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胎儿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产时手术病例的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 2016年 6月至 2020年 1月在我院妇产科成功进行产时胎儿手术的 3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产时手术实施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产前诊断患儿异常包括:胎儿膈疝 6例、胎儿颈面部淋巴管瘤 8例,胎儿胸壁淋巴管瘤 3例、胎儿腹壁裂 4例、胎儿脐膨出 13例、胎儿骶尾部畸胎瘤 3例,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术前诊断后明确了胎儿出生缺陷的种类及严重程度,准确率达到 100%。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有效诊断胎儿异常情况,对指导产时胎儿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技术 产时胎儿手术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音乐放松干预对磁共振增强扫描顺利完成的价值。方法:本次时间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内,对象选取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 80例,随机分组, 2组各 40例。常规护理干预控制组,基于此应用心理护理联合音乐放松干预实验组。比较两个组别干预效果。结果:两个组别不良心理反应率、一次检查完成率、满意率等对比发现 P<0.05,说明二者表现出了明显差异。结论:磁共振增强扫描中应用心理护理联合音乐放松干预效果显著,可确保检查一次成功,且可减少不良心理反应,患者普遍满意,值得研究推广。

  • 标签: 磁共振增强扫描 心理护理 音乐放松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新序列影像学技术在药物难治性眶额癫痫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连续收治并经立体脑电图(SEEG)证实的4例药物难治性眶额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分别采用MRI传统序列影像技术[T1加权成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新序列影像技术[如双反转序列(DIR)、液体和白质抑制序列(FLAWS)]、MRI形态学测量分析方法(MAP)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观察和分析4例药物难治性眶额癫痫患者的神经影像学特征。根据SEEG结果和术前影像学评估结果制定手术方案,4例患者分别采用SEEG引导的眶额皮质射频热凝术和眶额皮质切除术。结果4例患者的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位于额、颞区,其中3例放电侧别与手术部位侧别一致。4例患者的传统MRI序列影像均未发现病灶,T1加权成像数据经MAP分析后有3例患者发现眶额区异常。进行新序列扫描的3例患者中,2例患者在眶额区发现病灶,表现为灰白质交界模糊和皮质下白质信号升高。4例患者中,3例患者的PET在眶额区有局限性低代谢。4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一例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7、13、14、18个月,均无癫痫发作,其中3例随访时间>12个月患者的Engle分级均为Ⅰ级。结论药物难治性眶额癫痫的传统MRI序列常表现为阴性;新序列影像(DIR和FLAWS)的阳性率高于传统MRI影像序列;MAP、发作间期PET可辅助定位病灶;多种影像学技术相互补充可提升药物难治性眶额癫痫的术前评估效率。

  • 标签: 癫痫 磁共振成像 眶额皮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腔隙性脑梗死病人实施CT以及核磁共振的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1月-2020年12月,挑选51例手术病理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所有患者进行CT以及核磁共振,评价两种方法的检出准确率。结果:核磁共振检出准确率比CT高(P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CT 核磁共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究吸烟志愿者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右心室(right ventricle,RV)心肌应变(myocardial strain,MS)、RV结构及功能参数与吸烟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情况。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标准心脏图像采集的正常男性吸烟志愿者49例。记录、汇总每位志愿者的详细吸烟情况。于GE 3.0 T磁共振扫描仪完成心脏二腔心、三腔心、四腔心以及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短轴电影图像扫描。测量RV的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及RV结构、功能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志愿者吸烟参数与RVMS、结构及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情况。结果吸烟时间仅与RVGLS呈正相关(r=0.324,P=0.023);吸烟强度与RVGRS、RVGCS呈正相关(r=0.374,P=0.008;r=0.345,P=0.015);与RV的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nd-stolic volume index,ESVi)呈负相关(r=-0.318,P=0.026;r=-0.325,P=0.022);吸烟负担与RVGRS、RVGLS呈正相关(r=0.298,P=0.037;r=0.372,P=0.009)。结论吸烟会影响到RV,在一定负荷状态下,随着吸烟时间延长与吸烟数量增多,RVMS参数显著代偿性增高,RV心肌对吸烟造成的影响存在代偿性机制可能。

