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切割术治疗眼底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 在我院行玻璃切割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施以玻璃切割术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如分别在对患者在院、出院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最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树脂是牙修复的主要材料。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及修复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可用于直接充填、具有流动性的新型复合树脂问世。但临床医师对新一代的流动复合树脂尚了解不多。为使临床医师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新一代流动树脂的临床应用,笔者对流动复合树脂的发展进行回顾,对新一代流动树脂的原理及特性进行简要阐述并探讨此医疗技术于牙修复中的应用。

  • 标签: 牙体修复 树脂充填 聚合收缩
  • 简介:摘 要: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化,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医保付费方式的改革、分级诊疗的推行以及民营医院的崛起,对公立医院的冲击不容置疑。财务一化在公立医院应用的背后,体现的是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差异,体现的是南北观念的差异,体现的是财务人员应对变革的差异,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实现财务流程再造,业务流程再造,尽而实现财务一化显得尤为重要。财务人员要以财务一化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借以完成从核算到管理的转型,真正发挥财务人员管理职能。

  • 标签: 财务一体化 公立医院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颅脑创伤致胼胝损伤的MRI影像学检查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在2019年5月到2022年5月诊治的胼胝损伤患者101例临床基线资料进行顾性分析,101例患者均确诊为由颅脑创伤所致,且均于本院行CT、MRI检查。观察并比较101例患者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果。结果:比较CT与MRI对患者膝部、压部、膝部损伤检出率,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对于部损伤检查,MRI总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明显(P

