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应用于颅脑常见疾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评价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间收入的颅脑常见疾病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35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应用扫描方式为T1加权、T2加权、弥散加权、T2FLAIR、SWI序列扫描。对比所有患者的不同加权成像敏感性,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扫描方式均有不同的诊断结果,但总体来看SWI扫描的诊断敏感性较其他几种方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颅脑常见疾病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具体出血状况及发现一些隐匿性出血,但应用何种序列进行扫描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进行选择,必要时还需要选择多种诊断方案开展诊断,这样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磁敏感加权 颅脑 出血灶 应用价值 诊断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造影对肝脏局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诊治的68例肝脏局性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8例患者都通过增强MRI或者CT进行检查。结果26例属于恶性病灶,其中15例为肝细胞性肝癌、7例为胆管细胞性肝癌、4例为转移性肝癌;42例为良性病灶,其中14例为血管瘤、6例为局性结节增生、15例为局部脂肪缺失、3例肝脓肿、2例肝硬化增生结节、另外两例分别为炎性假瘤和肝囊肿,鉴别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2.7%。超声造影对肝脏局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的方式显著不同。结论在鉴别肝脏局性病变良恶性当中,超声造影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尽管其有着一定的限制,但是基于其安全无创性以及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脏局灶性病变 良恶性 鉴别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子宫腺肌症患者实施子宫腺肌瘤局部病灶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接受局部病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两组手术情况观察组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51.67%,治疗总有效率68.33%,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75%,治疗总有效率9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病灶切除术直接切除病灶,具有子宫体积恢复较快的特点,其近期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替代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局部病灶切除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甲状腺微癌行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癌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腔镜组、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两组患者均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腔镜组采用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率以及甲功减退率。术后第1天以问卷形式评价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腔颈部疼痛、颈部肿胀以及颈部紧绷感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率以及甲功减退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第1天颈部疼痛、颈部肿胀以及颈部紧绷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微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较高,患者满意度较高,可作为甲状腺微癌手术方式选择之一。

  • 标签: 甲状腺微灶癌 腔镜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晚期肾细胞癌靶向药物治疗后,手术切除孤立转移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肾癌根治术+靶向药物治疗的20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出现孤立转移,并择期手术切除。统计20例患者的癌转移情况、手术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6例(30.00%)肺转移、6例(30.00%)肾上腺转移、3例(15.00%)骨转移、3例(15.00%)脑转移、1例(5.00%)肝转移、1例(5.00%)腹壁转移,对应制定手术切除方案并择期实施,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术后1年生存率为75.00%,术后3年生存率为50.00%,术后5年生存率为40.00%,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晚期肾细胞癌靶向药物治疗后,利用手术切除孤立转移可以适当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

