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种经背静脉顺流溶栓方法在治疗下肢DVT中的应用效果及舒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120例下肢DVT患者资料,分为无干预组(对照组)、硅胶止血带组(试验组Ⅰ)和肢体压力带组(试验组Ⅱ)各40例。3组每日溶栓药物相同。对照组未实施其他干预;试验组Ⅰ在患肢内踝骨性标志上方15 cm处结扎止血带,经下肢静脉造影确定浅静脉血流完全阻止,深静脉内血流充分显影;试验组Ⅱ在患肢内踝骨性标志上方15 cm处使用肢体压力带,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浅静脉完全阻止、深静脉充分显影时的最佳气囊充气压力值。2个试验组在同一部位结扎(止血带)或充气(肢体压力带)时间为15 min,放松时间为15 min,不间断轮换交替进行。比较3组患者的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及患肢舒适度。结果试验组Ⅱ患者的患肢消肿率为(83.40±8.91)%、血管通畅率为(86.25±20.61)%,均优于对照组和试验组Ⅰ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67、4.675;P<0.05);治疗后10 d试验组Ⅱ患者的血栓清除率为(96.50±2.78)%,对照组为(83.38±3.77)%,试验组Ⅰ为(87.13±2.7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19,P<0.01)。试验组Ⅱ患者的患肢舒适度为87.5%(35/40),试验组Ⅰ为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56,P<0.01)。结论经背顺流溶栓治疗下肢DVT中,使用定时、定压的肢体压力带阻止浅静脉血流可获得更好的溶栓疗效,且患者舒适度更高。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足背顺流溶栓 肢体压力带 硅胶止血带 浅静脉血流阻止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溃疡患者接受水刀清创与真空辅助闭合技术 (VAC) 联合治疗的价值。 方法 选取糖尿病溃疡患者 68 例,所选时间为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5 月,依据 Wagner 分级以及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在水刀清创后实施创面游离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治疗,封闭创面,实验组则在水刀清创后实施真空辅助闭合技术干预,之后经手术实施创面游离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封闭创面。对比 2 组糖尿病溃疡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实验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所花费用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截肢率、半年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保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糖尿病溃疡患者接受水刀清创与真空辅助闭合技术联合治疗,能够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其住院所花费用,降低截肢率、随访半年溃疡复发率,提高保肢率,意义重大。

  • 标签: 水刀清创 真空辅助闭合技术 糖尿病足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肉毒毒素注射后不同时间介入系列石膏固定治疗痉挛型脑瘫伴马蹄患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痉挛型脑瘫伴马蹄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均给予基础康复治疗(包括足跟步行、踢球训练、单脚站立、立位平台上下训练、平衡训练等),观察组同时于小腿三头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2周后行系列石膏固定治疗,对照组则于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即刻介入系列石膏固定治疗。2组患儿均石膏固定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6个月时分别运用改良Tardieu量表(MTS)、三维步态分析、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及自制问卷对患儿肌张力、步态、运动功能及护理情况进行评测。结果治疗后2个月、6个月时2组患儿MTS评分(伸、屈膝时踝跖屈肌R1,R2及R1-R2差值)、三维步态首触地时踝关节角度、支撑期和摆动期最大踝关节背屈角度、GMFM-88量表D区(站立)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个月时观察组MTS评分(伸、屈膝时踝跖屈肌R1,R2及R1-R2差值)、支撑期最大踝关节角度[(8.57±7.38)°]、GMFM-88量表D区评分[(88.79±21.19)分]及治疗后6个月时MTS评分[伸、屈膝时踝跖屈肌R1,R2及R1-R2差值]、支撑期最大踝关节角度[(5.53±9.16)°]、GMFM-88量表D区评分[(83.52±20.64)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首触地踝关节角度、摆动期最大踝关节背屈角度、步长、步速、GMFM-88量表E区评分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肉毒毒素注射后延迟2周介入系列石膏固定较注射后即刻行石膏固定能更有效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踝跖屈肌张力及痉挛状态,改善踝关节活动范围与功能,减轻系列石膏固定引起的不适与疼痛。

  • 标签: 痉挛型脑瘫 马蹄足 A型肉毒毒素 系列石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莫匹罗星软膏与超激光联用对早期糖尿病溃疡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溃疡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等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碘伏换药护理,干预组则予以莫匹罗星软膏联合超激光治疗护理。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效果,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干预前后疼痛程度。