  • 标签: 颅脑创伤 胼胝体损伤 MRI表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儿身受腺样肥大的困扰,因而各大医家对本病的关注度也有明显提高,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内服及外用等方法,且疗效显著。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小儿腺样肥大的研究进展,并且从病名、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各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 标签: 小儿腺样体肥大 中医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位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0.3月~2021.3月收治的98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用体位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结果:患者使用体位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形成术后,cobb角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体高度以及SF-36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使用体位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可有效改善cobb角情况、椎体高度、SF-36评分、减轻疼痛、促进疾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体位复位联合经皮椎体形成术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SF-36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OVCFs)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80例OVCFs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随访期间(随访时间>5年)死亡患者,最终纳入39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PVP组(210例)和PKP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和手术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伤椎的影像学变化。结果PVP组手术时间[(33.1±10.0)min]短于PKP组[(39.1±12.8)min],骨水泥注入量[(3.5±1.1)ml]少于PKP组[(4.8±1.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92、-12.779,P均<0.01)。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和相邻椎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和PKP组术后椎体高度分别较术前增加(3.9±2.3)、(5.6±2.6) mm,伤椎Cobb角分别较术前减小(4.2±2.3)°、(6.4±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69、-7.930,P均<0.01);两组末次随访时椎体高度及Cobb角丢失度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VP和PKP均可以明显减轻OVCFs患者的疼痛症状,但PKP对于椎体高度的恢复和Cobb角的改善优于PVP;PVP与PKP治疗OVCFs均具有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随访
  • 作者: 李筱荣 邵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
  • 简介:摘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玻璃切除术(PPV)是治疗RRD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提高PPV的成功率对于患者视力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述评以玻璃体视网膜组织解剖特点为基础,提出了针对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处理RRD的手术技术要点,包括裂孔周围玻璃,周边部视网膜玻璃和玻璃基底部的操作要点以及人工玻璃后脱离和玻璃后皮质的处理。旨在通过提高手术技术,降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视功能。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眼前节扫频OCT CASIA2研究白内障患者术前晶状和术后人工晶状(IOL)偏心和倾斜的相关性。方法:自身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3月至7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09例(157眼),其中右眼80眼,左眼77眼,年龄为48~88(69.8±9.1)岁。应用CASIA2于白内障手术前、术后1周测量散瞳前、后晶状和IOL的偏心和倾斜,3次测量并取其矢量平均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术后IOL与术前晶状相同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散瞳前,白内障患者右眼术后IOL偏心量与术前晶状无相关性,术后IOL偏心轴向、倾斜度及倾斜轴向与术前晶状的相同指标均分别呈正相关(r=0.48, P<0.001; r=0.53, P<0.001; r=0.36, P=0.002);左眼术后IOL偏心量与术前晶状同样无相关性,术后IOL倾斜度与术前晶状的倾斜度呈中等强度相关性(r=0.44, P<0.001),术后IOL偏心轴向、倾斜轴向与术前晶状的相同指标分别呈较强相关性(r=0.62, P<0.001; r=0.91, P<0.001)。散瞳后测量,右眼术后IOL偏心量与术前晶状呈弱相关性(r=0.26, P=0.024),右眼术后IOL偏心轴向、倾斜度和倾斜轴向与术前晶状的相同指标均分别成正相关性(r=0.34, P=0.004; r=0.56, P<0.001; r=0.36, P=0.002);左眼术后IOL偏心量与术前晶状无相关性,左眼术后IOL与术前晶状的偏心轴向、倾斜度及倾斜轴向均分别呈较强的正相关性(r=0.64, P=0.010; r=0.55, P<0.001; r=0.93, P<0.001)。结论:除偏心量外,CASIA2测量白内障患者术后IOL和术前晶状的偏心轴向、倾斜度和倾斜轴向均分别呈正相关,且倾斜轴向的相关性最高。临床可参考白内障术前晶状的偏心和倾斜,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IOL。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扫频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偏心 倾斜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OVCF)行经皮椎后凸成形术(PKP)后骨水泥渗漏和伤椎再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97例单节段OVCF行PK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7例,女230例;年龄60~92岁[(69.5±8.2)岁]。根据是否出现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36例)和非渗漏组(261例),根据是否出现伤椎再塌陷分为再塌陷组(40例)和非再塌陷组(257例)。记录各组性别、年龄、骨折节段、骨折类型、骨折严重程度、骨皮质破坏、椎裂隙征、术前及术后局部后凸角、后凸角纠正值、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形态、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PKP术后骨水泥渗漏和伤椎再塌陷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KP术后骨水泥渗漏和伤椎再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折严重程度、骨皮质破坏、骨水泥注入量与骨水泥渗漏相关(P<0.05或0.01);性别、年龄、骨折节段、骨折类型、椎裂隙征、术前及术后局部后凸角、后凸角纠正值、骨水泥分布形态、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与骨水泥渗漏不相关(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椎裂隙征、骨水泥分布形态、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与伤椎再塌陷相关(P均<0.01);性别、年龄、骨折节段、骨折类型、骨折严重程度、骨皮质破坏、术前及术后局部后凸角、后凸角纠正值、骨水泥注入量与伤椎再塌陷不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重度骨折(OR=4.23,95%CI 1.52~11.81,P<0.01)、骨皮质破坏(OR=3.29,95%CI 1.52~7.13,P<0.01)、骨水泥注入量>8 ml(OR=2.31,95%CI 1.09~4.92,P<0.05)与骨水泥渗漏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椎裂隙征(OR=2.10,95%CI 1.03~4.30,P<0.05)、骨水泥团块状分布(OR=2.56,95%CI 1.25~5.27,P<0.05)、术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OR=3.06,95%CI 1.46~6.40,P<0.01)与伤椎再塌陷显著相关。结论对于OVCF患者,重度骨折、骨皮质破坏、骨水泥注入量>8 ml是PK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椎裂隙征、骨水泥团块状分布、术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是PKP术后伤椎再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后凸成形术(PKP)的应用效果。方法: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取样65例,双盲信封法分组,于2019年12月至2022年02月给予PKP治疗(n=34,试验组)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n=31,参照组),对比中线高度、伤椎前缘、ODI评分、Barthel 指数。结果:治疗1年,试验组中线高度(25.87±1.43)mm,伤椎前缘(24.89±0.87)mm,Barthel 指数(81.89±4.77),比参照组高,ODI(34.47±4.83)分,比参照组(42.18±4.70)分低,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应用PKP术可优化疗效,减轻伤椎功能障碍,促进伤椎高度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功能障碍 压缩性骨折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成形术(PVP)治疗老年人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单节段OVCF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57例),观察组采用PVP治疗,对照组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水泥用量、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后伤椎高度增加情况分别为(4.69±1.94)mL、(27.59±5.81)min、(6 537.24±898.36)元、(2.54±1.37)mm,对照组分别为(5.78±2.04)mL、(38.63±8.17)min、(24 371.85±2 365.54)元、(8.65±1.48)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8、9.25、10.26、7.23,均P < 0.05)。治疗前,两组伤椎Cobb 角、椎压缩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后,对照组伤椎Cobb 角[(9.25±2.36)°]小于观察组[(20.38±3.87)°]、椎压缩率[(20.06±3.53)%]低于观察组[(24.76±5.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5、6.23,均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16/60),对照组为17.54%(10/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P < 0.05)。结论治疗OVCF采用PVP操作更为简单,而且费用较低,但是采用PKP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优先采用PKP。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骨密度 骨水泥 时间 手术后并发症 疗效比较研究 老年人
  • 简介:摘要晶状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近年来引起关注的白内障术后发生后囊膜混浊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已知多种信号通路涉及晶状上皮细胞EMT的发生,比如TGF-β/Smad通路、Jagged-1/Notch通路、MAPK/ERK通路、Wnt/β-catenin通路、PI3K/AKT/mTOR通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TGF-β/Smad通路。了解这些信号通路与后发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关系可为后发性白内障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23-129)