  • 标签: 晚期肾细胞癌 靶向药物治疗 孤立转移灶 手术切除
  • 简介:目的:通过监测放射性131I显像、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值及胸部CT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肺转移患者131I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行131I治疗的42例DTC肺转移患者,通过动态监测131I显像、Tg值和胸部CT等评价131I治疗肺转移的疗效。结果:42例患者中,5例临床治愈,20例好转,有效率59.5%(25/42);17例无效或病情进展,无效率40.5%(17/42)。单纯按131I显像、胸部CT、Tg值判断,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3%(27/42)、71.4%(30/42)和59.5%(25/42)。治疗前后Tg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2.026,P=0.043)。结论:131I能较为有效地治疗和控制DTC肺转移病灶。Tg值异常升高,经131I治疗后无明显降低,提示131I治疗疗效欠佳。131I显像、Tg值、胸部CT动态监测是查找肺转移和评价131I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肺转移 131I 甲状腺球蛋白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在肝脏局性结节状增生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与 CT 检查的效果。 方法: 共选取 74 例观察对象,其选取时间为 2017 年 6 月到 2019 年 8 月,所有对象经确诊患有肝脏局性结节状增生。以入院顺序为依据将其分成对照组( n=37 , CT 检查)和实验组( n=37 ,磁共振成像)。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更高,有明显差异( P﹤0.05 )。 结论: 在肝脏局性结节状增生患者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的效果优于 CT 检查,其准确率更高,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持,应积极推广。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CT 效果 诊断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吡酯对大鼠局性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拴线法建立大鼠(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大脑中动脉局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托吡酯组,另外设立假手术组,每组10只大鼠,并于术后24 h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变化,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LE)阳性细胞数,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 mRNA。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2.85±0.32)分比(0±0)分,t=4.764,P<0.01]、脑梗死体积[(114.68±11.47)比(0±0),t=4.375,P<0.01]、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阳性细胞数[(48.92±4.89)个比(5.54±0.55)个,t=4.903,P<0.01]、TNF-α[(2.13±0.21)比(1.00±0.13),t=4.678,P<0.01]、IL-1β[(1.89±0.13)比(1.00±0.08),t=4.532,P<0.01]及IL-6 mRNA表达量[(1.98±0.16)比(1.00±0.05),t=4.893,P<0.01],TNF-α[(28.38±2.84)比(12.57±1.26),t=4.679,P<0.01]、IL-1β[(83.89±8.13)比(25.79±2.58),t=4.421,P<0.01]及IL-6[(63.58±6.36)比(33.48±3.35),t=4.249,P<0.01]含量,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0.88±0.07)比(0.07±0.01),t=5.890,P<0.01]及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 p65[(2.32±0.22)比(0.15±0.01),t=5.432,P<0.01]表达量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托吡酯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1.46±0.15)分比(2.85±0.32)分,t=5.786,P<0.01]、脑梗死体积[(70.38±7.40)比(114.68±11.47),t=5.370,P<0.01]、TUNLE阳性细胞数[(10.89±1.10)个比(48.92±4.89)个,t=5.421,P<0.01]、TNF-α[(1.42±0.14)比(2.13±0.21),t=4.345,P<0.01]、IL-1β[(1.02±0.13)比(1.89±0.13),t=5.124,P<0.01]及IL-6 mRNA表达量[(1.08±0.12)比(1.98±0.16),t=4.875,P<0.01],TNF-α[(15.42±1.54)比(28.38±2.84),t=5.658,P<0.01、IL-1β[(45.32±4.53)比(83.89±8.13),t=5.378,P<0.01]及IL-6含量[(44.38±4.38)比(63.58±6.36),t=4.209,P<0.01],p-IκBα[(0.18±0.02)比(0.88±0.07),t=5.432,P<0.01]及p-NF-κB p65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6±0.02)比(2.32±0.22),t=5.569,P<0.01]。结论托吡酯能显著的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与阻断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托吡酯 缺血再灌注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肾癌减瘤性骨转移切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3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肾癌骨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21例,女22例。确诊骨转移时平均年龄(54.8±12.5)(18~85)岁,<60岁91例,≥60岁52例。首次诊断为早期肾癌(无远处转移)81例,晚期肾癌(有远处转移)62例。单纯骨转移86例,骨转移合并其他脏器转移57例。按骨转移数量分为骨寡转移81例,骨多发转移62例。按KPS功能状态评分分组,>80分5例,≤80分138例。国际转移性肾癌数据库联盟(IMDC)评分中危组92例、高危组51例。骨转移切除术前接受肾癌原发切除手术123例,未接受肾癌原发切除手术20例。本研究143例均接受骨转移切除手术,肾癌原发和转移均完全切除(无瘤生存组)46例,肾癌原发未切除或肾癌原发已切除但转移未完全切除(带瘤生存组)97例。72例(50.3%)在骨转移切除术后联合应用靶向治疗,其中舒尼替尼43例,索拉非尼26例,帕唑帕尼2例,乐伐替尼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绘制分析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本研究143例术后转移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132例,非透明细胞癌11例。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确诊骨转移时年龄≥60岁(HR=1.913,95%CI 1.115~3.284,P<0.05)、骨多发转移(HR=1.887,95%CI 1.003~3.549,P<0.05)是晚期肾癌减瘤性骨转移切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4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9.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24.0(1~11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9.4%、31.6%。无瘤生存组和带瘤生存组中位OS分别为30.0个月和19.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IMDC中危组转移切除术后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和单纯骨转移切除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4.3个月和16.8个月(P=0.027),IMDC高危组患者是否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对生存期无影响(P=0.449)。结论肾癌骨转移患者生存预后差,肾癌原发和骨转移完全切除患者的无瘤状态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期。骨转移切除后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可以使IMDC中危患者生存获益,而对于IMDC高危患者靶向药物治疗是否能够生存获益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癌,肾细胞 肿瘤转移 转移瘤切除术 分子靶向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术后多性复发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原发性肝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出现多性肝内复发的患者行动脉热灌注加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统计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生存期。结果48例患者中客观有效率(CR+PR)为75%(36/48),共总有效率(CR+PR+SD)为87.5%(42/48)。中位生存时间为18.0个月(95%置信区间CI为16-24个月),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结论经肝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术后多性复发的原发性肝癌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介入诊疗次数。