通过logistic法分析早期糖尿病溃疡患者预后康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干预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7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分别为(45.12±2.49)次、(39.31±2.20)d,均低于对照组(52.04±2.77)次、(56.23±2.8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VAS评分为(2.07±0.34)分,低于对照组(3.41±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病程、溃疡面积、足部感染、未采用莫匹罗星软膏与超激光干预均是早期糖尿病溃疡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莫匹罗星软膏与超激光联用可显著提高早期糖尿病溃疡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其早日康复,减轻疼痛程度。此外,病程、溃疡面积、足部感染、未采用莫匹罗星软膏与超激光干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早期糖尿病足溃疡 莫匹罗星软膏 超激光 护理措施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沙市3~6岁学龄前儿童姿指数(foot posture index,FPI)随生长发育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城区(5个区)按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挑选10所幼儿园(每个区抽取2所幼儿园),选取500位年龄在3~6岁的儿童。排除外观行走步态异常、有足部畸形;神经、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近半年内有下肢或脊柱骨折、手术史,踝部急、慢性损伤病史及有难产史的儿童。最终453名3~6岁学龄前儿童(男童260名和女童193名)纳入研究,年龄中位数为4.7岁。采用足姿指数操作者使用手册(foot posture index-6 items operator's manual,FPI-6)对受试儿童足部进行FPI测量。FPI由6项评分指标的评分代数相加所得,其中单侧FPI值为2次测量平均值,记左FPI平均值为LFPI,右FPI平均值为RFPI,双侧FPI平均值为TFPI。LFPI、RFPI、TFPI的取值范围均在(-12~+12)之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LFPI、RFPI分型间的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Kruskal-Wallis H检验、多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及多重比较进行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体重、BMI与LFPI、RFPI的相关性。结果TFPI中位值为3(2,5),LFPI中位值为3(2,4.5),RFPI中位值为4(2,5)。最多见的姿类型是正常型(366例)和扁平或有旋前倾向的型(71例)。RFPI分型与性别间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6,P=0.039)。年龄与LFPI (H=4.787,P=0.568)、RFPI (H=3.988,P=0.670)分型之间的总体分布位置相同。体重与LFPI、RFPI之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6、0.078)。BMI分级与LFPI分型之间总体分布位置不全相同(H=9.841,P=0.020)。就左而言,对BMI进行多重比较发现,消瘦组LFPI与正常组、超重组之间的总体分布位置不同(α'值分别为0.002和0.005)。结论FPI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趋势,RFPI分型受性别影响,LFPI分型受BMI分级的影响。

  • 标签: 学龄前期 体重指数 足姿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大陆肠道病毒71型(EV71)VP1区基因特征和基因亚型,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儿童感染EV71型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在GenBank检索并下载中国大陆1996至2018年全部EV71病毒株(除去重复序列,共计3 102株)及已知EV71基因亚型参考株(30株)的VP1基因序列,使用MEGA 6.0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和构建种系进化树,分析VP1蛋白氨基酸同源性、遗传变异情况和基因亚型。结果3 102株分离株(不包括参考株)的同源性为88.33%~100.00%,包括参考株的同源性为87.34%~100.00%,与疫苗株H07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3.47%~100.00%,与疫苗株FY7VP5及FY-23K-B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3.04%~100.00%。2000年起,EV71的流行株以C4亚型为主,2005至2018年以C4a亚型为主,C4b亚型次之,其他亚型散在出现。EV71的VP1区部分氨基酸变异频率较高,包括A293S(16.75%)、S283T(15.73%)、A289T(12.44%)、E98K(7.22%)、H22Q(6.66%)、N31D(4.50%)和V249I(4.40%)。结论中国大陆EV71分离株与疫苗株C4a亚型相匹配,疫苗基本能有效控制中国大陆EV71感染。持续监测EV71的遗传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儿童的EV71型手足口病及疫苗的设计至关重要。

  • 标签: 肠道病毒EV71 VP1 基因特征 遗传变异 基因亚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微创手术对拇外翻伴锤状趾及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及借鉴。方法:选择 2017年 2月 ~2018年 9月我院收治的 20例拇外翻同时伴有锤状趾及小趾内翻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并跟踪随访患者半年,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者术后半年内翻角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显示优秀 14例,良好 5例,差 1例。结论:使用微创手术对拇外翻伴锤状趾及小趾内翻畸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外翻状态及畸形情况,降低疼痛程度,患者预后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微创 足拇外翻 锤状趾畸形 小趾内翻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2015年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 269例T2DM患者,根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组(578例)和非糖尿病组(NDF组,691例),同时根据Wagner分级将糖尿病组分为低级别组(40例,Wagner 0级或1级)、中级别组(425例,Wagner 2级或3级)、高级别组(113例,Wagner 4级或5级)。再将57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截肢分为非截肢组(446例)和截肢组(132例)。