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盐水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将3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7只。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灌胃8 mL/kg生理盐水,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灌胃含氢浓度分别为2.0 ppm、1.0 ppm、0.5 ppm富盐水(8 mL/kg),同时予除对照组外其余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干预4周。第二阶段将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水组、水+氟西汀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组,每组10只。3组均每天灌胃最佳含氢浓度(0.8 ppm)富盐水(8 mL/kg),其中水+氟西汀组再添加氟西汀(5 mg/kg)灌胃,Nrf2抑制组添加全反式维甲酸(10 mg/kg)灌胃,同时均予CUMS干预4周。干预过程中于每周末固定时间对大鼠称重,4周后应用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的活动总路程及平均速度。旷场实验结束后采集大鼠眼眶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随后取海马CA3区标本,应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红素氧合酶-1(HO-1)、Nrf2及磷酸化Nrf2(p-Nrf2)蛋白表达。结果(1)第一阶段:干预第3、4周时,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体质量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低剂量组大鼠的活动总路程及平均速度明显增加,血清SOD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减少,海马CA3区BDNF、HO-1表达明显增加,p-Nrf2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二阶段:干预第3、4周时,与Nrf2抑制组比较,水组、水+氟西汀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rf2抑制组比较,水组、水+氟西汀组大鼠的活动总路程及平均速度明显增加,血清SOD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减少,海马CA3区BNDF、HO-1表达明显增加,水+氟西汀组大鼠海马CA3区Nrf2、p-Nrf2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水组比较,水+氟西汀组大鼠海马CA3区BNDF、HO-1、p-Nrf2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盐水可使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清SOD含量增加、MDA含量减少以及海马BDNF、HO-1表达增加,从而改善其抑郁样症状;富盐水与氟西汀联用对抗抑郁的协同作用机制涉及Nrf2通路的抗氧化效应。

  • 标签: 抑郁症 富氢盐水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红素氧合酶-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混合吗啡酮用于腰椎手术后PCIA的改良效果。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内固定术病人96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18.5~29.9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8):吗啡酮PCIA组(H)和艾司氯胺酮混合吗啡酮PCIA组(S+H组)。术毕行PCIA,S+H组:吗啡酮0.05 mg/ml+艾司氯胺酮0.25 mg/ml;H组:吗啡酮0.05 mg/ml。2组镇痛泵参数设置:总量2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当NRS评分≥4分且患者连续3次按压PCA泵无效时,静脉注射吗啡酮0.2 mg补救镇痛。记录术后48 h内吗啡酮累计用量(镇痛泵用量和补救镇痛用量)和瘙痒、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头晕、头痛、幻觉、噩梦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48 h病人镇痛满意度。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24、48 h的恢复质量(QoR-15量表)。结果与H组比较,S+H组术后48 h内吗啡酮累计用量减少,病人镇痛满意度升高,首次排气时间缩短(P<0.05),术后24和48 h时QoR-15评分升高(P<0.05),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吗啡酮PCIA相比,艾司氯胺酮混合吗啡酮用于腰椎手术PCIA可减少术后吗啡酮用量,提高镇痛满意度,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 标签: 氯胺酮 氢吗啡酮 疼痛,手术后 镇痛,病人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接受硫酸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另一组接受单独的阿司匹林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再次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芪龙胶囊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我院接诊治疗的113例房颤病人,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评估后,选择了80例房颤病人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采用芪龙胶囊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和地高辛片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治疗结束后,病人的临床症状都有所好转或症状消失,并且治疗组的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两组经过统计学处理<0.05,说明两组治疗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验证了芪龙胶囊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房颤有较好的疗效。结论芪龙胶囊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房颤,其治疗效果可靠,可以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芪龙胶囊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倍他乐克 地高辛 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5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目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一个重要诱因,近期研究显示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scells,EPCs)可以定向结合到血管再生部位并参与修复受损内皮。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eNOS)参与调节EPCs的动员及功能,但在糖尿病状态下由于eNOS辅因子四生物蝶呤(tetrahydmbiopterin,BH4)水平的下降则引起eNOS脱偶联并导致其活性降低。