  • 标签: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后发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患者植入多焦点IOL后可出现眩光等视觉问题,影响视觉质量,这与大脑的神经适应相关。神经适应存在个体差异,年轻患者更易产生。神经适应与视网膜对图像的处理以及相应大脑皮层的活动相关,达到稳定的神经适应至少需要6个月时间。通过电子游戏、计算机认知训练或视觉训练可改善多焦点IOL植入术后患者的神经适应。(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89-296)

  • 标签: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神经适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晶状脱位(CEL)患者角膜曲率、散光和像差的特征,为术前人工晶状(IOL)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双眼CEL患者55例(55眼)作为CEL组,同时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门诊体检者54例(54眼)作为对照组。采用Pentacam测量2组角膜前、后表面及总角膜曲率、散光及像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等对组间角膜参数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2组及各亚组间的散光类型分布。CEL组角膜参数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CEL组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及总角膜曲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5.62、-6.25、-5.66,P<0.001)。CEL组角膜前表面散光、总角膜散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0,P=0.028;U=3.06,P=0.002);2组间的角膜后表面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散光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28、0.001)。CEL组总角膜像差、高阶像差及低阶像差高于对照组(U=3.95,P<0.001;U=2.24,P=0.025;U=3.87,P<0.001),而球差低于对照组(U=-3.7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角膜前表面水平彗差与年龄呈负相关(r=-0.31,P=0.032)。结论:与健康者相比,CEL患者角膜曲率更小,角膜散光程度更高,角膜像差更大,角膜球差更小。CEL术前选择IOL时应参考总角膜散光情况,建议选择零球差或者球面IOL。

  • 标签: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 角膜散光 角膜像差 高阶像差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甲状腺功能正常组、HT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组以及对照组外泌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探讨HT病程中不同甲状腺状态下的miRNA差异表达谱及其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选取HT甲状腺功能正常者、HT合并SCH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人,提取外周血浆外泌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统计分析3组间差异表达miRNA,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基因本体功能(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KEGG pathway)分析。结果得到75条差异表达miRNA(log2FC>1且Q-value≤0.001),数据挖掘后获得hsa-miR-324-3p、hsa-miR-370-3p、hsa-miR-423-5p、hsa-miR-532-3p等10条核心miRNA。GO分析表明,差异miRNA的靶基因主要参与细胞过程、生物调节、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具备结合、催化活性、转录调节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得到的通路主要为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rbB)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HT患者血浆外泌miRNA较健康人存在差异表达,其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与SCH两种不同状态中也存在差异表达。hsa-miR-324-3p、hsa-miR-370-3p、hsa-miR-423-5p及hsa-miR-532-3p等miRNA可能通过cAMP、ErbB及HIF-1等信号通路在HT病程进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外泌体 微小RNAs RNA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诊断的21三胎儿的临床资料,科学指导孕妇采用合理的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方案。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产前诊断检出的21三胎儿132例,分析其病史资料、产前筛查情况、产前诊断指征、超声检查和产前诊断结果。结果132例孕妇产前诊断的指征依次为超声异常65例(49.2%,65/132)、无创DNA产前筛查21三体高风险44例(33.3%,44/132)、血清学筛查高风险18例(13.6%,18/132)、高龄3例(2.3%,3/132)及21三胎儿孕育史2例(1.5%,2/132)。100例孕妇(75.8%,100/132)有胎儿超声异常表现,分别为软指标异常(70%,70/100)、结构异常(20%,20/100)和其他异常(10%,10/100)。软指标异常中最常见的为胎儿颈部透明层增厚(31例),胎儿结构异常中最常见的为心血管结构异常(10例)。48例孕妇行中孕期血清学筛查结果显示,21三体高风险28例(58.3%,28/48),临界风险11例(22.93%,11/48),低风险9例(18.8%,9/48)。结论21三胎儿的主要高危因素为高龄、产前筛查高风险、超声异常和既往21三胎儿孕育史,因此做好产前病史采集,合理选择产前筛查方案,综合孕妇各方面情况考虑其风险因素,有助于提高产前诊断率。

  • 标签: 产前诊断 产前筛查 21三体 染色体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