所有患者入院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肌酐、收缩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和血红蛋白。收集糖尿病患者的Wagner分级和截肢手术资料。进行二元或有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T2DM患者糖尿病及截肢的危险因素。结果与NDF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年龄、吸烟和饮酒患者的比例、大血管并发症患者的比例均较高(χ2=3.852~474.272, P均<0.05);白细胞计数、肌酐、收缩压水平升高(U=6.485、35.421、36.155,P均<0.05),总胆红素、D-BIL、I-BIL、ALT、AST、GGT、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LDL-C、HbA1c、血红蛋白和高脂血症患者的比例降低(U=3.145~68.119,P均<0.05)。血清I-BIL水平≥6.0 μmol/L与糖尿病呈负相关(OR=0.751,95% CI:0.570~0.980,P<0.05)。血清总胆红素>10.0 μmol/L与Wagner评分较低有关(OR=0.506,95% CI:0.298~0.857,P<0.05),血清I-BIL≥6.0 μmol/L是Wagner评分较低的保护因素(OR=0.280, 95% CI:0.147~0.538, P<0.05)。总胆红素≥10.0 μmol/L是截肢的保护因素(OR=0.474,95% CI: 0.243~0.921,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截肢事件独立相关。

  • 标签: 胆红素 糖尿病足 2型糖尿病
  • 简介: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 0 【摘要】目的 探析震动感觉阈值、踝肱指数测定与糖尿病的预防护理。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0 月在院治疗的 60 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监测和预防护理,用相关仪器计算震动感觉 阈值和踝肱指数,还要比较糖尿病情况 。结果: 预防护理 后,患者的糖尿病情况明显降低,数据比较后统计学意义明显 ( P< 0.05 )。结论: 震动感觉阈值、踝肱指数测定和预防护理同时使用能减少糖尿病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健康,推广价值大。

  • 标签: 震动感觉阈值 踝肱指数 糖尿病足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味对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4例。2组均接受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于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五味消毒饮加味。2组均连续治疗12周。采用X线与CT测量骨Gissane角与Bohler角、骨高度,采用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测定ES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全血黏度;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足部功能的恢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骨Gissane角[(130.01±15.76)°比(121.33±14.33)°,t=2.793]、Bohler角[(33.04±5.03)°比(28.93±4.31)°,t=4.189]、骨高度[(44.13±6.13)mm比(40.06±5.87)mm,t=6.556]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ESR[(13.65±1.94)mm/h比(18.99±2.30)mm/h,t=11.772]、Fb[(301.83±32.04)g/L比(319.85±33.62)g/L,t=2.536]水平及全血黏度[(7.04±0.82)mPa▪s比(8.34±0.92)mPa▪s,t=6.997]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66.85±8.17)d比(78.04±9.44)d,t=5.945]早于对照组(P<0.01),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97.7%(43/44)比81.8%(36/44),χ2=4.456]高于对照组(P=0.035),并发症发生率[4.6%(2/44)比20.5%(9/44),χ2=5.091]低于对照组(P=0.024)。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味可促进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骨骼形态的恢复及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跟骨 关节内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五味消毒饮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骨代谢比较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与 L形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6年 4月 -2018年 3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骨折患者 56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 A组( n=28)、接受 L形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 B组( n=28),术后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 3月成骨代谢指标 [Ι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INP)、骨钙素( OC)、术后 1年患肢功能分级、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 B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 B组患者( P< 0.05)。 A、 B组患者的骨折在随访期结束时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线模糊愈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标签: 跟骨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 L型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骨代谢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 Meta 分析系统评价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桡动脉置管和背动脉置管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 PubMed 、 Cochrane Library 、 Embase 和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桡动脉置管和背动脉置管对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由 2 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 除 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从中提取原始资料,运用 RevMan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 9 篇,包括研究对象 930 例, 3 篇研究评为 A 级, 6 篇评为 B 级。