  • 标签: 心脏磁共振 右心室 心肌应变 吸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和视力正常大学生右侧尾状核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异。方法对25例高度近视(HM组)和27例视力正常被试(normal controls,NC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分别在常规(0.010~0.080 Hz)、慢5(0.010~0.027 Hz)、慢4(0.027~0.073 Hz)频段对比高度近视及正常对照组右侧尾状核及前部亚区、后部亚区全脑功能连接的组间差异。结果(1)与NC组相比,HM组右侧尾状核与左侧枕中回(MNI:x=-48,y=-84,z=9)、左侧梭状回(MNI:x=-30,y=-63,z=-12)、右侧额中回(MNI:x=39,y=12,z=39)的功能连接增强(P<0.05,Alphasim校正)。(2)HM组右侧尾状核的全脑功能连接变化主要在前部亚区。(3)HM组右侧尾状核及前部亚区与左侧枕中回的功能连接增强主要体现在慢4频段(P<0.05,Alphasim校正)。结论高度近视人群右侧尾状核通过增强与视觉及视觉注意脑区的功能连接对视觉感知和视觉注意力起到代偿作用。

  • 标签: 高度近视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右侧尾状核 视觉感知 视觉注意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磁共振(MRI)与实时经直肠超声(TRUS)图像融合技术(MRI-TB)用于临床前列腺癌(PCa)检出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因怀疑前列腺癌在超声科行前列腺穿刺的288例患者资料,行MRI-TRUS融合成像引导靶向穿刺(MRI-TB), 系统穿刺(SB)和MRI-TB+SB处理。穿刺后活检组织送病理,根据病理结果分析评价三种技术的对可疑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提示288例患者中,PCa患者共139例,余为良性病变。MRI和TRU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7%(117/178)和50.67%(76/150)(P

  • 标签: 前列腺癌 磁共振 实时经直肠超声 穿刺 融合
  • 简介:摘要弥散频谱成像技术(diffusion spectrum imaging ,DSI)是一种新型的用来探究人体纤维走行的弥散成像技术,能够真实准确地将颅内交叉环绕以及走行复杂的纤维束可视化,弥补了其他弥散成像技术的不足,并且通过DSI相关参数可判断纤维组织损伤程度,对于描绘组织微观结构具有极大优势。该文介绍弥散频谱成像的成像原理及其参数,同时介绍DSI对于人体解剖结构以及引起临床疾病的脑白质纤维结构变化的显示,有助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生理的研究,同时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弥散频谱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原发性卵巢癌分期中使用 CT 和核磁共振成像所发挥的重要价值。方法 通过将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就诊的 45 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 CT 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 检查的准确率达到 60% ,核磁共振成像的检测准确率达到 93.33% ,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将 CT 检测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至卵巢癌分期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不仅准确性较高,还能够帮助医生在术前全面诊断出患者分期的情况。

  • 标签: 原发性卵巢癌分期 CT 核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 CT核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6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组 ),同期选取 6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对象 (对照组 ),两组患者临床均实施 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对比 CT检查异常率以及核磁共振检查异常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在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进行诊断过程中,采用 CT以及核磁共振联合诊断的方法,获得的诊断效果显著,最终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CT 核磁共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将 CT磁共振成像应用于滑膜骨软骨瘤病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 2017年 8月至 2019年 8月间于我院施行治疗的已确诊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中随机选择 48例,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 24例、 CT平位扫描)、实验组( 24例、 CT平面扫描联合磁共振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扫描结果显示,仅可观察到患者关节部钙化、骨化结节影,确诊率仅为 54.17%,而实验组患者还能观察到患者关节内滑膜、游离体的增生状况 ,确诊率高达 91.67%,相比之下,实验组患者确诊率更高;同时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更高( 100.00%VS75.00%),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 :总而言之,将 CT、磁共振成像应用于滑膜骨软骨瘤病患者临床诊断中,成像视野愈发全面 ,能够愈发精准的判断患者病情,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滑膜骨软骨瘤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大幅推广应用。

  • 标签: CT磁共振成像 滑膜骨软骨瘤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原发性卵巢癌分期中应用 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0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90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CT组、 MRI组,每组各 45例。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 应用 CT、 MRI、 CT和 MRI在原发性卵巢癌分期中诊断准确分别 75.6%、 64.4%、 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T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作为卵巢癌分期的有效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有助于术前准确判断癌症分期。

  • 标签: CT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卵巢癌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采用 CT和磁共振的诊断结果。方法 将 6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设为研究组,将 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 CT和磁共振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 CT诊断异常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磁共振诊断异常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均有显著差异( P< 0.05);研究组中,使用磁共振诊断脑囊虫疾病、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新型隐球酵母菌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的异常率明显高于 CT诊断异常率,比较结果差异明显( P< 0.05)。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采用 CT和磁共振诊断,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比较两者的诊断结果,磁共振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值得进行普及。