  • 标签: 内皮功能受损 四氢生物蝶呤 糖尿病小鼠 细胞功能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诊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地佐辛进行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观察组采用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和患者术后10分钟的痛疼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10min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吗啡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患者的疼痛程度更低,吗啡酮更适合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治疗中使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氢吗啡酮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 术后痛觉过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拉普利联合氯噻嗪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收住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西拉普利联合氯噻嗪)和对照组(西拉普利)各30例,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结果用药后3,6周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拉普利联合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西拉普利 氢氯噻嗪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海马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20)、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组(CPR组,n=35)和富液组(H2组,n=35)。采用经食管电击法制备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Sham组于只进行股动静脉穿刺和气管插管等操作。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ROSC后6和12 h时,H2组腹腔注射富液5 ml/kg,其余2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ROSC后1和3 d时行神经功能评分。Sham组气管插管后即刻,CPR组和H2组分别于ROSC后6 h、1、2和3 d时,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核和胞浆CIRP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CPR组和H2组ROSC后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降低,CPR组ROSC后1、2及3 d时胞核CIRP表达下调,ROSC后1和2 d时胞浆CIRP表达上调,H2组ROSC后各时点胞核CIRP表达下调,ROSC后2和3 d时胞浆CIRP表达下调(P<0.05);与CPR组比较,H2组ROSC后各时点神经功能评分升高,ROSC后6 h时胞核CIRP下调,ROSC后1和2 d时胞浆CIRP表达下调(P<0.05)。结论减轻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CIRR表达有关。

  • 标签: 心脏停搏,人工 心肺复苏术 RNA结合蛋白质类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和小剂量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86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给予缬沙坦80mg,1次/d;氯噻嗪12.5mg,1次/d,对照组93例只给缬沙坦80mg,1次/d。在治疗4周和8周时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和8周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和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比单用缬沙坦疗效更好。

  • 标签: 缬沙坦 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硫酸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有效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分析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硫酸氯吡格雷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7%,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的83.7%,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均较少,组间数据结果差异不具备可比性(P>0.05)。结论硫酸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显著,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塞 临床有效率
  • 简介:一次给予二杨梅素后对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催眠作用的影响[11]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观察二杨梅素对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催眠作用的影响,一次给予二杨梅素后对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催眠作用的影响从表1中可以看出

  • 标签: 作用影响 催眠作用 小鼠催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叶酸联合厄贝沙坦氯噻嗪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H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新发H型高血压Ⅱ级老年(60~70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清晨口服厄贝沙坦氯噻嗪150mg/d和叶酸0.8mg/d,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氯噻嗪150mg/d。治疗后每周测量并记录血压,每3个月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次,共观察6个月。结果试验组治疗后3、6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5.6±14.7/82.6±8.4)mmHg和(127.8±10.6/79.6±7.3)mmHg,对照组则分别为(139.5±15.1/89.7±8.5)mmHg和(139.4±12.4/85.9±7.4)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3、6个月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1.3±2.2)μmol/L和(8.5±2.6)μmol/L,对照组则分别为(18.9±2.5)μmol/L和(18.7±2.7)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厄贝沙坦氯噻嗪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 标签: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酸吗啡酮用于麻醉复苏及术后PCIA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方法在2014-2016年间,随机选取我院全麻并要求手术后阵痛的患者80例,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盐酸吗啡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复苏及术后PCIA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相对对照组患者来说,能够显著增加术后PCIA镇痛效果,减缓手术麻醉的时间。结论盐酸吗啡酮用于患者的麻醉复苏及术后PCIA镇痛,相对于常规的临床方式来说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盐酸氢吗啡酮 麻醉复苏 术后PCIA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硫酸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疾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加硫酸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二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平均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显著优于对照组(71.11%),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极少,其临床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绞痛 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依那普利联合氯噻嗪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3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17例。治疗组患儿给予抗感染及利尿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卡托普利联合氯噻嗪片,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要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0%,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氯噻嗪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依那普利 氢氯噻嗪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目的:合成二杨梅素金属锌配合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二杨梅素为配体合成其金属配合物,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MTT,RT-PCR方法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考察。结果:二杨梅素金属锌配合物成功合成;MTT显示细胞凋亡率,随配合物作用时间,浓度增加而增加;RT-PCR显示caspase-3随配合物浓度增加而上调,bcl-2基因表达随配合物浓度增加而下调。结论:配合物显示了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有关配合物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 标签: 二氢杨梅素 金属配合物 抗肿瘤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碳酸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小儿鹅口疮患儿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应用氟康唑联合碳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氟康唑、制霉菌素联合碳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息时间为(4.08±0.7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7±1.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49%,显著高于对照组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制霉菌素联合碳酸钠治疗小儿鹅口疮起效迅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小儿鹅口疮 氟康唑 制霉菌素 碳酸氢钠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