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 3-7d 导管留置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中脱管率、局部血肿或淤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并发症中堵管或曲折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背动脉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3-7d 导管留置率可能高于桡动脉置管,且背动脉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 其中的 脱管率,局部血肿或淤血的发生率均低于桡动脉置管。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桡动脉置管 足背动脉置管 Meta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onseti法治疗婴幼儿脊髓拴系综合征(TCS)继发性马蹄内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骨科接受Ponseti法治疗的53例马蹄内翻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将患儿分为TCS组和特发组。其中TCS组19例(33),男13例,女6例,中位数年龄2.8个月(范围:0.2~24.0个月),患为单侧5例,双侧14例;特发组34例(45),男18例,女16例,中位数年龄3.1个月(范围:0.1~21.0个月),患为单侧23例,双侧11例。所有患儿均按Ponseti法进行石膏矫正,并于跟腱切断术后或末次石膏固定后3周、3个月、半年及之后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Dimeglio评分系统及国际马蹄内翻功能评分(ICFSG)评估患儿治疗效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对两组患儿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Ponseti法治疗完成初次矫正的过程中,TCS组石膏固定次数为(6.1±2.0)次,特发组为(4.8±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2,P<0.01);TCS组行经皮跟腱切断22,特发组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9,P=0.598);TCS组初次治疗后复发18例,特发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49,P<0.01)。TCS组16例(27)完成初始矫正,成功率为60.6%(27/33);3例(6)经9~10次石膏固定后无法矫正畸形,改行软组织松解术;特发组34例(45)经Ponseti方法治疗全部达到初始矫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8,P=0.011)。末次随访时,TCS组行软组织松解术患儿共5例(9),特发组2例(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0,P=0.013);未行软组织松解术的TCS组患儿ICFSG评分分级为(2.1±0.6)级,特发组为(1.8±0.7)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5,P=0.082)。所有患儿在石膏矫形过程中无皮肤溃烂、褥疮、皮肤过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Ponseti法治疗婴幼儿TCS继发马蹄内翻治疗效果满意,患功能恢复情况与特发性马蹄内翻患儿相当。

  • 标签: 畸形足 治疗结果 脊髓拴系综合征 Ponseti方法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的糖尿病预防知识得分及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经干预后的两组患者糖尿病预防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的知识得分、护理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足 预见性护理 护理效果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糖尿病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溃疡部位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128例患者所分离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敏感者为敏感菌组(33例),对甲氧西林耐药者为耐药菌组(95例)。结果共分离出128株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9株(61.72%)、革兰阴性菌45株(35.16%)和真菌4株(3.12%);敏感菌组和耐药菌组患者中分别分离病原菌33株和95株;敏感菌组患者分离菌株对利福平、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青霉素G、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呋喃妥因菌株耐药率高于耐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7.856、12.309、19.998、15.682、4.072、30.258、6.089、22.233、5.264,P = 0.004、0.001、< 0.001、< 0.001、0.041、< 0.001、0.007、< 0.001和0.0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溃疡面积、溃疡病程、入院前6个月使用抗菌药以及高血压均为糖尿病患者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0.010、0.023、0.012和0.029)。