  • 标签: CT 磁共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融合磁共振成像(MRI)虚拟导航技术对仅MRI发现的乳腺病变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1例患者,均行超声及乳腺MRI检查,MRI发现22个超声上未显示的病灶且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评估为4类及以上,在俯卧位下行超声与MRI融合虚拟导航下定位,分别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或定位后手术切除,与病理结果相对照,以及MRI术前/后对比,统计病变检出率,并分析此类病变的MRI特征及病理类型。结果22个病灶中共计20个在虚拟导航下完成定位,检出率为91%。术后病理显示18个(90%)为良性病变,2个(10%)为恶性病变。22个病变中,MRI显示20个(91%)为非肿块样强化,仅2个(9%)为肿块型强化。结论超声融合MRI虚拟导航可以有效提高超声隐匿性乳腺病变的检出率,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具有实时、便捷等特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虚拟导航 乳腺病变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婴幼儿围生期是神经系统高速发育的时期,也是脑损伤好发阶段。作为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的变化与疾病进程、年龄、发育和营养等密切相关。现重点从儿童脑发育的阶段性、脑损伤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和围生期常见脑损伤的常见病因等角度,探讨婴幼儿围生期脑损伤的头颅MRI影像学临床评估的进展,为围生期脑损伤婴幼儿提供及时合理的早期干预提供影像学基础。

  • 标签: 婴幼儿 围生期 脑损伤 头颅磁共振成像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颈动脉蹼(carotid web,CaW)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VW MRI)的信号及形态特点。材料与方法选取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诊断的10例颈动脉蹼的患者,从多序列多方位分析颈动脉蹼磁共振的信号及形态特点。结果颈动脉蹼的磁共振信号特点为T1WI表现为均匀等信号,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抑脂序列信号不减低,增强后明显强化。10例颈动脉蹼患者中出现等信号管壁增厚10例(100%),突向管腔10例(100%),管腔内分隔9例(90%),双腔征8例(80%),瓣膜征6例(60%),对比剂瘀滞3例(30%)。结论颈动脉蹼与既往无明显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缺血性卒中事件具有很高的相关性。VW MRI在颈动脉蹼的影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特征的影像表现,有利于为颈动脉蹼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颈动脉蹼 高分辨率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 作者: 王向东 王引言 江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100050
  • 简介:摘要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岛叶是脑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之一,由于其位置深在,周围毗邻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纤维束,与情感、记忆、内脏感觉与运动、语言等多种功能相关,同时脑胶质瘤本身具有极强的侵袭性,因此岛叶胶质瘤患者极易出现功能障碍。近年来,影像学检查技术发展较快,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在岛叶胶质瘤的诊治中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对应用于岛叶胶质瘤的DTI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磁共振成像已广泛应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者的脑连接分析。脑结构连接分析发现ASD患者大脑存在非典型生长发育的可能,儿童时期过度生长,青春期到成年后结构功能过度下降。功能连接分析表明默认网络可能与心理理论能力和自我参照加工相关,突显网络连接的异常会导致社会交往障碍,奖赏网络异常可能与重复刻板行为有关。有效连接分析发现,ASD患者脑区之间信息有向传递异常,并且这种异常与其社会功能障碍有关。本文介绍了基于磁共振成像脑连接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ASD患者与健康人群脑连接的差异,为更加深入地揭示ASD患者的神经活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孤独性障碍 磁共振成像 脑连接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中风是全球范围内造成死亡和残疾的高发疾病,针刺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肯定,现已广泛应用于 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 静息态 fMRI能够直观地反应针刺穴位后相关结构的功能动态变化,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机制和疗效提供准确直观的证据,促进了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应用与发展。本文就静息态 fMRI的不同分析方法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中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缺血性脑中风 针刺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KI)在鉴别肝细胞癌(HCC)与其他肝脏良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2例肝脏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50个肝脏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结节组(56个,包括局灶性结节增生26个、血管瘤24个、肝腺瘤6个)和HCC组(HCC 94个)。所有患者均行DKI(b=0、50、200、400、800、2 000 s/mm2)成像,计算不同模型参数值:扩散率(D)、峰度(K)和单指数模型表观扩散系数(ADC)。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比较各参数鉴别HCC与其他肝脏良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HCC组ADC、D、K值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172(0.389) ×10-3 mm2/s、1.751(0.759)×10-3 mm2/s、0.013(0.315),良性结节组分别为1.670(0.675)×10-3 mm2/s、2.510(1.186)×10-3 mm2/s、0.162(0.223),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DC、D、K值鉴别HCC与其他肝脏良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0.779和0.722,截断值分别为1.238×10-3 mm2/s、1.881×10-3 mm2/s和0.056,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7.5%、59.6%、76.7%(ADC),83.9%、62.8%、76.0%(D)和75.0%、60.6%、70.0%(K)。结论DKI参数值D、K及常规扩散加权成像参数值ADC均可以用于鉴别HCC与局灶性结节增生、血管瘤及肝细胞腺瘤,ADC值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高于D、K值。

  • 标签: 局限性结节状增生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表观弥散散系数 D值 K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