有机组成,是保证电力资源持续稳定供应的重要路径。设备实际运行环节,越来越多的电厂从设备运转连续、绿色的角度出发,尝试采取化学水质滴定分析的方式,掌握锅炉、汽机水质基本状态,强化工作人员对于相关设备的管理水平,保证电厂设备的高效运转。当前,电厂的水质检测工作中主要采用化学滴定分析法检验水汽品质,是电厂质量检验工作的关键环节。在电厂化学工作中,对化学滴定分析结果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最大的程度排除不利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显得尤其重要。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水质检测中化学滴定分析方法进行了简单概述,而后总结归纳了影响电厂化学水质滴定分析的诸多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电厂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有机组成,是保证电力资源持续稳定供应的重要路径。设备实际运行环节,越来越多的电厂从设备运转连续、绿色的角度出发,尝试采取化学水质滴定分析的方式,掌握锅炉、汽机水质基本状态,强化工作人员对于相关设备的管理水平,保证电厂设备的高效运转。当前,电厂的水质检测工作中主要采用化学滴定分析法检验水汽品质,是电厂质量检验工作的关键环节。在电厂化学工作中,对化学滴定分析结果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最大的程度排除不利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显得尤其重要。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水质检测中化学滴定分析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而后总结归纳了影响电厂化学水质滴定分析的诸多因素

  • 标签: 水质滴定分析 电厂化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电厂化学水质滴定分析的准确和可靠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滴定速度与操作时速的控制、实验器皿的保管及药剂储存条件、实验中环境温度的控制以及操作误差都是重要因素。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优化电厂化学水质滴定分析过程,提供准确的水质评估和管理依据。

  • 标签: 电厂水质 化学分析 水质滴定分析
  • 简介:摘要:电厂化学水质滴定分析是确保电厂正常运行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电厂化学水质滴定分析的因素。首先,水质的采样和预处理对滴定分析结果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采样时间和采样地点,并对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其次,滴定剂的选择和浓度配比也是影响分析结果的关键因素,应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滴定剂,并确保滴定剂的浓度配比准确。此外,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以及对实验设备的维护和校准也是影响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获得准确的滴定分析结果,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并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

  • 标签: 电厂化学水质滴定分析 影响因素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在经济与科技实现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化学领域的检测技术不断提高。很多检测项目在实验过程中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同时相关领域的学者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都意识到了先进检测技术的重要。在检测水质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引入多种先进检测方式作为技术支撑,以便对化学需氧量进行精准的测定。在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实验中,实验人员需要充分确保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的准确,并为其提供足够的实验条件,另外还要对化学需氧量测定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 标签: 化学需氧量 测定 影响因素
  • 简介:采用水热方法并以邻菲啉为模板剂合成了一种过渡金属配合物连接的无机-有机层状结构的多金属钒酸盐Co(1,10-phen)(H2O)(VO3)2,该化合物经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热失重分析,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电化学质.

  • 标签: 金属氧簇 水热合成 循环伏安 热失重
  • 简介:摘要: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化学实验在其心理认知上会让学生觉得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在传统的化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真正上手实践的化学实验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少的,一般都是教师来对化学实验进行讲解,向学生将一些步骤进行说明。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一定程度上的实践,不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时,就应当为学生创设趣味化学实验教学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从而使学生喜欢上化学实验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化学学习,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 标签: 高中教学 化学课堂 实验教学
  • 简介:教育的真谛在于最大限度发掘人的潜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倡导探究学习”理念,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能力有没有提高,潜能有没有得到发掘,与之相匹配的评价制度也要相应跟上。传统的测试强调“标准答案”,往往使学生们不是在做“学问”而是在做“学答”。试题的封闭和答案的唯一,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掘。而开放的试题从研究主题的确定、视角的选择、方案的运用和结果的表述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自由度。开放试题题目的设计是开放的,具有结论的多样、思维的开放、内涵的可发展性等特点,在解题过程中强调答案的多样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提倡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模式地解决问题,有利于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区分和选拔人才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标准。开放试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模式:

  • 标签: 化学 开放性试题 课程标准 “标准答案” 创新能力 探究性学习
  • 简介:摘要医用化学实验是医学生基本实验素质和计量素质培养的必修内容,也是医学生由中学学习模式向大学学习模式转化的桥梁,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开设设计实验是很有必要的。它对于培养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观察能力、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医用化学 设计性实验 实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物质性质的教学是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中的重要部分,该部分教学内容属于事实的知识,比较琐碎,学生易混淆和遗忘。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知识本身转变为思维模型的建构,从而促进学生分类观、转化观等化学基本观念的发展;针对如何开展基于物质分类观念下的物质性质教学,以"金属的化学质(第一课时)"为例,进行初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

  • 标签: 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类法 模型建构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简介:利用2种杂化的密度泛函DFT方法(BHLYP和B3LYP),2种纯DFT方法(BLYP和BP86),以DZP++为基函数对Cl2O5/Cl2O5-的平衡构型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它们的几何构型、相对能量和振动频率,并对Cl2O5/Cl2O5-体系的电子亲和势进行了理论预测.

  • 标签: 二氯氧化物 分子结构 密度泛函 电子亲和势
  • 简介:研究LiNi0.5Mn0.5O2电极在LiNO3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同时分析该电极在不同pH值电解液中的循环衰减原因。循环伏安测试显示LiNi0.5Mn0.5O2在浓度为5mol/L的LiNO3水溶液中具有较好的锂离子脱嵌能力。对比发现,LiNi0.5Mn0.5O2电极在浓度为5mol/L,pH值为12的LiNO3水溶液中具有最好的循环稳定性能。通过交流阻抗法、X射线衍射分析及电极形貌的对比分析发现:电极在浓度为5mol/L,pH值为12的LiNO3水溶液中循环时,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电极结构都能得到较好的保持,电极的电荷传递阻抗得到明显抑制,因此在该pH值电解液中的循环稳定性最好。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LINI0 5Mn0 5O2 循环衰减机制 循环伏安法
  • 简介:摘要:本文选用稀土元素钕作为掺杂元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钕掺杂的Li4Ti5O12分级介孔微米球,讨论了钕的掺杂量对电化学能的影响。发现共沉淀法制备了Nd3+掺杂Li4Ti5O12的分级介孔微米球。其中,样品Li3.88Ti5Nd0.04O12表现出了非常优异的电化学能。样品在5 C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68.2 mA h g-1,经过500次循环,其放电容量仍为157.3 mA h g-1。在10 C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57.4 mA h g-1,经过500次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仍为146.2 mA h g-1。

  • 标签:
  • 简介: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研究非智力因素,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俗话说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智慧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这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讲的便是非理智因素。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公式比较枯燥,一些公理记忆起来比较复杂,因此,十分有必要调动起同学们的非智力因素。本文从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良好的动机、诱导浓厚的兴趣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同学们都能够充满信心地喜欢上化学、愿意上化学

  • 标签: 化学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