  • 标签: 动脉热灌注 化疗栓塞 多灶性复发性肝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肝脏局性病变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接诊治疗的110例肝脏局性病变患者,将11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5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超声检查)与55例实验组(实施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超声造影检查后,多血管性转移癌、肝细胞性肝癌、肝局性结节增生确诊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肝血管瘤确诊率中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局性病变行超声造影检查较常规超声较差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有效诊断患者恶性、良性肝血管瘤病变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病变 常规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提高局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局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病人的超声或(和)CT检查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均行CT检查,其中20例患者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例仅行CT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9例,误诊3例,正确诊断率75%;20例即行CT检查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术前诊断正确者18例,误诊2例,正确诊断率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检查大大提高局性胰腺炎或胰腺癌的术前诊断率,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局灶性胰腺炎 胰腺癌 螺旋CT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钼靶体检过程中以BI-RADS方式对钙化病灶的观察和处理。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为期,挑选出607例乳腺体检者。对其中存在钙化病灶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对病灶进行分析,良性病灶者保守观察,恶性病灶患者则采取切除手术治疗。结果607例患者中存在钙化病灶的共232例,其中病灶呈良性者共226例,对其开展为期12个月的随访,均未出现恶化的情况;另外6例患者表现为恶性病灶,切除后随访12个月无复发情况。结论利用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能够为乳腺钼靶体检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对判断钙化病灶的良恶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乳腺 钼靶摄影 BI-RADS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诊断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门淋巴结(LN)内癌细胞微小转移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收集33例临床分期为Ⅰ期和未经过任何术前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82枚淋巴结,每枚LN切取4个不同层面8um厚切片,用抗上皮细胞抗原的Ber-Ep4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行常规病理染色进行对照。在常规病理石蜡切片为阴性的LN中显微镜下发现一个或多个Ber-Ep4染色阳性的细胞则判定为微小转移阳性淋巴结。统计比较方法为卡方检验(x2),结果发现9例患者(27.3%)的21枚(11.5%)发现肺门淋巴结微小癌细胞转移。其中5例(15.2%)常规病理石蜡切片阴性的肺门淋巴结Ber-Ep4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有微小转移,另有4例患者(12.1%)常规病理多层面切片染色和Ber-Ep4免疫组化染色均发现有微小转移。7例Ib期(N0)和2例Ia期(N0)患者上升为IIa或期IIb(N1)。33例临床诊断为早期肺癌患者cTNM、pTNM分期IIb期阳性率大于IIa期分别为15.2%、12.1%。结论病期愈晚,肺门LN微小转移愈多见,早期非小细胞肺癌Ber-Ep4免疫组化染色可发现肺门LN微小转移,且较常规病理多层切片更易于发现LN中微小转移

  • 标签: 肺癌 肺门淋巴结 微小转移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肝脏局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病理学确诊的肝脏局性结节增生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实施病理学确诊前,为患者实施动态增强MRI诊断,分析30例肝脏局性结节增生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30例肝脏局性结节增生患者的病理检查为肝脏局性结节增生患者30例,检出率100%;动态增强MRI检查为肝脏局性结节增生患者28例,检出率93.33%;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在肝脏局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极高,能够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况,为医生提供患者准确的数据,值得应用。

  • 标签: 动态增强MRI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评价并探讨立体定向毁损颅内不同靶点治疗帕金森病(PD)术后出现小脑体征与手术关系。方法:随机抽出颅内3个不同靶点毁损治疗PD共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Leksell定向仪,选择常规靶点。结果:丘脑外侧苍白球(VpLp)毁损术后一周以上出现小脑体征者占3.3%,在丘脑腹侧中间核(Vim)毁损出现小脑体征者占6.6%。而毁损丘脑腹外侧核(VL)出现率最高。结论:毁损越靠近丘脑脑底部,术后出现小脑症状的发生率越高,说明定向毁损的位置与小脑症状的出现有着很大的关系。

  • 标签: 颅内靶点定向毁损术 小脑症状 手术灶 治疗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确定肺内孤立大体肿瘤体积的可行性。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周围性肺癌或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实践分析研究,得出两种扫描方式下,GTV位置和CTV匹配的数据对比。结论螺旋CT扫描较轴位CT扫描确定肺内孤立大体肿瘤体积具有较快的扫描速度,快捷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螺旋CT扫描 肺内孤立灶大体肿瘤体积 可行性