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牙再植术,是将因外伤致完全脱位的自体牙经过处理复位再植同定并一次性根管治疗或复位再植固定的手术。由于外伤引起的牙齿大多发生在前牙,因此牙齿缺失后会直接影响面部的美观和语言功能。我科自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收治48例病人采用复位再植固定一次性根管治疗前牙完全性脱位,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牙再植术 完全性脱位 临床治疗 前牙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齿缺失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27岁,因多汗、阵发性心悸伴血压升高1年于2004年3月10日入院.入院监测血压波动于160~260mmHg,VMA显著高于正常,测定值为173.5ummol/24h尿(政党值范围15.7~88.5ummol/24h尿).

  • 标签: 腹膜后 副神经节瘤 入院 血压升高 占位性病变 多汗
  • 简介:目的:评价药师对吸毒多脏器受损患者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的作用。方法:药师参与吸毒多脏器受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协助医师制定治疗方案,监护患者用药全过程,针对患者用药提出注意事项。结果:多脏器受损患者,在治疗期间,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未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各项体征进一步得到改善,肾功能示:BUN9.26mmol/L、Cr415μmol/L、UA369μmol/L、GLU6.18mmol/L、K+5.3mmol/L;心肌酶谱:LDH-L251IU/L、CK195IU/L;胸部CT提示积液较前明显吸收,好转出院。结论:药师参与临床实践,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协助医护人员,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事件发生,可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吸毒 多脏器损伤 药学监护
  • 简介:绝经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妇女的常见病,现代医学主要采用雌激素等治疗,但存在致癌的潜在危险.中医根据肾虚、脾气不足、气滞血淤等病机,探索用中药补肾药为主的治疗原则治疗本病,临床表明中医药治疗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作用全面的特点.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治疗 补肾药 绝经后妇女 病因
  • 简介:目的对腹部外伤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做好病情监测、术前急救、术后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并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经过急救及相应的护理操作,本组35例患者中,治愈的有31例,好转3例,无效1例(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总有效率为97.1%。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5.8±4.6)d,未有1例出现压疮、伤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论通过对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病死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有利于促进抢救效率的提高。

  • 标签: 腹部外伤 失血性休克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药物治疗创伤应激障碍(PTSD)的研究进展,以评价各类药物治疗PT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应激早期应用苯二氮()类药(BZ)可预防PTSD的发生,但长期应用易导致依赖,停药出现戒断症状,损害认知功能,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逐渐被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特别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所取代.近年来抗惊厥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PTSD取得一定的疗效.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药物治疗新进展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临床评价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三环类抗抑郁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年 5月 ~2018年 8月我院 9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 47例,主要为常规护理,观察组 47例,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整体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显著更优,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误吸性肺炎和营养不良更少,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吞咽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和不良状况,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营养不良
  • 简介:一般来说,餐血糖比空腹血糖要高一些,但不能超出太多,餐2小时血糖正常不超过7.8毫摩尔/升,如果经常超过11.1毫摩尔/升。将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如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四肢麻木等。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使空腹血糖控制满意,而且要使餐血糖保持在良好水平,这样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餐后高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眼底视网膜病变 生命 心脑血管病变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低钠血症的可能原因和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根据低钠血症原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早期补充浓氯化钠治疗,配合激素治疗,及时纠正低钠血症。结果:本组76例,低钠血症纠正,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治愈67例;2例病情迁延,住院两次治愈,最长住院时间65天;病残5例;死亡2例,死因为重型颅脑损伤致脑干功能衰竭。结论: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主要原因是中枢性损伤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及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导致低钠血症,早期胃肠补钠及静脉输液补3—5%浓氯化钠,配合激素治疗,能有效纠正低钠血症,促进脑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颅底骨折 低钠血症 垂体功能监测 浓氯化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针对性地对严重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并分析应用大量输血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文共选取了68例来自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产后出血患者,与其商议同意,展开本次研究。研究期间给予所有患者大量输血治疗,将治疗后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与治疗前的凝血指标相比较,并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凝固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血小板计数( PLT)、血红蛋白( Hb)、及血细胞比容( HCT)各项指标变化均很明显,与治疗前存在差异,且组间检验存在意义(P<0.05 )。结论 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常规治疗的同时及时采用大量输血治疗,来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不过这期间应对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水平的变化重点监测,避免凝血功能障碍加重。