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糖尿病疾病主要感染病原菌,低蛋白血症、溃疡面积、溃疡病程、入院前6个月使用抗菌药、高血压均为糖尿病患者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足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蚕食法联合银离子抗菌敷料护理3级糖尿病伤口的护理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3级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蚕食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7 d时细菌培养转阴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患者伤口PUS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患者创缘反应、渗出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痊愈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蚕食法联合银离子抗菌敷料护理治疗3级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大大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蚕食法 银离子抗菌敷料 3级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第1跖底动脉内侧穿支皮瓣转移修复第1跖趾关节附近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山东省警官总医院骨科收治第1跖趾关节附近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2~61岁,平均40岁。均采用第1跖底动脉内侧穿支皮瓣修复,皮瓣供区以刃厚皮片修复。观察术后修复效果。结果本组10例,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均获12~22个月随访,皮瓣无臃肿、破溃,患负重行走正常。结论第1跖底动脉内侧穿支皮瓣穿支恒定,切取简单,皮肤质地与周围相近,皮瓣切取后对足部血供无影响,是修复第1跖趾关节附近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 标签: 第1跖底动脉 穿支皮瓣 第1跖趾关节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在糖尿病肾病(DKD)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在细胞损伤及蛋白尿缓解中的作用。方法(1)本研究纳入了65例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蛋白尿)的患者,并纳入了25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白蛋白/肌酐(ACR)的尿排泄比例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无蛋白尿(ACR<30 mg/g,n=24)、微量白蛋白尿(ACR 30~300 mg/g,n=18)和临床蛋白尿(ACR>300 mg/g,n=23)。另选择25例经肾活检确诊的DKD患者作为DKD组。正常肾脏组织标本均取自泌尿外科同一时期肾脏肿瘤切除患者10例。将各组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VDR在各组患者的血液、尿液样本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VDR与尿蛋白的相关性。(2)在2型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中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将遗传背景均为C57BLKs/J的雄性db/db小鼠及同窝出生的db/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DKD对照组(B组)、DKD二甲基亚砜处理组(C组)、DKD帕立骨化醇(VDR激动剂)处理组(D组),C、D组连续腹腔注射处理8周,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小鼠10周龄时开始连续干预8周,在小鼠22周龄(开始干预后12周)检测各组小鼠体重、血、尿生化指标对比;Western印迹法检测β-catenin、VDR的变化;免疫荧光观察细胞标志蛋白podocin及细胞损伤蛋白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无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的糖尿病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均P<0.05);与无蛋白尿组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的糖尿病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均P<0.05)。(2)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无蛋白尿糖尿病组和DKD组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低(均P<0.05);与无蛋白尿糖尿病组患者相比,DKD组患者血浆中VDR的mRNA和蛋白水平亦较低(均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KD组肾组织中VDR的表达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4)DKD患者血浆中VDR mRNA相对水平与ACR呈负相关(r=-0.342,P<0.05)。(5)各组尿液上清液中VDR的水平与血浆中的水平呈相反趋势。(6)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B组、C组肾小球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高于D组(均P<0.05),VDR蛋白的表达低于D组(均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B组、C组肾小球细胞podocin的表达低于D组(均P<0.05),α-SMA的表达高于D组(均P<0.05)。结论VDR高表达缓解DKD细胞损伤及蛋白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受体,骨化三醇 足细胞 蛋白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多功能理疗仪穴低频电脉冲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6年 5月 -2019年 5月期间收治的共计 126名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号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人数 63名,分别以常规治疗方式;多功能理疗仪穴低频电脉冲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胃轻瘫效果。结果: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当前阶段针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实施多功能理疗仪穴低频电脉冲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未来可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糖尿病胃轻瘫 低频电脉冲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