  • 标签: 产后出血 大量输血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将脑梗导致的偏瘫步态与正常步态进行三维参数的研究对比,解析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以期为偏瘫步态的矫正训练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组织50名脑梗后遗留偏瘫步态的患者作为实验组,组织50名步态无异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借助三维步态分析仪,分别对2组的步态进行三维分析检查,从步数、步频、步态周期、步幅、步速、步长偏差、双支撑相等进行对比,分析导致异常改变的具体原因。结果:脑梗导致的偏瘫步态在步数、步频等参数上与正常步态相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导致异常的具体原因。结论:本文通过步态对比分析的方式,使脑梗导致的偏瘫步态常,有了客观性的指标体现,并对其导致异常的原因进行了解析,为偏瘫步态的矫正训练提供了理论支撑。

  • 标签: 脑梗 偏瘫步态 正常步态 三维步态分析检查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脑卒中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绝经阴道出血患者妇科超声诊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3月收入的绝经阴道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患者均接受妇科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分析诊断差异。结果:妇科超声错/漏诊率3例(6.52%),诊断精准率为93.48%。诊断结果中,妇科超声诊断漏诊1例子宫内膜炎;将2例子宫内膜癌分别错诊为1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内膜增生。结论:妇科超诊诊断可有效诊断绝经阴道出血患者的疾病,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精准率高,可推广。

  • 标签: 绝经后阴道出血 患者 妇科超声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针对诱发颅脑外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从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随机择取46例并发低钠血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诱发低钠血症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 对颅脑外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该疾病主要受到年龄、损伤程度、GCS评分、脑水肿、颅底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 影响颅脑外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有很多,这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护理措施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干预,最大程度降低低钠血症发生可能性,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 标签: 护理措施 颅脑外伤 低钠血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给予黄连温胆汤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抑郁西药百解忧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黄连温胆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抑郁情况明显得到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给予黄连温胆汤治疗,能够有效疏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让患者能够更配合临床治疗进行康复训练。

  • 标签: 黄连温胆汤 脑卒中后抑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日间全麻下小儿口腔医治过后的恢复状况及有关影响因子。方法:此次实验中共计筛选出了100例研究对象,其均来自我院,其就诊时间均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之间,患者的年龄在2岁至6岁之间,以ASA标准为参考依据进行分级,其均在Ⅰ到Ⅱ级之间。从多方面分析评估患者在麻醉24小时之后的恢复情况。在分析影响恢复影响因素时,选定性别、年龄、麻醉时长等作为主要研究因素。按照性别划分,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按照年龄划分,分为三组,即小于36个月、36至48个月之间、大于48个月。以麻醉时长作为分组依据,可以分成三组,即小于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大于三个小时;以治疗的牙齿数为依据进行分组,可以分为三组,即小于12颗、12到15颗、大于15颗。以七氟醚用量为依据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小于15毫升、15到20毫升,大于20毫升。结果:麻醉24小时,出现轻度咽喉痛、咳嗽以及声嘶的概率分别为17%、20%、25%。轻度、中度恶心呕吐的发生概率为7%、1%。牙痛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即轻度、中度及重度,发生率为43%、12%以及1%。轻度低落、焦虑的发生概率分别为29%、20%。在根据性别分组的调查中发现,不同性别的小儿患者在咳嗽、恶心呕吐方面的发生概率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在根据麻醉时长进行分组的调查分析中发现,恶心呕吐以及情绪低落的组间对比差距明显(P<0.05)。在根据治疗牙齿的数量进行分组的调查分组中可知,咽喉痛、声嘶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年龄、七氟醚用量分组中的调查,未发现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性别、麻醉时间的长短、治疗牙齿量,会影响日间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的恢复情况。基于日间全麻,儿童口腔治疗的恢复实效性仍有一定的提高空间。

  • 标签: 全身麻醉 儿童口腔治疗 恢复 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